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初上秦岭梁 三走傥骆道 3 过往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21-1-15 22:16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初上秦岭梁 三走傥骆道 3 过往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21-1-15 23:08 编辑
【王老汉游历记】
初上秦岭梁 三走傥骆道 3
过往
2021-1-15
从西安到傥骆道山口,仅从当代的地图上显示:走南线是89公里;走北线是110公里,远了21公里。那么当年唐明皇为什么要走北线呢?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法门寺路过贵妃墓的时候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今年我多次到灞渭景观桥看七十二峪石刻图画才恍然大悟!原来古长安到周至县若要走“南线”则要涉水至少五条河流,至少要跨越二十多条溪流,这在古代没有桥梁的时代是何其艰难的事情!但是,若走北线,则只须渡过咸阳的渭河,到了周至境内再渡一次渭河就可以了,况且这两地的古渭河古渡口的设施完善,适合大队人马摆渡。所以唐明皇的逃亡路线是选择了一条最简洁最快速的逃亡路线,以最短的时间尽快进入秦岭,一旦进入秦岭一切都安全了。
1265年前的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这次兵变杨玉环的老爸被杀死了,但是许多民间传说杨玉环的死被一个丫鬟替代了,杨玉环仍然沿着傥骆道逃跑了,最终逃到了日本。
马嵬驿兵变之后五十年,白居易在仙游寺写出来了旷世之作《长恨歌》,看来仙游寺是个极有灵感的地方。
秦岭北麓凡是有峪的地方几乎就有寺,犹如灯塔一般成了人们心灵的一盏明灯。
《长恨歌》是白居易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正是:
傥骆古道秋意绵,
长恨之歌萦千年。
山口有个仙游寺,
前途还有万重山。
作者:
不喔
时间:
2021-1-16 10:08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21-1-16 11:20
不喔 发表于 2021-1-16 10:08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