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冷棋 [打印本页]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8 11:28
标题: 冷棋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2-8-20 05:41 编辑



冷棋,泛指出其不意的棋子。用在谍战中,就是那些受命长期潜伏等候召唤的特工。
北京和平解放初期,国民党的两大特务组织保密局与党通局在民间埋下了大大小小无以数计的冷棋。这些不起眼的棋子有些很快就被唤醒,很快就被人民公安军拿下;有些则被长期冷落,甚至于一生都未被唤醒。那些从未被唤醒过的冷棋渐渐融入了茫茫人海,慢慢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以平民百姓的面貌消失在大千世界里。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些从未被唤醒或者人近黄昏时才被想起来的冷棋。

第一章

左老太太步履蹒跚的走出楼道,扛着一床看上去比她瘦小身材大许多的褥子。
冬天难得的大晴天,日头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趁着好天气,左老太太寻思正好把家里的被褥拿出来好好晒一晒。
左老太太八十有九,耳不聋眼不花,满头银丝,梳理的整整齐齐,上穿对襟儿小袄,下穿山里人那种兜裆裤,一双显然是后期解放过的小脚上穿着绣着团花儿的老布鞋。
院子里的人们都很熟悉左老太太,也都很喜欢左老太太。左老太太的人缘儿相当好,年轻的时候在山里遇到了后来的老伴,一位骁勇善战的八路军干部,老两口相濡以沫大半辈子,跟老伴从来都没红过脸吵过架。早年间因为战争跟建设新中国的缘故,两口子都忙着各自的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左老太太四十岁上先得一儿,两年后又得一女。
不久前,老伴撒手西去,左老太太悲伤了好一阵子……
院子里的居委会只要一开会就拿左老太太当五好家庭的先进典型,交口称赞着这位勤俭持家的小老太太。
左老太太颇为费力的把褥子挂到铁丝上,左右捋捋平整,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只小枕头,就近找了张石头凳子,沐浴在温暖的冬日中,竟自顾自的躺下,不一会儿,鼾声四起。
院子里的人们对左老太太的生活习惯早就见怪不怪,要是哪天见她出来没带小枕头没睡石头凳子,反而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
左老太太的小枕头就是那种普通的小枕头,长条形圆筒状,就是那种山里人常用的荞麦枕头,只是比那种枕头小了两个号儿。年轻人不是很了解,院子里上了年纪的人多数都知道,小枕头一直陪伴在左老太太的身边,听说是左老太太被鬼子杀害的爹娘留给闺女的唯一念想。
左老太太的生物钟特别准点儿。
睡多久,啥时醒,生物钟掐的准准儿的。
正晌午的日头磨磨蹭蹭的往西边走了几步,左老太太醒了。
伸了个懒腰,把小枕头塞回到怀里,边轻轻拍打着身体,边颠着解放脚颤巍巍往自家所在的楼走去。
嗯,该给孩子们忙活晚饭了。
老伴儿去世后,留下一套大房子。按照继承法,这套大房子理所应当的转到了左老太太及儿子跟女儿的名下。左老太太的儿子在机关工作,女儿高中毕业就去了外国留学,学成后依照国家的指示留在了那里,房产这一块儿是女儿主动提出放弃了。这样一来,大房子就显得十分的宽敞。起初,左老太太跟儿子单过,儿子早出晚归的,宽敞的大房子里就只剩下老太太孤单单一个,日子久了,再宽敞的大房子也慢慢变得空旷起来。
好不容易,左老太太熬到了当婆婆,儿媳妇是儿子的大学同窗,人长得不赖,江南人,说起话来慢声细气的,笑起来眼睛就会眯缝着,看着老喜庆的样子。又过了些年,小孙子降生了,空旷的大房子又变得宽敞起来,欢声笑语的日子渐渐的减轻了左老太太丧偶的悲凉。
然而,这种好日子没能持续多久……

作者: 苍穹    时间: 2019-11-8 11:43
继续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8 12:18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4 编辑

第一章

左老太太步履蹒跚的走出楼道,扛着一床看上去比她瘦小身材大许多的褥子。
冬天难得的大晴天,日头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趁着好天气,左老太太寻思正好把家里的被褥拿出来好好晒一晒。
左老太太八十有九,耳不聋眼不花,满头银丝,梳理的整整齐齐,上穿对襟儿小袄,下穿山里人那种兜裆裤,一双显然是后期解放过的小脚上穿着绣着团花儿的老布鞋。
院子里的人们都很熟悉左老太太,也都很喜欢左老太太。左老太太的人缘儿相当好,年轻的时候在山里遇到了后来的老伴,一位骁勇善战的八路军干部,老两口相濡以沫大半辈子,跟老伴从来都没红过脸吵过架。早年间因为战争跟建设新中国的缘故,两口子都忙着各自的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左老太太四十岁上先得一儿,两年后又得一女。
不久前,老伴撒手西去,左老太太悲伤了好一阵子……
院子里的居委会只要一开会就拿左老太太当五好家庭的先进典型,交口称赞着这位勤俭持家的小老太太。
左老太太的儿女随她姓,据说是因为当年在敌占区为了八路军家属的安全考虑才随了她姓左。
左老太太颇为费力的把褥子挂到铁丝上,左右捋捋平整,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只小枕头,就近找了张石头凳子,沐浴在温暖的冬日中,竟自顾自的躺下,不一会儿,鼾声四起。
院子里的人们对左老太太的生活习惯早就见怪不怪,要是哪天见她出来没带小枕头没睡石头凳子,反而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
左老太太的小枕头就是那种普通的小枕头,长条形圆筒状,就是那种山里人常用的荞麦枕头,只是比那种枕头小了两个号儿。年轻人不是很了解,院子里上了年纪的人多数都知道,小枕头一直陪伴在左老太太的身边,听说是左老太太被鬼子杀害的爹娘留给闺女的唯一念想。
左老太太的生物钟特别准点儿。
睡多久,啥时醒,生物钟掐的准准儿的。
正晌午的日头磨磨蹭蹭的往西边走了几步,左老太太醒了。
伸了个懒腰,把小枕头塞回到怀里,边轻轻拍打着身体,边颠着解放脚颤巍巍往自家所在的楼走去。
嗯,该给孩子们忙活晚饭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9 06:39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3 编辑

老伴儿去世后,留下一套大房子。按照继承法,这套大房子理所应当的转到了左老太太及儿子跟女儿的名下。左老太太的儿子在机关工作,女儿高中毕业就去了外国留学,学成后依照国家的指示留在了那里,房产这一块儿是女儿主动提出放弃了。这样一来,大房子就显得十分的宽敞。起初,左老太太跟儿子单过,儿子早出晚归的,宽敞的大房子里就只剩下老太太孤单单一个,日子久了,再宽敞的大房子也慢慢变得空旷起来。
好不容易,左老太太熬到了当婆婆,儿媳妇是儿子的大学同窗,人长得不赖,江南人,说起话来慢声细气的,笑起来眼睛就会眯缝着,看着老喜庆的样子。又过了些年,小孙子降生了,空旷的大房子又变得宽敞起来,欢声笑语的日子渐渐的减轻了左老太太丧偶的悲凉。
然而,这种好日子没能持续多久……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9 06:48
收藏,拜读!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0 11:04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2 编辑

第二章

都说婆媳是天敌,这个说法几乎都印证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当然了,也不能以偏概全,婆媳相处和睦的家庭也不是没有,那毕竟是个别现象。
左老太太的儿媳妇起初是个挺好的女子。但是,性格再好,脾气再温顺,也架不住婚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架不住高龄婆婆的絮絮叨叨,也架不住老辈人的一万个看不顺眼,总而言之吧,开始小两口跟左老太太过的时候,天下是太平的。当小孙子来到这个大家庭以后,各种以前看不见的矛盾也就随之而来,夹枪带棒的摆到了桌面上。
左老太太骨子里还是那种打娘胎里带过来的三从四德,儿子儿媳工作都很忙,带小孙子的责任跟义务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她老人家的肩头。幼儿时代,小孙子十分的依赖奶奶,奶奶说一从来没有二,儿媳妇也乐得如此,没有了孩子从旁折腾,小两口晚上洗漱完毕,上了床关上门还能亲热一番,有人帮着挑担子,何乐不为啊!
时光走的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小孙子从牙牙学语一家伙蹦跶到了小学,孔孟之道,三字经这些个旧社会私塾里教的东西显然是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了。小孙子的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儿媳妇的脸上开始挂不住了。
被剥夺了少年教育的左老太太只得一脸不悦的坐在厅里看着那个儿媳请来的马尾辫小姑娘耐心细致的辅导着小孙子的功课。
时间一长,左老太太就绷不住了。不让辅导也就罢了,儿媳居然连祖孙两个抵足而眠的权利也给拿走,这让抱着小孙子一起数星星的左老太太大为光火,于是,平素里的各种小矛盾攒在一起猛然喷发出来……
儿子在这个家里就是一块双面胶,两头劝两头不落好,一生气,谁也不管,闷头扎在书房里做他的学问去了。
左老太太吵累了,就把自己关在属于自己的小屋里,抱着小枕头,俩眼望着窗外飘落的秋叶,心思也跟秋叶一般洒了一地。
有时候儿子推门进来时,发现母亲独自坐在床沿上,嘴里絮絮叨叨的不知在念着什么,见儿子进来,老太太立刻止住了无声的絮叨,满脸慈爱的拉着儿子的手,抚摸儿子的头,眼里全都是饱满的爱。
家庭矛盾也就罢了。左老太太的女儿常年在国外,很少回来,就算是回来也是来去匆匆,一天都不多呆。
女儿回来总会给母亲,哥哥嫂子跟小外甥带很多礼物,背着哥嫂时,女儿就偷偷往母亲的手里塞上一沓子花花绿绿的外国钞票,千叮咛万嘱咐的要母亲收好,不要给哥嫂要了去。母亲攥着钞票忙不迭的点头应着,然后把钞票都塞进贴身的小枕头里,紧紧抱在怀里。每次都要先用剪刀挑开线才能塞钱进去,女儿索性给母亲在小枕头上安了个拉链儿,还挂了把精致的小锁头。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日子久了,儿媳妇不免心里嘀咕。从嫁进这个家到孩子长大,婆婆走到哪儿都会抱着个小枕头,从不离身。有时候出于好心,儿媳妇想帮着婆婆洗洗,不料却被婆婆轻轻推开。
儿媳儿不高兴,跑去问丈夫,丈夫听了也只是哦一声,说那是外公外婆留给母亲的唯一念想,想来是上面留有老辈人的气息,母亲老脑筋,怕给洗没了吧。不碍事的。
寒来暑往,小枕头总是抱在左老太太的怀里,儿媳妇从最初的理解渐渐转化成了怀疑,她怀疑小枕头里有老太太的棺材本儿,有存折,搞不好还有金银细软……原本是很平常的拥有,到了儿媳妇那里竟然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只有夜深人静之时,左老太太才会小心翼翼的用女儿给她的钥匙打开拉链上的小锁,从里边摸出女儿塞给自己的外国钞票,一遍又一遍的数,数完了又一张一张的凑在小台灯下看。曾几何时,这些花花绿绿的钞票在左老太太眼里连粪土都不如。左老太太清晰的记得,当年,也是一个深夜,那个从不显山露水的男人从后窗户跳进自己的闺房,把一大堆东西倒在自己的卧榻上,最后又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叠花花绿绿的钞票塞到自己手里,小声道:“拿好,有了这个,这辈子吃穿不愁。”
左老太太眯缝着老眼,嘴唇微微颤抖着,手里的钞票渐渐幻化成那个男人英俊的面孔。
手里的钞票左老太太认得,叫做美元。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10 11:32
继续关注中。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1 22:49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2-8-20 05:44 编辑

第三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饶是上天再眷顾有缘人,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左老太太过完九十大寿的第二天,忽然心如刀绞,面如金纸,只来得及按了一下家里的紧急呼叫器开关就不省人事了。
醒来时,周遭都是洁白的,朦朦胧胧中,似有白色发光的小天使们侧立两旁。左老太太似乎隐约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看到了当年风华正茂时节的同学少年,看到了抿着嘴唇表情严肃的孙文从巨幅画像上凝视着自己,看到了双手拤腰站在小礼堂台上训话的郑介民局长……
我这是上了天堂么……
左老太太在心底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上帝啊,我总算解脱了!
忽然,画风一变,眼前出现了日思夜想的女儿,女儿紧紧抓着自己的手,嚎啕大哭着。一旁站着表情奇怪的儿子跟那个跟自己彼此都不待见的儿媳。
又过了一会儿,视界模糊了,隐隐约约听到有个声音在耳边低语:2381同志,2381同志,我奉命前来与你联系。醒醒……
左老太太使劲动了动自己的胳膊,发现胳膊并没有僵硬,手还能活动,于是下意识的伸手去怀里摸小枕头,是啊,那多久了,上边终于派人来找自己了,是时候拿出那张保存一辈子的纸卷了。
蓦地,左老太太局促起来,虽然身体还不能动弹,但是,从她快速翕动的嘴唇跟不停颤抖的眼帘可以看出,左老太太的大脑在疯狂运转,左老太太彻底的慌了。那个随地随地陪伴自己的小枕头不见了。
左老太太使劲全身力气终于喊了出来:“我的命根子啊!”
也就是这一声之后,左老太太彻底醒了过来。
她朦胧中看错的是身边并没有天使,也没有日思夜盼的女儿,只有表情僵硬的儿子跟满脸鄙夷的儿媳妇,哦,还有两位穿着制服的人。
儿媳妇的手里抓着的正是左老太太的小枕头。
儿媳妇撇了撇嘴,颇为嘲讽道:“我说您怎么总是抱着不撒手,我还以为这里边儿藏着金银珠宝呢,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啊!原来您还有这层身份呢!您知道不?您这身份害惨我们了!”
左老太太听到这些,又看到了儿媳妇手中已经扯开拉链的小枕头,反倒平静了。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着面前的空气说道:“也好,我再也不用做噩梦了,这一辈子我养育了你男人,带大了你儿子,给这个家操够了心,对于这个家,我问心无愧。只是感觉有些对不起你那过世的公公,他是好人,我是坏人。”
说完,闭上眼睛,不再理睬儿媳妇。
从始至终,儿子没说一句话,并不是他没话可说,而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无所适从,身处保密单位的他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现在与生母之间的关系。生母真实身份的暴露无疑会给他的仕途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仿佛一瞬间,那个从小捧着自己疼着自己护着自己的慈母变得遥不可及……
两位穿制服的人倒也没有过分的难为这位年逾九旬的老妪,两人低声交流了片刻,其中一人走到门口掏出手机……
很快,左老太太被转院了。
左老太太从大院里彻底消失了。不但左老太太消失了,连带左老太太的一家人也跟着消失了。就好像这个大院里从来就没有过这一家人似的。
过了些年,左老太太的女儿功成名就,从海外衣锦还乡。有关单位约见了她,并向她通报了她母亲的事情。
女儿不满足于有关单位的解释,曾试图与兄嫂联系,但最终无果。
站在大山深处的墓碑前,女儿陷入了沉默。
如果那个手欠的嫂子没有私自拆开小枕头,左老太太的一生兴许就能画上个完美的句号。遗憾的是,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可以拿来后悔。
墓碑上简单的刻着:左翼,1928-2018
------------------------
左翼,女,保密局特工,抗战后期加入军统,奉命潜入八路军抗日根据地,1949年奉命潜伏于北平,代号2381。从49年至终老,从未被上级启用,却被人间世俗“唤醒”,可悲可叹也。

