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安提戈涅》:每个诗人灵魂中都不可驱除的悲剧情结
[打印本页]
作者:
苗洪
时间:
2018-2-4 13:42
标题:
《安提戈涅》:每个诗人灵魂中都不可驱除的悲剧情结
苗洪
序言:事实上,无论是死亡的光荣也好,死亡的耻辱也好,死亡的诱惑也好,抑或是死亡的恐惧也好,除了我们使用客观规律的无神论解释之外,还要有神论的解释;我们是否是可以这么肯定的认为,无论是无神论也好,有神论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将死亡的悲剧感降到最低限度;死亡也好,生存也好,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过程,亦非喜又非悲。
当云南诗人雷平阳将已经失去生命特征的狗头用灵魂沐浴的时候,狗的死亡亦是一种升华或荣耀。死亡的恐惧与死亡之前的伤痛与绝望似乎是早已成为登上天堂的苦难考验与苦难体验。我们无力挽救狗的死亡,因为人自己就不是长生不老的生物.生命对于所有,都是暂时的拥有而不是永恒.因此,当我们用悲剧形容死亡的时候,其实是一种非常缺乏理智与恰当的行为。
而实际上,我们至今时常不解的是,我们对于那些不是悲剧的事情都定义为属于悲剧的事情.生命的体验就是一个悲剧.之所以是一个悲剧,是因为死人的许多秘密从此被揭开的结果.有很多女人最高的愿望其实都是成为皇后,如果这种愿望在她死后也是被隐藏的秘密,那么至少这个女人的悲剧感就会减轻许多,而假如这个女人死后,她希望成为皇后的秘密一旦被揭露,那么她的悲剧成分背后的份量就更大一些.武则天在死亡之后,留下的是一座无字的墓碑.著名诗人帕男曾经超越常规的解释了无字墓碑所隐藏的屈辱_从许多诗人悲剧化的诗歌书写中,我们明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每个诗人灵魂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悲剧情结:安提戈涅。
《一》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该剧在剧情上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但是最早写就的。剧中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剧中人物性格饱满,剧情发展丝丝相扣。安提戈涅更是被塑造成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激发了后世的许多思想家如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德里达等的哲思。
故事发生在底比斯。克瑞翁在Oedipus垮台之后取得了王位,Oedipus的一个儿子Eteocles为保护城邦而献身,而另一个儿子Polyneices却背叛城邦,勾结外邦进攻底比斯而战死。战后,克瑞翁给Eteocles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而将Polyneices暴尸田野。克瑞翁下令,谁埋葬Polyneices就处以死刑,Polyneices的妹妹安提戈涅毅然以遵循“天条”为由埋葬了她哥哥,于是她被克瑞翁下令处死。与此同时,克瑞翁遇到了一个占卜者,说他冒犯了诸神。克瑞翁后悔了,去救安提戈涅时,她已死去了。克瑞翁的儿子,也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站出来攻击克瑞翁而后自杀,克瑞翁的妻子听说儿子已死,也责备克瑞翁而后自杀。克瑞翁这才认识到是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的经典,对该剧的隐喻意义一直有不同解释。剧中安提戈涅在对抗克瑞翁时有一段常常被法学家所引用的台词:“天神制定的不成文律条永恒不变,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并不认为你的命令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你,一个凡人,竟敢僭越诸神不成文的且永恒不衰的法。不是今天,也非昨天,它们永远存在,没有人知道它们在时间上的起源!”这成为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之间论战的经典。
《二》《安提戈涅》与诗歌的关系源远流长。故事发生在底比斯,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位于希腊。卢克索(Luxor)位于开罗以南700千米的尼罗河的右岸,是埃及中东部的历史古城,也是著名的旅游中心。它古时是大名鼎鼎的底比斯——一座在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 卢克索神庙国期间建立的都城,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史载,当时的底比斯有城门百座,人口稠密,广厦连亘,极为繁荣,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百门之都”的美称,阿拉伯人曾赞誉这里为“宫殿般的城市”。
