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诗魂匠心 译而不损 [打印本页]

作者: 空也静    时间: 2019-11-17 11:57
标题: 诗魂匠心 译而不损
诗魂匠心 译而不损
        ◎ 晚 枫

        第一次接触魏彦烈的诗歌就让我感触颇深。他的诗题材广泛,
从大自然到人生,从个体到社会,从美好到讥讽,包罗甚广。无
论谁读他的诗,都能在里面找到与切身相关的内容:儿子悼念双
亲,公职人员斥责腐败,细心人观察一粒微尘之美,妇人思念夫
君……
        通常,要想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最终实现全面深入的鉴赏,
是要花些时间的。然而,读魏彦烈的诗,那种类似苦差的感觉已
变成了赏心乐事。这种乐趣的营造,靠的是精湛的技巧、令人耳
目一新的构思,加之其特别的表意方式(也许有人会觉得有点怪)。
暗喻是他那颗戏谑的诗心永远青睐的手法 ; 多么严肃沉重的话题,
他都可以用诙谐甚至嬉戏的语言呈现在读者面前。流氓坏蛋在他
的笔下,可以是埋在一箱三层光鲜亮丽的苹果之下的那个烂货;
一条狗可以是对势利小人的嘲讽。拟人几乎是他诗歌中屡用不爽
的利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简单之物,无论有形与否,到了
他的笔下都可以成为谈资——麦子、面条、花朵、树木 …… 一切
都可以富有鲜活的生命,揭示一个又一个的哲理。什么都可以说
话、做事,生动形象之极,似乎它们都是诗人生活中的老朋友——
四季、景致、太阳、月亮、风和雨…… 他可以用同一个标题写出
许多首诗;他可以将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琐碎小事,观察研究到
极致;他 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说得那么轻松自在,充满幽默和嘲讽。
鉴于这是一本双语诗集,我认为英语读者的解读程度基本上
依赖于英译质量。诗歌翻译本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由于语言与
文化的差异,诗歌翻译往往不能确切完整地再现原诗,尤其是中
英文之间。诗歌在英译过程中损失掉的不仅是涵义,还有音韵之
美,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两种语言的结构和声音是一模一样的。我
认为诗歌中的音韵美,是诗歌传达意义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节奏、押韵、头韵、行内韵等,都是音韵美的元素。如果一首诗
丢失了音乐性的部分,是不是仍可以被称之为诗,是很值得怀疑
的。当然,现代自由体诗歌中的格律和押韵元素越来越少,但毕
竟还以某种方式保持着节奏感。
       虽然魏彦烈的诗歌可谓现代诗,但翻译起来绝非易事。这是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节奏,以及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的差异,致使
诗歌翻译很难做到音意两全,“丢失”在所难免。魏彦烈的语汇
辞藻带有极强的中国北方农民的特色。纵观中国近三十年的城市
化进程,城市人口激增,读者中会有不少人经历了由农村到城镇
的转化过程,因而带有地方色彩的语言会给读者带来共鸣 , 引起
读者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诗中意象的塑造也多带有文化背景,
如佛教、中医,中国北方的气候和生活方式,老百姓世代相传的
传统和习俗,等等。英语读者如果没有基本的中国文化和宗教信
仰的概念,这些元素会很费解,甚至觉得毫无道理可讲。这种情
况下,一些带有文化背景的特殊意象,期望外国读者不但理解其
外延,还能理解其内涵,恐怕更是异想天开了。我们不妨用《磷
火》举个例子。英语读者印象中的烟斗(pipe)大多会是 15-16 厘
米长短的烟斗,类似福尔摩斯用过的那个样子;而中国农民使用
的烟斗(应该叫烟袋)大约有 40 厘米或者更长,像旧式的长枪,
所以诗中用了“烟枪”一词。这种长柄的烟袋才可以塞在裤腰和
棉布裤带之间,而不是放在套子里挂在腰带上。有人也许会说,
这种由于细微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意象偏移不会影响诗歌本身的
意义传达,而实际上,在这首诗中,这种影响确实存在。诗的后
面接着谈到“掏出来……吐出憋了一辈子的怨气。”掖在裤腰带
里的长杆烟袋要比放进套子挂在腰间的短烟斗的意象,更缺乏空
间自由感,而这种被挟制的憋屈营造了需要舒一口气的氛围。
     魏彦烈诗歌的音韵美,我认为主要体现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上。
气息的巧妙设置,即在什么地方停顿换气,或者说在哪里不换气。
诗人通过精心设计切断话语的位置,换下一行,来制造这些独特
的气息效果,使诗歌的节奏与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相得益彰。这也
是现代诗歌运用的一个手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传达信
息的手段是多维的——文字的外延与内涵、韵式和节奏的声音效
果、以及拟人、明喻、暗喻等修辞手法。英译版应该在声音效果
上尽量接近原作,以期达到同样的信息传达效果。然而,中英两
种语言在句法与语序上都不同,使得译者不得不在诗行之间作必
要的调整,因而译文的气息节奏上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集体翻译个人诗集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英语读者有可能
感觉到有多种类型风格和措辞。这种翻译形式对于保持风格上的
一致性确实是一个挑战,但同时,在效率和经济上有它的优势。
诗歌翻译与出版可谓任重而道远。
2019 年 8 月 加拿大

晚 枫(Qun Grace Liu) 原名刘群,曾任北京语言学
院(现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英语教师,自由翻译职业,爱好诗
歌创作与翻译。在《世界诗人》《诗殿堂》《诗历》《大风诗歌》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0 卷)》等刊物发表多篇创作和翻译作
品。另出版有英译新编历史剧《黄叶红楼》以及合编翻译教材《汉
英笔译全译实践教程》。

作者: 张书云    时间: 2020-7-10 10:29
没有读过原作。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