作者: 老西儿    时间: 2019-11-12 08:13
茶兄辛苦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2 16:37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5 编辑

第四章

已经记不清这是老李第几次见义勇为了。
老李是位理发师,街坊四邻当中的老一辈曾见过老李跟他的授业恩师一起在城里走街串巷为百姓服务,那时候的老李还是小李,授业恩师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手艺人,老实本分,敬客如宾,童叟无欺。授业恩师驾鹤西去后,这副剃头挑子就落在了当年还很年轻的小李肩上。剃头是小李的主业,要说小李的副业,那可多了去了。谁家的下水沟堵了,只要在胡同口吆喝一嗓子,小李保准放下手里的活儿一溜小跑着过来帮忙;谁家的粮油米面缺了,家里没有卖力气的,知会一句,小李马上给大包小包扛到家里;谁家的小两口拌嘴斗气了,小李一准儿是那个和事佬;谁家的老人身子骨不合适了,只要小李人在附近,肯定有求必应,帮着人家送医院取药跑腿儿……这年头多了,街坊四邻都把剃头小师傅当成了自家的一份子,逢年过节都争着抢着邀请小李师傅到家吃上一口年夜饭,裹上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节。
小李的授业恩师还在世那会儿,听老爷子讲,小李是个苦命的孩子,爹娘等亲人都被日本鬼子给祸害了,小小年纪就颠沛流离,一路讨饭流落到了这里,在胡家营子村跟老师傅遇到,小李挥舞着讨饭的棍子打跑了想抢钱的混混,保住了老师傅那一天的饭口。老师傅也是个苦命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当下就把小李收做了关门弟子。从那以后,小李扔掉了讨饭的棍子,跟着老师傅开始了剃头学徒的日子。
小李人机灵,手巧,心善,学啥都是一点就通,很快,就能帮着师傅独当一面,有了小李的帮衬,师徒俩的日子才算慢慢好了起来。
解放了,天亮了,人民当家做主了,小李跟师傅再也不用走街串巷了,人民政府给他们师徒两个安排了住处,还添置了窗明几净的理发屋,师徒二人从心底里感念新社会的好,于是更加勤奋的开始为新社会服务。
毕竟岁月不饶人,老师傅到底挡不住终了的到来,临终,把跟了自己大半生的剃刀传给了小李,要小李对天起誓,一辈子做好人,做好事,不昧良心,如有违背,天诛地灭。言罢撒手人寰。小李嚎啕大哭,给恩师磕头连连,发下重誓。
小李果然不负师傅的临终嘱托,从公私合营到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小李变成了老李,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却一成不变。老李曾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及市劳动模范称号数次,几十年里,受过老李滴水之恩的人家数不胜数,老李自己都记不清见义勇为过多少回,每一回都是人家千恩万谢,自己淡然一笑,了之。
人活到了这份儿境界,已然是超凡脱俗。
可是,这一回,老李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了。
那天下班早,老李溜达到路口,打算去吃碗卤煮,刚打算过马路时,身边忽然蹿过去一个熊孩子,老李吓一跳,刚要说一句什么,就见斜刺里杀过来一辆130卡车,眼瞅着熊孩子跟卡车近在咫尺,卡车司机无疑是瞧见熊孩子了,刹车绝对是往死里踩了,车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熊孩子吓傻了,呆呆站在马路当间不动窝,电光燧石就那么一瞬间,老李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将熊孩子推了出去!
熊孩子摔倒在马路对过,老李却倒在了血泊中。
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但由于失血过多,加上送往医院时路途遥远,老李的两条腿最终还是没保住。
躺在病床上,望着下半身空空如也,老李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4 11:54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5 编辑

第五章

老李的腿没了。
老李的理发馆好些日子没开了。
老李的那些个老主顾头发长了,自然而然的溜达到了小门紧闭的理发馆跟前,扒着窗户往里瞧。
就在大家伙都以为老李从此撂挑子歇菜的时候,却意外的看到老李摇着轮椅回来了。
老李又回来为人民服务了。
人,大多数都有生活惯性,有的人干了一辈子教书匠,退休了,还是免不了时长回到教室外,看着年轻的后辈接茬儿教书育人;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的匠人,老了老了还是忍不住想再折腾折腾……心理学上管这叫惯性。老李觉得自己还没到需要别人床前伺候的份儿上,虽然腿没有了,可自己还有一双灵巧的手,照样可以拿着剃刀跟推子,继续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没了双腿的老李在动作上确实不如从前灵活,至少不能像昔日那样围着顾客们转了,毕竟轮椅终归是替代不了自己的腿。尽管如此,老李的理发馆依旧高朋满座,老主顾们依旧喜欢来这里,哪怕是排个一两个钟头的队也不在乎,排着队,跟老李聊个天儿也是个乐儿。这一聊还真就聊出了彩儿:敢情老李小时候还杀过日本鬼子!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7 11:09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6 编辑

老李嘴上不闲着,手头上也不闲着。无论是板儿寸还是三寸小平头,亦或是偏分中分大背头,乱蓬蓬的头发在老李的推子加剪刀下马上就焕然一新,有模有样。
在老李的嘴里,老李出身北方大户人家,从小那也是锦衣玉食的主儿,丫鬟老妈子车把式一大堆,四乡八县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日本鬼子入侵那年,老李还小,家里就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是邻县最大绸缎庄老板的千金,上过洋学堂,喝过洋墨水,知书达理。就在老家儿大操大办之际,一队日本鬼子闯进了婚礼现场。
当时的中国百姓对日本鬼子的本性压根儿就没有认识,秉承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对突如其来的日本人完全没有戒心,热情的招呼日本兵入席,得到的确实如林的弹雨!
日本鬼子杀光了前边大院里所有的人,当时,老李跟新娘子刚入洞房,听到前边的枪声时,还以为是在放炮仗。日本人冲进洞房时,老李跟新娘子都傻在当场,老李挨了鬼子一颗枪子儿,人事不省……
等老李悠悠醒转时,新娘子衣衫不整的吊在自己的面前,敞开的门外隐约传来了狂笑跟咀嚼声。
老李命大,鬼子的子弹穿透了衣裳,打在了母亲偷偷为他掖在贴胸口袋里的长命锁上,老李只是被强大的冲击力打晕而已。
老李红了眼,四下里踅摸,在马厩里找到了一柄大铡刀,老李岁数小,身体单薄,大铡刀只好拖着。
老李还没走到月亮门那里,就听到前院又传来了爆豆般的响动,伴随着鬼哭狼嚎的惨叫声……
老李背井离乡,一路乞讨来到了京郊,巧遇剃头师傅,这才有了师徒的一段缘分。
其实,老李只说了他真实遭遇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来的。
当时,前院响枪时,老李正费力的拖着大铡刀穿过月亮门,刚走到门口,就与一个大高个撞了个满怀!
后来,老李才知道,整整一个村的父老乡亲都被日本鬼子屠杀殆尽,正当鬼子坐在死者的尸体堆上大吃大喝时,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猛烈打击,当下全部毙命。消灭这群鬼子的是当时国民党敌后游击先遣队的一部。
怀着家仇国恨的老李在国军战士的协助下埋葬了全村父老跟才过门的媳妇,毅然决然扛起枪投身到了抗日洪流之中。几年下来,老李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少爷成长为一名铁骨铮铮的硬汉,死在他枪下的日本鬼不计其数。再后来,抗战胜利,老李被改组为保密局后的大当家毛齐五招募到麾下,经过了歌乐山的中美合作所专家的严酷培训,成了一名技能全面的冷血特工。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奉上级指令,老李乔装改扮成乞丐,在京郊附近巧遇了剃头的老师傅……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17 16:21
茶炉 发表于 2019-11-10 11:04
第二章

都说婆媳是天敌,这个说法几乎都印证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当然了,也不能以偏概全,婆媳相处和 ...

钱不是万能的,然而没有钱万万不能。也许矛盾就此拉开了吧。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17 16:26
茶炉 发表于 2019-11-11 22:49
第三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饶是上天再眷顾有缘人,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左老太太过完九十大寿 ...

还以为从不离身的枕头里是她的女儿给她的钱财,没想到却是意料之外!读罢,意犹未尽。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17 16:33
茶炉 发表于 2019-11-14 11:54
第五章

老李的腿没了。

老李师徒的相遇,不管是命运还是缘分,却如此一波三折,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8 18:27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6 编辑

第六章

街坊四邻都知道老李是孤儿,是授业恩师跟新中国先后养育了他,从来也没听说过老李还有亲戚。
这一天,胡同口走来了两位穿着得体的中年人,一男一女,逢人就打听剃头师傅住在哪儿,人家问她是剃头师傅什么人,女人红着眼圈道:“他是我失散多年的堂哥,我们托了好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才打听到他如今到了京城。”热心的街坊马上带着一男一女来到了老李的理发室。
一进门儿,老李正坐在轮椅上聚精会神的给顾客修面。
那女人见到老李,瞧见了老李坐在轮椅上,就是一楞,欲伸手去拉扯,倒是她身边的男人反应快些,赶紧拽住女人的手,拉住了她:“哎呀,妹子,没瞧见咱哥在为人民服务么?咱等一下,找都找到了,不在乎这一会儿。”
老李给顾客忙乎完,抬眼看了看面前表情急切的这一对男女,问:“本店不做女发,这位男同志您要理什么发型?”
女人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哥哥!大哥哥!是我呀!我是金凤啊!大伯伯的女儿李金凤啊!哥呀,找的我们好苦啊!”
男人的眼圈也红了,瓮声瓮气道:“哥,俺是金凤的爱人刘全德,也是金凤她们村上的,小时候俺见过您呢!您怎么,这腿是怎么了?”
大伯伯家的女儿李金凤,她男人刘全德。嗯,暗号没错儿,这是上司派遣老李潜伏时前千叮咛万嘱咐的,言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对自己说这两个名字跟辈分儿,那就是接头人,就说明老李被唤醒了。

作者: 老西儿    时间: 2019-11-19 16:19
唤醒不都是通过广播和报纸的吗?直接见面风险太大了吧?茶兄,不好意思,挑刺儿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9 17:05
老西儿 发表于 2019-11-19 16:19
唤醒不都是通过广播和报纸的吗?直接见面风险太大了吧?茶兄,不好意思,挑刺儿了

其实,海峡那边唤醒他很多回了,他都置若罔闻。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19 17:17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6 编辑

故事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电影电视剧里那潜伏特务被唤醒不都是通过电台或者广播的形式么?直接见面接头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其实,海峡那边呼唤老李不是一回两回了,都是通过短波电台以暗号的方式,但是,老李却置若罔闻,一次都没有回应。是因为老李没有听到上峰的呼唤还是老李压根儿就没去收听短波电台的呼号呢?当然不是,老李在潜伏的初期,也同他的老东家一样,幻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幻想着同盟国能在朝鲜战场上大获全胜,蒋委员长能光复大陆,解放他们这些冒死潜伏在曹营的徐庶们……
然而,随着朝鲜战局的瞬息万变,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鸭绿江的另一侧取得的节节胜利,随着板门店的停战谈判最终以白头雕为首的联合国军失败而告终,不少徐庶们的梦幻彻底破灭,他们毕竟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目睹着日新月异的发展,曾经黑暗的灵魂被一次又一次的洗涤着,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已经悄悄的开始把自己当成了好人,当成了新人,当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份子,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这些潜伏人员的思想发生了本质上的蜕变,对于上峰的呼唤也就真的“置若罔闻”了。如果不是海峡那边对老李这批人还心存幻想,冒险派人前来接头的话,老李的人生可能就会朝向另外一条轨道前进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4 11:22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7 编辑

原本老李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尽管残疾了,身残志不残,自己还有一双勤劳的手,坐在轮椅上照样能为人民服务。如果,老李能抱着这样的心态快乐的活下去,兴许对他对其他人都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然而,事情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就在此时,海峡那边的接头人出现了。
李金凤跟刘全德当然不是真名,这二位也不是冷棋。这二位是通过第三国进入我国境内的、实打实的台湾特工。上头曾经多次在电台呼叫过老李,老李始终未予答复,由于四九年保密局及党通局还有陆军情报局等敌特组织潜伏在北平的冷棋一个一个被新中国的人民公安拔除,台湾方面手头可以利用的冷棋着实是所剩无几。以往,如果冷棋遭遇拔除,都会有风吹草动,如果没有被发现,就说明这颗冷棋还在冬眠中,还未被唤醒,还有利用价值。基于这个缘由,台湾方面当年下令安插老李的那个前保密局高官、后转入侦防局的某少将决定冒险一搏,派遣了手下一男一女两名特工经韩国到大陆,冒险进入北京,寻找老李这枚还未被唤醒的冷棋。
夜里,在老李的独门独户小院里,接头人之一的李金凤向老李出示了上峰带来的缩微菲林,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的委任状及唤醒命令。委任老李为侦防局中校专员,负责在大陆秘密发展谍报网络,搜集各方面情报,并且还给了老李一本大陆官办银行的存折,言明已经替老李存入了数额很大的一笔活动经费。
老李那颗原本早就冷却的心面对这么一大笔从天而降的钱,面对诱人的封官进爵,开始松动……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4 11:26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9-11-17 16:21
钱不是万能的,然而没有钱万万不能。也许矛盾就此拉开了吧。

婆媳之间的战争一般都会被钱财房产之类的事情引燃。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4 11:27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9-11-17 16:26
还以为从不离身的枕头里是她的女儿给她的钱财,没想到却是意料之外!读罢,意犹未尽。

小枕头里是委任状,保密局军官证,国民党党证跟她闺女偷偷塞给她的钱。还有埋藏在山里父母坟头的电台,手枪跟炸药等。不过,那些东西被挖出来时已经锈成废物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4 11:28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9-11-17 16:33
老李师徒的相遇,不管是命运还是缘分,却如此一波三折,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这一切都是套路,老李的授业恩师肯定蒙在鼓里。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24 15:38
老西儿 发表于 2019-11-19 16:19
唤醒不都是通过广播和报纸的吗?直接见面风险太大了吧?茶兄,不好意思,挑刺儿了

也许另有隐情吧,问好文友!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24 15:40
茶炉 发表于 2019-11-24 11:27
小枕头里是委任状,保密局军官证,国民党党证跟她闺女偷偷塞给她的钱。还有埋藏在山里父母坟头的电台,手 ...

