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传说释意】……汉晋传说的帝王世纪(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8-7 11:06
标题: 【传说释意】……汉晋传说的帝王世纪(一)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8-7 11:07 编辑


汉晋传说的帝王世纪(一)




著者:西晋•皇甫谧

释者:克谐

底本:见于《二十五别史(1)•帝王世纪》齐鲁书社2000年5月出版





第一章:天地开辟和三皇时代



    地球之上,当天与地还没有完全分开,尚且处于浑然一体之际,这种状态被古人称作“太易”;当孕育地球的元气开始萌动时刻,既被视为“太初”;当天与地的雏形,逐渐呈现之际,即为“太始”;而到此时,将要构成天与地各种形状的那些原始物质,则被称作“太素”。
    在太素之前的地球,时空幽闭寂静,气质瞬息万变,周边形色缥缈,难有固定成形的具体影象。然而,这种似虚若无的玄幻景象,恰是未来地球万物之所以生息更迭的道德根本,或可以用“树根”来比喻吧。所以,天地的道德根本,如同树木的成长过程一样,仿佛从无到有、由虚幻趋向具体。
    区别物质形象的“太素”一旦开始酝酿,却在还没有萌发出来之前,这一阶段又被称谓“庞洪”。而在这一时期,于地球的天地之中,已然存在着的一种内在的并且行将必至的因果力量,亦如同自然界“树干”一样,一旦成型,必定茁壮成长。所以,世间的万事万物,只要雏形体现,随之在辐辏表里之间,其蕴含着刚柔、清浊和阴阳的各色各样势力,他们必定各司其职,并分别担当各自角色的必然使命,于是在天与地之内外,像体质阳刚、形体圆状者,必定活泼运动,其品质德行也必定本真、具体和实在。所以,当天地间各种类物质形体,已经区分完备的时刻,也被称为“太极”。
    远古时代,人们将天上最为光亮、最具魄力、最显尊贵的主宰者,称谓“天皇大帝”。而在地上,则将最壮美、最尊贵者,称作地皇,又名“天一”。与此类似,人类中的至尊,既是人皇,又名“太一”。
    所谓“天子”,原本是针对人世间至高无上尊贵者的称号。其本意是指,这样一人物得到了天神授命,因而可视为“天皇大帝”的儿子,故称作“天子”。
    世间传言,孔老夫子讲过:天子的德行,能够感应天地变化,并能洞悉四面八方的运动趋向。所以,天子一生一世的功德,迎合了上天神明的昭示,故可称为“皇”;天子又因为言行品格,符合天地之间的道德真谛,故也称为“帝”。
    究本溯源,凡功业合乎天理神明者,可称为“皇”;道德兴衰合乎地道规律者,称为“帝”;言行品格能够和谐人伦性情者,即为“王”。
(一)太昊庖牺氏

   大地之上,传说最初的大王,即太昊(也写作太皞)帝,世袭庖牺(亦称伏羲、包羲等)氏,姓风。其氏族图腾,蛇身人头形象,崇尚圣明贤德;其部落所建都城,位于陈(另说在陈留)地界,他们制作了36根弦的乐器瑟。
    据说,在燧人氏没落后,庖牺氏取而代之,成为继天续地的人间帝王。作为新崛起的帝王部落,他们天命和品德都尊崇木德,并因此被当时数百部落奉为首领和统帅。
    太昊成为帝王时,正处于易象八卦的震位,居于东方,掌控四季春令,崇拜太阳光明,所以世称“太昊”。
    庖牺氏部落,不但开创了嫁娶的礼仪规制,而且将祭祀时的献祭物品,允许作为厨房食品享用。因此,这一部落族群被称为“庖牺”,也就是“吃祭祀食品的人”。最初,庖牺中的“庖”是“山”字头下面一个“必”,原本应是“伏”字,所以世间亦称伏羲。但是,后来因为传写成了“宓”,所以也被称作宓牺(另作密牺)。庖牺氏还被称作黄雄氏,并被供奉为“天皇”,传说居王位110年。
    另说,庖牺氏、风姓的太昊帝,其母亲是华胥。在燧人氏时代,因为雷泽有巨人留下的脚印,华胥踩踏巨人足迹后受孕,并在成纪生下了庖牺。
    世间盛传,曾经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审视鸟兽肤色行迹与周围环境的顺应变化,大胆借鉴,勇敢创新,从而发明了用书契替代结绳记事,并画八卦演绎天道神明的变化规律,借以昭示世间万物兴衰的必然和所以然。因此,自然界和人世间,像六气、六腑,五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等所有现象,都可归因于天地道理的符谶昭示,而人类中百病杂陈的内在机理,则是自然规律相互联系的事实例证。所以,伏羲又尝百草、制九针,用于矫正躯体疾病,借以祛除邪气妖魔。
    自伏羲氏创制八卦之后,神农氏推演完全了六十四卦。历经黄帝、尧、舜的引申和发展,“易理”在具体应用上,分化为两种规则方式。一种是夏朝人,沿袭炎帝而来的“连山易”;另一种则是殷朝人,源自黄帝而来的“归藏易”。殷商末年,周文王依据以往易理知识,拓展了六十四卦,并著述了九六爻文,所以此时“易经”又被称为《周易》。
    有传言,伏羲葬在南郡;还有的说,伏羲冢在山阳高平之西。太昊帝居位110年,子孙获得59个姓,将传世5万代。
    相传女娲氏,也是风姓,他们的部落沿袭庖牺氏的习俗,族群图腾同样是蛇身人首。女娲氏也被称作“女希”,既“女皇”的意思。到了女娲氏后期,诸侯共工氏逐步强大,一度称雄部落,但只是称伯,并没有达到“王”者地位。因为女娲氏天命水德,若承接木德的庖牺氏,不符合易理演化规律,所以即便称皇,也不能被视作一个朝代。女娲氏之后,依次又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等,一共15世。他们一样都是延续着庖牺氏的帝王称号。
(二)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姓姜。其母亲任姒(另说是任巳),是有乔氏的女儿,名字女登,是少典的妃子。任姒在华阳游玩时,有农神出现,感化女登,随后在裳羊山生下炎帝。炎帝长相,人身牛首,于姜水边长大成人,因此世称神农氏,并以姜为姓。神农氏圣德贤明,以水德更迭庖牺氏的木德,从而成为人间大王;神农氏称帝时,处于八卦方位南方,主令四时夏季,所以称作炎帝。炎帝建都城于陈地,曾制作了5弦琴,帝位一共延续了8代,依次是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衰、帝榆罔。
    另有传说,少典氏娶莽水氏女儿,名字听妖,生炎帝临魁。炎帝曾作耒耜,开始引导民众耕种,品尝百花草木,并用谷物替代动物,作为日常主食和祭祀品。由此,他们被称为神农氏,也被称为魁隗氏,因而被世人供奉为“农皇”。起初,炎帝建都城于陈地,以后迁都到鲁地。魁隗氏也叫连山氏,又称列山(亦称烈山)氏。据说因为炎帝神农氏,成长于江水、崛起自烈山。有的说,炎帝在位时,诸侯夙沙氏叛乱,不听王令,于是炎帝退位思过,修养德行,以至于夙沙氏民众,自发攻击其君主,重新归顺炎帝。之后,炎帝便在鲁地营造都城,推演八卦至六十四卦,共在位120年,死后葬在长沙。其后代,传八世到榆罔,合计530年。
    炎帝榆罔时,蚩尤氏十分强盛,并与之争夺王权,双方决战于涿鹿荒野。当时,榆罔居住空桑,而空桑就是陈留。所以,在《归藏易》中,占卜之词有:“蚩尤伐空桑,帝所居也。”最终,炎帝追杀蚩尤于中冀地界,并将杀戮蚩尤的地方,取名“绝辔之野”。
(三)黄帝

    黄帝有熊氏,是少典氏的子孙,姬姓。黄帝的母亲,名字附宝,先祖隶属炎帝部落。在黄帝母亲部落中,凡有乔氏女儿,一直以来都与少典氏通婚。所以《国语》记载,黄帝母亲亦是有乔氏之女。
    神农氏晚期,少典氏迎娶附宝时,北斗枢星有光晕环绕,亮光辐射郊野,性灵降临附宝,怀胎25个月后,黄帝降生在寿丘,于姬水边长大,因而以水为姓;又因天命顺承火运,属土德,位于五行中央,故被称作黄帝。黄帝外貌龙颜,圣明贤德,尊享有熊国,居住轩辕之丘。所以,黄帝世称有熊氏,又以轩辕为名字和称号。
    轩辕黄帝曾与神农氏争战于阪泉之野,历经三次战役,黄帝胜出。黄帝称雄之后,先把“力牧、常先、大鸿、神皇直”四人分封到巨人群居的地界;又把“大山稽、鬼臾区、封胡、孔甲考”四人,或提拔为统帅,或任命为将领,用于监控四方安危,如同黄帝的眼睛。因此后四人,又被称作“黄帝四目”。随后,黄帝手下的岐伯尝遍百草,总结医药能够治病疗伤的经验,并记录下来,这就是后世《经方》《本草》的来由。黄帝的史官仓颉,通过观察和借鉴鸟兽留存足迹,开始用文字记述历史,并且储存备考,这就是书契的来由。
    黄帝也称帝鸿氏、归藏氏、帝轩,能够区分音乐节律,并逐次给予命名,一生娶妻4人,生子25人;在位百年去世,寿命110岁。
    另有传说,黄帝居住轩辕之丘,因而取名轩辕。生平之中,崇尚宝鼎,始兴封禅;又因天空中曾出现彩云异象,视为吉祥符谶。因此,便以祥云命名军队,称为云师。黄帝天命土德称王,在位百年,寿限110岁。世间有的说,黄帝寿命300岁,孔门弟子宰我,曾疑问此事,孔子就此回答:“人赖其利,百年而崩;人畏其神,百年而亡;人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三百年。”
    当神农氏趋向衰落时,黄帝修养德行,教化民众,致使周边诸侯仰慕信服。黄帝驯养猛兽,与神农氏决战阪泉之野,历经三次大战,取得最终胜利。随后,黄帝讨伐诸侯,命令力牧、神皇直征讨蚩尤氏,双方决战涿鹿之野。黄帝手下应庞,消灭蚩尤于凶黎之丘。黄帝经过52次战役,天下得以安宁。有的说,黄帝是天上神仙;有的说,黄帝寿命300岁;有的说,黄帝死后葬在上郡阳周的桥山。
    黄帝统治天下,倡导行为清净简朴,禁令音乐高声复杂,禁止衣着富丽华美,禁食奇珍佳肴奢侈,禁居深宅精舍高台。一日黄帝梦见大风劲吹而天下无垢,又梦见一个人手持千钧大弓驱赶数万羊群。黄帝醒来,禁不住叹息:“风代表掌权者的号令,污垢全部离开,只有土地“后”在,这说明治理的立竿见影。难道世间还有姓风名后的人吗?一个人可持千钧之弓,说明力量巨大,还能驱逐数万羊群,意味“牧民”卓有成效。难道天下还有姓力名牧的人吗?”于是,黄帝依据占卜,寻迹查询二人,一者在海边找到风后,任命为宰相;二者在大泽得到力牧,进身为将军。
    黄帝成为大王后,开始建章立制,以风后配享“上台”待遇,天老配享“中台”,五圣配享“下台”。在这三个位置的高官,后世称为“三公”。其余的大臣,像知天、规纪、地典、力牧、常先、封胡、孔甲考等,有的为统帅,有的为将军;像沮诵、仓颉、隶孔甲,则是黄帝的四位史官。
    黄帝曾经指派雷公、岐伯研讨经脉,并汇总问难81篇,这就是后世《难经》;黄帝还让他们研制九针,并广泛传授,所以后世有《内外术经》18卷。岐伯作为黄帝的大臣,曾经遍尝草木滋味,总结治病疗疾经方,这便是后世医书《经方》《本草》《素问》的源流。
    黄帝50年秋7月庚申日。当时,天已经大雾三日,正直黄帝游历洛水,途中偶见大鱼,于是用五种牲畜举行祭祀。随后天降大雨,连续七天七夜,大鱼再次游出,身体呈显图书异象,这就是《河图视萌篇》的由来。此后,世间便有“大雾三日、必有甚雨。”的预言。所以,重雾三日,必有大雨;如果还没有下雨,不可贸然出行。
    黄帝娶妻四位,生有25个儿子。原配西陵氏女,名嫘祖,生子昌意;次妃方雷氏女,名女节,生子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子遗鼓,又名苍林;次妃嫫母,排在最后。
    盛传在东海的流波山,黄帝擒获怪兽,形状如牛,深青色,无角,伴随风雨可以出入水陆,通常电光闪闪,发出吼声如雷,这种怪兽取名夔。黄帝曾用夔皮制作大鼓,声震五百里。
    黄帝在东宫的玄扈时,洛水有大鸟,鸡头燕嘴,脖颈似龟,身形像龙,麒麟翅膀,鱼样尾巴,姿态如鹤,体色斑斓。身上纹理有三处,形同文字,头纹如字顺德,脊背如信义,胸部如仁智。这种鸟不食用活的虫子和生草,飞临到黄帝行宫的东园和阿阁上,饮食时伴随舞动鸣鸟不断,声音如同箫笙一样动听悦耳。
    传说,黄帝时地面上曾出现螾,如同雨后彩虹一样,奇长无比。
    最后,关于帝都王城的情况。庖牺为天子时,建都城在陈地,即《禹贡》中的豫州区域。这一区域西边是外方,东边到明渚。进入姬周朝代,这一区域是陈胡公的封地。所以《春秋传》有“陈,太昊之墟也”。到了汉代,这一区域属于淮阳,也就是现在陈国所在地。
    另外,有的说神农氏的都城,起初也在陈地,后又营造了曲阜,即《春秋》上所说的“鲁大庭氏之库”。
    有记载,黄帝的都城在涿州,即《周官》上的幽州区域。到了汉代称为上谷。《世本》上有“涿鹿在彭城”,现在上谷地方有涿鹿县和蚩尤城,在坂泉地方还有黄帝祠。这些地方都是黄帝与蚩尤决斗的战场。也有传说,黄帝都城在有熊,即现在河南的新郑。
    古代传言,有熊之墟是黄帝都城所在地,郑氏移居这个地方后,改名新郑。
    炎帝居住都城陈地时,又在鲁地营造了曲阜。黄帝于穷桑之地登基,随后迁都曲阜。颛顼帝起初都城也在穷桑,之后迁徙商丘。穷桑之地在鲁北,有的说穷桑就是曲阜。曲阜既是大庭氏的故土,也是商奄所在地。
    另有记载,黄帝出生地寿丘,在鲁城东门的北边。至于黄帝居住地的轩辕之丘,《山海经》记载:“此地穷桑之际,西射之南。”
    天子城畿方圆千里,称甸服;甸服之内,称京师;天子居住的宫室所在地,称都城。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8-7 19:42
炎炎夏日,能够欣赏老师精彩佳作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释意详实,结构严谨。遥祝老师七夕节快乐!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8-21 10:13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8-7 19:42
炎炎夏日,能够欣赏老师精彩佳作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释意详实,结构严谨。遥祝老师七夕节快乐!