历代法老在底比斯建造了大量的神庙、宫殿和陵墓,它们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然千年岁月流逝,宏伟的宫殿庙宇多已堙没无闻,但从仅存的庙宇遗址和帝后陵寝,贵族墓葬,仍可想象当年底比斯鼎盛时期恢弘的风采。
在西方,安提戈涅对城邦法的控诉被称为“安提戈涅之怨”,这种悲剧性的怨恨却成为宪政、民主和法治的源头之一。在政治学和法学中,安提戈涅这一形象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了,它象征着运用高级法批判国家的实证法的态度和精神。今天我们对这一冲突的解读远远不止于此。比如从国家法与习惯法的解读,从爱与正义/法律角度的解读,人道主义与实证法的解读。黑格尔只是把安提戈涅局限在家庭伦理范围内,没有把她提高到反对恶法的高度。悲剧作家也没有强调自然法与国家法的紧张和对立,他坚持没有人是美德的独占者。安提戈涅的妹妹伊斯默涅就指责她的做法源于矫情:“你并不爱我们的哥哥,你爱的是你自己正义的姿势。你想以你的姿势赢得不朽。你的行动并非出自对具体生命的同情,而是抽象原则狂热的激情”。“但无论如何,安提戈涅作为一种符号,代表着公民依据自然法原则,依据天理和良心,对抗恶法”。
《三》《安提戈涅》尽管是一部文艺作品,但是却拉开了法律与悲剧艺术之间的辩证的,或者说客观的帷幕。
赫拉克利特说:“人类的所有法律都以唯一的--神的--律条为生。”伯里克利在演讲时说,不履行这种法律将招致公认的耻辱。因此,悲剧认同了当时普通雅典人的世界观--对神虔诚,顺从神的意志。所以,在最后,克瑞翁终于意识到,千万不要犯不敬神的罪,"凡人都逃不了注定的灾难。" 悲剧阐发的原则首先被希腊哲学家继承和发扬,在随后的希腊化时期,斯多葛学派对之阐幽发微,正式开创了自然法传统。经过西塞罗等人的发展,在罗马法中正式确认了自然法的地位。此后,自然法传统生生不息,弦歌不辍。 安提戈涅对今最大的意义在于:法律与公民如何达成一种良性的关系,公民应该如何对待恶法。
安提戈涅的两位兄长波吕涅克斯和厄忒俄克勒斯彼此不和,为争夺王位发生激战,结果同归于尽。克瑞翁以舅父身份继承王位,他宣布曾流亡国外并借助外国力量来争夺王位的波吕涅克斯为叛徒,因而不准任何人埋葬其尸骨。按照古希腊神律,一个人死后如不下葬,他的阴魂便不能进入冥土,而露尸不葬,也会触犯神灵,殃及城邦。安提戈涅义无反顾地进了亲人应尽的义务。悲剧的结局很惨:安提戈涅在牢中自缢,其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海蒙殉情自杀,克瑞翁的妻子愤而自尽,只剩下克瑞翁一人在那里叹息。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的经典,对该剧的隐喻意义一直有不同解释。剧中安提戈涅在对抗克瑞翁时有一段常常被法学家所引用的台词:“天神制定的不成文律条永恒不变,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并不认为你的命令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你,一个凡人,竟敢僭越诸神不成文的且永恒不衰的法。不是今天,也非昨天,它们永远存在,没有人知道它们在时间上的起源!”这成为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之间论战的经典。
《四》 僭主政治与民主的冲突
克瑞翁的“僭主政治”的存在,才会使得这项不符宗教礼法和正义的禁葬令仍得以实施并最终酿成这场悲剧。在索福克勒斯生活的年代里,古希腊文化处于繁盛时期,这就使得古希腊民主思想和制度日渐成熟。被称为“雅典民主之父”的克里斯蒂尼,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希腊民主的发展。以伯里克利为首,雅典最终消灭了地主贵族,强化了民主体制。在雅典,民主成为一种时尚,在诗人的许多戏剧,也揭示了民主的强大的精神。
僭主政治是与民主截然相反的政治制度,然而索福克勒斯认为僭主无耻地盗取了人民的民主权利,是民主的敌人,因此对僭主是极其痛恨的。克瑞翁在《安提戈涅》中盗取王位,在忒拜实行专制统治,扮演的正是一个僭主的形象。戏剧的开始,克瑞翁下达严禁埋葬波吕涅刻斯的命令是他和安提戈涅之间矛盾的直接导火索。随后克瑞翁的专制和顽固又导致了他和先知、海蒙的决裂。最终克瑞翁得到的是先知不详的预言和妻儿的两具尸首。正如海蒙对克瑞翁说的“只属于一个人的城邦不算城邦”,提倡民主自由的索福克勒斯想借此表达,只属于一个人的权利不是真正有益的权利,僭主政治和专制统治带来的只有悲剧,逆民主潮流而动者,得到的只有尸首。
《五 》自然法与实证法的冲突
