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三条桥遇儒商 [打印本页]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2 12:43
标题: 三条桥遇儒商
本帖最后由 竹姿泉韵 于 2013-11-12 12:47 编辑

2013.10.26日,这天的旅游计划是洲岭乡的“三条桥”与“毓文桥”还有“云中大际”然后住宿景宁。三条桥与毓文桥都是古老的廊桥,老伴说,这二条廊桥一定要去看看。一早我们从三魁镇的‘泰秀’小旅店出来,向洲岭乡进发,距“三条桥”约20公里。沿途经过西旸镇,彭坑村,又是翻山越岭,盘旋在一个又一个的山脊上。从山脚到山顶,从山顶又盘到山底,只见四面是山,中间的一块平地里有个称“横溪村”的小村落。过了这个村庄后,沿途又发现有几处破旧废弃的房子,都是二层木结构建筑。汽车又盘上了山顶,终于发现道路左侧标有“三条桥”方向的牌子。老伴把车子拐进左边小道后停车观察,我下车后发现前面还有个漂亮的用花岗石砌成的亭子,有四、五人正在认真地修铺亭子四周的地面。


我上前再仔细打量这亭子的结构,朝路这边的用 亮的金粉写着《跪乳亭》右联:名仰醉翁乐山乐水怀先哲。左联:诚酬夙愿利民利世啓后贤。我嚼思着题联者含义,建这亭子是为了却一桩心愿?又步到背路的一面,原来这亭子不是四柱脚,而是八个柱子,是两个亭子错位合在一起的。背面的横匾:《反哺亭》右联:清风明月一溪缱绻廊桥梦。左联:绿水青山四野协和陶令诗。看我在思量,施工中有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看上去与我同龄人的男士,就主动上来向我介绍:反哺亭与跪乳亭有二个典故,我脱口而说:乌鸦反哺,他见我略知一二,又向我讲解:这亭子的联是他福建的一位朋友自撰书写的.........。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把我这个桶底里一点点墨水的人视为知音,呵呵!也许真有缘,我们聊得很开心,老伴赶紧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个场面。


当我发现亭子内的横梁上还有长联时,而且字迹有些草,我就说:请你帮我读,我来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我道:这联比清风明月、缱绻婉约的联更有实际意义,题这联的人一定作过官吧,否则写不出这样有深切体会的联。此联对官者不颂不扬,不谦不卑,这与目前要么视官者都是贪官污吏,切齿痛恨,要么为度一已私利对官者拍马奉承、歌功颂德的世风背道而驰。从这联中我看到了对官者的肯评价。我始终相信,世上总是好人多,官场也一样。


见我们聊得开心,旁边有个施工者就说:他姓王,原来是县长。怪不得呢,呵呵!我就问,这长联是你撰的吧,他没承认也没否认。我继而问道:你们在这儿建了这么漂亮的亭子,‘三条桥’这么闻名的景点为什么不收门票?他说:这亭子是他起头向朋友们募捐来的钱财修建的,建造好已二年,但地面工程一直没完工。去‘三条桥’五百米左右的古道修理也都是用民资捐建的,与政府、旅游局无关,所以我们这儿永远都不会收门票费的。看着他对我朗朗承诺,我问他姓名,他才告诉我:王运正。旅途的见闻正是旅游的内容,在这荒山野林里,遇上这个文人儒商,我们的旅程岂不是更添色 !


经王先生的指点,我们的车又向山上开了几百米,在一个用水泥浇制得大大的平台上停了下来。下车后我发现岗顶的坳处有一户人家,装有卫星天线,真的是“白云深处有人家”呀!左边低洼处在割去稻的田里还有一群鸡在悠闲地觅食,好一处世个桃源!我们打开竹篱,步入了去‘三条桥’的古道。虽然是深秋了,但这儿的山脉还春翠依旧,唯古道两边有一叶叶秋的迹象。这天连微风都没有,周边的山谷静静的,也没闻到鸟鸣,就我与老伴的聊天声与脚步声。


古道果然修得平整,一台一阶非常好走,没一块脱落的石块。停车处与“三条桥”的中间还有一个让行人躲风避雨的亭子《溯源亭》,是新建的。亭子是一面敞开,其余三面墙壁边放了长长宽宽的三条木板,让行人可以坐下来歇息松脚。“溯源亭”亭子里外左右柱子上都有联:深山峡谷前人睿智跨天堑,心旷神怡后世虔诚品古桥;一路农歌古朴淳风依旧在,两廊诗书清新美景自然成。真是:深山飘来诗书香,廊桥未至思已翔!