谢谢!
平时喜欢看电视上的考古节目,里面时常听到这时期那时期,以及这文化那文化。其中,单单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划分,以及与不同地域文化的关系,例如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即便不都是言之凿凿,起码给观众的印象,总是有鼻子有眼,仿佛真实无误一般。关于远古或上古,如三皇五帝的历史问题,眼下最客观理性的回答,莫过于等待考古确证/证实。其实,除此之外,认真读习和比较以往历史记载,甚或传说,还包括地理明证等,任何人都也不难形成一些基本贴近事实的历史风貌。所以,这也就是我闲着无聊,鼓捣这个《帝王世纪》的自我用心。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8-21 10:15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8-21 10:17 编辑

【汉晋帝王世家传说】……第二章 五帝时代


(一)少昊

   
    少昊帝,名挚,字青阳(或清阳),姓姬。母亲名女节。黄帝时,天空有流星如长虹,坠落华渚。女节在梦中感应性灵,孕后生少昊,也称玄嚣。少昊降生在江水,品行贤德,居住穷桑,成为帝王后,都城在曲阜,因此又称穷桑之帝。少昊命数金运顺成土德,因此世称金天。所以,图谶有“白帝朱宣”的昭示。少昊称帝时,易位在西方,主秋令,天道光明,居小阴位。因此,即称少昊,又称金天氏。在位百年去世。
   据说,少昊葬在云阳,曾经创建“九渊”乐章。
   另说,少昊是方雷氏所生。城邑在穷桑,都城曲阜,因此称穷桑帝。具体地界,在鲁城北。
   少昊氏在穷桑登基,因而《春秋传》有“世不失职,逐济穷桑。”的说法。少昊氏于穷桑登基后,又将都城迁徙到曲阜,即周朝时的鲁地,也就是《禹贡》上的徐州蒙羽之野,在星宿上,位列“奎娄之分、降娄之次”。周朝时,将此地分封给了周公儿子伯禽。所以,《春秋传》有“命伯禽而封少昊之墟”,即《书序》中“鲁公伯禽宅曲阜”的地方。

(二)颛顼


    颛顼高阳氏,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姓姬。母亲名景朴,蜀山氏的女儿,是昌意的正妃,又称女枢。在金天氏末期,天空呈现“瑶光之星贯月如虹”,女枢在宫殿夜感性灵,于若水生下了颛顼。颛顼出生时,头骨似钺,品性圣贤。尽管昌意是黄帝嫡长子,但由于品性拙劣,被分封到若水为诸侯。颛顼,十岁时辅佐少昊氏,十二岁戴冠独立,二十岁登临帝位。颛顼登基后,平定九黎之乱,易位在北方,主冬令。颛顼运用水性品德,来制定官阶职位。所以,命令南正重,掌管天象,政治顺应时运;命令北正黎,管理土地,百姓安居乐业。于是顺天应民,四方各司本分,彼此互不纷扰,部落有序生息。起初,颛顼帝都城穷桑,后又迁徙商丘。颛顼帝命令手下飞龙,校对“八风”音准,创作了“五英”乐章,并用以祭祀天地祖宗。颛顼帝娶胜坟氏的女儿“娽”,生儿子老童,并且还有八个颇具才能儿子,世称“八凱”。颛顼帝在位78年,寿限98,于星象“岁在鹑火”时去世。葬在东郡顿丘广阳里。
    帝颛顼的都城,自穷桑迁徙到的商丘,即周朝的卫地,即《禹贡》上所说的冀州太行的东北,由此越过常山,便是兖州的桑土之野。在星宿上,位列“营室东壁之分、豕韦之次”。所以,《春秋传》记载“卫,颛顼之墟也,谓之帝丘”,也就是现在的东郡濮阳。

(三)帝喾


    帝喾高辛氏,姓姬。其母亲名姓不详。帝喾出生后,多有异象,自称名字“夋(逡)”,门齿长得重叠错构,知晓日月星辰规律。帝喾,15岁辅佐颛顼,30岁登临帝位,都城在亳地。帝喾登基时,以木德顺承水运,并用五行命名官职。因此,任命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并依照五行设置官吏,进而将各方诸侯管理的井然有序,于是天下安定祥和;随后,指令创制“六茎”乐章,弘扬帝德英名,巩固帝王统治。帝喾时,手下还有颇具才能的八个人物,号称“八元”。帝喾一生,娶妻四人,依据占卜预言,其所生儿子都具备拥有天下的宿命。帝喾原妃是有邰氏的女儿,名姜嫄,生子后稷;次妃有戎氏的女儿,名简狄,儿子卨;次妃陈锋氏的女儿,名庆都,儿子放勋;次妃娵訾氏的女儿,名常仪,儿子帝挚。帝喾在位75年,寿限105岁去世,葬在东郡顿丘广阳里。
    另传,简狄剖腹产生的契。帝喾氏的都城在亳,即现今河南偃师;《禹贡》上记述,在外方之城的嵩之北;也有的说在梁地,应该属于误传。
    帝挚的母亲,据说排在帝喾四个正妃的最后。但帝挚在兄弟排行中,却最年长。所以,帝挚得以登帝位,并将异母兄弟放勋,封为唐侯。帝挚在位9年,政权懦弱,但唐侯有贤德,赢得诸侯信任。因此,帝挚钦佩唐侯的威仪,率领群臣亲赴唐地,将帝位禅让放勋,并甘愿降己为臣。唐侯放勋知道天命所归,接受禅让,并将封挚为高辛氏。这段故事不见于经典传记,是汉代已故议郎东海卫宏的说法。

(四)帝尧


    帝尧陶唐氏,姓伊祁。其母亲名庆都,怀孕14个月,在丹陵生下尧,取名放勋。尧出生时,面相头颅奇特,额圆颌满,眉清目秀,下宽上窄。有的说,帝尧的姨母,姓伊耆氏。帝尧15岁辅佐帝挚,受封唐地,列为诸侯。帝尧身高十尺,曾经梦见攀登上天,于20岁登基。帝尧称帝时,以火德承木运,城都在平阳。帝尧登基后,为敢于进谏议政者,专门设立了一面大鼓,主动纳谏亲政,于是天下祥和安定。帝尧任命义和的四个儿子,即义仲、义叔、和仲、和叔,分别掌管四方治安。期间,诸侯有苗氏居地南方,因为不服从管制,帝尧指令出征,在丹水畔将其战胜。帝尧还任命伊寿、许由,负责教导国家政治;又指派伯夔,模仿山川河谷声音,创作了《大章》乐章。因此,普天下和平共处,老百姓相安无事。
    相传帝尧称帝后,正值天下祥和时,有一位八十多岁老人,在路边手舞足蹈,击节而歌,自娱自乐。这时候,有人观赏之后,禁不住高声称赞:“真是太平盛世啊!当今帝王,真的功德无量啊!”然而,那位唱歌的老人,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饮水,耕田衣食,帝王何曾帮过我什么。”这一时期,景星耀天,甘露普降,朱草遍地,凤凰来仪,嘉禾茁壮,甘泉喷涌。于是,有焦侥氏前来进贡了“没羽”弓箭;厨房中的生肉,竟然长出扇形薄翼,能够自动鼓气摇曳,可使食物变寒而不腐败,人们将生肉长出来的东西,称作翣脯;又有一种草从石阶间生出,并伴随月亮圆缺一起枯荣,帝王依此在占卜时作为历数,据说这种草只有相传帝王盛德才会出现,并为尧帝的德能而生,因此称为蓂荚,又叫历荚。尧帝先是分封了稷、契、咎、繇,又提携伯禹,并在大麓接纳了舜。随后2月间,帝尧率领群臣,在玉璧上刻录记号,沉入洛水东岸,并向天地宣告将要传位给舜,这就是《中候运衡》一书的来由。当舜摄政28年时,尧帝车驾游历到阳城时,便去世了,这也就是《禹贡》上“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的记载。当天下闻听尧帝去世时,老百姓如丧考妣,随后三年,四海之内,各种乐器停止演奏,到处歌舞寂静,民众借此表达对尧帝的哀思。尧帝在位98年。据说墨子讲过,祭祀尧帝的堂屋高度三尺,只有培土台阶三重。帝尧娶散宜氏的女儿,名字女皇,生儿子丹朱,并且还有9个庶出的儿子,又因为这些儿子都没有贤德才能,所以才将天下交给了舜。
    另有传说,尧帝在位98年,寿限118岁去世。尧帝去世时,百姓如同死了亲爹亲娘一样,三年之内,天下不曾歌舞奏乐。尧帝葬在济阴地界的成阳西北,称作谷林。尧娶富宜氏女儿,叫女皇,生儿子丹朱,还有庶出儿子9人,因都没有德才,所以将天下交给舜。《论语•尧曰篇》中说,尧帝讲过:“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为尧帝三年守丧期满,舜登基为天子。
    有的说,尧出生时,其母亲在三河(另说“河”为“阿”)的南边,寄居伊长孺家里,所以尧随从母亲居所,姓伊。
    尧帝时,曾经流放共工到幽州,借以抵御北狄;并迁徙三苗部落到三危地界,防御西戎;流放驩兜于崇山,抵御南蛮;杀鲧于羽山,威慑东夷。
    尧帝时,有一种草自石阶缝隙生出,每月朔日结一荚,过了半月生15荚,然后第16日开始每天落一荚,到了月晦日落完,如果是小月时,余下一荚萎蔫,却不脱落。王侯依此作为占卜的历数,并深信这种草,只有圣贤大德君主当政,才会应运而生。因此,将这种草作为尧帝的祥瑞图谶,取名蓂荚,又名历荚,或瑞草。
    帝尧,生在甲申年,甲辰年登基,甲午年征用舜,甲寅年舜代尧管理天下,辛巳年驾崩。尧帝,寿命118岁,在位98年。
    尧帝葬在谷林,谷林即成阳。尧的都城在平阳,也就是《诗经》上的唐国所在地。
    帝尧葬在济阴地界的成阳西北40里,即谷林。墨子曾说,尧帝的寿堂高三尺,土阶三级,因是去北方教化八狄时,死在半路上,于是葬在蛩山北面。《山海经》记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这两种说法明显相反,还是成阳附近的尧冢,比较接近史实。
    起初,帝尧分封在唐地,就是今天的中山县,即尧山所在地。这一地界的唐水在西北,流入唐河;往南有望都县,此处有一山(有的说称都山),是尧母庆都的居所,与尧山相隔五十里。都山又名豆山,若北登尧山,可以南望都山,所以此处的县治,取名望都。另外,《地理志》记载的尧山在唐的南部,张晏(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人曾有《汉书注》于地理注解最详)以为尧山应在唐的北面。《地理志》记载尧帝的都城,先是迁到涿鹿,而《世本》说迁移的地方“在彭城南”。现在的上谷郡北面,还有一个彭城,但和宋地界的彭城不是一回事儿。随后,尧帝都城又迁址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太原县,即《周礼》上的并州之城。尧为天子时,所说的都城平阳,即《诗经》中“风”中的唐国,当周武王的儿子叔虞分封在此地后,才更名唐。所以,春秋时吴国的季扎闻听演唱唐地的诗歌,于是感慨:“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五)帝舜


