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绍龙    时间: 2018-10-1 09:13
标题: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本帖最后由 王绍龙 于 2018-10-1 09:52 编辑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书法》杂志2013年第二期122页


《新序 杂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用这个典故来诠释今天的中国书法,非常贴切。中国书法是附着在中国文化上的艺术。文化是根本,书法是枝叶,没有根本的枝叶,永远不会开花结果。没有文化的“名家”,永远也成不了书法家!
   
     历代书法贤达,多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学者,然后才有可能成为书法家。唐代书家颜鲁公就是一位兴利除弊的政治家,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学识渊博的学者,才华横溢的诗人。
颜鲁公的《祭侄文稿》,长短不饰,以情自竭。字里行间洋溢着反对割据,维护统一,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凛然正气。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只有象颜鲁公这样忠谠孝悌的学者,才能写出《祭侄文稿》这样的感天泣地的书法作品。
    、
      歌唱家有文化,才能理解歌词,唱出歌词中的喜怒哀乐:书法家有文化,才能理解诗文,写出诗文中的顿挫抑扬。学写字的人,要致力学问,努力成为有文化的书者。有文化的书者,才能写出作品的感情。书者有文化,才能自撰诗文,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书法作品。
   
       今天的书法名家,不是植根于中国文化,而是靠计算机设计、装裱店装裱制造作品;靠拉伙结帮,名人鼓噪抬高身价!
今时“书法名家”鲜有人自撰诗文,抄录古人诗文为创作主题。由于文化水平太低,不知句读,不知繁简,不知通假,读不懂古人诗文。抄写时常出现些令人捧腹的“謾(漫)相識”、“清夜里(裏)”、“鬥(斗)酒”、“奮斗(鬥)”、“萬倾(顷)”、“歸(规)往”……
   
    由此可见,现代不知句读、乱用通假的“名家”,与古代学富五车、写自己诗文的学者,还是有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

甲年明事理,以笔换鱼竿。
无力弥时弊,安心养竹兰。
花香能润肺,气雅可滋肝。
曳杖游书市,鱼龙壁上观。

附:   ① 谩相识:见《书法》杂志2009·6·62页。
          ② 清夜里:见《书法》杂志2004·4·52页。
          ③ 鬥  酒:见《书法》杂志2012·3·119页。
          ④ 奋  斗:见《书法》杂志2006·8·19页。
          ⑤ 万  倾:见《书法》杂志2011·1·83页、13页。
          ⑥ 归  往:见《书法》杂志2005·8·73页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8-10-1 09:43
文骨铮铮,其言可敬,说得有理,点赞点赞。国庆愉悦!
作者: 王绍龙    时间: 2018-10-1 09:50
谢谢先生垂赏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8-10-1 10:00
有什么文化背景,就有什么文化气质。书法是文化修养,见字如见人,言论有据有力。
作者: 王绍龙    时间: 2018-10-1 10:51
qinyuanchun1234 发表于 2018-10-1 10:00
有什么文化背景,就有什么文化气质。书法是文化修养,见字如见人,言论有据有力。

谢谢先生垂赏
作者: 一粟    时间: 2018-10-1 14:40
很有见地的哲理,点赞。
作者: 王绍龙    时间: 2018-10-1 17:12
一粟 发表于 2018-10-1 14:40
很有见地的哲理,点赞。

谢谢先生垂赏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18-10-2 12:16
歌唱家有文化,才能理解歌词,唱出歌词中的喜怒哀乐:书法家有文化,才能理解诗文,写出诗文中的顿挫抑扬。学写字的人,要致力学问,努力成为有文化的书者。有文化的书者,才能写出作品的感情。书者有文化,才能自撰诗文,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书法作品。
先生所言极是、为你点赞!祝长假快乐!
作者: 王绍龙    时间: 2018-10-2 13:18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8-10-2 12:16
歌唱家有文化,才能理解歌词,唱出歌词中的喜怒哀乐:书法家有文化,才能理解诗文,写出诗文中的顿挫抑扬 ...

谢谢先生垂赏祝长假快乐!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8-10-5 15:08
“有文化的书者,才能写出作品的感情。”欣赏支持王老师的观点,不根植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就不会有好作品的诞生。欣赏老师的理论文字,遥祝国庆假日快乐!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