《安提戈涅》也反映了自然法与实证法的冲突。法律实证主义主张把法和道德分开,在法与道德之间,认为在实然法与应然法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而自然法则把道德因素包括在内,认为法与道德是相互连接的。安提戈涅说“因为向我宣布这法令的不是宙斯,那和下界神抵同住的正义之神也没有为凡人制定这样的法令,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安提戈涅提出神法即自然法是高于实证法的,恶法非法,埋葬哥哥的尸体是神法的规定,它是高于实证法的。
古希腊人认为,在人间的法律之上还有一个天条,可以视为一种自然法的神律,他们认为神律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他们把埋葬死者视为神圣的义务,特别是死者亲人的义务。死者得不到埋葬,便不能渡过冥间,前往冥土,就无法得到下界鬼魂的尊敬。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安提戈涅一出场就面临着选择,是遵守人间的国王的命令这个恶法还是信守神律?遵守国王命令是生,信守神律等待着她的将是死亡。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神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天条、遵从自然法。
《六》家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
在《安提格列》中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表现得也很突出。城邦国家形态形成,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家族统治冲击较大,家庭和城邦两种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显露,由此形成以军事政治力量为后盾的国家法和以宗教传统力量为后盾的家族习惯法两种制度安排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无疑是以习惯法的失败而告终。克瑞翁不仅宣布严惩叛国者,而且严惩了以家庭习俗的不成文法为最高权威而蔑视国家法的安提戈涅。
国家法律虽然战胜了普通法,克瑞翁却只得到倒地而死的儿子妻子。法律不仅是一套规则,他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必须维护法律信仰的人的利益,从而达到在社会中合法性,深入到普通法系,作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的世界,这是人们的文化本能。法律只对宗教、道德、习惯等具有支持和协调作用,这是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安提戈涅”的悲剧,揭示了民族独立地位的意义,对合理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普通法的骨折和脱位。
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中,人类情感分为三种:亲情、友情、爱情。安提戈涅说:“我自然是爱,而不是恨。”这里所说的“爱”代表了兄妹之间的爱,城市公民政治之间的爱和安提戈涅和海蒙之间的一个伟大的爱。安提戈涅的感情被视为最高的人类情感,说:“丈夫去世,我能找到另一个,孩子丢了,我可以依赖其他男人再生,但是现在我的父母已经被埋在地上,不再有一个兄弟了。“为了这种爱,她宁愿反对国王的禁令和牺牲自己的爱情。安提戈涅的宗教的爱出于对死去的亲人的责任,埋葬死去的亲人是家庭成员的责任。埋葬亲人不成文的习惯法,从家庭宗教中流传下来,为城邦公民所共同遵守。克瑞翁杀死安提戈涅禁止极形式,形成了维持习惯法的结果,但是禁令本身只不过是一条命令而已。现代中国诗人帕男曾经创作过《一首关于两根骨头的碰撞》在道德规范,自然法则,法律范畴进行了深层的探讨:
注意 这是事实
风是停留过的 阳光也停留过
那是正好下雪
阳光夹杂在雪里
风的表面
也镀上了一层金属
敲打门的也是风
半夜
我们多数人 只顾着亲热
还有更忘乎所以的
那些流浪狗
不分黑天半夜的
狂吠
离起床还早呢 是还早
女人会娇滴滴的
别以为是她还爱着 其实不了
是饥饿的缘故
是两根骨头的对立
骨头和骨头碰撞的事
我琢磨过了 老半天 不是老半天
可能是一直下去
他说 做爱只不过是两根骨头的碰撞
真伟大哦
他怎么一下子就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那海子呢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凭这两句 海子 已经伟大过了
如果还继续伟大
那诗歌就死了
幸得 一位更伟大的诗人诞生了
他说 做爱只不过是两根骨头的碰撞
这已经是事实
既成事实的 就像这个春天
已经花开花落
这些都是常态
——台湾一48岁苏姓女子诉老公日籍畅销书作家高岛匡弘性事上不作为,结婚七年那种事情不到十次,基隆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判决准予离婚,高岛匡弘在答辩时说:做爱不过是两根骨头的碰撞,没有意思。