    舜帝,姓姚,祖先可追溯到颛顼帝。帝颛顼生穷蝉,穷蝉有个儿子叫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有个儿子叫桥牛;桥牛生瞽瞍。瞽瞍的妻子名握登,传说望见长虹怀胎,在姚墟生下舜。所以,舜姓姚。舜出生时,眼睛双瞳。因此,取名重华,字都君。舜成人后,外貌龙颜大嘴,皮肤黑暗,身高六尺一寸,品行贤德聪惠。起初,舜迁居负夏,在顿丘与传虚(齐鲁本为“付虚”参考分析疑为“颛顼之墟”)之间贩卖牟利。舜家乡在翼州,每次迁徙时百姓自愿追随。舜生母早逝,瞽瞍再娶妻,生儿子象。舜的异母弟象,品行傲慢;舜的父亲,生性冥顽不化;舜的后母,性情专横嚣张。其三人合计杀舜,而舜逆来顺受。当体罚严重时,舜伺机逃避;当体罚较轻时,舜隐忍承受。舜在20岁时,已经因孝顺,而声名远扬。帝尧将两个女儿,即娥皇、女英许配舜,并在二宫设飨礼,专门款待舜。帝尧面南问政,赐给舜絺衣琴瑟,并专门建设宫殿,将舜分封在虞地。帝尧任命舜为司徒太尉,用五典教诲舜。随后,舜立下了20大功绩。一日,帝尧梦见眉毛,长如须发。于是,帝尧将昭华美玉赐给舜,并认为自己衰老,要让舜代理摄政;明年,正月上日,帝尧在文祖庙昭告,让舜以太尉身份,代理天子管理国家。舜摄政的第28年,帝尧去世。为尧守丧三年后,舜称帝;时年,帝舜81岁。舜于仲冬甲子日,于月亮位列毕宿时,正式登基。随后,帝舜改正建朔,以土德承火运,崇尚黄色,即《尚书中候》所说“建黄授正改朔”。帝舜借鉴前朝治理天下的成功经验,广开言路,量才任能,即所谓“咨四岳、开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于是威名四方,气象更新。随后,帝舜东巡,登临泰山,省察大河名川,亲授河图符谶。帝舜褒奖功臣,重用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
    帝舜时,有苗氏依傍险要地势,不服管制。大禹请求征讨有苗氏,帝舜却说:“我德行不足而动武,则是违背天道。我还需要潜心修行,继续感化他们啊!”又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帝舜的部队,持兵器演练阵法,威风凛凛,令人胆寒;有的说,舜帝创制的“干戚”乐舞,共仇敌忾,气势威猛。于是,有苗氏闻讯,主动请降。
   舜帝时,还在交通要道树立木牌,主动收集人们的意见和建议,称作“诽谤之木”。帝舜还设立“九官、十二牧”官职,选拔并任命了,再加殳斨、朱虎、熊罴等,总共二十五人。这些人物,职责分明,管理一方,并且三年一考核,保障弊端及时清除,政治得以长治久安。其中,禹任司空,统筹天下治理;弃为后稷,督导四季农耕;契为司徒,宣教礼仪文明;皋由为士,制定刑名法制;倕为共工,输送工匠劳力;益为朕虞,保障物产丰裕;伯益为秩宗,负责祭祀典礼;夔为乐正,愉悦人神情怀;龙为纳言,转达上下指令。所以,帝舜这一阶段,政治通明,上行下效,承前继后,众志成城。帝舜以五彩为序,显示张弛适度,推行五色衣服,并用六律五声和谐声乐,推崇通过音乐颐养性情品质。由此,天下大治,民生和顺,万邦睦邻,穷富互助。
    传说,帝舜制作的“大韶”乐章,当用丝竹演奏时,凤鸟云集,翩迁起舞;当用石磬伴奏时,百兽振奋,欢腾雀跃。所以,孔夫子称赞,韶乐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舜称帝时,景星闪烁于房宿,各种吉祥符谶,纷至沓来。
    当舜称帝之初,父亲瞽瞍还健在,帝舜经常乘天子车驾,前去拜见父亲。天下闻讯,便将帝舜的这种行为姿态,称赞为“大”。由此,帝舜又被称作“大舜”。
    帝舜的都城在平阳,而有的说在蒲坂的妫汭。又因娶帝尧女儿时,舜被封在虞地,故又称有虞氏。帝舜有三位妻子,正妃娥皇没有孩子,次妃女英,生子商均;次妃登比氏,生女儿宵明和烛光。帝舜还有八个庶出的儿子。又因为帝舜所有儿子都没有能力,所以把天下禅让了禹。
    帝舜81岁登基,83岁举荐禹,95岁时由禹摄政。禹摄政第5年,有苗氏叛乱,舜帝南征中,死在鸣條山,寿限100岁。
    传说,帝舜以瓦罐葬俗,埋在苍梧的九嶷山南面,即零陵,地名纪市。具体位置,即现在的营道县。据说曾有成群大象在那山下耕地。
    另有传说,舜在历山南面耕种时,周围耕种者,相互谦和,互相避让;在雷泽渔猎中,渔猎者相处,彼此友好,互不逐利争执;在河边制作陶器后,舜制的陶器,坚挺而不垮塌。舜制作陶器的河岸,也就是《禹贡》上说的“陶丘”,即今天济阴定陶西南的陶丘亭。
    瞽瞍的妻子名握登,在姚墟生下舜,因此姓姚。帝尧求贤如渴时,“四岳”官员,共同推荐舜。当时,尧帝在大泽的北面任命的舜。
    汉中的成固,据说位于姚墟的西北,此地还有舜祠。
    有的说“负夏”在卫地。
    妫水在河东的虞县,即历山西的汭水涯。另外,类似的还有洛汭、渭汭。
    舜娶妻后,被封在虞地,即虞城。有的也称吴城,《史记》中记述的秦昭王伐魏取吴城,就是这个地方。
    在长沙的“下隽罗”有一处黄陵亭。
    舜帝弹五弦琴,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帝舜执政期间,矜持律己,清静无为,曾作《南风》歌:“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传说西王母仰慕舜帝的德行,赠送了白玉环和玉玦,并贡献天下地图。
    关于舜帝的都城,有的说在蒲坂,有的说在平阳或潘地。这些地方的城中,都有舜庙。
    帝舜创建的都城,有的说就是蒲坂,即现在的河东县。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8-30 08:39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8-30 08:49 编辑

第三章 夏王朝



(一)帝禹


    伯禹,夏后氏,姓姒。祖先可追溯到颛顼。有的说,颛顼生鲧,尧封鲧为崇伯。鲧娶有莘氏的女儿,名志,又名修己。修己在山中行走时,看到流星贯穿昴宿,夜梦性灵,并吞服薏苡,在石纽地方,剖腹产生下禹。禹外貌奇特,虎鼻大嘴,每个耳朵穿三个孔,头上戴着钩形装饰,漏斗胸,足底纹理有个“巳”字。所以,取名文命,字高密。禹身高九尺二寸。有的说,禹在西羌长大,是西夷人。禹没有被重用时,父亲已经降级为平民,禹有贤德,曾经梦见在河边洗涤,观察大河,看到勾勒天下地形的图谶。通过图谶,禹通晓了治理洪水策略。经过官员推举,舜将禹介绍给尧,帝尧任命禹为司空。
    传说,禹接替父亲鲧,继续治理水患。治理水患中,凡事禹都亲力亲为,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禹不爱慕尺长玉璧,反而珍惜寸短光阴,曾因积劳成疾,依然抱病前行,以至于举步维艰,走路时后脚抬起来迈不过前脚。所以至今,巫医将一种病态碎步,称作“禹步”。禹常年在一线工作,开山移水,手脚老茧累累,往来风尘仆仆。禹谦虚谨慎,善待他人,有时为接待贤明德才,洗一次头要中断三次,甚至一顿饭功夫三次起身,去关照和款待宾客。帝尧奖赏禹的业绩,赐姓姒氏,并封为夏伯。所以,禹也称为伯禹,又因受到天下民众爱戴,也称呼大禹。禹20岁时征用,32岁完成了水患治理,100岁死于会稽,葬在会稽山阴县的南面。现今会稽山上还有禹冢和祠堂,而下面就是传说的群鸟耕耘的农田。
    另说,帝尧任命禹,接替鲧治理洪水,13年水患平定。帝尧奖赏禹治水功绩,赐姓姒氏,封为夏伯。所以,禹又称作伯禹。尧帝死后,舜登基,入住故宫,始称帝。伯禹74岁时,帝舜祭天昭告,要将帝位传给伯禹。禅位昭告12年后,帝舜日渐衰老,便指令伯禹摄政。又5年后,舜帝去世,禹改变帝舜守丧礼制,明年改朔建制,以金运承土德,建都城在平阳,或者在安邑。帝禹寿命100岁,死于会稽。禹帝娶涂山氏女子,生儿子启,继承帝位。
    据说夏禹时,渠搜国进贡褐色兽皮。
    禹在荆州铸造大鼎,位置在冯翊地界的怀德南面,现在那儿还有荆渠。
    现今,在九江地界的当涂,还有禹庙。
    禹在涂山会聚诸侯,具体位置在扬州区域。当涂县有一地方,即称作禹聚。
    帝禹下葬时,衣服被褥三层,三寸桐木棺椁,用葛绳牢固。墓坑深度还没有达到地下水,上面埋土仅是能够掩盖尸体的腐烂异味。埋葬后,用坟地余土覆盖成垄,如同一般土地一样照常耕作。
    《连山易》上记载:禹娶涂山氏女子,名攸,生儿子馀。
    另说,起初禹婚媾涂山氏,即女娲,在台桑成婚。结婚时,有九尾白狐的瑞祥出现,故取名攸女。所以,《连山易》上有:“禹娶涂山之子,名攸女,生启。”
    传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这个地方,当时又名偃。古代帝王曾用这个地名,赐皋陶姓偃。尧帝禅位给大舜时,任命皋陶为士。舜帝禅位大禹,禹继位后,考察皋陶贤德,因而祭天昭告天下,有禅让皋陶的心愿。但是,帝禹还没有禅位,皋陶就去世了。
    皋陶去世后,葬在“陆”这个地方。帝禹将陆地封给皋陶的子孙,让他们在此地祭祀祖先。陆这个地方,最初位于现在寿州的安丰县南边。
    据称,启继位后的第10年,创建“九劭”乐舞,第35年征讨河西。

(二)帝启


    帝启,一名建,另名余。帝启在位时,实施仁德政治,尊崇爵位,敬重老人。帝启将对国家有贡献的老人,都安排在东序,养尊处优;又把其他老人,都安排在西序,颐养天年。帝启在位9年,寿限80岁。
   在“鄠”地界有个甘亭,在县治地域的南边。据称,夏启讨伐有扈氏,曾经大战于甘。
   据说,有扈氏与夏同姓。
   夏启建朔元年在甲辰,之后第10年,即癸丑年去世。

(三)夏太康


   夏太康道德沦丧,在位29年,权势旁落,政毁人亡。
   夏太康失去政权后,余下弟兄5人,曾会聚洛汭河畔,一起追思太康。所以,这儿有一处地方,被称为五观。

(四)夏王相、帝羿、寒浞


    据说,夏王相在位时,将夏国都城迁徙到帝丘,是为了依傍同姓诸侯的斟寻氏。
    有的说夏王相,名相安。
    夏帝国时期,自太康后,政权旁落,朝政被羿把持,并将都城迁徙到商丘,去依傍同姓诸侯的斟灌氏、斟寻氏。羿当政时,沿袭帝号,称羿帝。
    帝羿有穷氏,其姓名和父系传承不详。帝喾之前,羿所属有穷氏,世袭掌管射正。有传说,帝喾曾赐羿“彤弓素矢”,并将这一族群分封在於鉏。羿族主要掌管射猎技能。所以,历经虞舜、夏禹到了夏帝相时,此时的羿族首领,是由吉甫传授的弓箭技艺;此时的羿,臂长力巨,因善于射箭,而闻名遐迩。
    夏国衰落时,羿自於鉏迁徙到穷石,随从夏国部属讨伐篡权者。羿跟随夏帝相,迁徙到商丘,是为了依傍与夏后氏同姓诸侯的斟寻氏。羿称帝后,自恃技艺超群,膂力过人,不理朝政,荒淫田猎。帝羿执政时,舍弃武罗、伯因、熊髡、龙圉等大臣良将不用,反而特别宠信手下的寒浞。
    寒浞,在伯明氏族群中,是一位名声特别不好的儿子。因此,被伯明氏族长驱逐。随后,寒浞被帝羿收留,并任用为相国。寒浞在桃梧杀死帝羿,并将帝羿尸体做成食物,送给帝羿的儿子。帝羿儿子不忍食用,被杀死在穷门。寒浞替代羿称帝,沿袭羿族的有穷氏称号,并霸占羿后宫,还生两个儿子:一个叫奡(音义同敖),一个叫豷(音壹)。奡,膂力过人,能够在旱地上拉动木船。寒浞指令奡,灭掉了斟灌氏和斟寻氏,并杀死了夏帝相。随后,封奡于过国,封豷于戈国。

