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关不远诗词写作艺术一席谈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21-2-10 09:03
标题:
关不远诗词写作艺术一席谈
在社区公众号编辑关不远(关仓)诗词个人作品专辑的时候,编辑部在和关不远约稿过程中,关不远谈了自己的一些学时的经历和感想。经本人同意现在发表出来,供大家研究和交流。这是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分,我们之后陆续发出来。
关不远学诗作诗浅谈一、
关于学诗缘起我是从25岁开始学着作诗填词。如果说起为什么会学诗,直接原因是那一年暑期,我留在学校为硕士毕业论文提前准备,阅读专业文献之余,身边也没什么人可以闲聊,为了排遣,便找来诗词方面的书籍看一看,学着涂鸦几笔。但是假如细究起来,更深层原因应该是自己内心诗性的一点一点滋长。我在中学阶段念的是文科,语文成绩不是全校最好,但是我喜欢课余读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材料,不成系统,未有深入,但总归对自己的诗词兴趣有一些推动,久而久之,水到渠成,终归会表现出来。二、关于学诗经历截至目前,我学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8岁之前。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读一些诗词基础知识、创作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图书和文章。我记得我买的第一本诗词学习读物是张中行先生的《诗词读写丛话》,另外还买了一本诗词格律汇编,当时主要是学着写出符合格律要求、有一些真实情感表达的诗词作品,对自己并没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很多作品显得稚嫩,不过,这对多数人是一个必经阶段,实事求是地去看,大可以坦然面对,无需自责或者惭愧。第二阶段是35岁之后。28岁到35岁之间的7年,我中断了对诗词的关注和学习,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工作节奏比较快,没有很多精力去照顾到诗词方面。后来35岁时工作岗位的情况发生改变,我有比较强的意绪想要排遣,且逐渐有一定的精力可以花在诗词上,便又恢复了对诗词的学习和创作。这个阶段是我诗词观念与自己青年时期相比有所变化、开始大量学习历代诗家词家(主要是唐宋清三代)的阶段。我自己的主要兴趣在近体诗和令词,主要就这些方面阅读历代主要诗词家的诗集词集,并在儒学、历史等方面加强积累。我学诗是靠自学。一个原因是我没有机缘拜师,早年对诗词界情况不熟悉,对网上诗词平台也不熟悉,不敢贸然唐突,只能靠自己去找一些学习资料(主要是纸质资料),慢慢地便形成了自学的习惯。另一个原因是我感觉学诗主要靠自学自悟。学诗如果不调动自己的主观积极性,自己不认真付诸于创作实践,有再好的名师,也终究无济于事。至于自悟,悟性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天赋因素,应该说很难强求,但也还是要靠自己,悟是别人替代不了的。实际上,严格来说,所谓“自学”,根本上还是拜师了,是拜历代诗家词家为师。此外,不同诗友之间的交流探讨所获益,也可以成为“一字师”“一词师”“一句师”。所以,我感觉拜师不必拘泥于形式。三、关于诗词的认识主张(一)对诗词史的认识(包括当代诗词)从一个非文学学者或者诗词学者的角度出发,我对诗词史的认识与主流的诗词史认识是基本相同的,我觉得主要掌握一个大的脉络,看出其中的变与不变。至于细节,除了对自己喜爱的诗家词家可以深入去琢磨,诗词史的细节不必一一去细究,既无必要,要做到也很有难度。诗词的体裁形式和题材内容,历史地看,有所变化,但是在审美性、思想性、表达性、化育性等特点上是不变的。诗词史的史实部分,涉及的是客观成分,应当抱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历史的悬案疑案,不掌握情况的不妄作臆测、不妄下结论。诗词史还有一部分是涉及历史评价的内容,评价难以避免一定的主观性。我赞成“百花齐放”,在风格气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应当多样化包容化,不过,哗众取宠、庸俗低俗、违法乱纪的应当避免。另外,关于不同历史时期诗词成就的评价,诗词爱好者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旧体诗以唐诗为最高峰、宋诗不如唐诗等。钱钟书先生认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我认同这样一种看法,即唐诗和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代表了两种取向上的突出成就。至于谁是最高峰,没有比的意义,就像李白和杜甫并称,但是硬要去比李杜谁更厉害,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从整个中国诗词史“新变”的发展脉络和文艺创作创造性多样性的规律特点来把握,这样的认识就是很自然的了。至于当代诗词,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群体和活动逐步大幅“扩容”,作品数目海量势头不减,我觉得真要做准确的把握,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从诗词界看诗词界,可谓颇有生气,另一方面则许多作品创作质量还有提升的空间。从诗词界之外看诗词界,一般人的印象是,诗歌已经是文学的边缘,而文学又走在普通大众视野的边缘,所以,在普通大众中,读诗的人相对小众,这是恐怕没有疑问的。