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京杭大运河边上的明珠-窑湾古镇
[打印本页]
作者:
独自行走
时间:
2019-5-16 14:44
标题:
京杭大运河边上的明珠-窑湾古镇
1、五一假期哪里去,窑湾古镇转一转,窑湾古镇在哪里?江苏新沂运河边。
古镇何其多,窑湾有特色。
特色在于它历史的厚重,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底蕴,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水陆码头和商品集散地,其“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岱岳”。地理位置的优越注定了商业的繁荣,明清时期曾吸引了全国十八个省的商人来设立商会,筑店经营。至今古镇还保留有完好的山西会馆,江西会馆等,一时之盛,人称“苏北水域胜江南”。
只是,随着近代铁路公路的兴起,京杭大运河慢慢衰落了,古镇也冷清下来,像后宫里的嫔妃,花开寂寞红。直到旅游热的兴起,窑湾古镇,这颗京杭大运河上曾经最璀璨的明珠,才又重新焕发青春,生机勃勃起来。
一个朋友偶然的倡议,一个假期可有可无的出行,促成了我和古镇的相遇,千年等一回,古镇,轻轻的我来了。
2、来到古镇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护城河,石桥,城墙,城门楼。护城河并不太宽,大概只有十几米,城墙是灰砖砌就,高五六米,上面被雨水侵蚀得有些斑驳,看上去非常坚固,有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在门楣的上方,嵌有一白底红字匾额,上书“窑湾”两字,门左右各有一石狮子,原本很古拙威猛,不知被谁系上了红绸子,倒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有点突兀的是,城门上甚至还有一门锈迹斑斑的古炮,古炮边有一组正在做开炮状的士兵雕像,一个身躯微弯,填充炮弹,一个直身横立,发号施令。地处大运河南北要冲,扼守苏鲁门户,过去这里似乎并不太平。
记得看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每年开春从江南运到北京的稻米有数百万石,丝绸几十万匹,至于盐类及其他货物更是不计其数。为了保护京杭大运河的畅通,沿途守卫的官兵有两万多人。和平年代尚且如此,更何况兵荒马乱的时候哪?比起其他地方来,富甲一方的古镇或许更容易招来盗匪的觊觎。
进了城门便进了古镇,先是一条短短的南北甬道,路面较宽,一面邻水,一面是商铺。太阳白花花的照下来,路两边却没有多少遮阴的树木,几棵有些年头的古槐,散落在角落里,树身粗壮,树冠却稀疏得很。一位身穿蓝布长袍的长者,就这样坐在一棵古树下拉二胡,吸引了很多路过的游客。老者戴着墨镜,头上一顶黑礼帽,气定神闲,悠然自得,其技法娴熟,曲声悠扬,颇有瞎子阿炳的神韵。
后来离开古镇时,在一个街角转弯处,又碰到这位老者,这次他化身为一雕塑,全身漆黑,一动不动站在那里,只有一双眼睛不时的眨巴一下。这位老者不是一般人,他曾出现在多个介绍古镇的网页里,是网红人物。他之于古镇,就像镜泊湖畔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跳水的狄焕然之于牡丹江一样,俨然已是形象代言人,他的出现给这座略显单调的苏北水乡增加了许多活泼和灵动。
3、顺着路走,不期然走进一个院落,,一走进去,一股酒糟味扑面而来,原来,这就是古镇的绿豆烧博物馆。绿豆烧是一种白酒,却和绿豆无关。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一样,绿豆烧里也没绿豆。其原料是高粱及大麦,小麦和豌豆,据说又加上人参、当归,杜仲,虫衣,砂仁等中药材,颜色棕绿,因此取名“绿豆烧”。味道有些淡淡的药香,度数不高,最高也不超过42度。
绿豆烧的出名还要赖乾隆皇帝,这是一位喜欢折腾,到处游山逛水,即兴赋诗的风流皇帝,在位六十年,六下江南,其中有两次落脚在窑湾古镇。一次偶染小疾,浑身不舒服,喝了绿豆烧后,神清气爽,疲惫全无,于是,龙颜大悦,将此酒其列为贡酒。从此,绿豆烧身价大增,登堂入室,声名远播。
绿豆烧的名气虽大,但工艺并不复杂,大都是土作坊。我们参观的这所院落只有一间厂房,厂房里最显眼的是两个大灶台,灶台子上架着蒸锅,蒸锅下面的木柴余火未烬,气味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对这种气味,我再熟悉不过,当初一毕业就分配到一所酒精厂,在那里熏染了五六年,酿酒的工艺没学多精,酒瘾却被熏出来了,来到这里又仿佛回到二十多年前。