(五)夏少康


    寒浞称帝后,自以为诡计多端,并有左膀右臂的两个儿子维护,因而不注重抚恤民生。当初,奡歼灭夏帝相时,帝相的一个后妃,是有仍氏的女儿,叫后缗,侥幸逃回有仍氏部落,并生下儿子少康。夏国有一个大臣,叫靡。起初,靡服侍帝羿,帝羿被杀后,靡逃亡有鬲氏,并召集斟寻氏的流民等,联手杀死了寒浞,并拥立少康为夏帝。随后,又消灭了奡的过国和豷的戈国,有穷氏从此灭亡。
    另有传说,羿是有穷氏,其姓不详,祖先源自帝喾。有穷氏历代掌管射箭技艺,帝喾曾赐他们弓矢,分封在於鉏,并任命有穷氏族长为司射。有穷氏担任帝王的司射,历经唐尧和虞舜,到了夏朝时,这一部落首领羿,跟随吉甫学射箭。羿左臂特别长,因射箭高明,而闻名天下。传说,羿曾向吴贺(传说的射箭高手)展示技艺,吴贺要求羿射飞鸟左眼,但羿射中了右眼。因此,羿自觉羞愧,俯首不语,终身难忘。因此,羿善射的名声,至今盛传不已。伴随夏帝国衰落,羿由於鉏迁徙到穷石,当时天下分崩离析,但民众仍然心系夏国。羿篡权称帝后,依然号称有穷氏。
    寒浞篡夺帝羿政权后,也沿用有穷氏称号。寒浞霸占帝羿家室,生下两个儿,即奡和豷。据说,奡的力量无穷,能够陆地划旱船。寒浞派奡剿杀斟灌氏和斟寻氏,并杀了夏帝相。寒浞称帝后,封奡在过国,封豷在戈国。寒浞自以为奸诈多力,不体恤民情。奡在歼灭帝相时,帝相的一个妃子,是有仍氏的女儿,当时怀孕在身,侥幸逃回有仍氏族群,并生下了少康。夏帝国有一个大臣叫靡,曾经追随帝羿。帝羿死后,靡逃奔有鬲氏,召集斟灌氏、斟寻氏的流民,联手杀死了寒浞,拥立夏帝少康。

(六)帝少康之后到夏桀之前


    自少康之后,到亡夏的帝桀之前,传说的夏帝王,依次排名如下是:
    夏帝芬,又名帝槐,或称祖武,在位21年;
    夏帝芒,名和,或称帝芒;
    夏帝泄,又名帝世,或称泄帝,在位16年;
    夏帝不降,又名帝降,或称北城;
    夏帝扃,又名帝禺,或称高阳,在位22年;
    夏帝廑,又名顼(或顿),或称东江(董江),在位20年;
    夏帝皋,又名皋苟。

(七)夏桀


    夏帝桀,性情浮浪,多才多艺,力大可以拉钩弯铁,赤手能够斗虎搏熊。
    据说,帝桀在位时,搜罗美女充斥后宫,建设瓊室瑶台,宫殿栋梁过千,涂色染金极尽奢华。帝桀时,始建高台楼宇,用瓦当覆盖屋顶,借以登高观赏云雨取乐。帝桀喜好侏儒倡优,热衷奇淫乖巧的音乐和杂技。
    据称,帝桀曾与后妃妹喜和宫女,长夜饮酒作乐。妹喜对撕裂绸布的声音着迷,帝桀将妹喜怀抱膝上,让宫女裂帛闻喜。帝桀设置肉山脯林,用人拉车取乐,用酒作池行舟。帝桀曾经以鼓为号,于一鼓之间,像牛一样饮酒者,可多达三千人,以至于酒罪溺死者无数。帝桀曾将老虎驱入人群,观赏人们惊骇容貌。
    传说,伊尹在给帝桀敬酒时,曾经提醒说:“如果君王不听大臣们劝告,天下将要灭亡啊!”
    帝桀闻听伊尹的话,沉吟片刻后,坦然回答:“你这是妖言惑众。从来有太阳,才有天下,天下有我,才有民众。如果我死了,大家也就都死了。”
    帝桀时,天空出现了两次日蚀,城中夜间听到鬼哭声,然而,帝桀依然醉生梦死,并没有幡然悔悟。汤起兵讨伐帝桀,两支军队在乙卯日,决战鸣條原野。但是,帝桀军队临阵倒戈,不战而败,汤率军队追击到大涉地界,并在焦地活捉了帝桀。汤流放帝桀于历山。帝桀与妹喜和嫔妃,乘船驶向大海,但死在南巢山。
    《商书•伊训》上记载,伊尹说过:“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大意:决战鸣條,登基亳地。)这书上还说:“夏师败绩,乃伐三朡。”(大意:打败夏军后,又讨伐三朡国。)另外,《商书•汤诰》上说:“王归自克夏,至于亳,”(大意:汤战胜夏国后,来到亳地,)据此,又因三朡国在定陶,所以这段历史,不该发生在陈留或东夷。现在的安邑地方,还有鸣條陌、昆吾亭。
    关于帝桀战败的鸣條之野。《孟子》一书,上有“舜卒于鸣條”,即指鸣條,应在东夷之地,或陈留的平丘。现在安邑的西边,还有鸣條亭。
    另有记载,河东安邑县西边有鸣條陌,并说商汤决战夏桀,在昆吾亭。
    另传,夏鲧曾经封为崇伯。所以,《春秋传》上有“谓之有崇伯鲧”的记载。崇国在秦与晋之间,也就是《左氏传》中“赵穿侵崇”的发生地。
    禹受封为夏伯的地方,《禹贡》上说,是在豫州外方南边,星宿位于交亢氐之分、寿星之次。这一地界在秦汉时,属于颍川,本为韩国区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阳翟。
    伯禹受禅的都城平阳,有的说在安邑,有的说在晋阳。汉代时,平阳、安邑都属于河东。晋阳隶属太原,太原在冀州太行的恒山西边。太原的太岳之野,星宿在参伐之分、实沉之次;这一区域在姬周朝代,属于晋,现在隶属并州管辖。
    夏相迁徙到的商丘,到姬周时代属于卫地,即《春秋•左传》上“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大意:卫成公梦见卫康公抱怨,夏帝相把祭祀品都夺去了。)的地方。
    夏帝少康中兴,并把都城迁回原址,也就是《春秋传》上所说“复禹之迹,不失旧物”的地方。
    《世本》上指出“夏后居阳城”,是在大梁南边。到战国时,大梁是魏国的都城,即现在陈留的浚仪。按照“经传”的说法,夏朝与唐尧、虞舜一样,都是活跃在河北冀州区域,而不是河南。所以,《五子歌》里唱到:“惟彼陶唐,在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由此可知,夏朝此之前,与唐尧、虞舜一样,都没有变换都城的位置。所以,夏禹都城在阳城的说法,事实上,只是夏禹躲避舜帝儿子商均的临时居所,而不是都城。正因为如此,《战国策》中有“桀之居,左天门之险,右天溪之阳,成皋在其北,伊洛在其南。”另外,吴起曾对魏武侯说过:“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按照《地理志》说法,在上党的商都,有天井关,即现在的天门;还有羊肠坂,即现在太原晋阳西北90里,是通往西上郡的关口。所以,这个位置和吴起说法是一致的。
    另有记载,夏禹在浚仪,躲避商均。
    另说,夏禹自安邑迁都城晋阳,到夏桀时又迁都安邑。周成王时,将古代晋阳位置,分封给弟弟叔虞,故称晋侯。
    有记载,夏朝自帝禹到帝桀,并包括有穷氏的帝王,总共有19位,历经432年。他们分别是: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羿,7寒浞,8少康,9杼,10槐,11芒。12泄,13降,14扃,15廑,16孔甲,17皋,18发,19桀。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9-8-30 19:01
历史往事,说得通俗易懂,清楚明白,学习。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9-7 11:00
史料丰富,文字精彩纷呈。欣赏学习,遥祝您周末快乐!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8 10:32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9-8 10:36 编辑
白水 发表于 2019-8-30 19:01
历史往事,说得通俗易懂,清楚明白,学习。


谢谢评说!
因为我手边纸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与我在网络上搜索的此书,不知为何内容差别很大。尽管如此,我的这个系列释意,确实没有像我解析《文心雕龙》一样,更加详实和细致一些。其实,之所以要释意古代传说,我个人只是想,借此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下“有案可查”的古典传说而已。
谢谢关注!更希望不吝批评指教。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8 10:35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9-7 11:00
史料丰富,文字精彩纷呈。欣赏学习,遥祝您周末快乐!

过奖了!
如果能够正确理解皇甫谧书写《帝王世纪》的原话和原意,我就窃喜不已了!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8 10:37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9-8 10:39 编辑

第四章 殷商帝国

(一)帝成汤


传说,简翟在玄丘的水边洗浴,捡到燕雀遗留蛋,吞食后受孕,剖腹生产契。

另说,简翟与妹妹游玩中,看到燕雀留下的蛋,姊妹俩竞相捡拾,并覆盖在玉石筐下。

殷的祖先源自帝喾,姓子。主癸(今说示癸)的妃子,名扶都,夜间看到月亮有白气穿梭,意感性灵,在乙日生下汤,取名覆,字天一,即后来的帝成汤。成汤外貌奇特,头型下宽上窄,面色白皙留着胡须,身板挺拔,声音洪亮;身高九尺,臂有四肘。成汤品行仁义,遇有诸侯叛乱时,他都积极随从征讨。汤在讨伐夏桀之前,首先铲平了韦、顾、昆吾等诸侯,然后与夏桀决战鸣條之野。夏桀失败逃亡南巢山,随即汤登基,继天子位,称帝。成汤登基时,以水德承金运,都城于亳。

帝成汤,在位13年,寿限100岁。汤娶妻有莘氏女儿,生儿子太子丁、外丙、仲壬。太子丁早亡,外丙继位。

另说,帝成汤,又名帝乙;面相下宽上窄,有两指并生一起,身板挺拔,声音洪亮;身高九尺,臂有四肘。成汤有贤德名声,当时诸侯有作恶多端者,汤便应声征讨,诛杀暴君,抚慰民意,因而赢得民众称道。因此,汤每当去东方征讨时,南边便有怨言;去南方时,北边既有抱怨,他们抱怨:“为何汤不先到我们这里除暴安良呢?”所以,《尚书·仲虺诰》上有“徯予后,后来其苏。”(大意:期待我们的王来了,我们就得救了。)于是,经过27次征讨,汤的仁慈贤德名声,传遍各路诸侯。

有一次,汤在出行者路上,看到有人用罗网捕鸟,而捕鸟祷告时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四面八方的鸟啊,都进入我的网里吧!”汤闻听后,禁不住感慨:“唉!这不是要赶尽杀绝了。”随后,汤命令捕鸟者,只在三面设网,空出一面放生,并教导他们,应该这样祷告:“左边来的走左边,右边的走右边,想飞高的高走,想低飞的低行。我只捕获闯进网中的宿命者。”汉水南边的诸侯,闻讯这件事,都一直认为:“汤真是大智大德啊!他的仁慈博爱,都能兼顾鸟兽,何况对待人呢?”一时间,自愿归顺汤的诸侯有36国。

夏桀为所欲为、残忍无道,汤便派人去劝说他。夏桀因此,将汤囚禁在夏台,不久又把汤释放了。随后,背叛夏桀诸侯,都来依附汤,有时一天之内,会有500家诸侯供奉汤。如此3年之后,天下诸侯顺应汤号令,废黜了夏桀。

汤登基后,便将夏国九鼎迁移到亳,但等大鼎运至郊外,汤却如此因改朝换代,而自觉愧疚。帝成汤战胜夏桀后,天下旱灾连续7年,甚至洛水枯竭。成汤便派人用三足鼎祭祀山川,并祷告说:“难道是因为欲望不够节制、人民不堪负重、贪污腐化横行、小人谗言肆虐、宫室设施奢华、奸邪淫行滋生的缘故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旱情呢?”于是,经过占卜,而结论是:“需要用人祭祀”。帝成汤闻听占卜结果,便回答:“我是为了民众幸福,才祭祀祈雨。如果需要用人来祭祀,那就用我当祭品吧。”于是,汤斋戒后,收集自己的毛发指甲,用作祭品牺牲,并在桑林的宗庙社稷内,亲自祷告:“现有小子覆,仅用黑色公牛,祭拜苍天大地。如果天下罪孽横生,罪过只在我天子一人身上,与其他天下人无关。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罪过,让鬼神伤害天下众生的性命吧。”帝成汤祈祷话音未落,大雨应声而至,滂沱方圆千里。

相传,帝成汤因为思贤若渴,一晚梦见有人背着大鼎拿着砧板冲着自己微笑,当梦醒后占卜,分析结果是:“鼎用于调和食物百味,而砧板用以分割食物。由此而论,难道天下已经有人能够胜任做我的宰相了吗?”

