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再读王之涣《登鹳雀楼》
[打印本页]
作者:
贤愚一丘
时间:
2023-5-27 17:10
标题:
再读王之涣《登鹳雀楼》
本帖最后由 贤愚一丘 于 2023-8-3 17:08 编辑
子曰,温故而知新。即便不能知新,亦可刷新。偶然再读王之涣《登鹳雀楼》,似乎更有感觉,经一番玩味,梳理了一下心得,在此与文友们分享一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开篇即远望天空,极目大地,天地衔接,视野之开阔,气象之恢宏,让人心胸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首二句借描绘眼前景物,感慨山河之壮美而不溢于言表,抒怀于天地之间又不露痕迹,手法含蓄,境界高妙;第三、四句承接首二句,由写景转为议论,手法变换而意思连贯,流畅自然,借谈论登楼一事,表达进取的精神,向上的志趣,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没有最高最远,只有更高更远”等哲理,把言志与说理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2、“白日”二字,依我所见,在炼字上似有所讲究:为何不用“红日”、“落日”或“夕阳”?其一,古诗词中“红日”多指朝阳旭日而很少指“落日”(有兴趣者不妨百度一下,古诗词中的“红日”十有八九指的是初升的太阳而非落日);其二,如用“落日”,不但少了色彩,而且“落”字与句尾的“尽”字意义相近,此处均有“逐渐隐没”之意,故有用字重复之嫌,乃格律诗词创作之忌讳(当然,修辞上的“接字”和“叠字”用法除外,例如,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说“白日依山尽”,则让人感受到太阳缓慢西移,色彩由炽白趋暗红,配合下一句“黄河入海流”,使读者跟随诗人的视线由西往东转(黄河东流),让整个画面更具广角动态。亦有一说“白日”即“白昼”,我觉得较为牵强。
3、绝句在对仗方面并没有明确要求,在古典诗词中,五绝用对仗的极为少见,即便用对仗也是只对一联,要么第一联对,第二联不对,要么就是相反,如:
王维《鸟鸣涧》第一联对仗: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孟浩然《宿建德江》第二联对: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王之涣这首五绝《登鹳雀楼》两联皆成对:“白日”对“黄河”,“依山尽”对“入海流”;“欲穷”对“更上”,“千里目”对“一层楼”。意思、词性相对,十分工整,又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实在无可挑剔。尤其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联,不但字面成对,而且意思上下连贯,如流水之畅顺无阻,所谓“流水对”是也,乃属对联之上品(对联还有扇面对、假对、合掌对等等之分)
4、平仄方面,用仄起式首句不入韵: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韵)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韵)
除第三句首字 “欲” 字用了仄声之外,其余皆合平仄,即便如此,也属格律“一、三、五不论”规则允许之列(又因为“千”为平声,故也没有“犯孤平”),并不算瑕疵。
全诗仅二十字,并没有引经据典,毫不晦涩,遣词造句平白易懂却意蕴丰富,即使完全不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只要心中存在那么一丁点儿诗意,有那么一丁点儿想象力,读后也会感到胸襟开阔而又遐思不已。王之涣这首五绝,可谓精中之精,绝中之绝。
作者:
编外人
时间:
2023-5-28 11:30
再读味更浓,特别是此类经典之作。问好!
作者:
贤愚一丘
时间:
2023-5-29 14:44
编外人 发表于 2023-5-28 11:30
再读味更浓,特别是此类经典之作。问好!
多谢先生阅读、支持和鼓励。
作者:
彩云悠悠
时间:
2023-10-24 09:40
交流:白日是写实之词,即天气并不好,天有薄云,故日为视觉白,这一日色生活中可见。个见。问好!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