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8-9-24 08:05
标题: 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闻一多先生曾经称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何以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唐朝是诗歌的国度,一般的作家作品能在唐诗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就,而张若虚何以单凭此篇力压全唐?我们不妨一起看一下。

一、 音韵之美
《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从创作之初就极具音韵灵动之美。“逐解转韵”,不仅仅是现代大家都知道的押韵,而且在古音中平仄也是非常讲究的。整首诗韵脚为e,配合清丽幽寂的意象意境,读来如吴侬软语,吟诵之间音韵缱绻和谐。
月长皎洁下的迷离、朦胧;深邃思考时的深沉、宁静;怨妇离人的幽怨、煎熬;落月摇情时的惆怅、迷惘……这样一系列的感情都抒发的恰到好处。整首诗干净清丽,大气典雅,写到了游子思妇却并不哀怨低迷,写到宇宙人生却并不故弄玄虚。

二、 结构之巧
整首诗主要写“月”,因月而生,因月而落,用时间的线索串起全诗,结构精巧完整。
春江潮水句写了“月生”;月照花林句写了“月升”;转而皓月当空、孤悬如轮,可见是“月至中天”;所谓物盛则衰,月至中天了自然要西落,于是江潭落月而后沉沉藏于海雾之间;最后一句结尾“落月摇情满江树”,则极尽烂漫旖旎的写出了月落之景。

三、 画面之秀
画面之秀实际上就是指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创造之成功。如果有人问这首诗写了些什么景,那么我们只需要把它的题目拆开:“春”“江”“花”“月”“夜”,将它分为五个意象——张若虚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来到江畔,看江水绕芳甸,看明月照鲜花。开头两句春江潮水与海上明月共同铸成一种阔大却又十分清丽的意境,一下子就将人带入一个气势宏伟,流光溢彩的画面中去。

四、 哲思之深
这样美妙绝伦的意境最能催生一个人的哲思。“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月色如白霜,所以即使在空中流动,也似乎是静止的。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这样的美景最适合引发作者哲思: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开始照耀着人?我们在很多的诗歌中都能看到写景抒情的成分,作者却在这里引发了对人生以及宇宙的思考,这就把整首诗的境界和格调提高了一个层次。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18-9-24 09:44
诗中每一句都优美而深情、灵动清晰,超喜欢,尤其喜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要是配上纯音乐《春江花月夜》就更好了。
中秋佳节,诚祝党老师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8-9-24 10:19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8-9-24 09:44
诗中每一句都优美而深情、灵动清晰,超喜欢,尤其喜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

谢谢!祝扁舟全家节日快乐!圆圆满满,美美乐乐!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8-9-24 20:14
《春江花月夜》意境清幽,情深意婉,通过“春”“江”“花”“月”“夜”来表达人世间的爱与离愁,诗句朗朗上口,美轮美奂,同样欣赏这篇诠释,感谢老师分享,遥祝节日快乐!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8-9-25 05:26
先看评语再读诗,别有一番意境。节日愉快。
作者: 于公谨    时间: 2018-10-5 21:11
月,在明朝之后才有此说。问好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