古代时,曾有个远近闻名的大臣叫力牧,在他后代中,有一个人叫伊挚,此人是有莘国种地的农夫。汤闻听其人有贤德,便花重金要聘用他。但是,有莘国君主不放人,于是汤求婚有莘国,当有莘国君出嫁女儿时,便将伊挚作为奴仆陪嫁,来到汤居所。据说,伊挚到达亳时,正是背着鼎抱着砧板,见到了帝成汤。

另有传说,伊挚长相,面庞下宽上窄,肤色黑暗,身材短小,不仅驼背且声音低沉。伊挚70岁时,仍未出仕。汤闻听此人贤德,专门在朝堂接见了他。在此,伊挚劝诫帝汤,治理国家必须要实施王道。

(二)帝太甲


传说,太甲重新回到帝位时,对别人没有怨恨,并且更加尊重伊尹,称伊尹为保衡。所以,《春秋传》上说:“伊尹放太甲,卒为明王。”(大意:伊尹流放了太甲,反而成就了一位英明的帝王。)

太甲重新朝政后,带来了殷商中兴。因此,太甲被称为太宗。所以,《孔丛》一书上说:“忧思三年,追悔前愆,起而即政,谓之明王。”(大意:太甲经过三年闭门思过后,又重新执政,并成为英明帝王。)

太甲,又名祖甲。在位33年,寿限100岁。

据说,桐宫是殷商的帝王墓地。还有居住的离宫,在业的西南边。

传说,伊尹是力牧的后代,出生在空桑。

(三)帝沃丁


传说,伊尹,名挚,是帝成汤的国相,号阿衡。伊尹,在100岁去世时,连续三天出现大雾,帝沃丁以天子葬礼,将其安葬。

另说,帝沃丁8年时,伊尹去世,寿限100岁。随后,三天大雾,帝沃丁按照天子葬礼发丧,并将伊尹牌位,放进殷商祖庙内祭祀。帝沃丁为报答伊尹功勋,为他守丧三年。

(四)帝祖乙


帝祖乙,在乙日这一天出生,又被称为帝乙。孔子曾说:“五世之外,天之锡命疏,可同名。”(大意:五百年之前,依照天意取名字的不多,因而帝王名号可以多人同名。)所以,帝祖乙在称呼上还没有避讳,这是殷商时期的礼俗。

(五)帝盘庚


据说,帝盘庚迁徙都城到殷地,由此商帝国又被称为殷帝国。

帝盘庚时,因为河北蛮族耿人扩张,已经逼近名山大川,而商朝自帝祖辛后,朝野骄奢淫逸,国家凌乱不已。帝盘庚南渡黄河考察后,决定迁徙亳地的都城。当时人们闻讯迁都,怨声载道,抵触迁徙。于是,帝盘庚书写三篇说明迁徙理由的文章,并昭告天下。这就是《商书·盘庚》三篇的来由。当时亳在偃师。

(六)帝太戊


帝太戊因故,资政于伊陟,伊陟回答:“我听说,从来邪不压正,凡世间妖孽都会因德行和善举的盛行,而自行消亡。所以,如果国家中间出现了邪佞不祥征象,必定是帝王政治出现了问题。”于是,建议帝王清明政治、修养德行。帝太戊聆听后,随之又去占卜,结果说是:“朝堂内有不祥的野草杂木生长,预示着国家将亡。”帝太戊十分震惊,于是开始借鉴前朝成功经验,提高养老待遇,并推崇社会美德。如此三年过后,周边有76个国家,不远万里前来朝拜。因此,这就是所谓“邪不压正、妖不胜德”的明证。

(七)帝武丁


据说,帝武丁即位后,居茅屋守丧,三年沉默不语,任由百官理政,听命于冢宰。然而,守丧期限过后,帝武丁依旧沉默寡言。于是,在百官群臣主动请愿劝说下,帝武丁提出需要更有能力的人,来一起治理国家。帝武丁说,他在梦中见到一个能人,姓傅名说,并且让人画出来梦中人物画像,昭告天下,遍布查访。这期间,有一位擅长筑墙的劳工,穿着麻衣葛带,在虞、虢交界的傅严地段服役,而此人名“说”。于是,被人举荐入朝,帝武丁拜他为相。

帝武丁,在位59年,寿限100岁,世称高宗。起初,商高宗武丁有一个儿子贤德如父,但因为生母过早去世,帝武丁迷惑后宫谗言,将这个儿子流放后死了,当时天下为之哀痛。

传说,商高宗武丁曾经梦见上天赐给他一位贤人,身穿服劳役的衣服,迎面过来,并对他说:“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大意:我是刑徒,姓傅名说。天下若用我,将会得到治理。)武丁梦醒后,反复推敲梦境含义,禁不住追问:“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大意:作天子师傅,就是相国啊;名字叫说,就是欢快喜悦啊。难道天下还有能够帮助我,来愉悦百姓的人吗?)于是,帝武丁环视手下百官,却没有一个像梦中见到人物样子;随后,他命令画出梦中人影像,在天下寻访。果不其然,就在虞国与虢国之间的傅严地段,找到一个类似画像中的人,而且名“说”。又因为是在傅严地界找到的,所以称为傅说,与梦境人物的姓氏,也基本符合了。

(八)帝甲等


《春秋外传》上记载:殷商王朝崇尚黑色,一共延续了14代,到了帝甲时,国家开始混乱不堪,又延续7代便灭亡了。

另有记载,帝武乙又将将都城,迁徙到黄河北的朝歌。

另有帝文丁,又叫太丁。

(九)帝乙


传说,帝乙娶了两个妻子,正妃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微子启,中间微仲行,老小名受;次妃生箕子,年龄仅次于微子启。微子启和箕子,俩人都一样有贤德。起初,生下启和行的时候,其母亲还只是妾,立为正妃后,又生下了辛。帝乙曾因为微子启,既是长子又十分贤惠,要将其立为太子。但是,朝中史官根据礼法“嫡传不传庶”,因而提出异议。于是,帝乙便立辛为太子。帝乙在位30年。

(十)帝辛


帝辛,名受,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帝纣。

传说,帝纣力大无穷,能够拽着牛尾巴,牵牛倒退,并且还可以举着房梁,更换梁柱。帝纣时,诸侯有苏氏叛乱,在出兵征讨中,有苏氏将美女妲己,奉送帝纣求和。帝纣非常高兴,不但赦免了有苏氏,并将妲己立为妃子。

帝纣与妲己一起,沉溺酒肉之欢,凡是对他们说奉承话的,即刻提拔重用;凡是对他们表示不满的,随即格杀勿论。因此,他们骄奢淫欲,肆无忌惮,日甚一日。

帝纣生活腐化后,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当时,在宫廷作父师的箕子,对此评价说:“既然使用了象牙筷子,必定更换陶制餐具,并要改用犀角和玉制杯子了吧!还要食用熊掌豹肉,而且不会再穿粗布短衣、住茅草矮房,就要穿上锦衣大氅、居住大屋广厦、登临高台楼阁了!”其后5年,帝纣果然建设倾宫,内设琼室瑶台,配饰美玉锦绣,历经7年宫室建成。在倾宫内,有九条大道,须用车搬运酒,需要马送食物。帝纣在此昼夜狂欢,连续进行了120天,并于六月时,不惜人力物力,又去西山围猎取乐。如此1年后,天降暴雨,水势之大,可以漂浮牛马,并且毁坏了无数房屋树木。随后,天降大火,引燃倾宫,仅两日焚毁殆尽。有传说,国家在期间,出现了鬼哭山号的不祥征兆。帝纣针对这一切,不仅毫不在乎,甚至无所畏惧,依旧滥杀敢于讽谏劝诫的人们。

传说,帝纣曾作长夜之饮,七天七夜不停歇,以至于忘记了历数,不知道当天是甲是乙。帝纣问左右一起饮酒作乐的人,当天是什么日子,竟然没有一个说知道的。于是,帝纣派人去问箕子,箕子私下对来人说:“作为天子,竟然忘掉了日子,这样的天下岌岌可危啊!一个国家的人,竟然都不知道日子,而唯独我自己知道,而我的处境也岌岌可危啊!”

据说,宫廷内厨师,因为喝醉了,做的熊掌不熟,帝纣便杀了这个厨师。另有传说,帝纣曾将冬季清晨涉水的人杀死,敲开胫骨,查看里面骨髓为什么能够耐受寒冷;再者,帝纣曾剖开孕妇肚子,查看里面胎儿是什么样子,并且还将活人投食老虎,供人观赏娱乐。帝纣如此恶贯满盈,引起众叛亲离。妲己认为诸侯之所以叛乱,是因为惩罚力度不够。于是,帝纣制造一种熨斗,等烧热后,让违法者举起来,直到指骨皮肉脱落,因无法再举起而亡。帝纣仍觉得这种刑罚不够残酷,又制造铜柱,涂上油脂,放在热碳上,让罪犯爬柱子,随即滑落,跌入热火烧死。帝纣和妲己一起,以观赏酷刑为乐,并将这种刑罚,叫炮烙之刑。

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帝纣时,殷商帝国尚有上百万夷人士兵,商朝起兵从容闾到浦水,去迎战叛乱的50个诸侯国70万大军。但是,两军相逢在郊外牧野时,商朝军队集体倒戈,殷商帝国随即垮台。帝纣在位33年,于正月甲子日战败,帝纣在宫中鹿台,堆积珠宝玉石自焚而死。周武王赐封帝纣的儿子武庚,作为殷商后裔祭祀祖先。

另说,帝纣用玉做筷子后,箕子闻讯则说“用玉做的筷子,必须要食用熊掌和豹肉啊。”其后,有一个叫散宜生的给帝纣进贡了黑豹。

商纣时,任用鬼国诸侯为三公。鬼候将国中一美女进贡商王,帝纣非常喜欢。妲己因嫉妒,诬陷鬼国美女,帝纣盛怒,杀死鬼侯美女,并做成肉酱送给鬼侯。

帝纣建造倾宫,搜罗美女充斥其中。周武王打败殷商后,将倾宫美女奖赏了各路诸侯。

另有记载,商纣充斥倾宫的美女,有300多人,随商朝灭亡而悬梁自尽。

帝纣在朝歌北边,修筑沙丘台,并将奇禽异兽放置其中。

邢国诸侯曾为帝纣三公,因为尽忠劝诫而被杀。

朝歌是帝纣都城。朝歌西边的糟丘,曾是帝纣设置酒池肉林的地方。

(十一)地望和世袭


商的祖先契,最早封在商地,即《禹贡》上的太华之阳,也就是现在的洛商。《世本》记载,契原本居住番地,随夏帝相迁徙到商丘,此处本是颛顼之墟,过去曾是陶唐氏的火正阏伯的居所。所以,《春秋传》上说,阏伯在商丘时,祭祀大火星,夏帝相迁徙此地,依然如此祭祀;商丘的星宿位于大火星,又称大晨,因此晨星,也称作商星。这里所说的商丘,即现在的濮阳。然而,契被封的商地,则是商洛。因此,所谓商土,到姬周时,隶属卫地。有人以为,商丘是契的封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关于商汤起初居住的亳地,有的认为在帝喾之墟,即《禹贡》的豫州洛河之间,也就是现在河南偃师西边20里尸乡的阳亭。据考证,这与事实不符。《孟子》上有“汤居亳,与葛为邻。”(大意:汤都城亳,与葛地搭界。)据《地理志》,现在梁国的宁陵,是葛地所在。汤居住的亳地方圆70里,而葛作为伯爵,其封地大小有明确规定。所以,葛伯借口财务困顿,不举行祭祀,汤便让亳地民众帮忙耕种葛地,但葛伯却抢劫并杀死了前去送饭的亳地儿童。依此推断,宁陵距离偃师足有八百里之遥,亳地民众到葛地耕种,并且儿童还能前去送饭,显然不合情理。现今梁地有二处亳地,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都不是偃师。因此,古文《商书·仲虺之诰》中有“葛伯仇饷,初征自葛”(大意:葛伯因拒绝汤帮助而结仇,所以汤先讨伐葛伯。)这里表明的地理位置,与《孟子》中记述一致。据说,汤曾与诸侯会盟于景亳。应该在梁地的二处亳地之一,也就是《春秋》上的“(汤)会于亳”的故事。

据说,太甲登基后,因昏庸无德,被伊尹流放桐宫。《世本》上说“太甲从上司马在业西南” (注:此意不详)。按说《诗》《书》上都没有太甲迁都的记载,难道桐宫也算都城吗?

