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再题虎丘真娘墓 [打印本页]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7-4-21 21:48
标题: 再题虎丘真娘墓
五十年前过墓门,残碑拂拭吊芳魂。
亭台犹在真天幸,古塚钱塘几处存?


作者: 子曰    时间: 2017-4-21 22:02
您看到过的很多古冢现在都不见了吗?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7-4-21 22:47
子曰 发表于 2017-4-21 22:02
您看到过的很多古冢现在都不见了吗?

引一段资料:

孤山和西泠桥附近坐落着三十多座名人墓冢,1964年,为了“扫除腐朽反动的思想影响,改变与‘鬼’为邻的不合理现象”,这些名人墓冢被集体迁至鸡笼山马坡岭脚下,“过过集体生活”。
当1965年1月29日早上的太阳升起时,杭州西湖边孤山旁的秋瑾墓,又一次消失了。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夜,杭州园林局技术员陈而扬等人,炸开了混凝土浇筑的秋瑾墓。
暗淡的灯光下,秋瑾仰躺在已经腐烂崩塌、只有几根筋柱支撑着的棺木中,骨架完整、发髻完好,发后还有一枚玉簪。但衣着也已腐烂不堪,只有脚跟处留着两块皮鞋后跟,骸骨旁有一柄短剑。然后,人们将秋瑾遗骨一块块拾拣出来,放进了一只高约两尺的陶瓷罐内。
凌晨时分,装有秋瑾遗骨的瓷罐,被一辆卡车载到孤山3。5公里外的鸡笼山马坡岭,安入了一个现挖的土坑中。陈而扬在陶罐上放置了几捆稻草,再盖上一块石板、覆上泥土,掩埋后削平地面,以便将来踩到松软土时,即可确定秋瑾葬处;还是不放心,他又就近找了一棵小柏树种在上面,作为将来辨认的标记。
秋瑾自1907年殉难后,灵柩辗转大半个南中国,忽而杭州,忽而绍兴,后来又远迁湘潭、长沙,直到1913年再次迁回杭州。这一回,生前只活了33岁的秋瑾,却要在身后的第58个年头第九次迁葬,并且没有墓碑。
不过,当秋瑾迁葬到这里时,她在孤山时的近邻远邻们,却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被搬迁到了这里:苏小小、林和靖、徐锡麟、陶成章、尹维峻……原本西湖边挤得满满当当的名人墓,在一夜之间被尽数清理。、
作者: 安平刘玉猛    时间: 2017-4-22 06:11
韵味隽永,赏学佳作,问好
作者: 化外洪荒    时间: 2017-4-22 09:30
经过文革的摧残,改革后利益熏心,许多文物古迹都消失殆尽,。问好剪烛兄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7-4-22 15:43
安平刘玉猛 发表于 2017-4-22 06:11
韵味隽永,赏学佳作,问好

感谢首版,问好。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7-4-22 15:44
化外洪荒 发表于 2017-4-22 09:30
经过文革的摧残,改革后利益熏心,许多文物古迹都消失殆尽,。问好剪烛兄

是啊洪荒兄,自残啊,痛心!
作者: 子曰    时间: 2017-4-22 17:21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7-4-21 22:47
引一段资料:

孤山和西泠桥附近坐落着三十多座名人墓冢,1964年,为了“扫除腐朽反动的思想影响,改变 ...

真的毁了,假的又造出来,比如武松墓,一个文学中的人物~
作者: 安平刘玉猛    时间: 2017-4-23 05:40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7-4-22 15:43
感谢首版,问好。

管理早上好,远握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7-4-23 11:56
子曰 发表于 2017-4-22 17:21
真的毁了,假的又造出来,比如武松墓,一个文学中的人物~

据说武松倒是实有其人,是宋代义士,不过不是梁山人物,而是刺杀蔡京的儿子而被杀的,还据说迁葬时棺木里还真的有骨骼。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