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也论“人性真相” [打印本页]

作者: 其恭老人    时间: 2021-4-18 16:42
标题: 也论“人性真相”
也论“人性真相”


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在中国,历来争论不休。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公孙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但是,作为一个形而上的问题,除了孟子讲“人性本善”论外,其它都是一闪而过,没能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最近,网上谈论人性的人多了,“人性恶”的观点也出现了。有一个视频讲《人性的真相》,振振有词地讲人性的“自私、贪婪和丑恶”,想来恐怕都是有社会背景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人性问题再做一番论证。

《礼记》记载孔子的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说:“食色,性也。”意思是说,人的生命,离不开两件大事:饮食和男女。一个是生活的问题,人要生存下来,就要具备物质条件。一个是性的问题,人要繁衍后代,不可没有男女之事。这里讲的是自然人的本能、特性,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也就是后来荀子对人性下的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其实,就人的欲求来看,老子另有高见。他说“衣食起居,人之性也,然,过之则为欲也。”“庶民争利,大夫争权,诸侯争地,皆私欲所致,天下焉能不乱。若上至公侯下至庶民,人人少私寡欲,和谐和睦相处,天下安能乱矣!”老子的话非常精辟,他把人性讲透了。
这里,老子不是笼统地讲人性、讲人的欲求。他认为任何事物都要有“度”,适度则宜,过度为灾。人的欲求也一样。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生理需要的欲求是正当的,这不叫私欲,这是自然人所具有的人性。而当人们超出正当需要而过度贪求时,那就是私欲了,无止境的贪求是超越人的本性、背离人性的。贪求私欲是万恶之源!私欲所致,天下大乱!少私寡欲,天下得安!

关于人性,孟子也有新的见地。他认为,在人的“性情”里,除了与生俱来的“情欲之性”外,更有一个“道德之性”。而正是这个“道德之性”,才成为判别人与动物不同的特有标志。“道德之性”的内涵就是一个“仁”字。因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也就是《三字经》中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性善论”引来了古贤们的不同见解。与孟子同时期的一位年轻人,叫告子。他不同意孟子的说法。他说: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荀子比孟子小70多岁。他也不同意孟子的说法,他主张“人性本恶”。 他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荀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其实是后天所学,而不是与生具有。

而孟子对“人性本善”论是这样论证的: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是人性的应有之义,也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是“我固有之”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孟子举例说,面对“孺子将入于井”,人自然会产生恐惧怜悯之心,且并非出于任何功利,只是因为人皆有同情之心。假若人没有同情之心,就不能算是人了。这和我们常言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样,也是因为“爱美之心”是人的天性。
那么,人性本善,为什么有些人作恶呢?虽然,人生来都具备“四端”,但是这种“善端”在后天却会因为环境的影响(如社会道德)而受到种种伤害,人的善良本心一旦被磨灭,“恶”就产生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孟子又用“牛山之木”作了很形象的比喻。他说,郁郁青山变成山光秃秃,为什么?秃山并不是它本来的面目,而是因为它受到外物(如斧头砍伐)的残害。就像恶也并不是人性的本来面目,而是人被环境这把斧头摧残了,从而丧失了原本的善心。
孟子这种先天本善的人性说,给人人都可以向善提供了可能性。因为人性本善,即使一时做了恶事,但通过教化,感染,改造,是可以使其改恶从善的。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这是孟子对“性善”下的一个最明确的定义。意思是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的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人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所说的“性善论”,皆来源于人性的 “四端”。
于是,对于本性的修养就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努力保持自己的善心。而在这方面做得成功与否是影响重大的,在孟子看来,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君子之所以和普通人不同,就在于他能很好地保持自己的善心。
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的摧残,使人失去了部分善心,这时,就一定要把它找回来。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意思是说,学问之道(如道德教育)就是让人们找回那丧失了的善心罢了。由此提出了道德的作用和意义。这样,道德的存在价值与“性善论”就完满地纳入到同一个体系中了。
由于孟子论证精辟,说理深透,两千多年来,他的“人性本善论”被历代学者和民众所接受。宋代人的《三字经》开张名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历代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口头禅,纳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

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释迦牟尼佛就更深入、更准确、更精辟地论证了古圣先贤们的“人性本善论”是无疑正确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世尊的开示,道破了宇宙人生的玄秘。一切经论,一切修行法门,莫不从此推演而成。
人人都有的这种“智慧德相”和佛菩萨一样,不差分毫。“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也就是人有生具来的本性(当然包括大慈大悲心的德性了)。但是,只因为不良道德环境的残害,而产生了“妄想执著”,从而远离了人的本性。因此世尊要人们修养砾炼自己的道德真心,改正自己的错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消除那些“贪嗔痴慢疑” 的妄心,把失去的“智慧德相”再找回来。这和孟子的“人性本善论”是完全一致的。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并没有受到本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文化流派的排斥,而是很快地融合在一起,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什么?就是因为佛教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相,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大道之真谛,与我道家儒家的基本宗旨是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大道同源的。从而使人们更加确信“人之初,性本善”是完全正确的。

文章开头所讲的那个演讲者,可以说,他既不懂得老子所讲的欲念有“度”,“ 过,则为欲”;也不懂得孟子所讲的“四端”是人性的本具属性;更不懂得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人生真相。否则,那就是别有用心,有意来迎合、取宠、讨好唯利是图的资本家、资本集团的心理需要,而肆无忌惮地污蔑、贬低、抹黑纯洁的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高尚情操。除此,还能做出别的什么解释吗?!

20210329其恭作于鉴心斋
作者: 白水    时间: 2021-4-18 21:13
追根溯源的论述有说服力。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4-19 01:14
拜读,欣赏。问好!
我之拙见:具体看一个人的“人性真相”,是“善”?还是“恶”?只有到“盖棺”时,才能“定论”。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21-4-20 11:31
从根本上对人性进行剖析、论述、、、、、、向老师致敬!
作者: 紫荆棘鸟    时间: 2021-4-21 22:02
在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时候,人性一定是恶的。这和资源竞争有关,估计根子还是生物属性。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