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冬天读书(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不老神爸    时间: 2018-2-15 13:49
标题: 冬天读书(随笔)
本帖最后由 不老神爸 于 2018-2-15 14:09 编辑

《冬天读书》

     读李零先生《放虎归山》,看着看着便喷笑了。他说他喜欢读书,他说,他更喜欢读野书。于是想,估计也就是个什么书都读的家伙,读得杂乱点。再一想,这一点又像我。
      像我,其实大言了,他是史学界的名人,最风流时,一百多页的小册子出的像雪花在飞舞。他说读书最舒服的时候是在知靑年代,当年北京知青别的没什么,就是书多。那些年,他们成梱成梱背书到乡下,黄皮的、灰皮的、标为禁书的,一拨人轮流看。那时,他说,无目的、无功利的看书。很过瘾。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指的野,不单单指所看书的杂芜,更是指人在广阔天地里野着,这野其实也是闲遐着,无聊着。无聊才看书。这才能看出味道。
     当然李零先生是北大教授,他自己对这个头衔还是认可的,其实北大教授也没啥了不起的,无非比他人多认识几个字,多懂几个理。当然,也多教了几茬学生。
     我看书虽没有李零先生的野,但规矩中乜略微带了挑三拣四。比如,冬天开始后,我看了《放虎归山》、《种子的胜利》、《雪崩何处》、《为什么读经典》、《走不出的门》、《中国绘画简史》、《两生两求》等。
     冬天看书,好就好在能安下心来,因为家里暖和,外面冷。今年冬天,杭州奇冷,气温零度已是常事,最冷的几天有零下四、五度,还下了一场大雪。称其大雪,实不为故,因为这是几年来未见过大的,大多是下着下着便没有,地上、树上仅微微的白。而今年的雪下完,地上树上房上,一片白茫茫。由于气温底,雪极不易化,半个月后,每天出门仍然可见路边铺着积雪,这些积雪有的已经冰冻了,太阳晒着也不肯融化。有时,路上的人,便好奇了,用脚去踩踏,积雪便发出“咔咔、咔咔”的声响,像是在反抗,也像是要刺穿那些踩踏它身子的脚。
     在这样的季节,依然是看自己爱看的书,就像做下酒菜,喜欢三、五个不变的小炒。用的食材不外乎豆干、黑木耳、胡萝卜、笋、榨菜、青圆椒、肉末、里几、酱肉、腊肠、牛柳、鸡柳等等,不同的组合,便有不同的口味,对应着或香、或脆、或嫩、或鲜美,杂乱中又呈五颜六色不等。
   《种子的力量》是博物学,形态却像记敘文,写一颗种子如何先形成自己,然后再转变成为另一种形态,写完一个品种,再写另一个品种,不急不忙地告诉读者,一颗种子能沉睡许多世纪,会在不同地温度下保持着不同的睡眠方式着,等到哪天,它在天平称上开始重了零点几克时,它就要醒了。更让人惊讶的是,书中还论述了种子对人类进化的巨大作为,也让我相信了,麦粒、稻谷这些草的种子,支持了人的生存,而人也由于是因为会制熟了草的种子,从而改变了自已的饮食习惯和消化功能,神奇地进化到了现阶段。反之,与人相比,猿的不进化,正是因为它们至今仍然喜爱生食的习性。
    《雪崩何处》是文化评论,李陀著,是北岛编辑的视野丛书之一。该丛书选编了李零、李冰、李陀、张承志、韩少功、汪晖等人作品,以笔记散文为主调。由于这些人来自各行业,所以论说事项较杂,给人思想之碰撞,会闪烁出火光,不错的感觉和感受。这套丛书,已读半数。
     李陀的文笔是偏重论理,在情感之外另设条途径,看似杂乱的文字,却在细致地评论着近代以来文化史上出现的事件。比如,他从时代环境中去评判毛文体,谈丁玲的思想在“延安整风‘”的变化和文体的变化。谈汪曾祺文字的语言特色,赞赏他成为“八十年代”一个时代中的先行者,且是孤独的先行者。谈阿城、郑万隆、陈建功和余华等人创作。也谈诗歌在1985年的变异,寻找新突破方向。他指出了,文学作品的困惑,其实来自于社会因变革而出现的迷茫与奋进,并表明在困惑中反而容易产生出优秀的、走在时代前面的作品,尽管有时它们的形式不那么标新。
    《走不出的门》如教科书,是一种观望,像观望现代文化史的长河上漂浮过的无数船只,那些船只上演义了文化匠人的故事。这些故亊,有些是鲜为人知的。孙郁的文字,一贯地朴素美,半长的句式,低姿态的描述,不急也不慢的节奏,细细打开历史文化的厚门,引领了读者的思想情感,溶化进去,等到出来时,便依依不舍,能回味再三。比如《旧京的漂泊者》《关于章门弟子》《王小波遗墨》等文章,从诸多层面与角度,展示了文化事件与人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且又借合了时代,书写出了所以然。
     12月开始,看书,发觉眼睛很累。右眼一吊一吊,并疼痛。去眼科医院,医生开了一叠检查表,一一检查下来,用了两个半天,并又做24小时眼压检查,在医院的六楼住院一天。医生说是青光眼。查百度,是很厉害的眼病,易造成眼盲。想,这下好了,看书也不易了,心埋有点怕。谁想没几天,眼睛也会馋,又去翻书。又想,人生到最后,慢慢地会把自已喜爱的东西一点点丢掉,想通了,也就不再纠结了。继续看书,只是略为注意用眼时间,复又多闭眼或看窗外,劳逸结合。
    《为什么读经典》的作者是意大利人伊塔洛.卡尔维诺,全书共对三十余部名著进行点评,可能是译者的文风我难接受,文字略生硬,论理上又看得飘浮,所以书看得很快,有许多地方甚至是跳了过去,所以印象也就不深了。
    《中国绘画史》,作者陈师曾,是其在学堂上的授课讲义。全书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三编。文字为提纲式的,极为简练,加之半文言,故字字老道。读之,虽专业性较强,于半懂之间,但受益也非浅。知晓了上古时,文字与图画本是一家,无歧异之分,字本是画,画本是字。又知,六朝以前,画非艺术,只为人伦之补助,政教之方便,后才有艺术之萌芽。至于画中的题款,前人多不讲求,直至元朝开始才逐步兴起。而现画家作画,已预先须留空间,待完画后添上文字,蔚然成风成趣。
    《两生兩求》是回忆体,叶冠男著。叶是杭州人,女,长年旅居美国。曾著有小说《博士主夫》等,系海外华文作者。因为是同乡人,所以看得仔细。又因作品中主要是回忆了她过去在杭州的生活,所以用心地去看。看到了熟悉的街道,固有的山水,似曾去过的学校、商场、医院等。还有就是逝去的童年,飘远的青春,一切曾经发生在那个时光里的难以忘记的事件。读到的是,一个中学教师家中的五个女孩子的乐园,其间有欢乐、有艰难、有迷茫、有奋进。因为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所以场景以纵式片断展示,一个一个小事件的转接,记忆就如珍珠成串了。又因作者旅居北美多年,与现有中国文化有了距离,汉文字上依然保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节奏,语态有些偏碎偏硬,记忆中的场景描写也更具那个时代的文字特点,有些“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烙印。这是一本值得有相同经历的人看的书。当然,如果作品更贴近点江南杭州的特点,略为渗入点“悠长悠长的小巷”这类感触,可能会更好。但这对长期海外生活的人来计子,有难度。仰或到八十岁,再用更平和的心态,回忆这远去的一切,可能会更纯更细更实也更自然。
    读书在冬天,唯一的不适是,看累了,只能在房间里打几个圏。如果是春天,腿一抬,就可以迈出家门,走到花草树木中去了。



