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默哀!袁隆平院士逝世 [打印本页]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18:08
标题: 默哀!袁隆平院士逝世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1-5-22 18:28 编辑

默哀!袁隆平院士逝世



默哀!

5月22日13时07分

袁隆平院士逝世


       今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记住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送别袁老!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18:09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20:06
送别!国之脊梁袁隆平
5月22日13时07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痛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今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多想再看到您的笑容,袁老千古!送别!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
因粮食短缺开始水稻育种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袁隆平最初从事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青年袁隆平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谁来养活中国”
他给出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上世纪9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对这一世纪问题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当记者问他会不会害怕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坚定回答,“不可能了”!
请记住这句“不可能了”,记住这长舒的一口气,记住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老人。送别袁老!
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
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袁隆平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珍惜粮食也是袁隆平对学生的要求他曾表示自己挑研究生有一个条件不下田就不带只有亲身下过田体会过“锄禾日当午”艰辛的人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深刻体会。

袁隆平的梦想
“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
临近90岁时
袁隆平仍每天去试验田“打卡”他说要再完成两个目标才能放心退休第一要做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第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将沧海变为桑田他一直在朝着这两个目标不断努力袁隆平曾多次畅谈他的两个梦想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年轻人去奋斗去贡献会有回报”
袁隆平曾寄语正在追求梦想的年轻人他表示年轻人要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不要被不好的现象所影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而是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会有回报的”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送别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20:49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1-5-22 20:51 编辑

心碎


就这么走了
他养活了
十几亿中国人
他救活了非洲
南美洲
拉丁美洲
他救活了
全世界一半的人口


无声胜有声
他是水稻的缔造者
他是
全人类的
大救星

一路走好
袁老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20:53
民族脊梁,国士无双。
为国为民,永世颂扬。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21:00
袁老 不朽

乌云低沉
凄雨缠绵
一个真正人民的英雄倒下
雷鸣加急
举国悲痛
田间地头零落的雨
冲洗峥嵘岁月的尘埃桑情
为祭挺起禾苗胸膛的老人
泣涕关注民生饭食的一代功勋
一生报国为民 风尘千秋
我们含泪缅怀
国人纷纷沉重哀悼
先生一去不复返
国家庆幸有此人

云海传啸
举国痛定
时代强音贤者留名
我们拥爱无以表达不舍的心愿
思念化成怆悲之鸿
为您 西催云鹤  东临竭石
铭刻英雄的记忆
隽永历史传承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21:07
有的人走了,还一直活着……

因为他们心里装的人足够多,他们帮的人足够多,他们是活生生的菩萨,所以他们一直活在众人的心中~

有生之年,多付出而不是索取,多去爱而不是等着被爱,当肉体消亡的时候,灵魂比来时更干净,真正让自己没有白来人世一遭……
作者: 白水    时间: 2021-5-22 22:02
人民不会忘记他。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21-5-22 22:09
国士无双,袁老永垂不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23:32
白水 发表于 2021-5-22 22:02
人民不会忘记他。

凡是吃稻米饭的人都会记得袁老的。袁老,请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2 23:55
5月22日下午,袁隆平院士的灵车,从湖南长沙湘雅医院出来,人们纷纷来到现场送行。
市民夹道送别袁隆平院士灵车,齐声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00:02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心里都知道,若是没有袁老,大家会饿肚子的。
如果饭碗里的饭靠进口,就会受制于外国人的。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00:23
日月同悲,山河垂泪
国士无双,愿袁老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00:29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21-5-22 22:09
国士无双,袁老永垂不朽!

日月同悲,山河垂泪。
国士无双,痛失功勋。

愿袁老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00:30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21-5-22 22:09
国士无双,袁老永垂不朽!

日月同悲,山河垂泪
国士无双,痛失功勋。

愿袁老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02:03
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遗愿,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悼念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2日讯(记者 王铭俊)记者今天晚上从袁隆平院士家属处获悉,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明天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
“非常感谢大家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 袁隆平院士家属说。
据了解,新湖南客户端、时刻新闻客户端将设立网上吊唁厅,以方便广大群众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追思和缅怀。
遥寄哀思,缅怀前行!我们永远怀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11:33
5月22日下午,载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的灵车返回他生前工作和居住过的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来做最后的告别,现场鞭炮声响白烟升,成千上万市民在街头雨中送别。
作者: 冬风无痕    时间: 2021-5-23 11:59
真希望这一次还是谣言,祝袁爷爷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13:07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21-5-23 11:59
真希望这一次还是谣言,祝袁爷爷一路走好!

神农归位,惊天地泣鬼神!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14:16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1-5-23 14:25 编辑

民以食为天,当年温饱难。
袁公千代德,忠魂万里传。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15:37
巨星陨落,山河同悲
呼唤袁公,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15:38
袁公,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16:20
亲爱的妈妈: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生活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还记得吗?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
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会拉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时间,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也好。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遨游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
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夕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儿:平摘自《梦圆大地:袁隆平传》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3 20:17
昨天下午,运送袁老遗体的灵车特别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绕了一个圈,让袁老最后再看一次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
作者: 聆听岁月    时间: 2021-5-23 21:49
向袁老致敬,袁老一路走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4 21:07
聆听岁月 发表于 2021-5-23 21:49
向袁老致敬,袁老一路走好!

国士无双,永垂不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4 21:15
我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5 21:28
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奋斗,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人。
袁隆平毕生研究杂交水稻,惠泽全世界,让世界亿万人果腹,远离了饥饿。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5-29 13:12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19 21:38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撒手人寰。
这个中国最伟大的农民,他一生没有入党,没有为官,一直认真搞科研。他把一生的梦想和时光,都奉献给了那块稻田。
袁隆平的离去,举国悲痛,万众悼念。其诠释了人的一生,什么叫轻如鸿毛,什么叫重于泰山。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