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 嘉陵江源头大散关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8-6-5 14:04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 嘉陵江源头大散关
【王老汉游历记】
嘉陵江源头大散关
2018-6-3
5月2日早上起来,有劲儿了,老两口上到了崇福寺,上面建筑面积很大,佛儒道和谐共处。《多宝塔碑》被建筑物件遮掩着。
然后上高速向着宝鸡方向前进,这一段大山还是秦岭一脉,过了免费时间,公路上汽车寥寥无几,我们的小佳宝也很给力,机器发出和谐的哨声嗖嗖地,中午赶到了宝鸡,吃自带饭,小憩,准备迎接到凤县这一段路的挑战。
整个关中地势形如杏核,宝鸡就是这杏核的尖尖处,导航上面指示到嘉陵江源头38公里,到凤县95公里。其实一出宝鸡市区就开始进山了,盘山路,大陡坡,大转弯,38公里处就到了顶端分水岭了。这一段路的谷底就是整个大散关峡谷,到了山顶有一古关隘。
秦岭春天的北坡植被好得看不见石头看不见裸露,刚长出来的树叶子苍翠欲滴。负氧离子爆满的缘故,我媳妇来了精神头,她形容这绿“迎面撞来”倒是很贴切。
嘉陵江源头还是炎帝的故里,景区被大门楼挡住,买票才能进去。我们这年龄即使有钱买票进去也会走不动的。诺大的山,全景的秦岭,一个小小的门楼,一片小小的墙什么也挡不住的。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从古到今,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据传生于陕西宝鸡姜水(现宝鸡市清姜河流域)。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凤县。因凤县境内的嘉陵谷而得名。嘉陵江西南流经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接纳白龙江,南流经四川省南充市到重庆市注入长江。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河流。流经主要城市有宝鸡、汉中、广元、南充、重庆。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
公元1131年5月, 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玠收拾残兵, 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原下。 有人劝吴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败了来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设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入寇。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成、凤州出大散关。当时,吴乏粮,故兵无斗志。吴与弟吴璘召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派吴璘、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
大散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古以来是关中四大门户(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之一。不仅如此,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到今,又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及普通;老百姓游览之地。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等众多诗句中都提及。伫立关址,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散岭下,清姜河激湍奔流。
自宝鸡翻秦岭后第一站便进入黄牛铺镇岭南第一村——东河桥村。远处青山如黛,云雾缭绕,近处草木葱郁,流水潺潺。这里的自然风光特别优美。这里有一个豆腐广场,还有有名的豆腐宴。几天前看《大蜀道》才知道,有史以来这里的豆腐是为了给行人加强营养,其豆腐渣滓用来喂牲畜以增加体力。由此让我想到了丹江源头的黑龙口豆腐。再联想,是不是秦岭南侧的每一条通道上都有豆腐?值得研究,值得探求。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8-6-5 14:47
开车进山,注意不要疲劳驾驶,慢慢开、慢慢游,有的是休闲日子哪。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8-6-5 15:33
三叶草 发表于 2018-6-5 14:47
开车进山,注意不要疲劳驾驶,慢慢开、慢慢游,有的是休闲日子哪。
谢谢提醒!走山路要有一定的经验和驾驶技术。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