听了你的解释,恍然大悟。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24 15:43
茶炉 发表于 2019-11-24 11:22
原本老李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尽管残疾了,身残志不残,自己还有一双勤劳的手,坐在轮椅上照样能为人民 ...

想不到我们生活在一片祥和的环境下时,在我们看不见的一面却是风起云涌,波谲云诡。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5 06:00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9-11-24 15:43
想不到我们生活在一片祥和的环境下时,在我们看不见的一面却是风起云涌,波谲云诡。

对着涅。
作者: 老西儿    时间: 2019-11-25 14:36
如果是在重要岗位当冷棋作用还可以,就一剃头的唤醒了也没啥用,还不如那个老太太有用呢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5 18:17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19-11-25 18:20 编辑
老西儿 发表于 2019-11-25 14:36
如果是在重要岗位当冷棋作用还可以,就一剃头的唤醒了也没啥用,还不如那个老太太有用呢


唉,要不说您老人家当不成特工呢~~~一枚冷棋,不一定非要在要害部门工作,也不一定非要生活在机密程度很高的环境里,只要他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有四通八达的人脉,善于与人交往,闲扯淡都能扯出信息情报。如果这枚冷棋活在要害部门或者机密环境里,他想泄露情报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要害部门对这些机密信息情报管理的相当严格,接触机密的就那么有限的几个人,还不是一查就露馅么……这种人脉搁在现而今也是如此。放眼望去,那些被敌对势力笼络到身边的无知无畏见利忘义者们基本上不都是闲扯淡扯成间谍的么?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5 18:21
老西儿 发表于 2019-11-25 14:36
如果是在重要岗位当冷棋作用还可以,就一剃头的唤醒了也没啥用,还不如那个老太太有用呢

人家老太太压根儿就没想被唤醒,或者说活到一把年纪时啥都看开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6 11:33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7 编辑

第七章

时光一眨眼直奔八十年代中而去。
老李的理发室依旧生意兴隆。虽然屋子小了点儿,设备简陋了点儿,就一把椅子,可每天门口排队等着享受老李剃头刮脸的人仍旧络绎不绝。老李剃头刮脸确实有一套。老年间拜师学艺出来的剃头匠都有各自的绝活,你比方说给顾客剃完头,洗一把,再拿热毛巾从头到尾下巴颏都捂一遍,调好肥皂水,小刷子把除了眼睛跟鼻孔嘴巴以外的部位都涂抹一圈儿,雪亮的刮刀就开始忙活。老李边忙活边跟顾客侃大山,正史野史,古今中外,插科打诨,应有尽有。等一切都拾掇完了,老李再给顾客周身上下一通拍打,言明这是额外免费的按摩术……这一通忙活完,顾客心满意足,后边排队的大开眼界,您说这买卖能不好么?
老李的侃大山看似跟顾客侃,其实,老李那是在套人家的话茬儿呢。来老李这里的顾客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有,也有政府机关的,厂矿企业的,甚至于还有部队的官兵们,大家只要时间充裕,都愿意坐下来跟这位服务热情,待客周到细致的剃头师傅聊上一阵子,顺带着也享受了老李的手艺,临了的一通拍打还能解除一天工作的疲乏,何乐而不为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老李的银行账户上每个月都在增添着进项,除了理发室本身的营业收入,更多的是来自其他方面的酬劳。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1-28 21:01
文中描写的剃头场景仿佛就是自己小时候见过的理发室一模一样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1-29 07:08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9-11-28 21:01
文中描写的剃头场景仿佛就是自己小时候见过的理发室一模一样

创作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2-1 15:37
茶炉 发表于 2019-11-29 07:08
创作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

没错!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2-3 07:41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7 编辑

要说这老李,孤家寡人的,一个半瘫子守着自己的一方小店就这么苦的哈的熬下去也就罢了,可偏偏老天爷又给他送来个妹子跟妹夫!
这海峡那边派过来的李金凤跟刘全德也不是省油的灯。跟老李接上关系后,居然大模大样的就在老李的独门独户小院儿里安了家。要说这两口子,白天人模狗样的四处溜达,碰见官家就号称自己是老李的华侨亲戚,回祖国投资兴业;碰见老李的街坊,就跟人家套近乎,到处吹嘘老李的过去,如何的家大业大造化大……这一来二去的,官家对上天掉下来的爱国华侨当然是趋之若鹜,再加上这俩人很会来事儿,今个儿投资个产业,明儿个跟国营大厂里参个股分啥的,加上老李这块劳模的金字招牌,居然在这儿就立住脚跟了。
您要说咱国家的有关单位真就没瞅出来这二位身上的问题么?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啥叫个欲擒故纵啊?老话儿怎么说的来着?别看你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有关单位那儿,别说是李金凤刘全德的清单已然拉了好几十里地了,就连残疾劳模老李的清单也拉出去四五里了。有关单位就是想放长线钓大鱼,眼下,就任由这几位先折腾着。
过了小一年儿,见太平无事,李金凤跟刘全德琢磨着该回去述个职了,顺便看看上峰那边有没有新的人选接替他俩,虽然相安无事,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最好是有新人过来当替死鬼,不然的话,真让有关单位拿住了,这辈子可就全交待了。
李金凤跟刘全德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两口子,这二位在那个小岛上都有各自的家庭,所谓两口子不过是拿来掩护特工身份的幌子而已,出外勤以来,这二位白天假戏真做,晚上则一个炕上一个沙发,还真就没发生什么越轨的破事儿。倒是老李,见天儿的看着身材婀娜的妹子跟眼前晃来晃去,身体里那颗残缺的心饶是怦怦乱跳,鼻息也粗了,两只手竟然不知道改往哪儿搁了……
李金凤又不傻,她拿捏着分寸呢,这会儿,就先让老李难受着,等到必要的时候,作为特工的她也是会有所奉献的。
这一年儿很快就要翻篇儿了。
李金凤跟刘全德本打算溜达回去一趟的,可上峰发来的电报却堵死了他们的念想。这一年,华北腹地举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现代化军演,光是新闻报道上就把这次军演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让广大群众欢呼雀跃,也让海峡那边的某些人坐立不安。上峰给了李金凤两口子新的任务,要求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搞到这次军演的详细内幕,好让国府有所应对。
这天夜里,李金凤穿着性感的吊带裙,喷了二两香水,踏着猫步,一摇三扭的走进了堂哥老李的屋子……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2-4 10:50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8 编辑

第八章

跟往常一样,老李正在为人民服务。
今儿个也不知道怎么了,老李的右眼隔几分钟就蹦跶两下,隔几分钟又蹦跶两下,老话儿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是怎么了?
老李一跑神儿,手底下一抖,顾客哎哟一声,得,给人家生生薅了一撮毛儿下来。老李连连给人家赔不是。好在都是老顾客,人家还反过来安慰老李。就在这时,理发室外边一阵骚动,排队等候的人们自动让开一条道儿,从外边雄赳赳气昂昂走进来几名公安。
为首一位拿眼扫了几眼屋里的情况,扭脸儿冲着老李就问:“你是李小二么?”噢,对了,忘了告诉大家,老李有大号,叫小二。
老李拿电推子的手悬在半空里,汗唰地一下顺着脑门儿就流了下来。
老李点点头,应道:“是,我是李小二。”
公安从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白纸,举到了老李的眼前“李小二,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现对你实施拘留审查!”边说边对身后的同事喊了一句什么,马上就有人过来把老李手里的电推子拿走,顺势给老李戴上了一对儿明晃晃的不锈钢镯子。
因为老李是残疾人,行走不便,几个身强力壮的公安只好连轮椅一起把老李给掫到了门外的卡车上。最倒霉的就是那位理发理了一半的顾客,一半秃一半黑,只好拿手捂着脑袋匆匆跑了。
随后老李的理发室就给贴上了封条。
这一走,老李就再也没回来。
同一天,在机场登机入口处,公安逮住了正打算化妆出逃的李金凤两口子。
至此,代号1078的前保密局潜伏特工李小二落网,又一枚埋藏在民间被唤醒的冷棋被连根拔除。


作者: 老西儿    时间: 2019-12-4 11:17
虽然进去了,今后也算衣食无忧了,至少不会没人管了,比回到弯弯强多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2-6 20:08
李小二的无间道生涯曾经无比辉煌,劳模的金字招牌让他几度恍惚,以为自己从此就是好人了。到头来,还是个坏人。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2-13 07:14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19-12-17 05:54 编辑

第九章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回一九四九年,傅作义将军接受我党建议,和平交出了北平城的钥匙,古都北平焕发出勃勃生机。解放大军入城的那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座古老的都城醒了!乐了!乐开了花儿了!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9-12-13 08:11
结局如此,是应该的,对李小二来说一个残废了的人,也算不错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2-19 19:24
李听圃 发表于 2019-12-13 08:11
结局如此,是应该的,对李小二来说一个残废了的人,也算不错了。

的确如此。至少他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19-12-21 20:21
茶炉 发表于 2019-12-4 10:50
第八章

跟往常一样,老李正在为人民服务。

精彩,赞!
作者: 茶炉    时间: 2019-12-31 19:12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2 10:18 编辑

第九章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回一九四九年,傅作义将军接受我党建议,和平交出了北平城的钥匙,古都北平焕发出勃勃生机。解放大军入城的那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座古老的都城醒了!乐了!乐开了花儿了!过去那些下九流的小人物也抖擞起了精神头,因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给了他们莫大的尊严,也给了他们崭新的生活。就好像老剧《龙须沟》里的程疯子似的,解放了,变天了,老百姓真格的当家做了主人翁了!疯病自然而然也就好利落了一样。
这城西有一户人家儿,旧社会是满四九城给人拉粪车的,春夏秋冬,臭气哄哄,也就是自己家的人,换别人,离老远就能闻见那股子臭味儿,平素里也就没啥亲朋走动,顶天儿了就是一起拉粪车的穷哥们扎堆儿聚聚,买上二两劣质的白酒,凑点儿花生米啥的,炕头上一坐,天南地北一通胡咧咧。喝高了,醉倒了,等睁开眼,又各奔东西。这伙人是京城卖苦力的力巴当中最底层的,没人瞧得起。
这拉粪车的也有“组织”。什么组织呢?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帮会,也就是通俗说法中的黑社会。那时候,磕着四九城您扫听扫听去,各行各业都有地头蛇,卖菜的有菜霸,卖水的有水霸,掏大粪的有粪霸。这粪霸当中最坏的也是最不是东西的叫于德顺,外号“于大肚子”的他,曾担任北京粪业公会会长兼第九公会会长。他依仗权势,强行霸买了一些粪道,吞食了一些弱小的粪道主,拥有北京城内36条粪道,占有1550亩土地,100多所房子,成为京城第一号“粪霸”。不仅如此,于德顺还与国民党北京市卫生局局长狼狈为奸,担任粪便事物管理所主任委员,利用这个职务,强行收税,以登记粪夫、颁发登记证为名敲诈勒索钱财,甚至迫害进步人士,破坏学生运动,任意霸占粪道,殴打粪夫等等恶行,北平解放后,于德顺不思悔改,变本加厉,勾结潜伏在北平的特务给新政权裹乱,结果被人民政府跟天坛西墙外给镇压了。
跟您说完了粪霸的缘由,咱们回过头接着说城西的这户拉粪车的人家儿。
这家儿连卖苦力的男人,辛苦持家的女人跟嗷嗷待哺的仨小闺女在内,五口人。北平和平解放前几个月,从男人的东北老家来了亲戚,据说是打长春一路逃难来的这边儿,这要论起来,这两口子得管男人叫舅舅,这两口子当中的女人的亲娘是拉粪车男人的亲妹妹。听外甥女哭诉说,他那可怜的亲妹子老两口在解放军围困长春时下落不明,这小两口花了大价钱买通了守城门的士兵,这才逃了出来。举目无亲的她只好带着丈夫一路乞讨,来到京城投靠舅舅。
天下命苦的人心连着心,舅舅虽然是个粗人,但古道热肠,二话没说就收留了外甥女跟外甥姑爷。原本一家五口的生活就挺紧吧,这又平添了两张吃饭的嘴……日子一久,舅妈不干了,出来进去,摔锅打盆的,没了好脸色。外甥女跟外甥姑爷是文化人出身,舅妈的脸色自然是看得懂的。于是,外甥女两口子跑出去找事做,还别说,运气不错,小两口在燕大谋着一份差事,外甥女儿会外语,给一位老教授整理翻译文稿,做一天一块大洋不说,还管饭;外甥姑爷在燕大给洋人教授当了小车司机,如此一来,舅妈的那张长茄子脸终于变回了圆茄子。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一转眼,北平解放了。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20-1-2 21:17
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段文字有些“喜感”,脑海里都是“粪”,文中如此写到“掏大粪的有粪霸。这粪霸当中最坏的也是最不是东西的叫于德顺,外号“于大肚子”的他,曾担任北京粪业公会会长兼第九公会会长。”虽然自己对那一段历史不甚了解,但读到这段文字但有些觉得“滑稽”。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3 05:37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3 08:17 编辑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20-1-2 21:17
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段文字有些“喜感”,脑海里都是“粪”,文中如此写到“掏大粪的有粪霸。这粪霸当中最坏 ...


