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夏日话三伏 [打印本页]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8 13:11
标题: 夏日话三伏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0-7-8 13:18 编辑

   

        夏日话三伏

         文/义夫义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常言道:
      1、热在三伏
      2、暑汗贵如金
      快进入三伏天了,大家都在说:热啊热啊热啊!避暑避暑避暑啊!……
      但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暑天不避暑,暑汗赛黄金。呵呵,怎么讲呢?
      看看,这个“暑”字上下两“日”,中间为“土”,火能生土;一撇右旋,实乃天道。“暑”字诠释了自然界一段特殊的时空状态,乃至它对生物的影响:暑期是动植物生长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时段,暑期的炎热是人身心细胞生长更替的必要条件,排斥炎热即是否定生长。
       看不明白的别着急,《黄帝内经》讲了个道理,到夏天的时候万物是向上向外发散,人体内的病、骨髓里的病都浮上来了,它失去了根基,但如果你吹着空调,毛孔关闭,病走出了骨髓,却不能排出身体,就会在骨之外、皮之内游荡,所以感觉浑身那么酸、那么难受,坐不好,躺不下。
       所以,夏不炎热,不出透汗,秋冬必然寒凉,为今后的血栓、中风、痴呆等一系列瘀阻之证埋下祸根。因为暑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避暑是逆“天”而行。
       怎么办?把毛孔打开!使酸性的汗液走出去,使身上的毒气和味道散发出去。
       三伏天请远离一切生冷寒凉,适当运动,,把汗出透,把湿气排出,才是最重要的养生事项。
       今年三伏时间表
        初 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 伏:7月23日~8月 1日
        闰中伏 : 8月 2日~8月11日
        末 伏:8月12日~8月21日
         这38天三伏时间内,请您不要喝冰镇一类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体内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姜枣茶,常温水,这样就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气逼出来。
       一年一度的伏天请您珍惜!每天热水泡脚,经络按摩、尽量按时睡觉,不熬夜!
       请珍惜这短短38天,让自己的身边人,自己关心的人和关心自己的人身体健康!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8 13:23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0-7-9 14:11 编辑



三伏

热在三伏是形容农历年中最炎热时候的谚语。三伏,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
为什么"夏至三庚"开始入伏呢?据《历忌释》载:"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初学记》卷四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又据<史记>秦纪载:"德公二年初作伏词,正义云: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着隐伏解盛暑也,是以"伏"一词当起源于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中伏、末伏亦称头伏、二伏、三伏,故"三伏"亦指称"末伏"。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8 13:25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0-7-9 14:12 编辑

九九歌
我国古代,有"夏九九"和"冬九九"之称。"夏九九"即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分为九个段落,每段九天。明代即有《夏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三伏"相当于二、三、四九的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有"热在三伏"的谚语。
在"三伏"中,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如东北民间就流传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里头吃鸡蛋"的饮食风俗。
"三伏天"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时期如何养生保健也成为大家要关注的话题。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8 13:26
夏练三伏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为妙。
当然,也不能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因为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应当适当走出家门,做些适当的运动为好。如游泳,练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都会使盛夏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8 13:27
三伏饮食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8 13:45
我一向支持义老师这个。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8 13:46
老师我待会好好记下。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8 13:47
手机上多发,我我们学生好记哟。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8 14:16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7-8 13:45
我一向支持义老师这个。

谢谢一方老师支持!问好!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8 15:10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7-8 14:16
谢谢一方老师支持!问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8 20:19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7-8 13:46
老师我待会好好记下。

一方老师:晚上好!
热在“三伏”,保重身体!
作者: 白水    时间: 2020-7-8 21:17
看看这种文章确实长知识,平时哪在意这些事。问好。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8 21:22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7-8 20:19
一方老师:晚上好!
热在“三伏”,保重身体!

恩。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20-7-9 11:29
夏练三伏。感谢义夫义分享夏日知识,我可收藏到日志里了哦 !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9 13:24
白水 发表于 2020-7-8 21:17
看看这种文章确实长知识,平时哪在意这些事。问好。

中国医学(包括养身之道),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之几千年的瑰宝。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传承。
谢谢白水老师留言。祝您夏祺!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9 13:45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20-7-9 11:29
夏练三伏。感谢义夫义分享夏日知识,我可收藏到日志里了哦 !

老师客气了,共同学习哦。
即将进入“三伏”,祝您安康夏祺!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9 13:50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7-8 13:47
手机上多发,我我们学生好记哟。

一方老师客气了,共同学习哦。
即将进入“三伏”,祝您安康夏祺!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9 14:00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7-9 13:50
一方老师客气了,共同学习哦。
即将进入“三伏”,祝您安康夏祺!