2018.2.14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8-2-16 00:09
知书达理,文字随手沾来,通俗流畅,佳作。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8-2-18 19:20
好文,有品头。推荐阅读。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8-2-20 16:49
书读地非常透彻,文字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欣赏老师的读书笔记。遥祝您新春快乐,佳作频频!
作者: 思绪微漾    时间: 2018-2-20 23:13
用平和的心态,去读书。通读文章,让我也沉浸在读书的喜悦里。爱书的心,都是想通的。祝新春快乐!
作者: 不老神爸    时间: 2018-2-21 20:06
qinyuanchun1234 发表于 2018-2-16 00:09
知书达理,文字随手沾来,通俗流畅,佳作。

新年快乐
作者: 不老神爸    时间: 2018-2-21 20:06
老党 发表于 2018-2-18 19:20
好文,有品头。推荐阅读。

新年快乐
作者: 不老神爸    时间: 2018-2-21 20:06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8-2-20 16:49
书读地非常透彻,文字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欣赏老师的读书笔记。遥祝您新春快乐,佳作频频!

新年快乐
作者: 不老神爸    时间: 2018-2-21 20:06
思绪微漾 发表于 2018-2-20 23:13
用平和的心态,去读书。通读文章,让我也沉浸在读书的喜悦里。爱书的心,都是想通的。祝新春快乐!

新年快乐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8-2-21 21:04
不老神爸 发表于 2018-2-21 20:06
新年快乐

过年好。
作者: 胡永忠    时间: 2018-2-22 11:14
文章写的好,必定书读的多。问好!
作者: 不老神爸    时间: 2018-2-25 20:19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8-2-22 11:14
文章写的好,必定书读的多。问好!

新春快乐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