其实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院落中随意放置的酒缸,酒缸半人多高,肚大腰圆,顶盖用红绸包裹着,仿佛是陪送的嫁妆。我和老邵,大伟每人抱着一个酒缸合影留念,对我们这些酒鬼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酒更亲的了。
突然想到电影《红高粱》里姜文喝醉了往酒缸里撒尿的那个情节,一泡尿居然成了酿酒秘方,颇有些莞尔。后来有专家考证,说尿液里含有硝,适量添加一些对酒的糖化有促进作用,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些酒缸是否也采用了同样的秘方,假若是真的,但愿也是童子尿吧。
4、从酿酒的院落出来便进入了古镇的主要街巷,一些景点就错落在这些街巷两边。
古镇布局很简单,沿着运河大堤的走向,有两条平行的长长的主街。街宽大概只有两三米,青石板路面,两边是一家家商铺,商铺大多为两层,青砖灰瓦,翘角飞檐。沿街一面有厦廊,三楹两柱,类似广东的骑楼。门窗房梁椽子铺面皆为黑色漆木,颜色显得老旧。门口一律挂红灯笼,长长的灯笼一直延伸到小巷的尽头。商铺是一家接一家,门前都悬挂着旗幌,旗幌在风中猎猎招展,看上去颇有古风,很令我想到武侠小说中常有的那个“酒”字。
第一站是山西会馆,在古镇的八大商会会馆里,山西会馆算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
步入会馆,迎面是一个大的四合院,青石板铺地,东西各有几间花厅,正对着的是关帝庙,庙门两边牌匾对联为:“如孟之刚气配义道,继孔而圣志在春秋”,横联“护国佑民”,右前方有一颗千年古槐,槐树上挂着很多祈愿的红牌,槐树下有关羽当年喂马的马槽以及磨刀石。
关羽到底在这里喂没喂马乃至磨没磨刀,甚至来没来过窑湾已不可考,很可能就是文人的意淫,他在这里之所以备受尊崇还是晋商的缘故,他们远离家乡,在窑湾开疆拓土,迫切需要一尊保护神。作为忠义化身的关圣人,作为他们的同乡,一座关帝庙完全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
5、出了山西会馆继续前行,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仿佛周围几十公里的人全拥到了这里,在嘈杂喧嚣中,我们很快就到了赵信隆酱园店。古镇特产—甜油最早就出产在这里,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乾隆年间曾经作为贡品享誉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今天已经泯然众矣。
店面临街,看上去并不起眼,进去豁然开朗,一大块空地上放着上百个酱缸,缸上盖着斗蓬,在烈日下安静的暴晒。再前方是间厂房,里面摆放着一些物件,器皿,工具,墙上悬挂着图片及说明文字,展示了甜油酿造的工艺过程,据说,有十几道工序,我们看得懵懵懂懂。
还是空地上那些酱缸更吸引我们,有几个敞开的,我们走过去研究一番。只见酱缸中间是个用篾条编的细篓,周遭是黑红的,正在发酵的面块,面块经高温蒸熟晾干后放到这里,加水浸泡,多天以后,酿好的甜酒便慢慢从缸底渗入细篓,与缸齐平。
甜酒颜色微黄,闻起来有种豆瓣香,味道不知如何。同行的磊妹妹好奇心强,勇于尝试,拿起旁边的舀子品了一下,马上吐了出来,据说齁咸齁咸。大概磊妹妹被甜油的甜字给误导了,再怎么说它也是拌菜用的辅料,不咸是不可能的。
在酱菜园的斜对面是古镇民俗博物馆,前后两进院落,展示了古镇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传承以及商业繁荣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这么小小的一个古镇,居然有五百多家商铺,在民国时期,有常住人口三万多人,流动人口一万五千多人。
其中还有一百多个外国人,有传教士,也大商行的职员,比如美孚石油,英国烟草等,与六个国家有直接贸易往来。更有十七家娼妓馆,十八家歌姬馆,生意红火的时候需要排队预约叫号,就像咱们现在的银行。我们同行的邵教授风趣幽默,没来之前,一听窑湾这个名字,就未卜先知的对我们说,窑湾是不是窑子湾。我们都笑了,现在看来,也不是不沾边。其实青楼在这里繁荣娼盛并不奇怪,有人的地方就有五行八作,就有各种需求,何况这里有数万人,而且很多还都是有钱的商人。
