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婉转的表达,其中的悲愤和怜悯有跃然纸上。
也也110 《一个站在18层楼顶的民工》
一个站在十八层楼顶的民工
站在这里
站在这刚刚竣工的十八楼楼顶
我张开双臂
像不像一只鹌鹑
一只小小的过城之鸟
风吹过 把我的衣服扯的扑拉拉
风很大 有什么在我的心中被扑倒
有什么在我的心中被熄灭
在这城市的上方
在这让我不想结束又无法开始的边缘
遥望远方 我找不到家乡的方向
别再称呼我为民工
我的学名叫刘晓东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老母疼爱的儿 妻子思念的老公
站在这里 站在这两个世界的中间
我接近了模糊又飘渺的幸福
我闭上双眼 看见母亲和妻子的乳房
看见麦田 看见金光闪闪的稻谷
站在这里 我真的有点不太习惯
这向下的目光原来称为俯瞰
这不适合我 我一直是在最下面
多少年来我一直是往上看
尽管看的刺眼尽管仰的脖子发酸
真的 这是我的习惯
我已经习惯了被俯瞰
习惯了懦弱
习惯了被欺骗
习惯了贫穷
习惯了阴冷或者潮湿的睡眠
站在这里
我离什么很近
又离什么很远
-----
【评语】这是一首构思精巧,立意新颖的诗。一般人写农民工,都会直接写农民工凄凉痛苦的生活,但这首写农民工的诗,却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场景:一个农民工(也许是建筑工人)登上一幢18层的新建成的大楼,在楼顶上抒发俯瞰城市的内心感受(这18层的楼也别有意思,因为地狱也是18层)。城市的辉煌和农民工的一无所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量。在高高的楼顶,这名农民工并没有被城市的宏伟气势所感动,而只是感到“风很大/有什么在我的心中被扑倒/有什么在我心中被熄灭”,“遥望远方/我找不到家乡的方向”,他不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母亲、妻子和孩子,想起了麦田和稻谷,在这里,农民工的失落情绪被渲染的淋漓尽致。在诗的高潮部分,一种弱者的悲凉的呼喊是那样震撼人:“站在这里/ 我真的有点不太习惯/这向下的目光/原来称为俯瞰/这不适合我/ 我一直是在最下面/多少年来我一直是往上看”,“ 我已经习惯了被俯瞰/习惯了懦弱/习惯了被欺骗/习惯了贫穷/习惯了阴冷或者潮湿的睡眠”。农民工的悲凉生活处境,使他们长期形成一种自卑的意识,这里并不是对这种意识的批判,而是为农民工的不公平的生活待遇而呼号,在这里,我们读到作者强烈的对弱者关怀的人文情结。诗歌应当表达大众的声音和感情,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大众化诗歌的魅力。
(以上评语由晨思文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