其实我在查阅老北京档案时看到这一段也是忍俊不禁。平常只听说有街匪路霸,没成想解放前的北京各路神仙还真是不老少,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行业。按说茅房掏大粪这种下三滥下九流之外的苦力活够埋汰的了吧,居然也有人霸着。后来深入了解后才知道,敢情掏大粪这一行老有说头了。要是您不嫌我啰嗦我就跟您掰扯掰扯哈。
说起老北京的粪业,就得从四九城的居住格局说起,老北京的城市中心自然是达官显贵的集散地,他们的居住条件及环境远远高于市井百姓,如厕的方式也是西洋化的冲水马桶,囤积在化粪池中的粪便自然也有国民党北平市政府市政方面的专业人员来处理。市井百姓家的旱厕就不同了。由于没有化粪池,隔三差五的就需要有人上门清理,所以就有了掏大粪这一行,也就衍生出粪霸这个帮派。四九城不止于大肚子这一个粪霸,林林总总大大小小有不少,当然了,于大肚子是粪霸中的总舵主。如果哪个区域的百姓得罪了粪霸,那这一片儿的百姓家庭就要跟着吃瓜落,家里的粪便得不到清理,会溢出便坑,四处流淌,臭不可闻。这个时候,就得由地保或者片儿警出面疏通关系,打点上下,这些基层官员也会从百姓手里搜刮一番。作为普通百姓而言,是惹不起这些个“霸”的。只有解放了,人民政府当家了,这些个昔日的恶霸被法办了,新政权治下的市政工程单位为人民服务的制度完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这才开始走上正轨。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3 11:58
拉粪车的男人人高马大,有把子力气,从前他爹跟他爷爷干的都是这个活,被别人一万个瞧不起,爷爷跟爹还有个姓名,到了他这一辈儿连个大名都没有,因为个子大,脑袋大,干活利落,拉粪的比别人多比别人快,在行业里人送外号“大个儿”。从关外逃难过来的外甥女姓田,叫田端庄,外甥姑爷也姓田,叫田野,这可真成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
从前拉粪车都要服从于大肚子的管束,除了交份子钱,给一家剩下的只能勉强糊口。新社会了,拉粪车的也有组织了,叫卫生工程局,大个儿很高兴,从此以后就不用看人白眼,再不用低三下四,从此以后可以挺起腰板堂堂正正的做人了。
这一年,市里上门登记户口,大个儿有了自己的名字,随他爹的姓,姓石,叫石解放。石解放工作勤奋,认真,从旧社会时落下的好口碑让他在工作的范围里颇受百姓的夸赞。
也是这一年,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巨大的清理敌特人员的运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那些解放前夕奉命潜伏的大小特务、反动会道门以及占山为匪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纷纷放下武器,主动到军管会登记自新,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总是有一小撮不甘失败的人还躲在暗处,还在做反攻大陆的黄粱美梦,对于这类人,台湾没忘记他们,人民公安部队也没忘记他们,国共双方仍然在另一条战线上进行着较力与制衡。
外甥女田端庄还在燕大工作,外甥姑爷田野因为老外教授的离开而暂时失业,一天到晚窝在家里无所事事。
这一天,田野百无聊赖的在大街上闲逛,琢磨着找个事由,就不用整天家看着舅妈的长茄子脸过活了。刚走到西直门火车站附近的一条小胡同,忽然瞧见一个人影打自己眼前一晃而过,田野心里蓦地一惊,因为那个人影瞧着很熟悉,很像是从前在长春共过事的一个同事。田野长了个心眼,悄悄跟在那人身后也进了胡同。
走着走着,那人忽然停下脚步,田野猝不及防,胡同很窄,两边都是门户紧闭的住家,也没个藏身之处,正彷徨着,那人慢慢转过身,盯着田野看了一会儿,笑了。
“我当是谁呢?这不是田野田少尉么?怎么着?跟着我是想给公安通风报信儿,想立功么?”
田野心里一紧,心说坏了,还真是这家伙!
这家伙还真是田野的故交,从前是长春剿总车队的小头目,保密局长春站的上尉特工常思亮。
田野那时候是剿总车队的司机,挂个少尉军衔,其实就是混口饭吃,跟这个常思亮平常称兄道弟,花天酒地过,关系也算是不错。长春被解放军围困时,田野跟着老婆偷偷跑了,常思亮后来的去向他也不知道。今天在北平遇上了,田野的心里一个劲儿的打鼓。
常思亮打着哈哈道:“瞧把你给吓的,跟你开玩笑呢,咱们兄弟啥关系,别人我不知道,你田野兄绝对不会出卖我。我也是跑出来的,老蒋跑了,我们这种小喽啰犯不上给他卖命,对吧,所以兄弟我也跑了,来北平投个亲戚。怎么样老兄,现在跟那儿高就呢?”
田野稳了稳心神:“唉,闲着呢,这不是正满大街找事儿呢,咱没啥手艺,就会开个车,也不知道这新社会,开车的能不能找到事儿。”
常思亮一听,又笑了“巧了,老田,我这儿还真有合适你的事儿,区上还缺个开车的,你就跟我走吧。”
就这样,田野跟着这位昔日故友找到了区上,登了记,算是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田野的工作挺简单的,就是给区上的粮食局开卡车,那种美式的道奇卡车,前后十个轮的,有个绰号叫“十轮卡”,跑起来很拉风。从前,那些在北平大街上横行霸道的美国大兵们经常开这种车,现如今,田野开着它给各个粮站送粮食,每个月收入不菲。田野从心眼里感激常思亮,一来二去的,这两位旧时故友的关系再一次拉近了。
有一回,这二位逢了休息日,去酒馆吃饭,喝到忘形处,常思亮无意中透露了一个让田野胆战心惊的大秘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4 10:56
第十章

田野记不清这到底是跟常思亮的第几次酒局了。
以前在长春剿总车队时,常思亮是个大嘴巴,保密局长春站上至站长史祚炎、副站长袁士举,下至那些行动组的大哥小弟,在常思亮的张破嘴里,各种八卦闻所未闻。好几次都因为他这张关不上门的破嘴被上司责骂甚至于降级处分。都这样了,咱说您就收敛着点儿吧,这要是搁在明清,就是以下犯上,就不是降个级那么简单了。谁知道常思亮才不管那套呢,不喝酒还好,只要三两黄汤一下肚,史站长跟袁副站长照样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骂到兴致勃勃时,就连远在南京总统府里八竿子打不着的蒋委员长也跟着吃了瓜络儿……
说老实话,田野挺怕跟他这位常大哥一起喝酒的,就在逃出长春前四个月的某日,常思亮在酒馆喝高了,大嘴一张,秃噜出一大堆事关党国机密的大话,当场就被路过的宪兵给逮住,田野因为跟他同桌,也被宪兵拿住,好家伙,这通折腾,要不是史站长很了解他这位手下的话,那一次,常思亮就曝尸荒野了。
车队的老人都劝田野离这个祸事精远点儿,眼下时局吃紧,谁知道下一回会是个啥情况?再者说了,田野有家有业的,犯不上跟这位一人吃饱了全家饿不着的光棍儿陪绑。后来,就渐渐疏远了常思亮,一直到出逃前,再也没有跟这位常大哥有过往来。谁成想,在北平,阴差阳错的又叫自己给撞上了。
这家坐落在胡同深处的小酒馆里没什么人,全因为她家的酒好,所以才笼了不少的老顾客,北平这一解放,好些个从前的老顾客都没了踪影,如今每天就那么几个客流,老板娘百无聊赖中只好在柜台后面在打盹儿。
田野小心翼翼的陪着常思亮喝。
常思亮还跟原先那个德行一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喝到兴高采烈时,舌头一硬,有些话就不受控制的倒在了桌面上。
“田田田老弟,哥哥……我不瞒你,今今今儿个夜里,咱哥俩干啊干一票大的怎怎怎么样?”
见田野捧着小酒盅聚精会神的瞧着自己,常思亮的脑子登时热起来,红着脸道:“北北北平的王站长临走前跟我们袁副站长递过话儿,让让让我常思亮挑这副担子,带着跟我一……一起过来的弟兄们给共军搞他个遍遍遍地开花!今儿个……呃!今儿个夜里田老弟你跟着你常大哥去趟青青青龙桥,把王站长留下的黄货都给起出来。”
田野虽然只是个司机,但是,黄货他一点都不陌生。所谓黄货可不是黄金,黄货就是实打实的美国炸药TNT,常思亮嘴里的王站长是王蒲臣,国防部保密局北平督察员,人送外号“大烟囱”,烟瘾特别大,抽烟抽的像个吸毒的,秫秸秆儿般的身材,风大点都能给吹着跑。保密局戴老板到北平视察时差点让王蒲臣一身浓烈的烟味给呛着。
看着常思亮使劲抻着舌头语无伦次的说,田野的心里却暗暗有了主意。从来不喝大酒的田野破天荒的又灌了常思亮三大碗,眼看着这位常大哥醉倒在椅子上,鼾声大作后,这才急急忙起身付了酒菜钱,撒腿就往北平市公安局的方向跑。
作为原国民党长春剿总车队的下级军官,田野并没有像其他潜伏在北平的特务们那样去公安局登记自新,他总觉得自己一不是保密局的,二不是党通局的,三不是情报局的,自己就是个小小的小车司机,共产党犯不上跟他这样的小人物过不去。可眼下,不登记看来是不行了,不但要赶快登记,还要把刚听到的马上跟公安局的领导报告,说不定自己还能立个功呢!
坐落在前门内公安街16号的北平市公安局大门口,气喘吁吁的田野语无伦次的跟门口站岗的公安军战士嚷嚷“要出大事了!”
市局的值班员赶忙把田野请到局里。
主管领导听了田野详细的叙述后非常震惊,马上向上级做了汇报,中央公安纵队立即行动,在小酒馆里抓获了还大醉不醒的常思亮。
田野忐忑不安的向公安同志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公安同志笑了“我们一直在等着田先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历史会记住田先生为新中国所做的一切,党和人民政府不会忘记你的贡献。你安心回家,安心工作,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常思亮的酒全醒了。
面对着预审员们冷峻的表情,常思亮恨不能抽自己俩大嘴巴!好在他也算是配合,没怎么宣讲政策,竹筒倒豆子,痛痛快快的交代了全部……
根据常思亮的交代,公安纵队兵分三路,一路在常思亮交代的隐秘地点起出了保密局北平站藏匿于此的全部TNE炸药;一路直扑凤凰岭山脚下的村落,从东北流窜于此待命的原长春站行动组成员全部落网;另一路则包围了西郊某地的一处院落,兵不血刃的端掉了保密局跟党通局联袂设立的秘密交通站。可怜保密局跟党通局打了一辈子的冤家,临了临了刚刚结了亲家就让共产党给连锅端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7 19:14
第十一章

在妻子田端庄眼里,丈夫田野是个胆小怕事的小男人。跟田野结婚十来年,从没见过丈夫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连载大街上遇到个需要爷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儿,丈夫都会下意识的往自己身后躲,别看他穿了一身儿党国少尉军官的官衣,屁用没有。可是这一回,丈夫的作为却叫田端庄的近视眼镜从鼻梁上直接跌落到地下。
“什么?!田野?他?!他帮着政府破案抓特务了?!就他也能也敢?!”田端庄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瞧见人民政府张贴的大红喜报上自己男人的大名,田端庄还是不大敢相信自己的眼神儿。
为了表彰田野协助人民政府破获敌特大案,市局以及田野工作的区粮食局分别给石解放家送来了奖状,证书及大米白面等生活用品,让石解放两口子感激不尽,热泪盈眶。石解放老婆的脸终于从长茄子变回了圆茄子,围着那几袋大米白面乐滋滋的转悠个不停。
建国初始,百废待兴,粮食供应十分紧张,老石家一下子得着这么些个大米白面,这让周遭的街坊羡慕不已。
田野还在区粮食局上班,不同的是,他不再开道奇卡车,而是穿上了人民装,别上了犀飞利,拎上了公文包,坐进了办公室,成为了粮食局的正式干部。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12 09:26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1-12 09:28 编辑

田野想通了,想明白了,从此抛却前缘走上光明的正途。
田野获得了新生,但是,还有很多像常思亮那样的潜伏敌特侥幸漏网,依旧躲在黑暗里做着反攻大陆的黄粱梦。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下大力度镇压那些血债累累、占山为王的国民党土匪以及奉命潜伏的特务分子,从一九四九年建国初始到一九五二年年底,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和公安人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战斗,清匪肃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大批敌特分子纷纷落入法网,全国社会治安形势迅速得到扭转,被镇压的敌特及盘踞山林的国民党残匪多达71万人。1952年底镇反运动基本结束,为新生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支援了抗美援朝、土改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毫无疑问,这场斗争是波澜壮阔的,是可歌可泣的,也是错综复杂的,许多隐蔽战线上的战友甚至没有留下名字。

时光荏苒,一眨眼的工夫,田端庄两口子的鬓角已然泛白,他们的一儿一女沐浴在新中国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儿子田建国入伍参军,不久便立功受奖,提了干,两个兜兜变成了四个兜兜;女儿田建军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地质学院,哥哥立功提干的那年,作为妹妹的她跟着老同志们跋山涉水、为新中国寻找埋藏在地下的“宝贝”们。田端庄夫妇也退了休,在家里伺候石解放老两口,一家人融融恰恰,温暖如春。
保卫共和国的卫士们从未放松过警惕,这一天,有关单位给国家主管安全保卫的副部长送来一份敌情通报,发现一个很新的电台信号,活动范围在西直门一带,活动频率没有规律,发报时间很短,不具有连续性。面对这份敌情通报,副部长立刻联想到了一九五零年部里破获的0409案。所谓0409案说的就是建国初期由李克农将军挂帅亲自勘破的国民党保密局潜伏在北平的万能台案,万能台台长计兆祥,保密局潜伏代号0409,1949年1月他密设电台,直属国民党保密局。先后发报215次,收发报文稿字数达3万多字。曾经密报北平南苑机场情报,导致国民党空军轰炸该机场,炸毁飞机4架,死伤24人,当时毛主席离南苑机场只有不到40公里的距离。
副部长立即做了批示,尽快找到这部电台,拔掉它。
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部无线电台,这对于建国初期各种电子侦讯技术都比较落后的公安部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开始,西直门这一带的派出所的公安军战士们大张旗鼓的搞排查,部里负责这项任务的邵处长当时就炸了“这不是等于告诉敌人,我们在找你么?”果然不出邵处所料,大张旗鼓的搞人民战争汪洋大海战术还不到一上午,那个神秘的电台信号就犹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发出半点响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这个信号始终没有出现。随着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焦头烂额的美帝国主义不得不乖乖的坐在板门店的谈判桌前,“在错误的地点签署了错误的命令”。
朝鲜战争我国军民取得的辉煌胜利极大的震慑了龟缩在台湾的蒋家王朝,曾经梦想借美国主子挑起朝鲜战争后浑水摸鱼搞反攻大陆的蒋委员长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白日梦想,没过几年,蒋委员长让位于儿子小蒋。小蒋曾经在苏联读过马列,对马列信徒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门儿清,小蒋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抓情报工作,把保密局、党通局等情报单位的大权统统掌握在自己的股掌之中。为了让刚刚交权下野的老蒋不抑郁,小蒋重新启用了淡水湾的特训基地,命令侦防局的谷正文去西门町一带网罗那些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后流落于此的国民党老兵们,找到有用可造之才后再送到淡水湾基地,由台湾庇护的前日本战犯货美国特工专家加以培训,随后组团送往大陆搞破坏。
淡水湾基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特工,却没见到一个回来的。小蒋其实比谁都明白,这就是给中共送人头,绝对是有去无回。为了博老蒋的那点“思乡”之心,这种送人头的残酷“游戏”一直持续到一九六六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开始为止。



相当罕见的保密局特务潜伏工作证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14 08:17
第十二章