终于看到‘三条桥’了,我与老伴都有些兴奋。只见已脱去颜色、比较完好、很古老的‘三条桥’就横卧在两座葱郁的山涧之上。快步行至桥中,在桥面上来回走了好几趟,以示我们这次来得不容易,要好好的感受感受实现目标的喜悦。我静静地站在桥上目观四野:群山青翠环抱,苍穹白云宁静,那景色、我心情,正如上面反哺亭的联句:“绿水青山四野协和陶令诗”。此刻的我们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归去来兮’的那份闲遐逍遥和自在嘛! 


据记载:“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绍兴七年(1137)九月十三日重建,现桥清道光廿三年(1843)建,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桥头旁边还有新的碑记:三条桥横跨于洲岭与垟溪交界的溪流上,古有三条巨木跨溪为桥而得名。有诗曰:“贞观年号飞天桥,古道三条四域遥。溪水长流明似镜,悬崖峭壁洞玄妙。三条桥西首北向古道通往泰顺县城,因长年雨水沖刷,路基崩塌,路面崎岖不平,险象环生,为有利于对国家级文三条桥的保护有利于旅游景点的开发,有利于来往行人的安全,由王运增、王运露..........等首事者的姓名及百姓们一千、五百、二百捐款的数目与姓名。

在回转的路上,踩在古道一石一阶的石梯上,我感叹!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有“铺桥、修路、造凉亭”方便他人的美德。在这儿我又看到了此美德的传承。来观“三条桥”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这儿的村民们,不但不收费,不吃祖先的老本,还出资铺桥修路造凉亭,为远道而来游客们提供方便,让走累的游客有歇息的地方。这儿的每一阶台阶,每一个亭子都书写着当地村民们的崇高品质,而且村民们的惠泽让我也享受到了。此刻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这儿,借这篇小文,我要感谢所有出资捐建者的村民们,祝你们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更要祝福领头的首事者们夙愿常酬,利民利世,事事达意!通过这次游历,让我永远记住了“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致言真理!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2 12:49
倒数第三张照片是“毓文桥”。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12 13:20
山水的魅力在于其景象,更在于文化内涵,尤其在于品味后有所得。学习了。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2 14:02
侯诗杰 发表于 2013-11-12 13:20
山水的魅力在于其景象,更在于文化内涵,尤其在于品味后有所得。学习了。

候诗杰客气了,我写文字从来都无章法,随便想到那就写哪,呵呵!感谢来访:handshake:lol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12 14:11
竹姿泉韵 发表于 2013-11-12 14:02
候诗杰客气了,我写文字从来都无章法,随便想到那就写哪,呵呵!感谢来访

“文无定法”,对于散文,又有“形散而神不散”之说。我也是个探索者,要学习各种类型的好文章。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1-12 14:44
这一篇游记内容丰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还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旅途中遇到谈趣相投的人确为一幸事,记得80年代初我去龙门石窟,自言自语读那些碑文,有一位年轻人走过来对我说:你还能断句。听到这句话我心里自然有种遇知音之感。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1-12 14:47
我存了你们的照片,终于看到你的真容了,还那么年轻,俨然就是我心里那位开朗慈善的形象。
作者: 铁风    时间: 2013-11-12 23:06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真是好联
作者: 铁风    时间: 2013-11-12 23:07
照片拍得漂亮。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3:34
侯诗杰 发表于 2013-11-12 14:11
“文无定法”,对于散文,又有“形散而神不散”之说。我也是个探索者,要学习各种类型的好文章。

谢谢候诗杰建议,其实我上网除了偷菜,在这儿逛逛,自己家乡论坛逛逛,偶尔也会去凤凰论坛看看,确实没在学习各类好文章。:lol
不过这儿有好多好文章,比如你的文章,还有我们的群友铁哥,湖水大哥等,他们的文章都是非常有内涵的,我在学习他们的文章。:lol:lol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3:35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3-11-12 14:44
这一篇游记内容丰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还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旅途中遇到谈趣相投的人确为一幸事,记得 ...