6、走走看看,看看走走,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饥肠辘辘,原本约好到古镇吃大餐的,听说这里靠近京杭大运河,可以来个全鱼宴。可所有的饭店都爆满,想找一个空位都难,别说我们这么多人。得了,还是随便买点小吃凑合一下吧。
要说窑湾古镇有什么特色小吃,倒也没看出来,无非是各种面食,价格都不贵,十块吃饱,二十吃好。
有一种凉粉勉强算是,名字挺奇怪,蛙鱼。是用地瓜粉做的,小手指大小,蝌蚪形状,颜色淡青,里面放上盐,味精,酱油,醋,花生米,胡萝卜咸菜等,搅匀了拿小勺慢慢吃,凉爽清滑,口感倒也不错,只是不能吃饱。
来了古镇就算来了水乡,虽吃不上全鱼宴,但小鱼也还是吃上一条的,这里的小鱼算是特色之一,每家饭店的门口都有摆放,客人如果需要,用油一炸就是,几分钟就好,大的十块,小的五块,色泽金黄,叫不上鱼的品种,看上去还算顺眼,便要了一条,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好吃,齁咸,大概腌了好长时间了,一直没卖出去,只好反复过油,鱼肉都发硬了,可以用手撕着吃。
7、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小巷的尽头,来到了京杭大运河的堤坝,一座巨大的木牌坊蓦然出现在眼前,牌坊中间书有“窑湾码头”字样。有石阶通往下面的运河,站在堤坝上,视野开阔,空气通透。放眼望去,但见远处天水一色,运河静水深流,在古镇与骆马湖陡然相遇,相融,像是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短暂休憩后,又向北逶迤而去。
这条河现在有些冷清,寂寥,看不到桅杆如林,千船竞发的热闹场面,但在过去,它却是我们这个庞大帝国最为重要的生命线,补给线。没有它,就没有宋朝市井文化的繁荣,也没有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苟且,也不会有清代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的伟业。没有它,改朝换代的封建社会史要重新改写,中国目前的版图也要缩水很多。一条河,维系的不仅仅是封建王朝的命运,也是我们中国文明的血脉,从这个意义上讲,京杭大运河的地位堪比长江黄河一样重要。
说到这条河,还要归功于隋炀帝,都说这位仁兄是个暴君,弑父杀兄,穷奢极欲,强征暴敛,好大喜功,但仅仅凭借他开挖京杭大运河这一条千秋大业,就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大心胸,大气魄,杀伐决断,刚愎自用的人往往毁誉参半,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还会这样,隋炀帝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8、下午三点多,该到了回返的时候了,毕竟,离济南还有五百多公里的车程,此时的窑湾古镇依旧人来人往,嘈杂热闹。古镇,仿佛又回到几百年前的明清鼎盛时期,商业繁荣,物阜民丰。
只是没有了青楼,没有了当铺,没有了传教士,这所古镇还能回到过去吗?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5-16 21:55
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窑湾古镇,分别从地理位置,古镇护城河,绿豆烧博物馆,古镇街巷,酱园店,风味美食等方面展开描述,游览路线多而有序,文字流畅简洁,让窑湾古镇,京杭大运河边上的明珠宛如一幅精美画卷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欣赏学习佳作,建议精华。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9-5-16 22:14
窑湾古镇,今天作为旅游胜地,其特点突出“古”,按游览特点,描写顺序井然,突出主题,精华。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19-5-19 10:57
游记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古镇现状与历史风貌叙述详略得当、井然有序,宛若如临其境。赞同精华!
作者:
神采飞扬
时间:
2019-5-23 12:38
文字间,古镇仿佛眼前,赞!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