时间这个东西真是经不起唠叨。一眨眼,田端庄两口子人到中年了,一儿一女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下一代,田端庄两口子又是当爷爷奶奶,又是做外公外婆,小日子过得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按说这就是大圆满的好结局了吧?想什么呢?!好日子才露一小脸儿,史无前例的大革命突如其来了。
田端庄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给十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整理过学术著作,因为她工作细致认真,人缘又好,平常跟学校里的工农兵群众关系那是没的说,要说起来,这样的群众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救了田端庄的命。田野没有熬到大革命的开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大西北轰然炸响竟然成了给他送终的大动静。田端庄的舅舅石解放早就退休在家,舅妈跟外甥姑爷前后脚走的,好在还有外甥女儿照应着,还有四个乳臭未干的小小子跟小丫头们围着老头转,多多少少让老头不至于那么寂寞。
中国爆破了原子弹,怒放在大西北上空灿烂的蘑菇云给了西方列强一记响亮的大耳刮子!西方情报界之前就曾策划过武装突袭我国的核试验基地,但因种种客观实际的原由被迫放弃,然而,这帮魑魅魍魉并不甘心之前的失败,他们还在做最后的企图,还想在壁垒森严的新中国核科研领域插上一根针。
大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各种运动风起云涌,置身于恬静校园中的田端庄也不能免俗,随着运动的深入,田端庄万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把孙子孙女跟外孙女和外孙送上了上山下乡的列车。
儿子田建国所在的部队驻扎在白山黑水间,一九六九年三月,田建国所属与老毛子的部队在一个叫珍宝岛的地界儿发生了交火,几个回合下来,老毛子被打的屁滚尿流,丢下一辆号称当年最新式的坦克车跟一地的尸首退回了界碑那头。
闺女田建军的地质勘探队先后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找到了巨大的财富,就在哥哥建国在边境上痛殴毛子兵的这一年,已经是工程师的田建军在找矿的征途中不幸遭遇险情,因公殉职。
也是在这一年的初夏,那个消失了许多年的神秘电台信号再一次出现在公安战士们的听觉中。

作者: 老西儿    时间: 2020-1-15 09:17
茶兄辛苦。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20 12:14
神秘电台信号出现的时间距离它最初被发现的时间隔了很久。这中间发生了很多历史大事:建国初期的李安东及山口隆一事件、赛狸猫段云鹏策划再刺案、美国远东情报局策划东北别动队阴谋爆破领袖专列案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的大事件在我神勇的公安战士面前也早已经土崩瓦解。李安东及山口隆一被处决;段云鹏被处决;东北别动队队长马耐及其同伙被处决。这一系列的大案的侦破背后是无数有名的、无名的人民卫士们鲜血乃至生命的付出。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1-23 05:02
老西儿 发表于 2020-1-15 09:17
茶兄辛苦。

大姐夫新年快乐!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7 11:19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2-9 09:39 编辑

说了您也许不信,那个沉寂消失了很多很多年的电台似乎是在跟公安战士们躲猫猫,无线电测向车刚刚查实了电台信号在西城的位置,还没等下令包抄围堵呢,信号忽然就没了。过了一两个钟点,信号又出现了,这一回,奔了南城,没过多久,又没了,如此反复,四九城来回的折腾,把公安战士们给气的啊!那年月,无线电测向车只有市局跟部里配备着,各区局哪儿有这等高配设备啊,一辆测向车被这个恼人的信号牵着鼻子满大街乱转,眼瞅着一天的光景过去了,连发报特务的影儿都没摸着。
这下,可把公安们给惹毛了,带队的一位处长当下就给上级领导拍了胸脯,立下军令状,抓不着发报的特务就脱了这身儿警服!
接下来,公安们还用了区域停电等方式,却没想到,依然毫无头绪。好像这个信号闹鬼一般,忽南忽北,忽东忽西,飘渺不定,行踪不定,难不成这个发报的特务把电台背在身上边走边发么?虽然当时的美蒋有这样的微型收发报机,配备了干电池那种,可是,一个人如果带着电台满世界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难免不被警惕的人民群众那雪亮的眼睛给盯上,就算他隐藏的再深,也会露出马脚,可是,这一次……
眼瞅着离军令状的期限越来越近,那位处长也是急的抓耳挠腮,这时候,有个从旧社会解放过来的公安员跟他提了一句,说解放初期,李克农部长指挥抓捕万能台以后,又挖出不少隐藏的潜伏电台,其中有一个电台是藏在一辆做小买卖的车上,要不是抓到了发报特务的同伙,可能还搞不定他呢。听了这番话,处长一拍脑门儿:我说呢!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
马上下令,让各区局加派人手彻查全市的手工业者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意工具,公安们的效率很高,不到一天的工夫,就把全市各行业的手工业者查了个底儿掉!但是,仍旧毫无头绪。
难道方向有误?
处长同志为此茶饭不思,背着手在当街转磨磨,还差点让一辆清洁队拉粪的汽车给撞到。
望着远去的汽车,处长忽然开窍了!
终于,在期限的倒数第二天上午,好消息来了。

作者: 鹿城飞侠    时间: 2020-2-7 14:09
阅读茶先生小说真是一种享受,点赞!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9 09:42
鹿城飞侠 发表于 2020-2-7 14:09
阅读茶先生小说真是一种享受,点赞!

闲着不也是闲着么~~嘿嘿,大侠好
作者: 苍穹    时间: 2020-2-9 10:09
学习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9 10:11
苍穹 发表于 2020-2-9 10:09
学习

互相学习。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11 17:56
前段时间北京电视台的一部热播剧《光荣年代》曾大热银屏,该剧讲述了建国初期人民公安军在北平锄奸惩恶的故事。其中有很多场面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幅“不一样”的反面形象:保密局特工段飞鹏忽而成了摆摊卖烧饼的小贩儿,忽而成了公共大澡堂里勤勤恳恳的修脚搓澡工,总之,市井百态中就没有这位段飞鹏不会的。让很多观众不由得心生赞叹:做一个特务也不容易啊!段飞鹏的人物原型就是抗战时期横行华北地区的惯盗、后被戴笠收服到麾下的那只赛狸猫段云鹏、尽管有一定的艺术虚构成分在其中,但是,作为一名常年混迹于市井的惯盗,拥有一身的生存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公安战士在破案期限即将到来之际擒获的这名隐藏极深的特务与历史上的段云鹏就是一类人。
新社会赋予他大名之前,一个拉大粪车的臭苦力甚至于连下九流都不如,平常人躲避他们如同躲避瘟疫,是压根儿就不屑多看他们一眼的、正是有这样一层掩护,保密局特务景慕轩才敢于混迹于这个行业之中,在党国粪霸的斡旋下顺理成章的摇身一变,成了祖上三代皆为粪工的老石头儿的远房亲戚大个儿。后来,老石头把自己的独生女嫁给了大个儿。
解放初期,东北逃难过来的田端庄,田野夫妇的出现,让大个儿的潜伏更加夯实。
大个儿有了大名,有了幸福温暖的家,有了正儿八经的职业,有了社会对掏粪工们的极大尊重,按说,作为一枚冷棋,在长期得不到上级召唤的情形下,景慕轩的内心世界应该会有很大变化才是。然而,他没有。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13 10:14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2-16 10:31 编辑

第十三章

景慕轩是军统初期培训的那一批爱国青年中的很不起眼的一个。
抗战初期,国民党各个战场上人才奇缺,军统从民间及各大院校招募了一批热血爱国青年加以培训,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曾拿起武器,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在著名的金山卫战役中,时年19岁的景慕轩跟随学长学兄们与数十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日军做殊死对抗,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离。那一战,让上司对这个毫不起眼的特工刮目相看。
民国27年,景慕轩接到军统局座戴笠的密令,命他跟随建丰同志赴任江西赣南。
建丰同志是大公子蒋经国的别名。蒋经国1925年10月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加入苏共。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使十七岁的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
“四·一二”以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学习。1935年,蒋经国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结合,芬娜后来改名叫蒋方良。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第二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从1925年10月留学,到1937年回国,蒋经国在苏联一共生活了12个年头。
回到国内的建丰同志被他的父亲视为叛逆,父子关系一度十分紧张。蒋委员长给儿子搞来一大堆《孟子》、《曾文正公(曾国藩)家书》这类的古书,叫他“补课”和“洗脑筋”,还叫他阅读《总理全集》和《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这类的书。旨在给这个深受苏共熏陶的儿子洗脑。
民国27年,建丰同志赴任江西赣县县长,到任后,励精图治,大力倡导禁烟禁赌禁毒,及叫停娼妓业,兴办学堂,减租减息,亲自办理民间遗留的冤假错案,废除封建地主专制,让耕者有其田,文盲读得起书,提倡文明恋爱,集体结婚等一系列的文明举措,让赣县的面貌焕然一新。当时的赣县在西方记者的眼中俨然是青天白日下的“英特纳雄耐尔”乐土,赣县百姓有感于建丰同志的恩德,纷纷称其为“蒋青天”。
这种白色治下的红色管理一直持续到民国33年他离任止。导致他离任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在建丰同志就任县长期间一直不断的向军统打小报告,天子门生戴笠原封不动的又传给他的蒋校长,这让蒋校长十分不悦。原来的设想是把建丰同志下放到基层,让他耳渲目染的接受新生活运动的精髓,接受三民主义的诲人不倦,谁料想,这位深受国际共产主义的熏陶的尼古拉【建丰的俄文名字】同志居然借着机会把共产主义在赣县发扬光大了。蒋校长同时也感到庆幸,幸亏只是让他当了赣县县长,要当了省长或者党国重任的话,娘希匹的,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随着建丰同志从江西的离任,景慕轩也回到了军统,继续当他的小科员,每天在扫地打水及拍上司马屁的无聊日子里打发时光。一转眼,抗战胜利了。
民国37年,随着人民解放军在各大主场上的节节胜利,国民党这座破楼摇摇欲坠,在凄风苦雨当中苦苦支撑。这一年,景慕轩被晋升为改组后的保密局少校,主要负责各“共区”潜伏人员的经费发放及武器空投等事宜。没过多久,那些景慕轩昔日的同僚忽然发现,他们那个蔫吧出溜的副处长人间蒸发了。
脱掉了保密局的将校呢制服,换上破破烂烂到处漏风的粗布坎肩儿,景慕轩又回到了当初培训过自己的训练基地,在一个整日臭气熏天的恶劣环境中苦熬了几个月,直到把一身懒肉磨炼成腱子肉,因长期坐办公室养成的圆脸磨砺成棱角脸时,景慕轩秘密赶赴北平,摇身一变,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拉车掏粪的苦力。
民国38年,也就是公元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接受和平协议,北平和平解放。
1月22日,傅作义的何谈代表与解放军签订和平协议的当天,景慕轩在天主教北堂接待了来自南京的潜伏特工同僚,并接收了秘密的微型电台及武器弹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景慕轩曾经用这部电台向国防部二厅拍发过联络电报,还没收到上峰的回电就被公安军的全城大搜查吓得缩了回去。此后的很多年,景慕轩的这部电台始终保持着缄默。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16 10:44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2-16 10:52 编辑

1964年8月,大西北轰然响起的那一声惊雷震撼了西方朝野,西方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被这一声炸雷彻底打破,西方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核讹诈也在这一声巨响当中被终结。这一声晴天霹雳也让一向在洋人面前低声下气的海外华人挺直了腰杆,扬眉吐气。
这一年,景慕轩的外甥姑爷田野因病去世。
田野两口子曾经以景慕轩的亲戚的名义投奔到北平,期间,田野还协助公安部队破获了保密局与党通局在北平的秘密据点,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那么,田野两口子真的就是景慕轩【石解放】的亲戚么?肯定不是。这门亲戚是保密局给设计的,田野夫妇家的长辈也是景慕轩昔日的同僚之一,辽沈战役前后,这位“石解放的亲妹子”一直在向自己的女儿姑爷灌输北平大舅的事情,说万一沈阳沦陷了,大家可以去北平投奔大舅云云。辽沈战役以我军的绝对胜利宣告结束,保密局沈阳站也随之做了鸟兽散,石解放的亲妹子神秘失踪,田野两口子与混乱之中遍寻不获,只好收拾细软逃难到了北平,投奔到以掏粪工身份为掩护的景慕轩门下。
一直到景慕轩落网前,田端庄,包括先前去世的田野根本就不知道,看上去很憨厚很朴实很和善的大舅竟然是个特务。
景慕轩终于跟上峰取得了联系。此时,景慕轩已经垂垂老矣,在与公安部队的躲猫猫当中,景慕轩带着那位当年奉命前来协助自己的同僚,由同样混进阶级队伍充当清洁队司机的同僚掩护,在四九城到处流窜,向自己的上峰传递搜集到的情报。
清洁队的拉粪车是最不容易被发现有猫腻的交通工具,之前公安战士们的关注方向有偏差,好在这种片拆及时得到了纠正,就在景慕轩所在的这辆拉粪车行至南城沙子口附近时,被同样行至附近的一台测向车逮了个正着!公安战士从四面八方朝这辆车包围过去,走投无路之下,景慕轩开枪击毙了同僚,随后饮弹自尽。

景慕轩,代号1321。保密局潜伏特工。是为数不多被唤醒并且自绝于人民的冷棋。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20-2-19 00:49
隐藏得够深的。但还是被曝光出来了。茶兄的作品引人入胜,常有出人意料的地方。的确是个好写手。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19 19:11
有趣的是,这枚冷棋叫景慕轩,与神话传说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井木轩同音。西游记当中,三头犀牛怪在人间兴风作浪,孙大圣降服不利,特地跑到天庭请救兵,于是二十八宿之一的井木犴、角木蛟跟奎木狼三位星君应邀前往,一见面,犀牛怪撒腿就跑,当即被井木轩咬死一头,另外两头被斩首。这个井木轩就是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之一,井,鬼,柳,星,张,翼,轸中的井,位于双子座。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井木犴属木,为犴(hān,即驼鹿)。为南方第一宿,其组合星群状如网,由此而得名“井”(井字如网状)。井宿就象一张迎头之网,又如一片无底汪洋,故井宿多凶。
井宿值日事无通,凶多吉少有瘟灾,一切所求皆不利,钱财耗散百灾非。当个天官还是个主持灾祸的,由此可见,同音不同字也是大大的凶险啊!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19 19:13
李听圃 发表于 2020-2-19 00:49
隐藏得够深的。但还是被曝光出来了。茶兄的作品引人入胜,常有出人意料的地方。的确是个好写手。

七十多年风雨,藏的多深都现了原形。只能说这帮人生不逢时啊!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20-2-20 00:01
世事皆有定数,可能有点道理,蒋介石集团在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群众运动、阶级斗争三个法宝的打击之下,残渣余孽都迅速灰飞烟灭,也属于一物降一物。天灭其也。
作者: 鹿城飞侠    时间: 2020-2-21 21:09
茶炉 发表于 2020-1-4 10:56
第十章

田野记不清这到底是跟常思亮的第几次酒局了。

欣赏
作者: 鹿城飞侠    时间: 2020-2-23 15:29
茶炉 发表于 2020-1-23 05:02
大姐夫新年快乐!

继续欣赏!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2-25 19:44
第十四章

冷棋也不全指那些奉命潜伏等待召唤的无名小卒们。
1948年11月2日,整座沈阳城内外的枪炮声渐渐沉寂,盛京迎来了百姓们期盼已久的曙光。
就在大家弹冠相庆之际,位于这座北方重镇南市的一家小饭馆却门窗紧闭。
小饭馆的招牌上写着闻香来三个斑驳的大字,其实周围的街坊谁人不知,闻香来压根儿就不是什么饭馆,那就是一个“租大炕”的地下暗娼馆。彼时,街头热闹非凡,闻香来的后院里却一片忙碌。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20-2-27 21:17
茶炉 发表于 2020-1-12 09:26
田野想通了,想明白了,从此抛却前缘走上光明的正途。
田野获得了新生,但是,还有很多像常思亮那样的潜伏 ...

