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池边有忆悄悄来 [打印本页]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2-25 11:49
标题: 池边有忆悄悄来
本帖最后由 侯诗杰 于 2013-12-25 11:50 编辑

                                                  池边有忆悄悄来      
      几乎是整整一个冬天了,我每次来往于校园里,都要在园中的池塘水面上寻看,寻找小??(pì tī),两只可爱的小水鸟。
      大约在深秋时节,两只小??突然冒出来,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关注。校园的池塘水面约四五亩,有栏杆围着,与外界隔开,平常是波澜不惊,水鸟的到来,活气立现。
      ??有点形似野鸭,体形略小,两只相伴不离,远看又有点像鸳鸯,但比鸳鸯更活跃。两只小??,或一前一后,或并列同游,交替潜入水中觅食。等冒出头来,照看对方,发现相距远了,就游近跟前,再翻跟头似地入水,竞赛一般,难见停歇。
      它们的身上,覆盖着灰褐色的羽毛,颈部呈红黄色,入水的刹那间,撑起身子,白色的腹部羽毛一闪,深蓝的水纹旋几个圈,几十秒,分把钟,突兀露出水来。有时尖嘴里横衔起一条银白色的小鱼,一摆头,小鱼似转个身,直接吞下。于是很满足地挺身扑扑翅膀,又用嘴理理羽毛,欢快地叫几声。叫声“唧唧吱吱”,收尾时拖长发一个卷舌音,仿佛有俄语发音特征,所以,我们听不懂。
      我很小的时候,家乡的池塘里多有它的身影。儿童们常跟它过意不去,在岸上奔走呼号,拿土块投掷。逼急了它,它就没入水中,半天不露头,让我们傻等。有时甚至又在我们近处出现,还挑衅般地叫几声,引我们发现,再让我们追逐,象是故意逗引着我们。后来,正如人类所作的评估,环境在变差,许多生物消失了。??也不见了,但它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近几年,环境有所改善,飞禽走兽略见出没,但又由于人的食谱增广,餐桌上能不时听到珍禽异兽的菜名,而且,因为稀少,越见消费档次之高,食客地位之尊贵,所以,需求量随之上升,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依然险恶重重。
      上个星期,我正在观赏两只小??的表演,一位同事近身来说,“没有野鸭大,不足一斤重。”我问他如何知晓,他说,“秋后一天,邻居放鱼卡卡鱼,就卡上了一只水葫芦,拿回家称了称,八两重,烧了吃,很鲜美。”我们这里俗称??为“水葫芦”,既取其体型特征,又形象它浮水技巧。
      特别寒冷的前些天,池塘水面大部分结冰,只剩下中间几处狭长的数尺宽的水道,??仍在其间戏游,还不时地翻身入水。真让人担心它们误入冰层深处,但,我天天都能看到两只小??。等再过两三周,寒假就要开始,我们得分别了;可是,还来不及说再见,连续两天了,我再没有见到它们。从宿舍到教学楼,我来往数次,每次都放慢脚步,眼光在池塘中搜寻,就是不见其踪影。但愿它们不要落入人手;希望它们是一种候鸟,我们这里太寒冷,已经不适应,可能南迁了。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2-25 15:18
喜欢飞禽走兽的人有爱心。
刚在网上搜索到的图片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2-25 15:25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2-25 20:15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3-12-25 15:25
jpg
jpg
jpg

谢谢老师配以图片。
作者: 草长鹰飞    时间: 2013-12-25 20:28
饭前读过这篇文字,饭后又看了一遍,有几句闲话,说出来不憋。

我喜欢这种 类白描 似的文字,看似闲话,有皮儿有馅儿有滋味。
三袁刘侗钟惺们就不说了,近人写这类文字,最讲究的当属汪曾祺,我说老先生讲究,在于对句子的边角处处理得特好,这可能与汪先生曾经参与京剧的创作,对于句子词语体味较常人更入微有关吧。

侯老师这篇字大的味道已经不赖,重视一些句子的处理大约更好呢。

比如:

寻找小??,两只可爱的小水鸟----这句子中,后面的 小 字大约赘了。(这篇字里,这样因忽略词语急于叙事前后语义重叠的句子有好几个。)

入水的刹那间----多一 间  字,把动感给 间 去了最少多半儿。

深蓝的水纹旋几个圈---这个句子假若我处理,我想我会敲成:水纹旋几个深蓝的圈儿。

还有最后一句:已经不适应,可能南迁了----我会敲成:已经不适应,南迁了吧。(之所以这么敲呢,我觉着情绪好——整体文字的情绪好。)
-----------------
我喜欢这篇文字,因为文字情绪平缓——平又不是都平,有起伏。

世间有很多好吃的,有的需要点一些芝麻,装饰外带加重味道,有些需要抠出抖落下一些芝麻,为的是嚼起来更筋道,筋道也是美味的一部分吧——我的浅显理解。

问候楼主!!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2-25 20:48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12-25 20:28
饭前读过这篇文字,饭后又看了一遍,有几句闲话,说出来不憋。

我喜欢这种 类白描 似的文字,看似闲话, ...