据说,帝仲丁迁徙都城于嚣。有的说,嚣就是现在的河南敖仓。因此,《书序》上有:“仲丁徙于嚣”。

帝河亶甲将都城迁到相,地址在河北。因此,《书序》有“河亶甲居相”的记载。

帝祖乙曾将都城迁到耿,后被黄河冲毁。因此,《书序》有“祖乙圮于耿”的记载。现在的河东郡还有耿乡。

帝盘庚在位时,又向南回到殷地的亳。所以,《书序》对此,有“将治亳殷” 的记载,此处“亳”即现在偃师。然而,殷商时期的亳,至少有三处,两个在梁国,一个在河、洛之间。谷熟为南亳,即汤都城;蒙为北亳,即景亳,汤会盟诸侯之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迁址的地方。所以,《尚书·立政》上有“三亳阪尹”(大意:管理三处亳地的专职官员)的说法。

武丁迁址的朝歌,在姬周时属于卫地,在今天的河内县。

据说,帝纣在朝歌的北边建筑沙丘台。沙丘,按照《地理志》在巨鹿东北70里的邯郸国,属于赵地界,即《禹贡》的冀州大陆之野,星宿在昴毕之分、大梁之次。至今这一地理位置的民俗歌谣,仍有男女放纵,尚存商纣余风,世称赵女之美。

另有传说,殷汤的都城亳,在梁地;也有的说,其都城在偃师。在帝盘庚时,先是迁到河北,后又迁回偃师。

据说,偃师为帝喾的都城。帝盘庚迁徙的南亳,应为西亳。

殷商帝国,按说享有国祚的帝王,共有31位。但是,实际在位的一共30位。之所以有的说有31位,是包括帝汤的太子丁。

自帝成汤到帝纣,历经629年,他们依次排列如下:1成汤,2外丙,3仲壬,4太甲,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大戊,10仲丁,11外壬,12河亶甲,13祖乙,14祖辛,15沃甲,16祖丁,17南庚,18阳甲,19盘庚,20小辛,21小乙,22武丁,23祖庚,24祖甲,25禀辛,26庚丁,27武乙,28太丁,29帝乙,30纣。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9-9-8 11:29
这是一段传说合理实参杂在一起的历史,有许多令人值得研究考证的地方。继续拜读。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9-9-9 05:22
虽是传说,可以看出古人崇尚“德”,以德服人,以德治天下。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9-9 09:37
重温殷商帝国的历史故事,读后令人心生感叹。拜读学习,祝您新周快乐!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12 21:35
首先,预祝在此处的读者和于此结识的新老朋友,元宵佳节愉快、阖家欢乐!
其次,书归正传,继续此处中华文化传说的话题。撇开近些年逐渐冷淡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不谈,单言伴随近百年来,主要是甲骨文的被认知,再就是现代考古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之后,无论是谁,只要关心和喜爱中华文明,当回头再看以往,尤其是汉唐之前的文化产品,实际上,只有“经书”与“纬书”交织一起,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画面。所以,在今天及其之后,将会有更多人,开始懂得:汉晋以来,在国学之中,围绕信史和经典的真伪斗争,归根到底,除了几次政府性蓄意抹杀之外,绝大部分学者并没有蓄意性的作伪或造假,至于民间和个别人物蓄意牟利的作伪行为,起码凡甲骨文被认知之后,在其之前的文化产品,都必将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吧。
最后,特别感谢上面新老朋友的跟帖评说!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12 21:37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9-12 21:39 编辑

帝王世纪第五


姬周王朝(上)


(一)周初及文、武


传说“弃”这个人,体恤民生,用心稼穑,曾经在方圆百里封地内,身先士卒,移风易俗。弃死在黑水,位于潢渚之野。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在黑水与清水之间,就是广都荒野,后稷葬在这里。”皇甫谧注解:后稷墓距离中国3万里。

有记载,后稷娶姞氏,生儿子不窋。

公非这个人,字辟方。

云都这个人,字亚圉。

公祖这个人,又名组绀诸挚,世称太公。

古公亶父,世称周太王,品德高尚,深受百姓的拥戴和追随。当初,由于受到周边野蛮狄人压榨,古公亶父先用猎物兽皮,奉送示好,却不被接纳;又用玉石织锦,刻意赎买,也不被接受;再送犬马,恭敬侍奉,还是不被尊重。于是,古公亶父决意抵抗,带领部落民众,翻过梁山,驻扎岐山南面,并在周地围城生活,因此取国名为周。在周附近的豳地民众,听说了古公亶父故事,都禁不住赞叹:“真是仁义之人啊!像这样人物,我们怎能离开他啊。”因此,前来依附人群,如同赶集一般。不出一年功夫,在周新建城邑内,已经达到3000户;到了第二年,基本形成了都城规模;到了第三年,已经有当初五倍以上人口了。所以,周王开始改变周边戎人生活习惯,逐步扩建城池,并建起了祭祀宗庙,还设立了管理衙门。这就是《诗经·大雅·绵》上描述的“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家室,其绳则直。”“作庙翼翼”“筑之登登,削屡冯冯。”(大意:设立司空、司徒官职,建设标准房屋,绳墨一致规范;宗庙朝堂,威风凛凛;墙体夯实,地基平整。)姬周兴盛的起始点,就在这个时候。

王季在殷商帝乙时,曾被任命为西部首长,即西伯,并赐给圭、瓒、鉅、鬯等礼器。

周,姓姬。周文王时,开始整饬政治,三年后,据说天下三分之二民心,归顺于周。于是,周文王名列殷商帝纣的三公。周文王15岁时,有太子姬发,97岁去世。太子发继位,即周武王。

周武王继位第二年,在孟津演练军队;第四年,讨伐商纣获胜,并登基为天子,国祚以木德承水运。周武王,将都城自丰迁址镐,享年93岁。太子诵继位,即周成王。

另有记载,文王姬昌,容貌龙颜虎肩,身高10尺,胸有4乳。文王敬老爱幼,早上不吃饭,忙于接待四方朝拜的人士。周文王曾经召集六州诸侯,朝觐商纣王,但因诸侯崇进谗言,商纣王盛怒。于是,诸侯们建议,将周文王囚禁在程国。商纣王10年的正月,周文王自商地送到程国羁押。周文王妻子太姒,曾经梦见商王的殿堂中间,长满了荆棘,而太子发,拿来自家厅堂间的梓树,种在商王殿堂的空地上,并瞬间变成了松柏棫柞。太姒在梦中警醒,并将梦境告知周文王。周文王没敢即刻占卜,而是让太子发到宗庙祭祀后,再在明堂占卜,得到了姬发将成为天子的吉兆。这就是《尚书·程寤》的由来。

当初,周文王是继位父亲,成为了西部诸侯首领,即西伯,其中心城市建在雍州地界。周文王即位后,兼治梁州、荆州,权势范围涉及江汉区域。所以,当时的天下九州,已有六州归属西伯治理。然而,此时的周文王,对待殷商帝国,依然恪尽职守、不失臣节。

传说,周文王先是梦见日月光辉照耀身上,并有瑞祥凤鸟鸑鷟,落在岐山鸣叫。于是,周文王创制了武象乐章。

据说,神农氏创制了五弦琴,并用宫商角徵羽分别音色。神农氏历经9代后,到了周文王时,不但将五弦琴增了二弦,而且将音色增加了少宫、少商,变成了7个音节。周文王在位50年,所以在《周书》上,有“文王受命享国五十”的记载。

周文王曾经将居所,迁到程国地界。

周文王作为西伯,德行仁慈厚重,周围百姓拖家带口,都自愿追随和拥戴他。

传说,当周文王由居住的程国地界,再回到周的都城丰后,于秋季甲子日,有赤色鸟叼着丹书,停在文王的房屋上,并被视为天命归周的祥瑞。在此之前,周文王曾梦见日月光辉照在自己身上。

周文王继位西伯42年后,于岁星在鹑火时,宣称承受天命改元,始称为王。

据说,周文王称王后,曾经问姜太公:“我现在出兵怎么样啊?”姜太公回答:“密须国对我们不信任,可以先制服他们。”管叔却说:“不能这样。密须国的君主,是出名的明君。若讨伐他,对我们名声不好。”但是,姜太公却说:“我听说,古代帝王出征,必定是讨伐不顺从者,而不是制服顺从者。所以,当下就是要找硬骨头啃,而不是找软柿子捏。”文王闻听,即刻说:“好,就这么办吧。”于是,周文王出兵侵入阮国土地,并阻挡共国援兵,集中讨伐密须国。密须国的民众捆绑了他们君主,自愿归顺周文王。

周文王没有称王时,已经遇到并重用了姜太公。

据说,周文王理政中,早朝时间不吃饭,忙于接待四方朝拜的宾客。所以,当时著名人物,像大颠、闳矢、散宜生、南宫适等,都跑去依附周文王,成为了他的“四臣”。所以,周文王继位父亲,而成为西伯后,很快名声远扬。于是,商纣王不但囚禁周文王,并将周文王长子伯邑考,当做人质留在殷都程,并为商纣王做饭。商纣王烹杀伯邑考做成肉酱后,特意赐给周文王,并传话说:“圣人是不吃自己孩子肉的。”周文王得到赏赐肉酱,当面便食用起来。商纣王知道后,不屑一顾地说:“谁说西伯是圣人啊?竟然吃了自己孩子肉,还假装不知道呢。”

周文王娶妻太姒,作为正妃,生了伯邑考、武王发;之后,还有管叔鲜,蔡侯,郕叔武,霍叔处;再后,周公旦,曹叔振铎,康叔封,聃叔季载。

周文王称王之后的第四年,正月丙子日朔望,昆夷氏侵犯周朝,一日之内,三次攻打周城东门。然而,周文王只是闭门思过修德,而不与他们交战。

据说,周武王于孟津演练军威,在返回周都城途中,遇到有中暑昏倒的军民,便亲自左手扶起来,右手给他们扇风纳凉。商纣政局混乱后,殷商太史向挚,携带国家重要图书投奔周武王。周武王将商纣罪责昭告天下,并于武王4年,起兵到达鲔水,又于甲子日,到达商都郊区牧野。于此,便是《尚书·牧誓》的来由。

传说,在决战商纣王时,周武王鞋袜带子松了,这时在他身边有五个大臣,但没有一个帮他系袜带者,他们还强调说:“我们追随大王,不是来系鞋带的”。于是,周武王解下钺杖上的鬃毛,自己把鞋袜绑牢了。与商纣王的决战,商军一败涂地,周武王擒拿费仲、恶来,而帝纣逃回京都,并在宫室自焚;商纣王的二个嫔妃和妲己,也一起自杀了。周武王挥舞大白旄,率领着诸侯联合军队,一起进驻商都,当地老百姓都在路边围观。周武王便对老百姓说:“我们是老天爷给你们带来的好事啊!”周围商朝的人们闻听后,都一起跪拜周武王,周武王也揖拜众人。

周武王进入商王宫殿后,来到纣王和妲己尸体旁,先是射了三箭,然后下车又刺了一剑。周公作为司徒,用黄钺斩断纣王头颅,挂在了大白旗上。召公作为司空,用黑钺斩断妲己头颅,悬挂小白旗上。隔日,天降雨,周武王传令,一边清理商都城的道路,一边整理祖庙社稷。随后,周武王率领诸侯等,进入商王宫廷,朝拜了成汤庙。周武王进入内宫后,无论见到美玉财宝还是美女佳人,都赏赐了身边诸侯们。天下听说了这种事情经过,都称赞周武王,清廉美德,不贪图财色。周武王还亲自拜谒了商朝贤人商容的居所,并树立旌旗,显示对贤德忠义的尊重;随即,又释放了被帝纣囚禁的箕子,不但散发了鹿台财产,还将钜桥的粮食赈济了贫民百姓。周武王又指派南宫适、史佚,将九鼎迁走,放置在洛邑;让闳矢,重修比干墓;让宗祝,祭奠死亡将士,并犒赏军队,还继续使用商朝的大臣微子、胶鬲。因此,殷商百姓,皆大欢喜,相互传话说:“周武王待人,既然还想到为死人重修坟墓,何况对待活着的人呢?周武王对于逃亡避难的贤人义士,都能去拜谒和表彰,又何况对待留下来的呢?周武王对待财物,既然已经得到的都能够分给大家,何况以后再得到了呢?周武王对于美色,眼前的都任由让她们归家,何况以后再征召呢?”

周武王继位文王后的第10年,在冬天,死于都城镐,享年93岁。太子诵继位,即周成王。

另有记载,周武王进入商都城后,命令召公,释放了帝纣囚禁的箕子,并亲自到街区拜谒当地贤人商容,借以表示尊贤爱德,又将帝纣倾宫内从诸侯征召的美女,放任她们归家。

另传,周武王命令整修墓葬,释放囚徒,将帝纣从诸侯收集来,并存储在琁台的珠宝和在倾宫的美女,都物归原主。殷商民众闻讯如此作为,于是皆大欢喜,并四处传说:“周武王,对待仁人,死去的还要重修坟墓,何况活着的呢?对待贤人,逃亡去的都去居所表彰,何况留下来的呢?对待财物,得到的都能散尽,何况再得的呢?”

