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回乡偶书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8-7-29 06:57
标题: 回乡偶书
本帖最后由 王根生 于 2018-7-29 17:45 编辑

       因老家迁坟,昨天回去,走访了几位本家。没了父母,我几乎不太回去,只不过谁家孩子结婚生子、老人去世,或者有人生病,我回去一趟。可这次回去,依然感到亲切。门中年龄最大的堂哥三哥家,七十多岁的堂嫂马上要给我做饭,我立即制止。三嫂说:“现在没有咱三娘、三大(我的母亲、父亲)了,你春霞嫂子和你二哥又不在了(我的堂哥堂嫂,在我们门中弟兄排行老二,已经过世。他们住在我家隔壁),你回来就到我家来,嫂子给你做饭。”我听后满心感激。去四哥家,四哥问了我的近况,并说明天迁坟他会处处关照,不用我操心。本来我想四哥可能责备我不太回来,可并没有,还想以前那么亲切,好像压根不在乎这些事似的,这反闹得我有些惭愧。在村西头堂侄子家的商店里,买了一些礼品,和堂侄子聊了一会。堂侄子给我倒水,问我儿子的婚事,问我女儿学习如何,在哪上学等,并反复叮咛,给儿子结婚别忘了大家。家族的亲近感,并没有因为辈分的延续而淡漠,而是愈加浓烈。到堂弟家,和堂弟去供销社买了一点祭奠的东西,然后堂弟说没车了,就用电摩把我送到斜口,我好搭上回临潼的车。
       虽说堂哥堂嫂堂弟弟媳,但我们弟兄们一直相处很好,像同胞弟兄一样亲切。想当年,家父过世,我刚毕业,工资低,恰逢很多事缠着我,我身上一分钱没有,我的堂哥们,每人自愿凑钱,帮我办丧事;大哥二哥帮我招待老亲戚;三哥当总管,把整个丧事办的井井有条的;四哥给我管账;五哥给我掌勺待客等等,连稍远的门中弟兄,也是全力为我帮忙。那时,聪明能干的母亲又是白内障,眼睛看东西模糊,还没到做手术的时候,所以只能像盲人一样待在家里。后来丧事办的很好,村里人都夸我们弟兄们心很齐。今天我回到村子,弟兄们相见,还是当年那般亲切。
       没了父母,没了上代人的亲缘,我们弟兄们,依然走的那么亲切。不管我们中的谁,到了哪里,不管我们村将来如何拆迁,大家即使住在不同的地方,我们相见,总还是那么亲切。我的大脑还会依然快速勾画出我们的关系图——我们有一个爷,一个奶奶,我们都是他们的子孙后代。这就叫家族的魅力!
       一个家如此,一个村也一样,不管是不是门中人,见到我,都那么亲切。大妈大叔级的长者只剩一家了,他们长年在外很少碰见,所见的年长的,是我称嫂子大哥的人,;由于我家在村上辈分高,所以一些比我大的依然叫我“大”;还有认识的小时上学玩耍的伙伴,他们见到我,和我亲切聊天,和我一块回忆家母的聪明贤惠心灵手巧,家父的忠厚老实,有些大嫂说着,就伤心地擦眼泪。他们邀我去他们家坐。有时候就坐在人家的大门口,我喝着东家的水,吃着西家的西瓜。前段时间,我回家寻找家父的坟(因曾经平过坟,有些难找),在村口和堂哥谈起这事,村上平战哥一听我的话,就说家父的坟,紧挨着他家大伯的坟,就带着我来,终于找到了地方。我连声感谢,给他一盒芙蓉王表达谢意。古道热肠,可见一斑。
       一个家族,一个村子如此,一个民族不也是这样凝结起来的吗?
       在同一城里居住的我的堂哥,退休前在一个中学当校长,我叫他大哥,是我们同辈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住地与我不足两千米,八十多岁了,还隔三差五地到我处来转转,和我聊起村里的往事,家族的事情,还时时感慨前面的家谱失传的遗憾。是的,以前的没法追忆了,那就让我们把知道的血缘关系理一下,不管我的家族延续到多少代,我们都将我们家族的谱系,告诉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记着我们的根,知道我们的祖先曾在哪住?都有谁等等。让家族这棵老树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以后我的村子是否拆迁,我还要让我的孩子们知道我的老家叫油王村;我们的隔壁都住的谁家,村子的人现在在哪里;那里附近曾经有一个小学,叫东北小学,我曾在那度过美好的童年时代。人可以住在不同地方,但这个根,是不能断的。
                                                                                                                                                                               2018/7/28于临潼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8-7-29 07:31
动感生情的文字,血脉相承凝结的关系,弘扬了中华美德。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8-7-29 07:58
结构好,着眼点好。文字够粗糙的。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18-7-29 17:21
乡里乡亲,一派和睦亲切的场景。原来根生也是陕西人,亲切愿夏安!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8-7-29 17:35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方,都不会忘了故乡——我们的根。欣赏王老师乡情文字。祝夏琪,周末快乐!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8-7-29 17:41
老党 发表于 2018-7-29 07:58
结构好,着眼点好。文字够粗糙的。

衷心地感谢党兄直言!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8-7-29 17:42
qinyuanchun1234 发表于 2018-7-29 07:31
动感生情的文字,血脉相承凝结的关系,弘扬了中华美德。

感谢老师点评!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8-7-29 17:43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8-7-29 17:21
乡里乡亲,一派和睦亲切的场景。原来根生也是陕西人,亲切愿夏安!

感谢点评,我是陕西西安人。我们是乡党吧?那就更亲切了!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8-7-29 17:43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8-7-29 17:35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方,都不会忘了故乡——我们的根。欣赏王老师乡情文字。祝夏琪,周末快乐!

感谢云上老师点评!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8-7-29 19:32
王根生 发表于 2018-7-29 17:41
衷心地感谢党兄直言!

这回好多了。
作者: 思绪微漾    时间: 2018-7-29 23:38
人可以住在不同地方,但这个根,是不能断的。赞同这样的观点,家乡就是自己的根,那个古老的古城唐韵,让自己爱在心里。
作者: 一粟    时间: 2018-8-2 06:49
家真好,故乡、永远是让人惦记的地方。親情永远不会相忘。谢谢王老师饱醮深情的文章。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8-8-2 21:56
根生老师的家族的确很齐心,还记得您前面也写过家族人上您家里的,让人羡慕。如果,所有的家族都是这样,凝聚力该有多强。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