感谢先生指点。诚如先生言。有几个地方是受我家乡方言句式影响,表达上确实值得推敲。我一直喜爱孙犁、汪曾祺等先生的文风,也希望自己今后能写出几篇像样的文字来,除了靠自己摸索,极需要得到行家高手的点拨;所以,再次致谢。
作者: 草长鹰飞    时间: 2013-12-25 21:11
方言与普通话表达时候,确实有些规避不了的小冲突,我的方法是:尽可能拉开两者。比如找一段时间特意用方言表达一些事物,敲一段时间的字儿。沉进去才能拉得出来,否则两者之间的模糊界线不大好划清。

我不大喜欢孙犁,读他老先生的文字,早期的算得上清澈,可,有扭捏感,年老住天津扭捏感少了,清晰感又差了,毛玻璃。

我哪儿有 指点 您的水平啊,都是同好,一潭水里摸鱼,说说闲话而已。

问候您!
作者: 草长鹰飞    时间: 2013-12-25 21:20
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3-12-25 21:31 编辑

推荐您一本书,或许能找到一些普通话叙事的语感,我刚读完,觉得译者的语感是近二年我读到最好的(水平一直处在上升期——从《简·爱》开始。)那字,人老字老。

《四季随笔》

乔治·吉辛

李霁野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2-26 13:09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12-25 21:11
方言与普通话表达时候,确实有些规避不了的小冲突,我的方法是:尽可能拉开两者。比如找一段时间特意用方言 ...

受教。或许是我生活在若即若离的乡村,对乡土文学有偏执的爱。无论是鲁迅先生在“新文学大系”上所倡导的,还是“山药蛋”、“荷花淀”、直到刘绍棠的“乡土文学”,我一概囫囵吞枣式地接收。可能是偏杂,问题在所难免。还得这样探索下去,期盼找到手感,慢慢好起来。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2-26 13:16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12-25 21:20
推荐您一本书,或许能找到一些普通话叙事的语感,我刚读完,觉得译者的语感是近二年我读到最好的(水平一直 ...

谢您。有一标杆,细致地悟。
作者: 草长鹰飞    时间: 2013-12-26 17:10
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3-12-26 17:12 编辑

1:批评无内容,则赞美无意义。
  有时候我乐意说说闲话,在说闲话当中更正梳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呢,大约是爱说闲话对我的一种奖赏。低着头儿一味敲字,适当时候停顿一下,辩一下方向,走偏的机率少些。正常的论坛,更应该多谈技术面,而不是,而不是见人说好话。前人的文字浩如烟海,假若读论坛里的文字不能带给自己一些思考与敲字者分享,读她干什么呢?说错了就错了,找找认识纠一下自己的错儿都是收获呢。全是吃面条长起来的,谁也甭笑话谁。我的观点,抛却了批评,期盼听好听的,趁早儿别在这个论坛里耽误工夫。

2:鲁迅早死,没长后眼。他对当时文学界的品评,看看也就罢了,很难涵括49乃至前推至左联的那些文字。

   路遥之前大约没有 乡土文学 ,或者柔软点儿说,乡土文学 根本就没成型。柳青赵树理辈及刘绍棠,他们有他们的贡献,比如对乡土人情的刻画之类,但,很舞台化——舞台戏剧化——不大声嚷嚷,夸大形体动作,根本演不成一台戏。脑袋上罩着一口大锅,能发芽也是黄芽——绿色少。
   上他们那里找 地气 ,如同把自己插入锯末里——我以为。

3:问候楼主。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2-26 20:50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12-26 17:10
1:批评无内容,则赞美无意义。
  有时候我乐意说说闲话,在说闲话当中更正梳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呢, ...

     赞同先生观点。但,各种高高低低的文字还是要看的。不看,不足以辨优劣;不多看,就难以比较出各档次。这,或许与我做语文教师的职业有关。
   对乡土文学的喜好,也只是个人的偏爱,如同“锅巴炒米各有所喜”般。您所说的“乡土人情”类,其间有许多闪光点,都是我的至爱,特别是鲁迅笔下的乡村。
   不少人写作,与其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其内容与形式当然有他们独特的方面,这也是应该受到鼓励的。
   管见。问好。

作者: 方荷儿    时间: 2015-1-24 18:34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12-25 20:28
饭前读过这篇文字,饭后又看了一遍,有几句闲话,说出来不憋。

我喜欢这种 类白描 似的文字,看似闲话, ...

老师的点评独到!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