《七》克瑞翁推动悲剧一步步发展,他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抑制安提戈涅遵守神的法律,在他看来,国家利益和权力高于一切。克瑞翁对于安葬死去的波吕涅刻斯是禁止的,因为他是一个城邦叛徒,是国家的敌人,而自己是维护城市的守护者,要捍卫城邦政治的爱和正义。但克瑞翁是尼克斯亲属,家庭成员有义务家庭死者安葬,他不应该停止安提戈涅作为城邦统治者埋葬她的弟弟。克瑞翁说禁令埋葬波吕涅刻斯只是想维护自己的王位,让这个城市所有的人都服从于他的权力。
悲剧《安提戈涅》的主要部分不是如何遵守神的法律,而是安提戈涅如何使用神的律法,反对暴君的克瑞翁的定律。在安提戈涅的观点中,人类必须符合神法天条,暴君的法律如果违反神法天条,将是一个糟糕的法律,对于一个有伤害性的坏法律,人民不需要服从。歌德曾评价《安提戈涅》时说,克雷格死让腐败污染空气,让这个生物的身体碎片飞在运行,因此,这样的一个行为污染了祭坛,这决不是一种政治美德,而政治犯罪。
科瑞昂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个人专制的国王,固执无情。他认为他的命令就是城邦的命令,安提戈涅必须遵守。他的禁令违反了神的意志,谋生的人住在坟墓,属于地位低微的尸体,一个没有埋葬,没有祭奠,没有干净的身体冒犯了神。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王权,爱出风头,只是根据自己的理念管理城邦,不管城市人们的想法,而不是城邦的儒家思想和自然规律,因为他的固执的一步一步的冲突加剧。
克罗恩为他自己的儿子海蒙也施加他的固执,直到先知警告他:“你将你自己的儿子作为赔偿,拿尸首赔偿尸首”,当知道先知从来没有说过一个谎言,他想知道“一个人最好的生活,就是遵守法律”海蒙死了,这让克瑞翁在极端的痛苦反思自己:“哦,邪恶的灵魂的罪啊,这个顽固的罪过害人不浅!你有没有看到凶手和被杀是一家人!我的决心招致了灾难!儿子,你死在一个年轻的年龄,哎,你死了,只怪我太不小心,不应该责怪你!“克瑞翁终于看到自己的骄傲自大,最终理解为虔诚的心来对待在城邦的神法。
索福克勒斯塑造了克瑞翁,事实上他暗讽的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这个主宰别人命运的暴君。在雅典,因为政客修昔底德对城市建设的政策使得伯里克利被流放,也因为这个政策,使他进一步远离雅典希腊社区的居民。雅典建立一个贸易中心,以自己为领导,尽管人民反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总共有三次演讲,伯里克利闭口不谈神,只有在一个葬礼演讲中讲到祭祀。雅典人后来一旦占领圣殿,就让士兵驻扎在那里。施特劳斯评论道:“冷仇恨,取代了血缘关系,导致的后果不顾在圣殿和无视神圣的法律,我们看到在这个城市国家神圣法则的侵入,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希腊城邦之间的城市斗争”
著名中国诗人帕男创作过一首《对这个家,不能充满厌倦的敬意》,完整描述了道德观念及其道德品质在家庭内部发生剧烈碰撞的扭曲过程:
家具 挤占了家的大部
我早就想重新定义这个家 有人说过
家 就是一个
偌大的包子
里面装着五味杂陈的东西
臭虫被消灭殆尽了 还有个别老鼠 搬家的时候
连带旧书一起
迁徙过来
值钱不值钱的
一件都不落下
一点八乘以二点零的双人床
是在淘汰了旧床后
新买的 第一觉就让我让我辗转难眠
何苦用这样的奢华
来折磨自己
每一件家具也都像生着芒刺
想着那些年
在没有一件家具的房子里 人可以展开想象
转身和飞翔
如今的芒刺
尖锐到
令人不敢喘息
家具 是促使这个家
变得刻板的
原因 尽管我早就想定义这个家
可一直找不到
定义这个家的依据 假如一个家空空如也
那就像
一个人落到
连一点非分之想
都已荡然无存的境地
不然 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重蹈覆辙
依然让家具挤占家的大部
只给思想
留出一道小径
家 渐渐地丰富成为空饷
这就会助长着我
挥霍无度 有时候 对这个家 我还真的充满了敌意 。
结束语:《安提戈涅》告诉我们,最好的解决人法律和神法的冲突的方式在于人的智慧。海蒙在对科瑞昂的劝告中指出:“即使一个人很聪明,明白许多道理,放弃自己的偏见,也算不上可耻。“罗恩终于意识到,他其实是最缺乏智慧的。这个戏剧最后所突出的主题是“谨慎的人最有福,千万不要犯不敬神的罪,傲慢的人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重惩罚,这个教训使人老来时小心谨慎。“必须有高的神,来保持心灵敬畏。立法者想要明确和理性,明确人与神之间的界限,使人的本性与更高的神法结合,保持理性的张力。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8-2-4 18:40
拜读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