据说,当时商朝著名的圣贤高人商容,也混迹在民众中间,一起观看周武王大军入城。当毕公走过来时,有人私下议论,说:“这就是新的帝王啊!”而一旁的商容,却评说:“这人肯定不是。看此人样子,虽然威严,但行色匆匆、性情急躁,而真正君子,遇事应该深思熟虑、沉着审慎。”等姜太公过来时,又有人说:“这一定是新的帝王了。”然而,商容又说:“这人也不是。看其容貌,虎背鹰脚,可以领兵作战,能够不怒自威,足以勇猛无敌。然而,容易见利取胜心切,而不顾后患。所以,君子面对大庭广众都认准的名利权贵,必须要有果断取舍的胆识。”又见到周公过来,有的说:“这该是新帝王了吧。”商容说:“此人也不是。看他形象,谨慎警惕、讲究仪表,心智多用在了防贼锄奸、防患未然。这怎么能作天子呢,应是周的相国吧。所以,敢于逢凶化吉,方显圣人本色。”等周武王过来,人们都说:“这才是我们的新帝王啊!”这时,商容回答:“正是这人。所谓圣人,能够为天下除恶,而且见恶不怒、见善不喜,其内心与外貌一致、相符相称……此人便是。”

诗人歌颂周武王美德的文艺作品,现在《诗经·小雅》中,有《鱼丽》《菁菁者莪》等7首。

周武王讨伐商纣的那一年,夏季四月的乙卯日。周武王在周朝宗庙祭祀后,随即分封将帅。其中,得到分封的诸侯方国有400个,兄弟得到封国的15个,同姓封国的40个。

周武王的妻子是姜太公的女儿,叫邑姜。邑姜在宫内安分教子,生太子诵。

周武王登基天子的元年,是乙酉纪年。到了第六年,即庚寅年去世。

周文王葬在毕地,而毕在杜南。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9-9-13 22:13
老师辛苦,翻译过来,看的明白。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23 15:02
白水 发表于 2019-9-13 22:13
老师辛苦,翻译过来,看的明白。

谢谢!
前些天,一位高中女同学问我:你写的都是什么啊?怎们看不懂呢?我问她:是有不认识的字啊?还是里面故事看不懂。她说:不认识的字好说,主要是不明白里面讲的什么事情。
对于难得的如此直率的回应,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想给人家解释,并不是我自己在编造故事,不过只是想解释一下自己所理解的古书传说而已。但低头一想,我这样的解释,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经过上述同学的反馈意见后,我再“释说”这个传说中,反而愈发坦然了一些。确实,什么叫有文化?对此,从来不是认识几个字,就可以生活的像文明人一样,时时处处万事大吉了。所以说,文化复兴和复兴文化,必要认准本与末的来龙去脉,更必须要一层层揭开历来有意或无意间,已经被蒙蔽太久的诸多事实之真相……唯如此,才能够让更多人懂得,如何去正确认知,并客观知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吧。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23 15:02
白水 发表于 2019-9-13 22:13
老师辛苦,翻译过来,看的明白。

谢谢!
前些天,一位高中女同学问我:你写的都是什么啊?怎们看不懂呢?我问她:是有不认识的字啊?还是里面故事看不懂。她说:不认识的字好说,主要是不明白里面讲的什么事情。
对于难得的如此直率的回应,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想给人家解释,并不是我自己在编造故事,不过只是想解释一下自己所理解的古书传说而已。但低头一想,我这样的解释,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经过上述同学的反馈意见后,我再“释说”这个传说中,反而愈发坦然了一些。确实,什么叫有文化?对此,从来不是认识几个字,就可以生活的像文明人一样,时时处处万事大吉了。所以说,文化复兴和复兴文化,必要认准本与末的来龙去脉,更必须要一层层揭开历来有意或无意间,已经被蒙蔽太久的诸多事实之真相……唯如此,才能够让更多人懂得,如何去正确认知,并客观知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吧。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23 15:05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9-23 15:07 编辑

帝王世纪第五


姬周王朝(下)



(二)成、康、昭、穆


    据说,周成王元年,周公作为朝廷冢宰,实行摄政。周成王继位时,年龄尚小,被称为孺子。周成王即位后的第8年,春季正月的朔望日,周成王开始亲自理政,并称周公为太师,封周公儿子伯禽于鲁。周公父子一起被赐封,周公拜谢时在前面,鲁公伯禽在他父亲身后。周成王因为周公功劳卓著,赐封鲁国爵位在四等之上,拥有24个附庸国,封地7百里,战车千乘。
    据说,周成王开始建造洛邑都城,并迁到丰镐居住。此后,淮夷、徐戎和商奄又开始叛乱,周成王一边令大蒐镇守岐阳,一边派军队东伐淮夷。周成王亲政7年后去世,享年16岁。太子钊继位,即周康王。
    邵公是周文王庶出的儿子。
    周武王灭商后,原来殷商都城东边的卫地,由管书监管;殷商都城西边的鄘地,由蔡叔管辖;殷商都城北边的邶地,由霍叔监管。所以,管叔、蔡叔、霍叔被称为三监。
    周成王时,肃慎氏进贡楛矢、石弩,据说长度长度为“长尺有咫”。
    周康王元年。周康王在摘掉丧礼孝帽子后,即刻昭告大臣和诸侯们,谨记文王和武王伊训,敬天、畏神、爱民。这就是《尚书•康诰》的来由。随后,周康王指派毕公规划设计住宅,在成周郊区安置民众食宿耕种,称为“里”。周康王在位26年后去世,由儿子姬瑕继位,即周昭王。
    周昭王在位51年。
    周昭王德行不佳,曾经南征,横渡汉水时,渔民用胶水造船,送给周昭王使用,当船行水中央时,船体垮塌,周昭王和祭公落水而亡。周昭王的右护卫叫辛游靡,身材高大,手臂特长,很有力气,捞到了周昭王。这段故事,被刻意隐瞒,没有公之于众。周昭王去世前后,姬周王室名声徒降,国势衰落。周昭王娶妻房氏,又称为房后,生太子姬满,并继位,即周穆王。
    周穆王即位后,任命伯婴为太仆。现今《尚书》中《君牙》《伯囧》两篇,就是记录这段历史。
    周穆王征讨犬戎时,得到一种炼钢赤刀,用它切割玉石,如同削泥。
    周穆王注重修养德行,曾经在涂山会盟诸侯,任命吕侯为国相,又称作甫候。周穆王在位第51年,年龄100岁,已然苍老衰竭,因为吕侯贤能圣德,周穆王命令吕侯写作《吕刑》一书,教化后代。周穆王在位55年,享年105岁,死于袛宫。

(三)共、懿、夷、


    周共王(亦称周恭王)能够延续周穆王的王朝法度和政令权威,所以以鲁国为轴心的《春秋》,颇为赞赏他。其实,自共王到夷王有过4代周王,但年代交替的历史记录不详。所以,一般依据鲁国记载,为姬周王朝正史。
    周共王在位20年去世,儿子姬囏继位,即周懿王。
    周懿王继位第2年,迁都城到犬丘。
    周夷王即位后,诸侯都来朝拜。周夷王走下銮车回礼,受到诸侯们尊重。周夷王登基第3年,身患重病,诸侯为他祈福祷告,希望他能够恢复健康。周夷王在位16年去世。

(四)厉、宣、幽


    周厉王沉溺酒色,荒淫无耻。
    据说,周厉王死亡前后,姬周王朝被共伯把持一段朝政。
    周宣王元年,指令昭穆公为国相,秦钟为大夫。周宣王当政期间,天下大旱。周宣王因为久旱不雨,以为天象示警,而心生敬畏。周宣王潜心修行,期盼消灾去祸,随即祭祀群神,到了六月普降大雨。大夫仍叔美,书写诗歌描绘此段故事,这就是《诗经•大雅•云汉》的由来。这一年,西戎杀害了秦仲,周宣王选拔贤良,樊侯仲山夫、尹吉甫、程伯休夫、虢文公、申伯、韩候显父、南仲、方叔、仍叔、召穆公、张仲等,并列为卿士。
   自周厉王不理朝政,国势趋于颓废,当时中国周边的獫狁、荆蛮族群,交替侵扰作乱。于是,周宣王修缮宫室,蓄养牛马,倾听建议,抚恤民生。指派南仲、召虎、方叔、吉父征讨叛乱,收复周朝版图。随后,周宣王宝车良马,仪仗威仪,四处田猎祭祀。因此,普天下感召王道实施,号称中兴。
    周宣王继位第30年,征讨鲁国。从此之后,诸侯之间不再和睦相处。
    郑桓公,名友,是周宣王的庶出弟弟。西郑这个地方,是姬友最初的封地。
    周幽王登基第3年,纳妃子褒姒。周幽王第8年,立褒姒为正妃,即王后。
    据说,周幽王纳妃褒姒时,褒姒14岁。在《诗经•小雅》中,像《十月之交》前后四首诗歌,即《节南山》《正月》和《雨无正》等,都是讽刺周幽王的作品。
    在《国语•鲁语》中,革曾对鲁成公说“幽王灭于戏”(大意:幽王死在戏这个地方)。现今,京兆新丰县东20里,还有戏亭。

(五)平、桓、僖、景、悼、敬、元、贞定、哀


    周平王元年,郑武公作为司徒,与晋文侯一起,维护周朝廷,辅助周平王,率领诸侯一起,将姬周朝廷向东迁居于洛阳。
    周桓王毫无信义,鲜廉寡耻,任由礼崩乐坏。在周桓王时,朝堂上下,谗言奸诈,畅通无阻。所以,在诸侯之间,背信弃义,手足相残,屡见不鲜。因此,在《诗经•王风•葛藟》中,诗人讽刺周恒王,导致周室道衰,以至于被九族离弃。
    另有记载,周平王时,朝廷势力衰微,有诗人用诗歌讽刺。在《诗经•王风》中,像《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和《中谷有蓷》等五首都是。周恒王丧失信义,践踏礼仪,邪行奸伪横行,九族相残互不怜惜,在《诗经•王风》中,像《兔爰》《葛藟》《采葛》《大车》等四篇,为此而作。
    周僖王即位后,颠覆文武治国方略,公开追逐侈靡奢华,热衷雕饰楼阁殿堂。因此,曾经遭到孔子讥讽。周僖王在位5年去世,儿子姬凉洪继位,即周景王。
    周景王因为心脏病,死于荣锜氏这个地方。当时,单穆公和刘文公拥立太子姬猛,即周悼王。周景王在位25年。
    周悼王将周景王葬在翟泉,也就是现在济阳太仓的那个大冢。
    据说,翟泉在洛阳的东北边,是周王的墓地。
    周悼王在周景王第25年的4月份继位,但当年11月便去世了,在位只有200天。所以,《春秋》上说:“王子猛卒,不成丧。”因此,史书没有记载周悼王丧葬的事情。随后,周悼王同一母亲的弟弟姬丐继位,即周敬王。
    周敬王在位44年。周敬王元年是己卯年,去世在壬戌年。
    周元王第11年,即癸未年,三晋联合灭掉智伯。周元王第28年去世,三个儿子争夺王位,最后姬应继位,即周贞定王。
    周贞定王在位10年,其元年在癸亥,去世在壬申年。
    周哀王继位3个月,弟弟姬袭杀王自立,即周思王。

(六)思、考哲、威烈、安、烈、显、慎靓、赧


    周思王在位5个月,被弟弟姬隗攻击残杀,继而登基,即周考哲王。
    周考哲王分封弟弟姬揭在河南,延续周公的官职,号称西周桓公。
    周考哲王的元年在辛丑,死亡在乙卯年。
    周威烈王的元年在丙辰,死亡在己卯年。
    周安王的元年在庚辰,死亡在乙巳年。
    另说,周威烈王死后,儿子姬耽继位,为周元安王。
    周安王的儿子姬喜继位,即周烈王。
    周显王元年,赵成侯、韩哀侯一起攻打周朝廷。周显王第2年,西周威公的继任者周惠公称王,并将自己儿子姬班,分封在鞏,号称东周惠公。由此,周王朝又分为东西,周王室更加微弱,此时掌控实权者在西周。
    周慎靓王第6年,儿子姬延继位,即周赧王。
    周赧王第27年冬季10月,秦昭襄王僭越自称西帝,齐闵王号称东帝;此年11月,秦、齐都去除帝号,恢复为王。周赧王45年,周赧王亲赴秦国,并得罪了秦王,秦国攻打周朝,周赧王苟且取悦秦国,得以偷生。
    “王”的称号,本来属于天子独享。到了周赧王时,各路诸侯随意称王,姬周王朝与诸侯之间,已然不分彼此。周赧王因向民众借贷,没有能力偿还,因而藏进高台楼阁躲债。周朝民众称这处楼阁为“讨债之台”,也就是洛阳南边的謻台。
    周赧王59年,秦国攻破韩、魏、赵。周赧王十分惊恐,背离秦国与其他诸侯连纵抗秦,率领天下精锐部队攻击秦国。秦昭襄王愤怒,派将军橑,攻击周朝。周赧王胆小怕死,亲自到秦国赔罪,并将所辖城池,全部奉献秦国。秦国收下周赧王所有奉献,将其放归周地,并降为平民。周赧王自然寿终。
    周赧王,姓名姬诞。之所以称“赧”,并非追谥。因为《谥法》中没有这个“赧”字。据说,周赧王当政期间,性格懦弱,穷困潦倒,曾因借债,无力偿还,而逃壁躲债,令人赧然惭愧,所以被称赧王。

