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我看过的电影电视】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学习笔记 11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21-12-22 22:50
标题: 【我看过的电影电视】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学习笔记 11
[font=仿宋, 仿宋_GB2312][size=5][b]【我看过的电影电视】
典籍里的中国《周易》
学习笔记 11
2021-12-22
【读《易》】
  读《易》就是要通晓世间的大道真理,敬天爱人,正是生民得以繁衍,文明得以赓续的根源,天就是君子的表率,运转不息,刚健有为。
【抄本】
  1973年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珍贵帛书,其中发现了《周易》抄本,该抄本是目前为止最古老的抄本之一,现在《周易》的通行本由《易经》《易传》组成。该出土《周易》帛书也证明了孔子读《易》的事实。
【地位】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中华元典。
【解词】
  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囊括宇宙,以哲理性的总结和思考,揭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事,同一和谐的独特认知、启迪,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
【形成】
  人更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
  世历三古(上古、中古、近古)。
【成语】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除去。鼎新:更新。
【代表】
《周易》代表了中国人在文字出现以前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认知。伏羲以符号来推演宇宙观和世界观。
【《易传》】
到了孔子这里,孔子反对算卦之说,孔子的态度是与算卦之说同途而殊归。孔子对《周易》进行了改造和转向,开始关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内心之间的关系。《易传》的出现促使《周易》从占筮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能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
【台词】
  天,就是君子的表率,运转不息,刚健有为。效法天,自强不息方为君子。
  地,大地承载万物,顺天时而延绵,广博无边,君子应效法大地:厚德载物,方为君子。
【天命】
  敬德、保民。
【后世】
* 东汉·班固:固曰《易》道深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 曹魏时期·王弼:物无妄然,必由其里。
* 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将二进制与伏羲符号相结合。
* 近代科学,当代科学,很多领域采用了伏羲的二进制。
* 现代科学许多内容离不开《周易》理论。西方学界认为《周易》是最能代表中国哲学的典籍之一。
* 《周易》是代表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典籍。
* 《周易》是中国最哲学,也是最世界的一个代表。
【典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size][/font]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