这一张图片可是古董了,可以进博物馆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3 09:49
没错儿,闻香来就是个地下娼馆,老鸨子叫胡翠莲,早年也是官家的小妾,兵荒马乱,官家被地方军阀所杀,胡翠莲仗着有几分姿色,被迫委身于杀夫的军阀,胆战心惊的算计着每天的日子。在旧时代,军阀混战,三国四方,不是今天他死就是明儿个你亡,加上民国大总统孙逸仙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对这些地方军阀的讨伐战争,杀死胡翠莲老公的军阀还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就被自己手下的一个军官干掉,军官接收了军阀的人马,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这位夺权的军官天生信鬼神,尽管胡翠莲长得颇为动人,但是,连着跟了两任丈夫都死于非命,此女命数太硬,接连克夫,要不得。于是乎,胡翠莲就被这个军官倒卖给了烟花柳巷,成了职业娼妓。
胡翠莲可不是省油的灯,肚子里的小九九比她那些一天到晚只知道接客送客的姐妹多多了。几年下来,她就偷偷积攒下一笔钱,找到了一个她认为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那男人用胡翠莲的钱帮她赎了身,两人一道离开了这座城市,一路往北到了关外,在沈阳落了脚。胡翠莲两口子买下了一间临街的小铺子,稍事打理,开了家小酒馆,酒馆不大,五六张桌子,可生意却好得很,翻台率很高。
好景不长,1931年9月18日夜,对中华山河觊觎许久的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战争,东北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很快就被日本人撵出了自己的家乡。随后,日本鬼子又把被国民军赶出紫禁城的末代儿皇帝溥仪扶上位,在长春的伪满洲国正式登基,开始对东北三省长达十多年的奴役。随着大批的日本军人的进驻,沈阳变得热闹跟拥挤起来,胡翠莲的小酒馆儿里,中国人越来越少,日本鬼子带着他们的婆子却越来越多。胡翠莲两口子被迫在门口挂起了中日亲善的招幡,卖起了清酒跟日本小菜儿。有骨气的老酒客们暗地里都恨恨的咒骂这两口子“汉奸!”
胡翠莲两口子的小酒馆挂上中日亲善的招幡儿没多久,胡翠莲的男人就死了。死在进货的路上,被不知什么人用利器大卸八块了。
家里主事儿的没了,胡翠莲的天都塌下来了,连着好些日子关了店门,在后院儿呆坐着,茶饭不思,只知道哭。
第三天头晌午,忽然有人在窗外轻轻的叩击窗棂,有个熟悉的声音从窗外传进来:“翠莲儿,翠莲儿你在屋呢么?”
三天水米未进的胡翠莲那会儿只有出气儿没有进气儿,周身上下的血跟被抽光了似的,气若游丝道:“门……没闩……”
话音未落,一个高大的身影撞开了屋门,飞身扑了进来……

作者: 苍穹    时间: 2020-3-3 10:18
赞赞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3 15:20
苍穹 发表于 2020-3-3 10:18
赞赞

谢谢捧场。四季歌这一点比其他论坛好,安静。哈哈。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4 08:57
一头撞进来的这位被眼前的情景经得目瞪口呆。
这位本打算趁主家儿不在跑过来偷腥儿的,没成想遇到了这个场面,屋里杂乱无章,胡翠莲蜷缩在一床已经分不清颜色的被褥里,面无血色。三天三夜没下炕,大小都在炕上,那个臭啊,别提多难闻了,熏得这位大个儿差点把早饭给吐出来……
这个场面,让原本躁动的心瞬间降到了冰点,大个儿啥都不顾了,一把抱起奄奄一息的胡翠莲,撒腿出屋,直奔医院。
在日本人开办的医院里,胡翠莲终于从死亡线上溜达回来,护士给她洗了身子,换了病号服,又给她挂上了液体,胡翠莲躺在床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流,两只手一点力气都没有,却死死抱着身边这个男人的胳膊不放。
抱着胡翠莲上医院的这位叫陈家良,明面儿上是盛京【沈阳的别称】警察署的一个小警长,吃日本人的俸禄,平常腰里别杆王八盒子,人五人六的在这一片儿巡查,见了同胞也分三六九等,身份高的点头哈腰,平民百姓吆五喝六,遇到干爹级别的日本人,那老腰恨不能一躬到地。可私底下,这主儿是国民政府军事统计调查局潜伏在盛京的一名特工,代号“小地主”。陈家良潜伏的任务很一般,就是协助另一位隐藏在更高层的军统特工搜集伪满方方面面的情报。作为一个常年混在市井的小警长,陈家良的情报搜集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他发现,很多日本浪人跟日本中下级军官喜欢泡中国的小酒馆儿,特别是他平常巡视的这条街上的一家小酒馆儿,是这帮日本鬼子经常光顾的去处。一来二去,陈家良跟小酒馆儿的老板老板娘成了熟人。
俗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胡翠莲两口子心里明镜似的,跟盛京做买卖,一不能得罪日本人,二不能得罪二鬼子,三不能得罪地头蛇。不得罪日本人的法子就是挂上中日亲善的招幡儿;不得罪二鬼子的法子就是伺候好这位陈警长;至于说地头蛇,有了日本人跟二鬼子警长这两块金字大招牌,哪个地头蛇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找事儿呢?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陈家良发现,小酒馆的老板经常不在,不是出去进货,就是出去收账,酒馆里只剩下风姿绰约的老板娘坐阵,见此情形,放单飞多年的陈警长不免有些春心荡漾。
陈家良耍光棍儿么?也不完全,他有家室,但家室远在大后方,离盛京隔着万水千山,自己一个人在豺狼虎豹中间左右逢源,夜深人静之时也会寂寞也会孤独。
咳,俗话又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婆不在跟前,自己想怎么耍不就怎么耍么?
于是乎,各种小关怀小礼物小惊喜隔三差五的堆到胡翠莲面前,胡翠莲又不是庙里的供着的泥菩萨,能不动心能不明白么?
三下五除二,没费多大劲儿,陈家良就成了小酒馆暗地里的当家的。而这一切,胡翠莲的男人一直到死都毫不知情。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20-3-4 09:07
人事复杂,才有了大千世界,世事多变,才有了故事精彩。继续关注这个连载。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5 10:26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3-5 18:00 编辑

东三省沦陷为日寇铁蹄下的这十来年,是胡翠莲小酒馆生意最为兴旺发达的日子。
虽然,当家的没了,没了就没了吧,好在还有陈家良这个小白脸儿么?胡翠莲的男人死后,没过多久,陈家良就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名正言顺的纳了胡翠莲为二房。这件事儿,陈家良掐头去尾添油加醋的跟上峰做了汇报,美其名曰协助党国在沦陷区开辟第二战线,建立党国的交通站,总之吧,什么是金哪些是银,只要是好看的都可劲儿的往自己跟胡翠莲的脸上招呼。上峰沉默了一段时间,居然同意了陈家良的思想汇报,并且给陈家良官升两级,加了俸禄,还通过内线密告陈家良,说陈家良在后方的结发妻子完全赞同他的做法,已经从思想上认可了陈家良纳的这位二奶奶。
陈家良又不傻,家里的那位大奶奶什么德行别人不晓得,他还不门儿清么?大奶奶出身名门,陈家良能在军统里混到今天,都是他那岳父大人的提携之恩所造就。如今,自己在外边纳了小老婆,事先未征求大老婆的意见,这下旧时代虽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要搁在平常,陈家良的耳朵造就被大老婆给揪紫了,这不是非常时期么,不正常的不也变得正常了。因此,陈家良虽然打心眼里不相信自己的发妻会如此大度,但当着胡翠莲的面儿还得往大老婆脸上贴足了赤金,让胡翠莲念大老婆的好儿,踏踏实实,安安心心的跟着自己过日子。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小酒馆在陈警长的关照下,在胡翠莲的打理下,日进斗金谈不上,但杯足钵满还是杠杠的。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英美等西方大国被迫参战,日本鬼子的战线一下就被抻长了。前方战事吃紧,后方的物资供应变得空前紧迫。
整个东北全境的铁路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日本鬼子疯狂掠夺东三省的煤炭等物资,用专列发往几个沿海城市,然后装船送往本土。军统戴老板向全体潜伏在敌后的军统局特工及敌后游击纵队下达了作战命令,要求各部各自为战,扰乱日本人的运输,破坏日本人的重要单位,让其首尾难以相顾,配合主场的大部队进行反攻。
这一年的冬天,已经升级为军统中校的陈家良接到了上级的指令,要求他搜集日本人在沈阳到大连之间的铁路运输线情报,配合行动队伺机进行袭扰破坏。
陈家良跟胡翠莲的那个交通站,就是小酒馆现在俨然也成了各路抗日武装交换情报商讨大计的聚合点。根据战事的需要,陈家良之前曾厚着脸皮向上峰为小老婆胡翠莲讨要身份,上峰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胡翠莲摇身一变,居然也成了军统少尉。这两口子把抗日交通站开在日本人的鼻子底下,每天迎来送往,精通日语的陈家良每天都能从来喝酒吃饭的日本军人那里偷听到不少有价值的情报,把这些支离破碎的情报汇总起来加以整理分析,陈家良发现,小鬼子抢夺东北资源的进度明显加快了。
上峰接到了陈家良的密电后,遂派遣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特遣小分队秘密潜入了沈阳,就藏在小酒馆的酒窖里,小分队打算根据陈家良提供的情报对沈阳到大连之间的一条日军隧道进行破坏性爆破。这个任务时间很紧迫,且危机重重,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上峰的命令说的很明确,要求陈家良做小分队的向导,并带领沈阳站行动队的弟兄们为小分队做外围策应,拖住日军守备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此一去,凶多吉少,不用说,谁都知道。胡翠莲眼泪汪汪的抱着陈家良,千叮咛万嘱咐,陈家良也难受啊,可军令如山,只有服从,别无他路。
行动的那天深夜,胡翠莲坐在关门闭户的小酒馆里,侧耳倾听着远方的动静。
那一夜,爆豆般的枪声足足响了半宿,最后,一声巨大的轰鸣震得这条街上两边店铺的玻璃嘎嘎作响……之后就是永久的沉寂。
陈家良跟小分队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侥幸脱身的一名军统行动队员向胡翠莲描述了那天夜里发生的一切。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谁料想,小分队在陈家良等人的带领下接近那条重兵把守的隧道时忽然发现,重兵的数量远远大于情报上给出的数量,陈家良当下就是一惊!要么就是自己的情报渠道有误,要么就是军统沈阳站出了内鬼,日本人不可能未卜先知啊!
事到临头,没有时间容陈家良另想对策,只能招呼手下的弟兄们抢先向日本守备队开火,希望小分队趁乱突入,完成使命。
出发时,大家都没有携带重武器,行动队的弟兄们在陈家良的指挥下,边打边往后撤,日本鬼子紧随其后,穷追不舍。特遣小分队趁机从旁突入隧道。但是,狡猾的日本人并没有倾巢出动,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死咬着陈家良他们不放,另一路堵住了隧道的出口,隧道的另一头,已经被日本人堆上了沙袋圆木,小分队彻底被困在里边。好不容易甩掉追兵的陈家良带着手下趴在草丛里大口大口的喘息,陈家良竖起耳朵,起先还能听到隧道入口处暴风骤雨般的枪声,然而枪声很快就稀疏下来,用脚后跟都能想象得出,小分队的弹药所剩无几,陈家良看了看身边为数不多的几个弟兄,什么都没说,站起身,大步流星的朝隧道方向冲过去,那些弟兄也紧跟着他们的长官而去。
小分队腹背受敌,显然已经无法脱身,隧道里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无从得知,在外围与敌激战的军统行动队员们只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浓烈的烟尘从隧道内部汹涌喷出,瞬间就把阵地给吞没……
逃出来的这名队员说,没有见到陈长官,这次行动,只有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这次行动,彻底摧毁了这条日军重要运输线上的山体隧道,让日本人输送物资的进度大打折扣。据说,日本守备部队伤亡惨重,前往增援的两队二鬼子也死伤过半,带队的分局长陈家良阵亡……
日本驻屯军司令部还郑重其事的派员前来小酒馆吊唁,并且给了陈家良的遗孀一笔丰厚的抚恤金。
每每夜深人静之时,胡翠莲独守空房,暗自垂泪,难道自己真的是克夫之命么……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6 10:44
第十五章

1945年5月8日,邪恶轴心国的主要支柱之一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德国无条件投降前夕,现代法西斯的发源地意大利在盟军强大的攻势下早就举了白旗,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辉煌胜利,战败后的德国也被美、英、苏、法四国分区占领,但在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还在继续当中,中国军民还在艰苦抗战,支撑牵制日军60%主力,为反世界法西斯战争做的巨大贡献与牺牲。之前几个月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召开一次战后秩序的问题一些列安排的会议,就是史上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最终达成了一定的协议(当然也有出卖中国外蒙古主权和恢复苏联在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权益等肮脏协议),苏联承诺欧洲战场结束后三个月对日宣战。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法西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奄奄一息的时刻,这个时候的苏联凑着好时机,8月8日对日宣战, 8月9~10日一百五十万苏联大军进入我国东北,对日军全面进行打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正义战胜邪恶而告结束。
小日本儿被赶跑了,东北三省陷入空前的沸腾,人们终于可以挺直腰杆抬头做回中国人!
沈阳街面上再也看不到趾高气扬的狗皮膏药旗,再也没有横冲直撞的日本移民对中国人吆五喝六,那些昔日自觉高人一等的日本侨民惊恐不安的龟缩在各自的宅院里,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胡翠莲的小酒馆儿差一点儿就被愤怒的百姓给拆了。
这个曾经在被占领期间一天到晚高挂中日亲善招幡儿的酒馆早就成了老百姓的眼中钉,日本鬼子战败的消息一经传开,愤怒的老百姓便蜂拥而至,围在酒馆外边挥舞着拳头,怒目相向。胡翠莲把桌椅板凳都堆在门口,浑身哆嗦着蹲在柜台后边,外边人潮涌动,她明白,这是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来算账了。正这节骨眼儿上,耳边却听到了汽车马达的轰鸣,门外的人声渐渐停息下去,紧接着又传来了砰砰的砸门声。
胡翠莲都快走不成道儿了,两条腿抖个不停,哆哆嗦嗦好不容易挪到门口,可面对着一大堆桌椅板凳,当初一股脑搬起来的那股子力气早就没影儿了。
这时,窗户外边的挡板被从外边硬生生的扯了去,玻璃哗啦一下被打碎,有个身材高大的人干脆利落的跳了进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在了胡翠莲身边,一把就把吓得几乎瘫软的女人搂在了怀里!
“翠莲儿,翠莲儿啊!我啊!陈家良啊!我没死,活着!我回来接你了!咱们打赢了!小日本儿滚回老家了!”
巨大的惊恐与巨大的喜悦交错在一起,让这个羸弱的小女人措手不及,顿时昏倒在大高个儿的怀里。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7 08:43
今日停更,家里有事。
作者: 鹿城飞侠    时间: 2020-3-7 09:46
继续欣赏茶兄力作!敬茶!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8 06:47
鹿城飞侠 发表于 2020-3-7 09:46
继续欣赏茶兄力作!敬茶!

