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1898 --1937),字舜城,山东菏泽市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有一次,赵登禹和战友们在德山练习野战,训练中发现了一只猛虎,士兵与山上居民边追边打,赵登禹冲在前面,连发数枪,皆击中老虎的要害,最后,老虎窜到江中。士兵们把老虎拖了上来,送到冯玉祥处,冯玉祥很高兴。事后冯玉祥请城里的照相馆为赵登禹照了一张骑在虎背挥拳的照片。冯玉祥还亲自题写了"民国七年的打虎将军",以示纪念。1933年3月11日夜,赵登禹率所部携带大刀和手榴弹,分路夜袭攻击喜峰口日军营地。此次夜袭砍杀日军铃木旅团1000余人,炸毁大炮18门,中国军队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从那以后,日军特别打制了铁项圈套在脖颈之上。喜峰口之战让赵登禹所率的大刀队一举成名,作曲家麦新后来为此谱写了《大刀进行曲》,传遍了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