从历史长河来看,自《诗经》以来,诗歌在民间社会的相对较大规模的风靡,没有发生在大多数朝代之中。在当今社会,诗歌兴也罢,衰也罢,都不用惊奇乃至惊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诗词很难消亡,因为诗词所承载的人的记录、表达、沟通、教化、美育等需求,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然相应存在,而诗词在满足人的这些需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二)对诗学词学的认识诗学词学有深厚的传统,我对诗学词学学习研究不够,不敢就学理多做奢谈,仅就诗学词学与诗词创作的关系谈一点个人的体会。我的一个基本认识是,诗学词学与诗词创作是天然地有所距离的,但是又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诗词研究的价值,而是要使其“为我所用”,对诗词创作有所启发则从之。另一个基本认识则是,不建议搞繁琐诗学、“牛角尖”诗学,诗学词学应该有益于诗词创作和赏析、有益于修正不实之处,而不是掉书袋或者猎奇、钻牛角尖。(三)对诗词创作的主张在学诗上,我努力“积累哲史,积累诗文”,坚持“少作多读,少论多思,少好为师”。学习诗词,没有对历代诗家词家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的熟悉积累,没有一定的诗学词学积累,就没有扎实的基础,而只积累前人诗词,没有哲学思想、历史等方面的滋养积累,则诗词创作容易缺少深度厚度。学习诗词是一个持续不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只有永远做一名诗词方面的学生。在读、写、评、论的关系处理上,我坚持读第一、写第二、评第三、论居末。在我看来,阅读学习(还包括从生活体验中学习感悟)对于诗词创作人来说,永远是第一议程,没有持续的良好的“输入”,要想实现持续的良好的写的“输出”,难度不小。就像众多领域和行业里,颇有天赋或者才华超群、站在金字塔中上部和顶端的人,都是相对少数甚至极少数,诗词创作群体里纯粹靠天赋吃饭的,也并不占多数。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抱持想写出优秀作品的态度,勤学善学、慎写诚写,再怎么谦虚谨慎都不为过。在作诗上,“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示我情理”,是我的原则。我一直认为不要做诗词的“奴隶”,诗词是表达自己、善引他人的一种媒介,一定是要体现自己的灵魂精神、认识见解,我个人不主张把诗词作为文字游戏或者纯粹的应酬手段、娱乐方式,也不主张不顾个人实际情况,因诗词而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诗词应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而不是“酒肉朋友”“狐朋狗友”“背后损友”。我以为,作诗须注意“意、气、情、理、识、趣、章、辞”等要素,其中,意(立意)、气(气脉)、章(章法)、辞(修辞、炼字炼句)是一首诗必具备的,情(情韵)、理(道理)、识(见识)、趣(趣味)是至少要有一个的。作一首比较成功的诗词作品,须达到“动人,出新,耐味,谐融”,四者缺一不可。动人是“头部”,出新和耐味是“两翼”,谐融是“脚部”,头部关乎方向,两翼关乎动力,脚部关乎稳固。动人包括以情动人、以理动人、以识动人、以趣动人;出新包括题材新、立意新、章法新、句法新、修辞新、字词新;耐味包括情耐味、理耐味、识耐味、趣耐味,篇耐味、联耐味、句耐味、字词耐味、声韵耐味;谐融包括情理可通、逻辑不乱、风格不杂、修辞收放有度、字词不生硬。一首作品想要呈现以上所有的特征,创作实践起来极难,但是在动人、出新、耐味三个方面,至少达到各自其中的一个点,谐融方面完全做到,这样还是可以争取的。四个方面如果细展开来,涉及篇幅较多,此处我仅对“动人”谈一点个人体会。动人也就是达于人心、使人共鸣,大体而言是指,事(事情)、境(意境)、情(情感)、理(道理)的全部或某一方面,能让人感同身受或者深深触动。如何才能触动?接近性、显著性、深度性、新鲜性四个维度越强,则越能触动他人。相对于字面上的读懂,事、境、情、理的懂,是触发共鸣的直接关键条件。共鸣不是刻意为之的,在写诗词之前,越想着要使人共鸣,可能越会事与愿违。共鸣不是矫揉造作,如果能自然而然地首先打动作者自己,才可能谈得上进一步能否打动别人。共鸣也不是普适性的,不要奢望能使所有读过你诗词的人能有共鸣。往前一步说,大多数读者能共鸣,便是谢天谢地了;往后一步说,哪怕只有一位读者共鸣,也要将其视为诗词中的知己。于我自己来说,作诗兼学唐宋清,填词兼学宋清,主要追求淡中有味、浅中有深、常中存变,并朝陈衍先生所提出的“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的境界努力为之。风格追求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而想创作出一首比较好的诗词作品,前文所提到的八要素、四方面,我以为则是无论何种风格都应认真考虑到的。四、略谈个人其他经历我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城里,老的居所在河边,对面是青山,幼时经常跟着邻居家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到河边玩,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水的喜欢,很认同“上善若水”的境界追求。我的家庭是工薪家庭,没有书香门第的传承,父母对我的诗词创作没有直接影响,但是,他们没有反对我学诗作诗,表现出包容的态度,所以,我还是很感谢我的父母。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