诚惶诚恐中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8 19:35
陈家良没死。
陈家良的教官对这个学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胆儿小,但滑头,遇大事总躲在身强力壮的同学身后,等人家收拾完了他才跳出来手舞足蹈一番,就好像人家考试得的满分有他多大功劳似的。
把陈家良硬塞进军统的某位老人家曾语重心长的对戴雨农说,别看小陈儿现在没啥大出息,早晚,他能给你干一票大的。
鬼使神差的,生性多疑的戴雨农居然就相信了某老人家的话,尽管对陈家良的训练成绩十分的不满意,也还是看在某老人家的面子上把这小子留下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12 16:18
李听圃 发表于 2020-3-4 09:07
人事复杂,才有了大千世界,世事多变,才有了故事精彩。继续关注这个连载。

多谢站长!愿为党为国效劳!缩略一下就是愿为党国效劳哈哈哈~冷棋们心目中的那个党国已经沦落到靠卖房子发工资的地步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12 16:57
陈家良与国军战史上那位孙姓将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长跑。
孙姓将领的长跑技能在国军战斗序列当中鼎鼎大名,遇到日寇他跑,丢下南京城无辜的百姓与茫然无措的士兵们溜之大吉;遇到共军,他跑,也是丢下成建制的部队,化装,钻坟头等等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跟着委员长跑到了终点线。奇怪的是,这么能跑,这么擅跑的一个将军,委员长却没有处罚他,使得他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余生。这位孙姓将领人品人设都不咋地,却给人间留下一个演技不俗的儿子。与陈家良第二个相似之处就是,两人的姓名当中都有一个良字。
我们不清楚孙姓将领名字中的良是什么来路,但我们知道陈家良名字当中的那个良字是他那位知书达理的教师母亲起的,取自《吕氏春秋·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陈家良的母亲期待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人中龙凤,长大以后为国家效力,为祖宗增光。
在隧道战斗之前,陈家良在同事跟上司眼里始终都是个窝囊废。派遣他倒盛京潜伏的某处长签发手令后曾私下里跟同僚吐槽,担心陈家良这小子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不只是陈家良的上司有这层顾虑,陈家良那些在特训班的同学们得知胆小鬼被派遣到盛京的消息后,纷纷叹息到:完了,就他那怂样,叫日本人逮着立马就能当叛徒。
出人意料的是,陈家良在盛京居然混的如鱼得水,在日本人那儿就是条点头哈腰的狗子,在老百姓这边儿则是匹趾高气扬的骡子,跟黑道儿的眼里,这位日本鬼子的红人,竟然是黑白通吃的狠角色:发动盛京的小偷们去偷日本人的仓库,把小日本的军需物资倒腾到黑市上贩卖,把卖来的大洋与黑道儿上的兄弟分完,大头自己攥着,剩余部分通过特殊渠道上缴军统。上司哪儿知道他的这些丰功伟绩背后的猫腻儿啊,时候一长,不但加官进爵,还屡次获得系统内部的褒奖,让那些等着看陈家良笑话的同僚跟同学们惊掉了下巴……
隧道战斗中,往日同事们眼中的胆小鬼陈家良竟然表现出出色的组织能力,并且在特遣队遭围攻的时候毅然带头向日本鬼子发起冲锋,说他脱胎换骨也好,说他大变活人也罢,总之,那场战斗让陈家良整个人在上司的心目中成了党国的英雄。
至于说陈家良为什么会在手下的眼前消失,又是怎么出现在日军阵亡名单上的,这中间的事情直到八年抗战结束,战时某位深藏于沈阳日寇内部的高级特工返回南京述职时,才真相大白。原来是那位高层特工玩儿的计策,让陈家良跟他的手下都换上了盛京二狗子的黑制服,战斗中,趁乱,陈家良把身上的黑皮扒下来与一名炸得血肉模糊的下手做了置换后,抬腿溜之大吉。这一回跑得光明磊落。
不管怎么说,陈家良活着回来了,不但在众人面前替胡翠莲澄清了名声,还让胡翠莲换上了国军少尉军服,两人挽着手挎着胳膊出双入对的在大家伙面前晃来晃去,几番小动作下来,周边的百姓们这才明白,敢情这个中日亲善是假的,是国军特工给自己打的掩护。
日本战败,率先进入沈阳的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而是战争末期突入东三省的苏联红军。

作者: 鹿城飞侠    时间: 2020-3-15 09:59
茶炉 发表于 2019-11-10 11:04
第二章

都说婆媳是天敌,这个说法几乎都印证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当然了,也不能以偏概全,婆媳相处和 ...

追剧进行时,好!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15 11:58
鹿城飞侠 发表于 2020-3-15 09:59
追剧进行时,好!

嘿嘿,慢慢追,我慢慢更。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15 12:20
第十六章

老毛子从来就不是朋友。
这个问题无论是当初出兵东北还是后来企图整联合舰队跟长波电台,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老毛子对天朝大好河山的觊觎都赤裸裸的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这一次,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军国主义集团赖以倚靠的最后一根稻草关东军后,老毛子的部队马上跟进,火速的布满了东三省的沟沟坎坎儿,把日本人苦心经营的东三省经济命脉牢牢的攥在了手心儿里。要想富先铺路,是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在东三省,最为著名的铁路叫中东铁路(俄语: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简称КВЖД),是沙皇俄国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中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也叫“东清铁路”、“东省铁路”。辛亥革命成功后称中国东省铁路、中国东方铁路、中东铁路或中东路。满洲国和苏联共同运营时期北段改称北满铁路,南段改称南满铁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控制该铁路,称为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此铁路系以哈尔滨为中心,往西延伸至满洲里(今内蒙古境内),往东延伸至绥芬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往南延伸至大连、旅顺,路线呈丁字型,全长约2400公里。解放后该铁路移交中国,分为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三条铁路线。
就是通过中长路,苏联政府和军方将大批的日伪时期遗留下来尚未及抢走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苏联境内,在抢运日寇遗留战略物资的同时,还大肆在中国境内开采矿藏,抢夺珍稀的野生物种及粮食等等,让才从日伪铁蹄下挣扎出来的中国百姓们再度受到残酷沉重的压榨。
一九四六年,沈阳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陈家良携小老婆胡翠莲堂而皇之的成为保密局沈阳站的功臣。
陈家良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小计划还没捂热乎就出事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15 12:24

1946年,沈阳。“红场”上日本人被中华民国政府征调进行绿化工作。



1946年,沈阳。根据联合国决议苏联人撤离后中华民国政府恢复对奉天的治权,街道上日本人被征调进行清扫大街的工作,二战后的重建已经开始。



1946年,沈阳。出售各种时髦洋服的小贩。



1946年,沈阳。叫卖西式礼帽的小贩。



在沈阳冬雪中贩卖香烟日本的女孩在点数自己的收入。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16 16:51
陈家良的原配夫人徐纹绣突然出现在保密局沈阳站!
前文书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位大奶奶,当时陈家良在沈阳纳了胡翠莲为妾,重庆方面是知情的,并且也知会了陈家良在陪都的原配妻子,据说这位大奶奶不但应允了这门亲事,还落落大方的声称要跟胡翠莲做好姐妹。当时,陈家良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他的这位大老婆是啥样的人品,军统内部上上下下无人不知,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应承了这门敌营纳妾,很不正常。后来因为战事紧张,这事儿也就被陈家良抛到了脑后。谁成想,沈阳刚刚光复,这位陈氏夫人竟然以军统改组后的保密局特派专员的身份空降沈阳,出其不意的站在了陈家良跟胡翠莲的面前。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21 07:58
接下来的一切都让陈家良欲哭无泪。
首先,特派员表彰了沦陷期间身在曹营的诸位党国的忠勇之士们,其间还特意为胡翠莲别上了一枚勋章,意味深长的轻轻拍了拍胡翠莲粉嫩的脸蛋儿。当特派员走到陈家良跟前时,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竟然连看都不带看她这位老公一眼,陈家良的心没有来由的一哆嗦,心说坏了。
果然,一番勉励跟授勋后,全体解散,陈家良被单独叫到了站长办公室。
站长滕勉外出,宽敞的办公室里就只有特派员徐纹绣与忐忑不安的陈家良两口子。
沈阳站的那些陈家良的老部下们三五成群儿的伫留在走廊里,伸长了耳朵倾听着站长办公室方向传过来的动静儿。他们知道,出来混早晚都要还回去,陈家良背着大老婆纳妾这档子事儿搁在战时那就是惑乱军心,放在和平年代不经过大老婆的应允纳妾那叫乱了家法,有悖纲常,总而言之,怎么地都是陈家良的不是。从刚才勉励跟授勋的情形看,陈家良跟他的小老婆凶多吉少。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23 11:31
不知道陈家良这一个小时是怎么捱过来的,整条走廊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耳朵里都灌满了特派员高八度的嗓门儿:“陈家良!你个没良心的!老娘我带着孩子在大后方替你照料二老,打理家宅,你就这么报答老娘的么?!你的良心让狗叼走了?竟然把一个婊子迎娶进门!你给老娘听好了,这个家,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你看着办!”此处省略若干更加难听的字眼儿。
陈家良垂头丧气的从站长办公室里出来时,所有人立刻马上散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胡翠莲哪儿都没去,就躲在与站长办公室一墙之隔的档案室,特派员与陈家良的对话每个字她都听得真真儿的。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人家才是明媒正娶的两口子,如果硬下心去低三下四,恐怕今后的日子将会是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胡翠莲虽然出身风月场合,但也不是那没羞没臊没皮没脸的女人,她默默的脱去了戎装,叠好,并且把佩枪也摘下来一并交给了档案室的小姐妹。然后,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了沈阳站。
陈家良失魂落魄的离开了沈阳站,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大街上转悠了一阵儿,忽然想到了什么,急忙跑回了他跟胡翠莲的小酒馆。
小酒馆早已经人去屋空,酒馆儿的伙计把一个沉甸甸的布包交给了陈家良,打开一看,是一枚勋章,正是特派员之前亲自别在胡翠莲胸前的那枚。
陈家良几乎问遍了熟人好友,都说不知道胡翠莲的去向,无奈之下,只得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屋里,徐纹绣穿着暴露,正皮笑肉不笑的等待着他……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26 08:04
第十七章

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1948年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
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948年10月17日率所部2.6万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随着辽沈战役的全方位推进,国民党在东北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沈阳岌岌可危。
且不说正规军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及政治攻势面前如何鸡飞狗跳,如何乱作一团,单说说保密局沈阳站那点破事儿。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3-30 10:57
保密局沈阳站这阵子人心惶惶。
表面上,特务们按部就班,该去抓捕进步学生,该去跟踪共产党地下电台,该去机场接上边下来安抚人心的大员,总之,面儿上看,一切如常。
陈家良在老婆徐纹绣手底下混差事,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事儿徐纹绣从不背着自己的男人,坏事儿从不给自己的男人下命令,站里上上下下对此虽敢怒却不敢言,包括走马灯换来换去的三任站长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装没看见。
城外,人民解放军的炮声日渐迫近,城中百姓为躲避战火,拉家带口纷纷外逃。共产党沈阳地下组织加紧活动,保密局南京方面有传闻,沈阳地下党准备策反党国高官,进而开门献城。南京国防部二厅接连派来几位身份特殊的官员,这几位与徐纹绣及临时代理站长秦士贤等人关在办公室里密谋了一整天,至于说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但是,关门前,秦站长下令,会议结束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出,不准往外拨打电话或使用电台,违者军法处置!
将近黄昏时分,办公室的门开了,行动处,情报处的负责人被召唤而至,秦士贤简短下令,马上抓捕沈阳共党潜伏组织,务必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顷刻间,全副武装的保密局特务们张牙舞爪,全员出动,直扑既定目标。
话说,保密局沈阳站内部有没有我党的秘密特勤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由于情况紧急,事先又无法外出或通过电话等联络方式把消息散出去,这名隐藏极深的特勤一时间竟然束手无策。
这次抓捕行动十分隐秘,事先没有与沈阳当地国民党驻军有任何的沟通,为了确保行动万无一失,秦士贤给沈阳警察局长林英通了电话,要求林英派出所有在职警员协助保密局的抓捕行动。这个林英是东北剿总总指挥杜聿明的心腹,接到电话自然马不停蹄的向下布置了任务。林英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沈阳第一分局局长胡圣一接到局座命令后立刻集合了分局全部机动人员,开始对所辖地区进行布控。
局座的命令十分明确,共党就藏在文庙一带,要求胡圣一将文庙一带严格控制起来,绝不能让共党漏网!
胡圣一一边指挥手下沿街布岗,一边飞快的打量了下周围,见所有警察都在严阵以待,便借口方便,抄了近道飞奔到某一处院落外,见四下里无人,在大门上重重的叩了几下,然后迅速沿着原路飞奔回了自己的岗位。
折腾到半夜,保密局的行动特工们一无所获,不仅没捕到人,就连个共党的毛都没瞧见。
把秦士贤给气的吹胡子瞪眼,挨个数落了手下半天,到了也是无济于事。
秦士贤明白,鸟已经被惊了,再想逮难了。可是,如此机密的布置,到底是哪儿出了纰漏呢?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4-2 18:39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4-3 06:29 编辑