向大姐学习,其实游在路上,遇上志趣相投的人还是有的。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3:37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3-11-12 14:47
我存了你们的照片,终于看到你的真容了,还那么年轻,俨然就是我心里那位开朗慈善的形象。

大姐过奖了,我那里还年轻呀,与同龄人比,我还显得老呢,只是比大姐年轻了几年,但阅历知识也无法跟你相比哦:P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3:38
铁风 发表于 2013-11-12 23:06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 ...

英雄所见略同呀:handshake:lol:lol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3:39
铁风 发表于 2013-11-12 23:07
照片拍得漂亮。

谢谢铁哥赞赏,其实我是随意拍的,而且用的是傻瓜机:lol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13 14:04
竹姿泉韵 发表于 2013-11-13 13:34
谢谢候诗杰建议,其实我上网除了偷菜,在这儿逛逛,自己家乡论坛逛逛,偶尔也会去凤凰论坛看看,确实没在 ...

您客气了。阅读是所谓更高雅的一种乐趣,尤其是高质量的诗文,读来如沐春风。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1-13 15:34
竹姿泉韵 发表于 2013-11-13 13:37
大姐过奖了,我那里还年轻呀,与同龄人比,我还显得老呢,只是比大姐年轻了几年,但阅历知识也无法跟你相 ...

大姐是几斤几两你应该清楚地,只不过比你多吃了几年饭。
作者: 清清慈湖水    时间: 2013-11-13 16:27
《跪乳亭》名仰醉翁乐山乐水怀先哲  诚酬夙愿利民利世啓后贤
《反哺亭》清风明月一溪缱绻廊桥梦  绿水青山四野协和陶令诗              {:soso_e179:}
作者: 清清慈湖水    时间: 2013-11-13 16:44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江西浮梁和河南内乡古县衙,在公堂两旁的柱子上,镶嵌着一副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的饭,穿百姓的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作者: 清清慈湖水    时间: 2013-11-13 16:49
{:soso_e179:} “ 我们这儿永远都不会收门票费的。”    ————    县长:  王运正。    {:soso_e163:}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7:15
清清慈湖水 发表于 2013-11-13 16:44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 ...

怪不得王运正没承认是他撰的,原来老早就有这联了,只是我孤陋寡闻不知道罢了:lol:lol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7:17
清清慈湖水 发表于 2013-11-13 16:27
《跪乳亭》名仰醉翁乐山乐水怀先哲  诚酬夙愿利民利世啓后贤
《反哺亭》清风明月一溪缱绻廊桥梦  绿水青山 ...

湖水大哥是最喜欢“对联”的人:lol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7:22
清清慈湖水 发表于 2013-11-13 16:49
“ 我们这儿永远都不会收门票费的。”    ————    县长:  王运正。

百度了,王先生原来是温州市的秘书长吧,0几年下海的,现在他与工人们一起亲自修铺路面,我想像他这样的人应该宣扬他:lol
作者: 清清慈湖水    时间: 2013-11-13 18:17
竹姿泉韵 发表于 2013-11-13 17:15
怪不得王运正没承认是他撰的,原来老早就有这联了,只是我孤陋寡闻不知道罢了

我曾写过《古县衙的楹联》帖子,运气好,凑巧撞枪口上啦  !    :lol
作者: 清清慈湖水    时间: 2013-11-13 18:22
美照佳文,图文并茂   !    {:soso_e179:}   {:soso_e163:}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8:22
本帖最后由 竹姿泉韵 于 2013-11-13 18:28 编辑
清清慈湖水 发表于 2013-11-13 18:17
我曾写过《古县衙的楹联》帖子,运气好,凑巧撞枪口上啦  !

对了,我记起来了,湖水大哥曾对我说过,你在收集“对联”,快快把你收集的古联再发一遍,让我也可学习学习:lol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13 18:29
清清慈湖水 发表于 2013-11-13 18:22
美照佳文,图文并茂   !

又要抬秦皇了:o:lol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28 17:58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昨天看报纸,想不到习近平主席在同荷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也讲到这付对联。:lol:lol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28 17:58
习近平主席说:对联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朝代的官吏尚能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lol:lol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