作者: 紫荆棘鸟    时间: 2020-7-12 19:40
===  这38天三伏时间内 ===
三伏天加起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三十天,要么四十天 (四十天的概率大一些),怎么可能是 38 天?呵呵。估计您做加法出了点小差错:)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17 16:44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0-7-12 19:40
===  这38天三伏时间内 ===
三伏天加起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三十天,要么四十天 (四十天的概率大一些), ...


老师:您好!
也许有点差错吧。



作者: 紫荆棘鸟    时间: 2020-7-17 22:51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7-17 16:44
老师:您好!
也许有点差错吧。

每一行都是十天,如果不是,那就是那一行错了。三伏天的定义就是三十天或者四十天,没有例外,因为这是定义。
七月份可有三十一天。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18 06:57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0-7-17 22:51
每一行都是十天,如果不是,那就是那一行错了。三伏天的定义就是三十天或者四十天,没有例外,因为这是定 ...


老师:早上好!
从7月13日到8月21日,我搬着手指头计算过,今年三伏天确实是38天哩。



作者: 紫荆棘鸟    时间: 2020-7-18 09:47
三伏加起来的天数=30或者40天
和一周有7天,
和三角形有三个角,
和公历一年有12个月,
正确性是一样的,不可能有别的数。因为这是定义。

要不你让白水等人帮你计数?

作者: Z致良知    时间: 2020-7-18 15:05
老师学识渊博,受益匪浅!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19 10:01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0-7-19 10:02 编辑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0-7-18 09:47
三伏加起来的天数=30或者40天
和一周有7天,
和三角形有三个角,


老师:您好!
所有的“节气”,是中国的特产,是按“农历”来计算的。
中国地域大,也许是各地计算天数有所不同呗。至于请其他老师来精确计算,那到不必了。
呵呵,中国有很多事情,国人看法各有不同,我等草民,无须非要弄个明白,还是糊涂一点为好哩。
老师:您说是么?
非常感谢您的留言探讨,谢谢您啦!


作者: 紫荆棘鸟    时间: 2020-7-19 10:23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7-19 10:01
老师:您好!
所有的“节气”,是中国的特产,是按“农历”来计算的。
中国地域大,也许是各地计算天 ...

这和地大物博有任何关系?这和“个人看法”有任何关系?
张三个人觉得公历一年有18个月,那一年就有18个月?

再说,啥叫农历?农历属于阴阳混合历,老师您别弄混了。估计您会觉得农历=阴历?
二十四节气属于公历/太阳历的范畴。
“三伏天”也是属于公历的范畴(外加一个既不属于公历也不属于阴历的天干地支计数系统,这是它要么有40天的根源)。

作者: 紫荆棘鸟    时间: 2020-7-19 10:44
老师你是超版,至良知同学也说了您知识渊博,您不要生气,呵呵。
我倒是觉得是你掰手指头时不小心漏算了两天。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19 11:15
Z致良知 发表于 2020-7-18 15:05
老师学识渊博,受益匪浅!

惭愧,所知有限。问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21 04:06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7-8 15:10

一方老师笑啥呢?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21 08:40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7-21 04:06
一方老师笑啥呢?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26 07:04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7-9 14:00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7-26 08:51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7-26 07:04

为了喜欢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27 06:41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0-7-19 10:44
老师你是超版,至良知同学也说了您知识渊博,您不要生气,呵呵。
我倒是觉得是你掰手指头时不小心漏算了两 ...

老师您好!
惭愧惭愧,胸无点墨,胡乱涂鸦,只为一乐,岂会生气。呵呵。
老师您治学严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性格爽快,燕赵之风,令人佩服。今生有幸,向您学习。问好祝安!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28 07:18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0-7-19 10:44
老师你是超版,至良知同学也说了您知识渊博,您不要生气,呵呵。
我倒是觉得是你掰手指头时不小心漏算了两 ...

老师:您好!
您说的不无道理,惭愧,我从小学起,对算术(数学)一直头过敏,看到阿拉伯数子就头痛,升期末考试算术成绩总是在60分上下徘徊,对语文却很感兴趣,班上作文评比,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老师朗诵给同学们听。幸亏语文成绩分数高,弥补了算术成绩的不足,才使我没有留级。呵呵~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7-28 07:36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0-7-28 07:39 编辑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0-7-19 10:23
这和地大物博有任何关系?这和“个人看法”有任何关系?
张三个人觉得公历一年有18个月,那一年就有18个 ...

非常感谢老师留言点评。问好!
这个版本是40天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今年“三伏”共40天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8-2 08:04
2020年三伏时间表:
头伏7月16日到7月25日,共10天,
中伏从7月26日到8月14日,共20天,
末伏从8月15日至8月24日,共10天。
总共40天。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8-2 09:49
义夫义 发表于 2020-8-2 08:04
2020年三伏时间表:
头伏7月16日到7月25日,共10天,
中伏从7月26日到8月14日,共20天,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0-8-4 18:45
三伏天是一年气温最高的日子。三伏中的“伏”,有人说指“伏邪”,也有人说是指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