时局已经容不得秦士贤之流弄个明白了。
我党的地下尖兵胡圣一和他的同志们殚心竭虑,一次又一次的力挽狂澜,分化瓦解敌营,在敌后大搞动作,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沈阳剿总的金圆券事件。金圆券事件严重干扰了沈阳周边国民党驻军的后勤补给,更加要命的是严重扰乱了沈阳的金融环境,使得物价飞涨,军心涣散,为我军兵不血刃,和平解放沈阳打下了坚实的伏笔。
1948年,辽沈战役激战过程中,长春被东北野战军层层包围,沈阳的战事也一触即发。
我党地工人员也加紧了对国民党驻军高层的渗透与策反活动,巧的是,胡圣一与他的战友跟盘踞沈阳的国民党第53军的许多高官要么是发小儿,要么是同窗,其中暂编30师、116师、130师的主官与我地下党策反人员交往甚密。1948年11月2日拂晓,国民党第53军暂编130师长王理寰首先下令他的部队放下手中武器,随后,其他各部队也纷纷放下武器。东北野战军首先从王理寰的防区——沈阳铁西区顺利进入城内,沈阳宣告和平解放。
在此之前,种种迹象让保密局的特务们如丧考妣,除了事先奉命埋伏的别动队外,能跑的都跑了。徐纹绣跟陈家良两口子也在企图逃跑之列,但是,陈家良费尽心机也只搞到了一张飞机票,他只得编瞎话哄骗徐纹绣先飞广州,自己随后就到。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陈家良还没来得及用手里的金条去换另一张机票,南京的密令却抢先一步到了。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4-5 13:06
要怎么说陈家良倒霉呢?
就在他怀里揣着黄鱼儿,饶世界钻黑市,寻觅另一张可以让自己逃离这个是非之地的飞机票时,南京国防部二厅保密局的密令到了。
保密局的密令说的很明确,要求陈家良留下来潜伏,并协助代理站长秦士贤等人建立第五纵队,伺机破坏共产党的解放大计,然后蛰伏待机,配合蒋委员长率领国军反攻倒算。密令中还给他晋升了军衔,这要是放在平常,少将军衔能让陈家良乐得睡不着觉,眼下这个情形,别说少将了,就是大元帅他也不稀罕,这等于给送死的小鬼儿头上再压上一块磨盘,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站在碎纸乱飞的保密局沈阳站大厅里,陈家良心说,狗屁的反攻倒算啊,人家大兵压境,不日城池可破,南京这帮人的脑子进水了,都这时候了还在做白日梦,如果真能等到老头子打回来,东北三省就不至于落入共军之手,留下个沈阳苟延残喘了。
陈家良下定决心,决计不去听从南京的调遣,利用自己目前的职务之便,赶紧搞到机票,溜之大吉。因为他知道,机场上还有一架飞机,那是留给剿总卫立煌逃命用的。
打定主意,陈家良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地点赶到了警察局,找到那个可以提供机票的警察,哪儿成想,这个警察手里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机票,这家伙是打算黑吃黑,拿了黄金趁机干掉陈家良,然后自己跑路。
陈家良就算再不济,好歹也是枪林弹雨中滚爬出来的,两人短促交手后,那警察被陈家良一刀切掉了脑袋,陈家良扔掉手里的匕首,愤愤的朝地下的尸首啐了一口,转身离开。
走在回保密局的路上,陈家良反复的把脑海里的几个可以求到的关系滤了一遍,看看还能有谁可以帮到自己,就在这时,他的脚步一滞,脑袋忽地一下,大了。低头一看,脚下已经积攒了一小汪鲜血,随之感觉到天旋地转,刚才的格斗中,那警察似乎是开了一枪,子弹正中陈家良的小肚子。
陈家良踉踉跄跄的穿过两条街,迟疑了一下,没有去保密局,而是改道直奔之前他跟胡翠莲的小酒馆。
小酒馆儿早就无人经营,门板上落满灰尘。陈家良平常只把这里的地下酒窖当做囤积不义之财的小仓库,轻易不来这边儿,酒馆的酒窖入口很是隐蔽,从外边不认真找真找不出来。
陈家良瘫坐在酒窖的角落里,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不断有血沫子顺着他的嘴角流淌下来,看样子是打坏了内脏,若是没有医治,怕是挨不了多久。
正在此时,酒窖深处忽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陈家良努力支撑着眼皮儿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似乎,有个娇小的身影渐渐映入他的眼帘……


作者: 鹿城飞侠    时间: 2020-4-6 10:53
茶炉 发表于 2019-11-12 16:37
第四章

已经记不清这是老李第几次见义勇为了。

欣赏悦读!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4-8 07:04
鹿城飞侠 发表于 2020-4-6 10:53
欣赏悦读!

感谢感谢!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4-8 07:23
第十八章

沈阳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在这全城百姓欢欣鼓舞的好日子里,还有一小撮魑魅魍魉躲在黑暗角落里,咬牙切齿的诅咒着新政权的诞生,紧锣密鼓的筹划着罪恶的勾当。
沈阳解放前夕,我地下工作者就通过秘密途径将沈阳剿总及保密局的人事档案的抄录本送达了解放军前指,由前指转交给了有关部门的同志。有关部门的首长经过慎重考量,决定从两条战线上同时下手:一条就是加紧对沈阳剿总上层的秘密策反活动,争取兵不血刃的打开沈阳的大门;另外一条,则是通过对地下党送出的这批人事档案的整理、分析,以期在大军入城后对潜伏敌特进行甄别及搜捕。
这项工作与策反敌高层的工作一样,都充满了未知与艰险。好在上天眷顾沈阳,正义的天平倒向了人民,沈阳和平解放。
大军入城后,随大军一起行动的有关部门马上开始了对城内散兵游勇们的甄别行动。
根据中央社会部的总方针,甄别重点主要集中在那些“榜上有名”的大小头目身上,对主动向解放军坦白自首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在登记造册后一律宽大处理。劝解国民党军政人员自首坦白的告示一经贴出,马上就产生了轰动的效应。在沈阳原国民党警察局的基础上重组的公安局门口,前来自首的人排队有如长龙。
根据对保密局人事档案手抄本的分析,人民公安军很快就锁定了这么几位大人物的行踪: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东北督导室副主任滕勉、主任秘书陈泽如、所属沈阳站副站长秦士贤及保密局东北特别组少将正、副组长吕思愆、刘濂泉等。其中,滕勉曾经担任过抗战胜利后沈阳站的第一任站长。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20-4-14 21:51
茶炉 发表于 2020-1-3 11:58
拉粪车的男人人高马大,有把子力气,从前他爹跟他爷爷干的都是这个活,被别人一万个瞧不起,爷爷跟爹还有个 ...

匆匆再看一节,很精彩!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4-15 11:50
当时的沈阳地面儿上也是鱼龙混杂,除了开城起义的部队外,还有不少杂牌军并未参与阵前起义,而是被迅速入城的解放军部队就地收编,不少老兵油子趁机脚底抹油开了小差,还有不少日伪时期混入国民党部队的山大王、伪满汉奸及未及跑路的日本特务掺杂在这伙散兵游勇当中,这群人跟那些奉命潜伏的保密局特工不同,没有落脚点,没有统一指挥,更是缺衣少粮,就好比一群没头的苍蝇一般到处乱撞。给解放初期的沈阳带来不小的治安隐患。
解放初期,那些曾经在国民党羽翼庇护下锦衣玉食的奸商买办们做梦都想着国军能再起风云,在蒋委员长的带领下卷土重来。在这种白日梦的驱使下,不少人揣着袄袖子躲在高墙大院里观望,对人民政府的好意劝说置若罔闻,明里暗里的与那些散兵游勇们互相勾结,为这些坏人提供衣食住行的便利,在这种情形下,入城后的新政自然无法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对付正规的潜伏特务们。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4-25 06:19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4-25 06:24 编辑

援引人民网文史资料记载:1948年11月3日,新成立的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对国民党特务分子的处理指示》,经上级批准,沈阳市公安局迅速选出了一大批有城市反特工工作经验的人员60多人,组成专门小组,由原哈尔滨市公安局侦查科长马敬铮担任第一领导。

  当时他们的打击对象是国民党的潜伏人员,而参加沈阳国民党保密局的潜伏计划的成员均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特工工作经验,采取了一种被称为“一元两套三层制”的组织形式,随时准备着为反攻的国民党军队做内应。可是他们并不在乎国民党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也没有预想到自己将被作为炮灰的悲惨命运,他们组织了四支队伍留在沈阳,并将其他的队伍分散到东北的各个城市,比如辽阳,抚顺,阜新等地。每一组都有自己的独立电台,这些电台被用以收集人民政府的情报和传递国民党内部的信息,至此,一场敌我双方隐蔽战线上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当时沈阳市局有一部“测向侦查电台”,是时任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何侠从外地带来的,正是这部电台成了我们人民政府破获这个案件的关键所在。
      在沈阳解放之初,我公安局人员不敢放松警惕,一直对国民党的地下活动进行着监视和防备,以保障沈阳人民的绝对安全,保证来之不易的和平。可是,他们发现一部以“QSY”为代号的电台频繁发送信号,而且几乎是每次发报就会改变一个地点,这是个很不寻常的现象,于是这便引起了我方的注意。此时,国民党的地下潜伏人员不断被抓获,其中有一个叫李冠群的长得其貌不扬,他的代号是“QSB”,时任保密局沈阳站的组长,负责潜伏二台的工作。被捕之初颇有些傲骨,可是在几个回合的审讯中,他便老实交代了自己的特工身份。他还交代他因为害怕准备逃回辽阳老家,可是就在出逃之前,他把一直没敢使用的电台秘密安放在他岳父的家中。1948年10月末,潜伏支台台长刘殿庚亲自找到他布置了任务,并殷勤交代了他很多事情,由他单线联系刘殿庚,这是保密局的规矩,一旦有人被捕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但在那之后刘殿庚却再没出现过。刘冠群还交代,国民党在这次潜伏中,共有四个潜伏支台,但是太具体的情况就说不上来了。我公安人员一直认为,沈阳刚刚解放,我们对敌人的排查是极为严格的,所以绝对是不可能出城的,他们决定再在沈阳城内好好排查一番。

  后来,我公安局人员得到了一个新情况,原来这刘殿庚果然还在沈阳城中, 而且就在11月7日去过一个名叫赵贵斌的人的家中,他说想到姑姑家避避风头。据查刘殿庚的姑姑是位单身的老太太,于是公安人员对沈阳市内独居的老人进行了排查,最后锁定了目标,就在大东区的草仓路将刘殿庚抓获。在刘殿庚的指引下,我公安人员势如破竹地随即抓获了前夫一台台长白凛茹,并缴获了电台,以及潜伏组的高层邱飞和杨士芳。

  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原来在这几个潜伏小组之外另有一个独立的电台,这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这个电台的台长名为赵爽,他居然可以与南京直接联系。

  这个神秘电台的主人不就被抓获,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他还是一名中学生,年仅17岁。
可是,国民党中毕竟有很多特工是又十分丰富的地下工作的经验,在几次对被捕特工的审讯中,我方得知原来这个计划的总指挥叫褚大光,他在布置好一切后,又将两台美式电台秘密安置在沈阳,以备万一。褚大光嘱咐刘殿庚将这两部最后的电台好好藏匿,而其地点确实匪夷所思,竟是在两口棺材之中。藏好电台后,刘殿庚将心腹赵贵斌派往他处以求封锁消息,没想到由于我方人员排查严谨他们竟然都滞留在了沈阳城中。我方人员迅速行动,在珠林寺中顺利找到了其中一台,可是另一台却不翼而飞,据看守的人说早些时候有个男人已经将藏有电台的棺材带走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询问那人的去向,而被捕的国民党诸人也都不了解这件事情的始末。抓捕行动一度陷入僵局。

  但是经过多方调查,棺材是10月30日被取走的,当时解放军已经是大军压城,沈阳城已经是座被围困的孤城,客观上讲棺材应该还在城内。于是我方人员马上赶到另一座能寄放骨灰的寺庙—保安寺(今已被拆),经过细心搜索,终于在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棉被中找到了电台。至此,保密局沈阳站东北支台的潜伏小组被全部破获。共破获7个潜伏小组,4个潜伏电台,一个独立的电台,抓捕特工共计20余人,取得了解放以来的首个反间谍战争的胜利。

作者: 茶炉    时间: 2020-4-26 08:54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20-4-28 07:53 编辑

随着保密局潜伏在沈阳的四支别动队的覆灭,四支别动队的幕后总指挥部也浮出水面。人民公安军一鼓作气,相继捕获了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东北督导室副主任滕勉、主任秘书陈泽如、所属沈阳站副站长秦士贤及保密局东北特别组少将正、副组长吕思愆、刘濂泉等。在这些大人物的隐居之所,除了缴获的枪支弹药,电台给养外,还有一批尚不及销毁的秘密文件,其中一份文件上清楚记载了保密局对东北组潜伏指挥员的任命名单,除了抓获的这批人以外,有个名字引起了公安的注意:陈家良,保密局东北组副组长,少将军衔。然而,这个叫陈家良的家伙压根儿就不在被捕获的大人物们当中,通过突击审讯才得知,沈阳解放前夕,国民党国防部二厅保密局对沈阳站潜伏组的任命密电中确实有陈家良的名字,而且,这个叫陈家良的抗战时期就潜伏在沈阳,据说还是有功之臣,其妻徐纹绣之前系保密局派驻沈阳的特派专员,沈阳解放前夕乘机前往广州,后至香港,目前行踪不定。这个叫陈家良的当时接受了委任状,但是,却在沈阳解放的当天离奇失踪,下落不明。
公安部队随即秘密的在沈阳及周边地区展开了搜索,然而,这个叫陈家良的保密局少将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踪影皆无,此案随即成了一宗悬案。
后来抗美援朝的炮火席卷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入朝参战,位于战争最前沿地区的东北成为了志愿军的总后勤基地,此间,各种潜伏的更深的国民党特务如同惊蛰后的害虫纷纷从地下冒出头来,怀揣着借美国人的势反攻大陆的黄粱美梦,在东北边境进行各种的颠覆破坏。于是,搜捕陈家良一案便被暂时搁置下来。
尽管如此,当年负责搜捕陈家良的公安人员始终没有放松警惕,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志愿军主力部队凯旋回国,举国欢腾。随后,国家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及经济建设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开张,全国上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大环境下,陈家良案件的卷宗束之高阁,渐渐的被遗忘了。
时间熬不住岁月,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陈家良再也没有在这个世界上露过面儿,历史早就遗忘了他。
在东北的深山老林中有个规模不大的林场,几十口伐木工人跟他们的家属居住于此,其中有一位中年妇女负责工人们的一日三餐,这位妇女五十出头,中等身量,长得有些吓人,一道伤疤从左眼边上自上而下划过右眼边,横亘与脸上,别的女人身边都有自己的丈夫,她的身边却没有,一天到晚不苟言笑,只知道埋头干活,干完活,就回到自己那间小屋,早早的熄了灯。
林场的工人都喊她翠莲嫂,据说她从前也是有丈夫的,丈夫也是林场的伐木工人,一次作业时出了事故,被活活砸死了。
当初翠莲嫂跟着她男人过来时,脸上就有这道疤痕,据她自己说是被地主家的恶少拿刀子给划的。
翠莲嫂的男人姓梁,据工人们回忆,这家伙个头很高,身材魁梧,有把子力气,干活不输于人后,特别是对待自己的婆娘,普天之下真的是找不出第二个这么贴心的男人了。
老梁去世后,翠莲嫂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少言寡语,谁也没见她再笑过。
又过了一年,林场里的一位工友的婆娘病逝,大家七嘴八舌的撮合了一下,就把翠莲嫂跟这位工友撮合到了一张热炕上。
但是,没过多久,有一天夜里,工友从梦中惊醒,身边的婆姨不见了。
工友屋里屋外找了个遍,也没找到人。于是,把大家喊起来,帮着找,最后,在伙房后边的小屋里,找到了已经悬梁自尽的翠莲嫂。大家七手八脚把她放下来,可惜已经回天乏术。
在小屋的木头桌上留着一封信,林场场长有些墨水,把信纸从信封里抽出来,对着明亮的汽灯,一字一句的念着,渐渐地,他的眉头拧巴起来,这封信中的内容让他遍体生寒……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