(七)地望


    姬周的先祖后稷,最初分封在邰这个地方,即现在的扶风地界。到了公刘时,迁居到豳,即现在新平漆的东北边,还有豳亭这个地方。所以,《诗经•大雅•公刘》有“笃公刘,于豳斯馆。”(大意:勤勉公刘在豳地营地造屋)的记载。
    周太王古公亶父,为了躲避狄人祸害,沿着漆水,翻越梁山,迁徙到岐山南边居住。所以,现在美阳西北有岐城旧址。因此,《诗经•大雅•绵》上有“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说法。又因此,岐山南边被称作周原,故而取国号为周。
    姬周到了王季时,迁居到程。所以,在《书序》中有“唯周王季宅程”的简述。由此,《孟子》上称:“文王生于毕郢,西夷人也。”(大意:周文王生在毕郢是西边的人)。
    周文王继位后,迁都城到丰,也就是现在京兆地区的西边。所以,《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上说:“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大意:攻克崇国又营造丰邑)
    周武王攻克商纣王,着手营造洛邑,一方面把九鼎迁置于此,另一方面是将政治中心移到这里鼎力中国。现在洛阳的西南边,于洛水北面,还有鼎中观。
    周公作为周成王的国相,认为丰和镐的位置都太偏西,不方便各路诸侯的朝觐,曾经指派邵公占卜山水,认定洛水的北面是中国的中心。所以,在《援神契》一书中,有“八方之广,周洛为中。”(大意:国土八方,周朝厘定的洛阳,位于中间。)的说法。于是,在周成王时期,便开始建筑洛阳新邑,并放置九鼎,还将洛邑称为姬周王朝的东都。因此,《周书》上宣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唯洛食。”(大意:我在涧水东边和瀍水西边占卜,都只有洛阳适合。)
    另说,姬周初期,周公测定的王城,就在洛阳,又称为东周。所以,《公羊传》上有“王城者何?东周也。”(大意:王城是什么啊?就是东周啊。)另外,《地理志》上记载,王城是在郏鄏之地,故而称为郏鄏。因此,《春秋传》上说“成王定鼎于郏鄏”,即指黄河南边所在。现在的郏鄏东门,又叫鼎门,应该是九鼎从这里进入而获得的称呼。
    周成王时依靠占卜,营造洛阳,并建筑宫殿。在这里接受诸侯朝拜后,再返回丰或镐居住。因此,在《书序》中,有这样的解说:“成王即黜殷命,还归在丰。”(大意:周成王虽然废黜殷商而成为天子,但还是住在西边的丰都。)
    周懿王时,所迁都到犬丘的地方,也就是秦国所称的废丘,即现今京兆的槐里。在《世本》一书上,有“懿王居犬丘,厉王淫乱,出于彘。”这里所指的是河东永安地界。
    周平王即位后,迁徙居住洛阳,即《尚书•周书•洛诰》所说的新邑。《国语》上讲:“幽王灭,周乃东迁。”(大意:幽王死后,周朝庭迁往东面。)这话的意思,即所迁徙的地方,还在殷商时的王畿之内,也就是《禹贡》所说的豫州外方区域,即河、洛、瀍、涧水之间。姬周王朝的星宿,位于南柳七星张之分、鹑火之次。
    周敬王时为了躲避子朝的叛乱,又迁居到东边的成周,因此《春秋》有“天王入于成周”的说法。在此6年后,姬周朝堂稳定,于是把政治中心迁置成周,并由晋国出面率领各路诸侯,出资修缮王城。但是,终因成周太小,因此在拓展中,破坏了翟泉。翟泉在成周的北边,现在洛阳城中还有周王的坟冢。到了周赧王时,又前往西边的周王城,不久后周赧王就彻底下台了。
    传说,周文王居住在程,迁都城到丰。
    丰在现在京兆的鄠县东边、丰水的西边。据说,周文王曾经由程迁居到此。
    镐是姬周王朝的故都。镐在长安南方20里处。
    《春秋》上说“成王定鼎于郏鄏”。据说郏鄏的南门,就叫定鼎门,是因为九鼎由此迁入。
    洛阳在姬周朝代,称作成周。成周东西有6里11步,南北有9里100步
    传说,狄泉是殷商帝王的墓地,在成周的东北边。现在城中还有殷王冢。在太仓城中的大冢,是周景王的。
    周襄王15年时,秦、晋将陆浑戎的部属,迁徙到伊川居住。果符辛(注:不知何人)曾经说过这件事。
    晋国赵鞅接纳周王时,曾经指派汝宽守卫阙塞。服虔曾经说过“阙塞,南山伊关。”(大意:阙塞就是南山的伊关)
    虢地有三处。姬周称天王后,分封虢仲在西虢,这是一处;封虢叔于东虢,即成皋,这又是一处;现在郏郡的平陆县,是北虢,这是第三处。
    从周武王灭殷商一直到赢秦灭姬周,周朝历经了37个王,合计867年。他们分别是:1、武王,2、成王,3、康王,4、昭王,5、穆王,6、恭王,7、懿王,8、孝王,9、夷王,10、厉王,11、宣王,12、幽王,13、平王,14、桓王,15、庄王,16、釐王,17、惠王,18、襄王,19、倾王,20、匡王,21、定王,22、简王,23、灵王,24、景王,25、悼王,26、敬王,27、贞定王,28、元王,29、哀王,30、思王,31、考王,32、威烈王,33、元安王,34、夷烈王,35、显圣王,36、慎靓王,37、赧王。
    周公的儿子伯禽,在周成王元年分封在鲁国,在位46年,于周康王16年去世。鲁献公在位36年。鲁哀公于甲辰元年,庚午年去世。鲁悼公于壬申元年,甲辰年去世。陆元公于辛亥元年,辛未年去世。鲁穆公于壬申元年,甲辰年去世。鲁共公于乙巳年元年,丙寅年去世。鲁康公于丁卯元年,乙亥年去世。鲁景公于丙子元年,甲辰年去世。鲁平公于乙巳元年,甲子年去世。鲁文公于乙丑元年,丁亥年去世。鲁倾公于戊子元年,辛亥年去世。
    汉武帝元鼎4年,东巡到河、洛地界,思慕周代的礼仪道德,赐封姬嘉3000户和地方30里,称为周子南君,延续姬周祭祀。汉武帝元鼎5年,姬嘉进爵为承休侯,在封地上建城。汉平帝元始4年,祭祀姬周的后裔,被进爵为郑公。到了汉光武帝建武3年,赐封姬观为卫公。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9-23 15:08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9-23 15:10 编辑

#简介释说皇甫谧《帝王世家》的原因      据现今网络信息,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第二个整理历代帝王世系的历史书典。     据当下文献资料,皇甫谧去世后的第2年,“汲冢纪年/竹书纪年”出土。所以,关于上古历史传说性资料,皇甫谧所记述者,应该不受“竹书纪年”的影响。本文依照齐鲁书社现代出版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为底本,尝试用现代通俗语言,释说皇甫谧所讲述的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之所以如此,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事关中国远古历史,可以有案可查的知识印象吧。     毋庸讳言,凡诠释古文古典,则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本文作者,仅是处于业余爱好,自知才疏学浅,仅凭个人学识,唯有就事论事而已。此处作品在释文解说中,如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教。     上述说明,是本人于《天涯文学》中标题《汉晋帝王世纪传说》的封面简介。因为改标题作品,已被天涯社区屏蔽,故而整理以后,转发于此,请读者慎重选择性查阅。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10-3 17:05
继续欣赏学习老师的系列连载,感谢您的创作与分享,遥祝您国庆佳节快乐,幸福安康!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10-11 13:58
帝王世纪第七
前汉


    汉朝帝王的祖宗,可追溯到帝尧。汉代帝王,姓刘,丰公生了执嘉,执嘉就是刘邦的父亲,也被称作太上皇。太上皇的妻子叫媪,即昭灵后,生了儿子刘邦。刘邦,字季,也就是汉高皇帝。
    秦二世元年,各路诸侯叛乱,原楚国沛地的民众拥戴刘邦为沛公。秦二世第2年,刘邦进入武关,驻军灞上。秦王子婴投降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封刘邦为汉王,拥有巴蜀地方。楚王项羽元年,刘邦攻占雍州之地,拥有三秦地方。汉王刘邦5年,汉军在垓下打败楚王,并在东城追杀项羽,天下都归属刘邦,始得安定。春三月,被刘邦分封的楚王韩信等,一起推崇刘邦尊为皇帝。第2年,刘邦在定陶氾水北面,正式登基,并将都城设立在长安。刘邦登基第12年,死于长乐宫,享年62岁。最初,刘邦娶吕公的女儿,即高皇后,生了太子刘盈,继位刘邦。
    汉高祖刘邦在担任泗上亭长时,押解刑徒去骊山服役。但中途之上,刑徒多有逃离,刘邦分析赶到了目的地,其押送人员所剩无几。于是,当到达丰西泽休息时,刘邦在夜间解开刑徒器械,将他们都放了,而刘邦自己逃避于芒砀山,藏匿山水湖泽之中。
    刘邦出生在秦昭王51年,死于称帝后的第12年,寿限62岁。
    刘邦葬在长陵。长陵的山体东西方向有120丈,高13丈,位于渭水的北侧,距离长安35里。
    据说,丰公居家在沛地的丰邑,他的妻子梦见像龙一样的赤色大鸟,与她一起嬉戏,随后生了执嘉,也就是太公,即太上皇。太上皇的妻子叫媪,即昭灵后,名含始。含始在洛池游泳时,有玉色宝鸡叼着一颗赤色珠子。据称,这颗珠子叫玉英,谁若吞服,即可称王。于是,含始吞食了珠子,随后生下了刘邦,字季。
    皇甫谧说:世间礼仪道德,昭示着“至道称王,义道称霸。”然而,省察汉高祖一生,追究其之所以能够赢得天下,适逢秦朝暴虐混乱之际,而刘邦其人,即没有封地财产,又没有将相权势,只是起步于泗水亭长,而是利用智虑谋略,得以驾驭英雄豪杰,以至于驰骋鞭挞华夏。于是,有的靠威力致胜,有的靠德行服人,有的靠仗义成功,有的靠权术决断,虽然遭遇顺逆跌宕和艰辛困苦,终于成就了霸王帝业。所以说,世间登基称帝,原本就没有一定常规定律。古代所谓的唯圣贤美德得以称帝成王的理念信仰,到了此时此际,已然难以再现了。
    汉孝文帝在位23年,享年47岁,葬在霸陵,坟墓依山而建,庙号顾成。
    汉孝景帝在位16年,享年48岁,葬在阳陵,庙号德阳。
    汉孝武帝庙号渊龙。
    汉宣帝庙号乐游。
    汉孝元皇帝庙号长寿。
    汉成帝庙号池阳。
    前汉末年,刘婴为孺子,被扶持继位的第3年,废为安定公。之后,刘姓失去国家权力15年,到了更始称帝的第2年,平陵的方望等又将婴奉为天子。但数月后,更始帝将刘婴杀害。
    前汉时期,一共有过12位帝王。1、高祖;2、惠帝;3、高后;4、文帝;5、景帝;6、武帝;7、昭帝;8、宣帝;9、元帝;10、成帝;11、哀帝;、12、平帝。王莽立孺子刘婴,实质上摄政,3年后篡位。王莽篡位12年亡命时,已经是自称汉朝更始帝的第2年。
    自汉高祖元年到更始帝2年,一共230年。
    更始帝,姓刘,名玄,字圣公,在位共3年。
    春陵戴候熊渠,生了苍梧太守刘利。刘利生子刘张,刘张娶了何氏的女儿,生了更始帝刘玄。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10-11 14:01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10-3 17:05
继续欣赏学习老师的系列连载,感谢您的创作与分享,遥祝您国庆佳节快乐,幸福安康!

谢谢
力求善始善终,把这个作品尽快完成!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11-3 20:52
克谐 发表于 2019-10-11 14:01
谢谢
力求善始善终,把这个作品尽快完成!

好的,期待着您继续,并祝您秋琪,快乐!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