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与灵界的穿越 ——读黑朗诗集《困兽》感 文/冬箫 关于俗世,人的感受是生与死、丑与美、贫穷与富有……,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俗世最关键的是一条是:感动!一些人为感动而生,即为大悟;一些人为感动而死,亦为大悟。那么,到底俗世的大悟终究应以何种状态存在呢?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半池月光”,感觉这个词可以涵盖所有的“大悟”。月光是美丽的,意境之高雅着实可以让人流连忘返,甚至融入其中,如若再有那么“半池”的修饰,更可谓美不喧嚣,宁静志远;但换一个角度,月光又是凄凉悲戚的象征,黯淡的月色让人思念顿生,又感世态炎凉,如若再加上“半池”二字,则更是悲叹、悲戚、悲悯…… 所以,俗世的大悟是众多“感动”的复合,它需要应对俗世的技能,更需要有超脱俗世的修为,而这,就是从俗世到灵界的穿越。或许很多人都在寻求这么一种穿越,正所谓“须弥山不长无根之草”,如果人要真正做到超然于俗世,那必然需要有“根”状的俗世存在。 我们都生长在俗世之间,但诗人的思想却是超然的,没有这样超然的思想,何以能超越肉身的羁绊,脱俗写出了然生命的作品呢?我面前的这位黑朗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脱俗精神的歌者。通读他的作品,俨然有那么一种生存的现实在敲击我们,那是淬了火的现实写照,那里有着他的爱,他的温暖,他的生命,他的记忆,他的仁慈与宽厚。他深沉而温暖,感人至深。这是他俗世的沉思,一切“美好”与“不美好”都会坦然流动起来,譬如他的《影子》 有一种行走是飘泊。你知道的 有一种行走是倒退。你不知道 光圈下面 不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 你的魂 总被倒影抹黑 推倒你的那只手 举得很高。或左,或右,或前,或后 这就是他对现实中“影子”的存在最真实的描述,但是,很显然,他的影子又有着别样的“意境”在告诉我们什么。或许“推倒你的那只手”很邪恶,但这种邪恶在我们生命中永远存在,甚至避之不及,我们会怎样?其实作者告诉了我们,“无奈”也是一种态度,“不知道”甚至是“倒退”或许比勇往直前更有价值。生命就是这样延续的。 这才是超然的感悟。当然,如果说这样的超然还不够,那么我们可以看他更多的作品,“我私藏了一只碗/三餐以外,也偷着装几朵闲云//渴了:喝一口/累了:打个盹//四面碰壁时/碗里,我先看看风云”(《匿藏》),“朝阳:翻耕了夜/疏松的空气召唤着一切种子//我听风而动/把双眼:种进黎明宣言//午后。我拽着夕阳尾巴/迷茫地收割黄昏”(《种太阳》)“夕阳跌倒了/想搀扶它。我却无法伸手//风牵着滴血的云/擦过翅膀/回望一路风尘/丝丝隐伤,锥痛天空//黑!从天边走进内心/我的末路/在夕阳跪下的地方瞬即衰老”(《暮归》)。从这些作品中不知各位看到了什么?是不是有更多的生与死的思辨过程呢?是不是有那么一种“形而上”的思想超越呢?我想,答案必然是肯定的。其实这就是作者在俗世与灵界的一种来回穿越,为什么他的作品有着极强的张力,他的指向为何发散着人性的精神,或许这就是原因。 我听过很多的作者说过,诗歌太难写,难就难在不知道如何让它厚重,而有时候是厚重之后又有很多的陌生现象存在,让人不知所云。那么我告诉你,可以学学黑朗,因为他的作品有着众人熟知的“场感”。何为“场感”,说简单一点就是在场的感觉,就是要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当然是简单的表述,因为场感不仅仅如此),那么我们的选择就可以是我们最熟知的场景营造,当然,这种营造可以借鉴时间、空间的架构,把种种场感混合成一种复杂或者貌似简单的场景,有了这样的场景做基础,那么我们作品的感召力会增强,也会摒弃一些无谓的陌生现象出现,且根基更为深厚。大家注意,这里我用到了一个词——“貌似简单的场景”,这其实是诗歌厚重的关键所在。真正懂得诗歌的人都知道,诗歌写复杂容易,但要写“简单”太难了,因为这个“简单”绝不是单一,也不是虚无,而是需要有时间与空间的并置,让我不是“我”,物不是“物”,“我”和“物”都是一种复合体,是“意义场”和“实物场”的有效结合。在这一点上,黑朗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比如:《端午节的雨》 那些雨丝,像一把刷子 一刷又一刷 擦洗天空 院子里闪电很急 棍子一样的虚晃不止 拴在墙角的狗 汪汪叫着。向天哀求 隔窗而坐。我在读诗史 历史深处 狗吠声,咬碎一根脊骨 我用此诗举例,并非说此诗很好。而只是说明他表现的这种“场感”更加强烈。这首诗歌应用的场景大家非常熟知,雨也好,院子也好,狗也罢,都由于出现了“读史”而显得那么不平常,那种历史的感觉赫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似乎那就是一个历史的场景,甚至还亲眼目睹那条狗在历史里“咬碎一根脊骨”。读完全诗,是不是还有那么一种历历在目的感觉,甚至还有一种咬碎脊骨的声音,还在响,还在响,这就是场感的魅力。 我们说,现代诗歌的并置天然就是反自然主义的,但这种反自然并不是建立在不自然的基础之上,它就是通过对自然的叠加、交替、循环等手段而使诗歌更加有意义和特征。说得更直白一点,那就是我题目所写的:现代诗歌需要俗世与灵界的穿越。 |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