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什么样的新体诗是好诗 [打印本页]
作者: weiqing 时间: 2014-4-10 12:57
标题: 什么样的新体诗是好诗
本帖最后由 weiqing 于 2014-4-10 13:05 编辑
新体诗是相对旧体诗而言,又名自由体诗,顾名思义——自由自在地写出来的诗,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出现的一种不受传统格律束缚的新型体裁的诗。
新体诗不同于旧体诗中的古诗和格律诗,它没有固定的节、行、字,也没有平仄、对仗、押韵、粘连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而且还不具有那样整齐划一的“音步”(每行诗中的基本停顿),有的新体诗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用。而且,它无固定的格式,更加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虽然,有的新诗完全不用韵,但大多数诗作仍然是押韵的,只是押韵方式充分自由而已。
因此,这种不受拘束的诗,在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向往自由的今天,越来越受到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
说起新体诗, 不能不提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这首诗创作于1928年,它既是一首令人难忘的抒情诗,也是长久积存在诗人心中情感的再一次爆发。康桥是诗人曾经求学于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是康桥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启迪了诗人的心灵,康桥对于徐志摩有再造之恩,在诗人心中留下了的美好的记忆。在故地重游后,诗人将满腔深情倾注在他的诗歌语言中,写下了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久违的他,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一开头,诗人匠心独具地连续用三个“轻轻的”,就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飘然而去,他那深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 。”是诗,又是歌,声调是那样的悠扬,意境是那样美妙。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 。
由第二节开始,诗人从内心抒发着对康桥深深的爱: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滟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 虹似的梦。
诗写得很飘逸,很灵动,也很真挚、深沉,美妙的景物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交融在一起,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 。
因为诗人已在康桥度过了一段极其美好的时光,康桥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康桥赋予了诗人新的生命,又何必带走一片云 呢?全诗一气呵成,节奏舒缓,韵律和谐,情景交融,动人心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代表之作,当之无愧地被奉为新体诗歌的优秀典范。
这首诗自1928年问世以来,喜爱它的文学爱好者便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人们欣赏这首诗,赞美这首诗,因为不论是从跌宕起伏、细致深切的思想和感情,还是从丰富美丽、耐人寻味的想像和意境,以及它凝炼、形象而带有绚丽色 的语言,以及和谐、流畅并带有轻微弹跳的节奏等方面来赏析,《再别康桥》都是一首优美隽永、荡气回肠的好诗。
诗歌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一是高度集中并且形象地反映生活;二是感情、情节的跨越、跳跃;三是遣词用语的精心挑选和锤炼。
新体诗中虽然有的诗似乎完全不用韵,但仍可以看到,大多数诗作显然是押韵的,只不过没有严格的规定,而且 好的新体诗也同样讲求生发想象,创造意境。
可以说,凡是符合以上特征的诗歌就是好诗。
且看台湾诗人张朗写的一首诗《怀人》:
绵绵的春雨
为我的小楼
挂起了一幅长日不卷的珠帘
无端地敲响了
满楼的寂寞
独对长窗 我
想烹一壶茶 想写一首诗
又想你翩然来临
穿帘而入
茶正开 诗刚成
《怀人》这首诗遣词用语非常精炼,不仅集中、形象地反映生活的一个片段,描绘出了这样一幅画:春天,下起了雨,我坐在小楼中,连绵不断的春雨,像“挂起了一幅长日不卷的珠帘”(这样的比喻贴切、生动),雨滴敲响了“满楼的寂寞”;而且,诗中感情、情节出现跨越、跳跃,为了消解这难耐的寂寞,我想烹一壶茶 想写一首诗,还想起了“翩然来临”的你,在你进来时,“茶正开,诗刚成”;先写现实中无比孤寂的我,后写想象中何等惬意的我,两相对比,令人眼前一亮。全诗之妙,还妙在“言有尽,意无穷”,诗中所怀的人是谁呢?是风度翩翩的朋友,还是妩媚动人的情人?让读者去想象,一种朦胧美,极富思量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其如此。
新体诗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来抒发诗人汹涌澎湃的激情,这激情来源于生活,而且,总是跟特定的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精粹、凝炼的语言,抒写出诗人独特的心灵感受。
欣赏诗歌的关键和着眼点,不仅在于体味出诗的意境,更重要的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藏克家有一首诗《三代人》: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只有短短的三句话,六行诗,朴实的诗句,炽热的感情,语言极为精粹、凝炼,它不仅表现出了丰富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且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状况,代表了三代人相同的命运,一代又一代农民,老的、少的、活着的、死去的都永远被束缚在同一块土地上,艰辛地度日。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哀伤,也表达了诗人对勤劳、忠厚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样的新体诗才是真正的好诗!
几年前,中国诗坛出现了一种被网友戏称为“梨花体”的诗(“梨花体”是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的名字的谐音)。
例如其作品中的《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又如《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前两年,又冒出了所谓“羊羔体”的诗,由中国作协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奖获得者,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所写,例如《徐帆》:
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
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
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
一墙之隔
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
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
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
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
……
以上这两种新体诗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非议,说它们是“口水诗”的代表,说它们是“一句话分成好几行来说便成了诗。”
还有的网友读完这类诗后,恍然大悟地说:“原来,诗,就是在写文章时不停地按回车键所造成的东西啊!”
人们惊呼,写这样的诗居然还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也难怪网友这样说,因为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尽管,在这两类诗歌中,也有写得比较好的,甚至能够得到国家级的诗歌大奖——鲁迅文学奖,那总该有其所长吧,至少应该说,这样的诗采用了一种白话手法,诗歌里充满了浓烈的感情,主题是阳光的,是积极向上的;风格富有鲜明的个性和人情味,使人感受到一种别开生面的新鲜气息;语言生动活泼,节奏、声感上也具有音乐美。却为何会“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引起网友如此大的反感呢?
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过于直白,二则太不精炼。这两点是与将诗歌相去甚远的,故此遭到网友们的拍砖。
由此可见,新体诗除了必须善于创造意境和饱含强烈的感情外,同时还千万不能忘记诗歌最典型——最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别之处,那就是既要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还要在遣词用语中“炼字”、“炼句”、“炼意”。
时值今日,爱好新体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时代不同了,个性化,多元化,人们进步了,视野空前开阔,思维更加奔放,情感尤为强烈,今天的人们不愿承受太多规矩和约束,不愿做诗歌格律的“奴隶”,他们希望在全新的诗歌领域中获取更大的空间和自由,更加自由自在地释放内心的情感。这,大概就是自“五四”以来,新体诗长盛不衰,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受到文学爱好者欢迎的重要原因吧。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4-4-10 13:04
欣赏!
作者: weiqing 时间: 2014-4-10 13:07
谢谢关注!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4-4-10 13:10
新体诗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来抒发诗人汹涌澎湃的激情,这激情来源于生活,而且,总是跟特定的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精粹、凝炼的语言,抒写出诗人独特的心灵感受。
欣赏诗歌的关键和着眼点,不仅在于体味出诗的意境,更重要的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soso_e179:}
作者: 王学玉 时间: 2014-4-10 13:18
拜读!受益非浅!好!赞!{: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82:}
作者: weiqing 时间: 2014-4-10 16:11
谢谢!互相交流学习。
作者: weiqing 时间: 2014-4-10 16:14
谢谢了!多提宝贵意见。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