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历代亡国之君入新朝后之遭遇(八 )
[打印本页]
作者:
平原君
时间:
2021-11-4 09:24
标题:
历代亡国之君入新朝后之遭遇(八 )
元世祖保全宋幼主及太后
赵㬎(xiǎn)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即位,时年4岁,谢太皇太后临朝称制。1276年,元兵入临安,赵㬎与全太后被虏入燕。
入元后,赵㬎授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封瀛国公。据记载,宋主到通州,元世祖命赐大宴10日,小宴10日(稗史所载可能有虚夸)。1282年(世祖至元十九年)徙上都。赵㬎稍长,世祖妻以公主。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被遣学佛於吐蕃,僧名合尊。长期住于西藏萨迦大寺, 曾任总持。习藏语文, 从事佛经翻译工作,有《因明入正理论 》、《百法明门论》等译品传世。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时年53岁。
元兵入临安时,太皇太后谢氏因病留下,8月病愈始北行入元都,封寿春郡夫人,7年后去世,享年74岁。
全太后随恭帝到燕京,后出家正智寺为尼,寿终。
恭帝及全太后、太皇太后谢氏祖孙三人,不仅他们的人身得以保全,元政府还保留他们的个人产业。全太后、瀛国公母子为僧尼后,其地产360顷(应该是元帝所赐)还继续保留且免征租税,并子孙继承,永为世业。对随来投降的前宋宗室也授官封爵,赐以田产衣粮,存恤甚厚。
关于赵㬎的被害,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据《佛祖历代通载》云:“英宗至治三年(1323)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赵㬎从入吐蕃学佛(1288)到被英宗赐死,历经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代皇帝,已为僧36年,从投降入元已47年。死时53岁,在古代也算是晚年了,此时英宗为什么要杀赵㬎?此事虽非正史所载,但《佛祖历代通载》为元代僧人所著,当非虚构。对前朝旧主的诛杀,一般都是怕旧主复辟,或遗民借旧主之名制造叛乱。此时距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在崖山投海,宋宗室彻底灭亡也已经44年,难道英宗还怕赵㬎阴谋复国吗?
据明初洪武间僧无愠《山庵杂录》云:“合尊大师者,宋幼主瀛国公也。既归附大元,薛禅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命雉发为僧。帝师躬为摩顶,授秘密戒法。精炼坚确,已多应验。至英宗朝, 大师适兴吟诗云:‘寄语林和靖,梅开几度花?黄金台上客, 无复得还家。’谍者以其诗意,在讽动江南人心。闻之于上,收斩之,白乳流溢。上悔, 出内帑黄金,为泥诏江南善书僧儒集燕京,书大藏尊经,庸助冥福。首夏驾幸上都避暑,中途遇弑。新书经未及半藏乃已。”成书于1361年的藏文《红史》亦云:“薛禅汗即位后的至元十三年时,蛮子地方的幼主(即恭帝)在位三年,伯颜丞相攻取南宋地方,将其皇帝送往萨迦寺,出家称合尊大师。后来到格坚汗(英宗)时,将其杀死,死时不流血而流奶。”(按:藏传佛教认为人被杀时流血呈白色证明是冤屈的)
据以上资料,赵㬎被杀的原因是英宗怀疑赵㬎写诗“讽动江南人心”。但事后英宗又有悔意,故令善书的儒僧抄写大藏经,为赵㬎祈祷冥福。
从这一悲剧看出,赵㬎虽然学佛多年,凡尘俗念未绝,难免有故国之思,随口吟咏几句,其实并无深意,何来“讽动江南人心”?毕竟元主对汉人并不放心,而且各地也确实有些反元的力量打着前宋宗室的名义以资号召。所以即使在宋亡几十年后,对前宋主仍有监视防范。另,《元史》本纪谓英宗性格“刚明”,说得好一点叫刚毅明察,说得负面一点叫刚愎苛察。这恐怕这也是他对赵㬎始以赐死,继而悔之的因素。所以英宗本纪的评语谓:“以果于刑戮,奸党畏诛,遂构大变。”此“大变”是指至治三年八月四日,英宗由上都返都途中被前右丞相铁木迭儿之党杀害,时年21岁。
总的来说。作为亡国之君,南宋少帝赵㬎所受到的待遇,人格上既没有受到格外的侮辱,生活上也没有多少困厄,与乃祖徽、钦二宗相比,何啻天壤。
资料来源:《元史·世祖本纪》、明陶宗仪《说郛》、明程敏政《宋遗民录》、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红史》(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周润年译)。
作者:
晚春轩主
时间:
2021-11-4 10:18
煤山怀古.jpg
(75.46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1-11-4 10:17 上传
大厦将倾可奈何,宵衣旰食枉磋磨。
可怜调鼎万金体,付与煤山欹树柯。
作者:
编外人
时间:
2021-11-4 12:15
新陈代谢苍天意,社稷江山乱世魔。苟活几十年已算奇迹!
作者:
白水
时间:
2021-11-6 21:24
弱时亡国,天命时人亡,命运多舛。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21-11-7 20:03
又一位亡国之君的故事,感谢姜教授分享。祝您创作愉快 。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