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藏女-石雪》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8-8 10:01
标题: 《藏女-石雪》
                          (1)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题记】
神秘雪域、天人合一。高原放歌、皓月圣洁 。
马牛羊獒、天赐精灵。虔诚感恩、隽永悠长。
——我仿佛又看到了:
广袤的高原、圣洁的雪山、
诺大的皓月、奔驰的骏马、
云样的羊群、忠实的藏獒……
——我仿佛又听到了:
     《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天路》
    《青藏高原》《珠穆朗玛》《洗衣歌》
    《翻身农奴把歌唱》《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遇上你是我的缘》……
【正文】
2003年本来过完年就得去甘肃处理矿山的善后事务,因为“非典”阻止了我的正常行程,直到7月份才来到矿山所在地的县城。
我们俩人在城郊租了两间房,自己做饭。等待处理结果的同时兼顾看能否做点生意。
开矿时就认识的一个小旅馆老板提供了一个收购马铃薯的信息,经考察论证认为此生意可以做,因为收马铃薯要现金,某内地公司是够50吨才接收,当地人大多没本钱做不成此生意,而我们的钱正好能做1个车皮的生意,小旅店的朱老板想从中得个干股,便极力讨好我,工作非常卖力。
由于朱老板是开旅店的出身,他的旅店亦经常有“小姐”流动,而且也掌握了不少小姐们的联系电话,这天傍晚老朱又挎着他的大花布包笑嘻嘻地跟我说:
“王老板,我给你领来了一个小姐,漂亮得很!少数民族的!”
然后就对着外面喊:“进来!快进来!别不好意思嘛!”
这时勾着头走进来一个非常腼腆的,没有穿民族服装,身材匀称的姑娘,她始终深勾着头,让人看不清脸,就像还没有翻身解放的农奴一样。
屋里只剩下我们俩了。
我问:“你叫啥名子?”
“我叫石雪,藏族名字叫卓玛”她仍使劲勾着头。
她普通话讲得非常标准,语音很甜美。没有娇柔做作。我仍能看见她的脸部的皮肤,不像经常在太阳底下的女人。因为甘肃河西走廊这个海拔较高的地方,日晒强烈,女人出外时往往用纱巾把头、脸蒙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两只眼睛,就是怕把皮肤晒黑,经常在太阳底下的人两个颧骨会出现胭脂红现象,石雪脸上没有这种胭脂红。
其实西北女人的皮肤是很好的,如果遇上内地的女人,她们往往会把内地女人拉到一边去比比肚皮,往往比过肚皮以后,内地女人会有惭愧之色,而西北女人会有掩饰不住的胜利感的表情。
我还看过陕西一个作家写的陕西风情的小说,讲的好像是专门为人掏老井的“井虫子”,这门绝活必须单传,必须找甘肃的女人生孩子,与甘肃女人结合生的孩子在体力上才能胜任这门绝活。
我们矿山用的全是当地的民工,几乎全部是女人,她们能干十分繁重的体力活,十分有耐力,休息时啃的是干馍馍,喝的是冰牙的凉水,而且可以一整天不去解手,这一点是内地女人绝对做不到的,我在农村、工厂这么多年,感觉最深的就是女人上厕所,只要一个小暗示,就会有一群女人响应着,笑嘻嘻地去上厕所,然后这群女人会满脸洋溢着幸福感从厕所走出来,便会勾起男人们的无限遐想……
                      (2)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石雪仍然勾着头说:“我给你唱个歌吧”接着唱起了李娜的《走进西藏》,那歌声委婉高亢,我也不禁跟着唱了起来,听到歌声隔壁的朱老板和我的同事也按捺不住地跟着歌声过来了,我们几个开始尽情的唱《天路》《青藏高原》《珠穆朗玛》……
老朱又提了一大塑料壶散装青稞酒过来,我们大碗喝着青稞酒,高声唱着高原的歌,不过瘾,索性来到院子里。祁连山将近中秋的月亮那真叫圆,真叫亮,真叫大!近处是高亢绵柔的歌声,洋溢着美酒的清香,远处是影影绰绰的雪山……
   石雪颇有酒量,有些微醉了。她站起来开始翩翩起舞,藏舞是非常优美的。舒展、大方、热烈,月光下能感到她那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在向我传递着热烈、别样地柔情。
藏族是一个很优秀的民族,别看他们整天在广袤无垠的高原,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当摄像机对着他们的时候,差不多人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偏远寺庙的喇嘛的学识及普通话表达能力,会让你感觉就像听北大教授讲课一样。
由此想到一些河南人动不动就自豪地向人显摆“河南话最接近普通话了!”结果当我在山下买矿山配件时,洛阳的合伙人打电话让我买“汽嘴”“汽队”再也表达不清楚,我再也听不清楚,无奈我让他们把手机给许昌的人,让许昌人给我大声翻译:
“让你买的是汽车的汽!大闺女的大腿的腿!合起来叫汽腿!”
