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旧时的儿童玩具“尜” [打印本页]
作者: 平原君 时间: 2020-10-12 10:32
标题: 旧时的儿童玩具“尜”
本帖最后由 平原君 于 2020-10-12 10:34 编辑
旧时的儿童玩具“尜”
多年前在国外时,有位洋同事写了一个“尜”字来问我这字的读音和含义。我告诉他这字念gá,他于是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翻出尜字来,《现汉》是这样解释的:“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也作‘嘎嘎’。”他说这个解释很模糊,究竟是什么样子,儿童怎么来玩,让我给他讲解一下。作为一般的词典,也只能解释到这个程度,虽然让读者还是懵懵懂懂,但再详细也就繁琐了。这位洋人的一问倒是引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
尜,这种儿童玩具,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大概都没听说过,更没见过,是很难准确了解其具体情况。不过这个尜对我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是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是常玩的东西。
《汉语大字典》“尜”字条引《字彙补·小部》:“尜,小儿戏物。”又引张江裁《北京岁时志》云:“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字彙补》乃清康熙朝学者吴任臣所编著,它是对明梅膺祚所著《字汇》进行增补。据此可知“尜”字至迟在康熙年间已经出现。或者更早,因一般字书不收这种所谓俗字,而吴任臣在《字彙补》中多收俗字。文字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字,字书收录“尜”字,说明这种游戏已经广泛流行。由此可见这个游戏起源应该很早。从所引《北京岁时志》来看,这种儿童游戏流行的地域颇广,大概北方地区都有。
尜都是自己制做的,长度可大可小。一般用一截长约10多公分、直径约2公分的圆木棍,把两头用刀削尖即可。还要有一根打尜用的木棍,长1米左右。具体的玩法是这样的:在靠墙的地方画上一个长方形的框,大小随意,即所谓“城”。参加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为守城者,一组为攻城者。守者先开球,把尜平放在地上,用棍子击打翘着的尖头,当尜蹦到空中时,迅速以木棍用力将尜向远处打去。攻者等尜落地后,拣起来投向“城”里面。如果尜落在“城”里面即为赢了,双方地位调换;如果落在“城”外,守者在尜的落地处继续向外打,打尜者换另外一人。这样反复进行,有时会打出很远很远,攻城者已经毫无希望把尜扔到“城”里面了,只好认输。有时候打尜者打漏了,即棍子没有打中尜,尜落在原处,攻城者即可就地捡起来很容易地扔进“城”里。
顺便说一下,和此相类似的儿童游戏还有一个,敝乡方言俗称“打puleng(这两个字不知怎么写)蛋”,玩法跟打尜完全一样,只是把尜换成puleng蛋。所谓puleng蛋,即用棉线缠的一个圆球,大小如网球。击球的是一块长约五六十公分、宽约四五公分的窄木板,玩起来更有意思。有时候会打出数百米之外,也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而且人越多越有意思。
现在看来,这种游戏应该说对儿童来说有些危险,如果不小心把尜打在儿童身上,可能会造成伤害,但在我的记忆中却从来没有因为打尜而受伤的孩子。旧时老百姓尤其是农村的生活水平很低,孩子没有什么可玩的,只有这类简单易行、就地取材的游戏了。至于危险,小孩子胆子大也就顾不得那些了。现在回忆起来,儿时的意趣犹是印象深刻。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20-10-12 11:48
早先叫尜,后来我们叫“嗡棒”,挺有意思的一种游戏。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0-10-12 12:02
有点锥子没有两头快寓意。
作者: 运涛 时间: 2020-10-12 14:05
小时都玩过,都是自己做。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