我这才明白让我买的是“汽腿”。
听说许昌人到北京办事时没话找话,看见大吊灯就用许昌普通话喊:“你们的灯泡真毒哇!(电足、亮的意思)”看见花盆里的花有些枯萎了,就用许昌普通话抢着话头说:“看,这花儿都疙蔫啦!”让京城的工作人员一脸怅然。
我们下乡的时候公社领导讲话:“朗诺施里玛达集团为什么那么厉害呢?因为他们打仗使哩是马达,我是电工出身,那马达每分钟都两千多转嘞当然厉害了……”
石雪邀请我跳舞,我拿捏着,躲闪着,当她那绵柔滋润的手拉起我的手时,倏忽间我全身像过电了一样,一阵酥麻绵软的感觉袭来,让人难以自制……

                  (3)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跳舞之间,石雪问我是哪里的人,我回答:我是河南许昌人。听到我是许昌人石雪便借口累了不和我跳舞了。我们大家都坐了下来,慢慢地聊起天来。
原来,许昌的假发制品是全世界的一个最大的基地,从业人员十几万,由于人的长头发资源紧缺,部分产品需要掺进去一些与人头发接近的牦牛毛为替代品。于是常年会有几万人在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印度等地收购头发。在中国各个角落你都会听到河南口音或河南普通话的小喇叭在叫喊:“收头发!”如果你不信你就上去问一问,回答肯定是河南许昌人。
石雪为什么会讨厌许昌人呢?原来石雪剪下来的价值23千元的大辫子,经不住“聪明”的许昌人花言巧语,仅百十元就买走了。
仅此而已,她老家储存多年的优质牦牛毛也被许昌人廉价买走,反正值与不值钱都是许昌人说的。
我认识的许昌做牦牛毛生意的人,他们收牦牛时是这样配合进行的:第一个人年初进山先看好货,然后说不值钱不要;第二个人旺季进山,把价钱提得高高的但是不买,说回家取钱去,走了;藏族同胞就一心一意等买主来,把生意最佳时机错过了,这时第三个人来了,取了个中间值买了,你还得非常感谢他。
石雪家就是这样损失了几万元。这也能说得过去,此方法也算是做生意的艺术吧。
更有甚者,有个许昌的老汉来到大山深处,先许下高工资雇几个跑腿的用摩托,用马领着老汉把路熟悉了,老汉借口身体不适就把人甩了,然后老汉自己开始收购,老汉的方法是:明着把值钱的说成不值钱,当着主家面扔到臭水沟里再跺上几脚,把不值钱的摊开晾晒,然后再在人家家蹭上一两顿饭,待牦牛毛的水分挥发的差不多时,他才买下这批货(聪明得已经精确到了空气),深夜老汉又偷偷地把臭水沟里的好牦牛毛捞走。
据说这一次老汉赚了几十万。
但是这都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凡是河南人来收牦牛毛,你就根本进不了山,也拉不走货,因为当地人在每个峡谷的入口都设了检查站,人家根本不和你打交道了。
这一会儿,石雪把我也当成了“聪明”的河南许昌人了。
                          (4)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难怪当我们考察牦牛毛生意时,一旦遇到藏族同胞,一提到收牦牛毛时,当听到你说要收牦牛毛的第一话时他就瞪着大眼睛狠狠看着你,你如果说了第二句,藏族同胞立马就把藏刀拔了出来。那时的一头牦牛值两千元左右,但是一条尾毛就值五百元左右。
如果你不提收牦牛毛的话题,藏族同胞会热情欢迎你,你还没留神时,他就会给你宰上一只羊,你和藏族同胞把酒喝得投机了,他还会让你随便拿他的牦牛毛,甚至还会给你抓上一把冬虫夏草呢!我为我的“聪明”的许昌老乡感到羞愧!
石雪突然拔出了她腰里的藏刀,难道她把我当成了“聪明”的收毛人?吓得我冷汗吱吱地往外冒……
石雪握着藏刀跳了一个刀舞后,又把腰上的刀鞘解了下来,刀入鞘,然后毕恭毕敬地双手托着藏刀给我鞠了一个90度大躬,要把这把藏刀送给我。我一头雾水,十分纳闷。
接下来石雪说,来之前已经听说我就是为他们捐资引水的矿山老王,否则她是不会来的。
原来,我到这里经营矿山时看到当地村民、牧民饮水十分困难,在自己的资金也很困难的情况下还是为他们从几公里以外引来了泉水。  
因为我比较喜欢写作,我还专门写了乡政府一班人如何深入偏远山区实践“三个代表”感人事迹的报道,投给了省委省政府并引起了重视,省里同时又拨款建了24个水窖,还让乡政府的代表到外地去宣讲。
当地人为了感谢我,在引水的泉头为我立了一块儿碑,征求我的意见时,我专门强调一定写上是河南人办的好事。
刚来矿山时,县里13个职能部门的一件惬意的事就是见面或电话上打招呼:
“走!上去整河南人去!”
于是会聚集十几辆执法车前呼后拥地上山来。从山下到矿山驻地是一个3公里长的直线大坡,只要有车上来,在驻地就看得一清二楚,我们的人就像《地道战》上的镜头一样有人高喊:
“大康,来人了!”
我就赶快叫人去村里买鸡去,当时一只鸡是25元,有时会买一只羊或是牦牛肉(60元就能买一套牦牛下水,煮上一大锅,能让几十人吃个够),平时我们用大塑料壶储备的有散装青稞酒,随时准备着招待客人。
当执法人员看到我们对当地人秋毫无犯,我们自己人因资金紧张几个月没发工资,天寒地冻的我们也不用取暖炉子,却能保证及时全额给当地民工开工资,他们也不忍心整我们了,相互说:
“老王不容易!”
什么也没吃,什么也没喝地走了。                        
                         (5)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有一次山阴面另一个乡的林站站长在几个刁民煽动下说我们破坏山林,越权来敲诈我们了1000元,这件事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全县的相关部门和民众都站出来为我打抱不平,结果县林业局要开除这个站长的公职,我连忙为站长解脱:
“我给他钱是自愿的,是想救助他患病的女儿”,站长保住了工作,他感激涕零地非要给我下跪以表谢意!
通过共事,当地人改变了对河南人的看法,我在这个1万来人的小县城也成了名人,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与我共事,我也爱上了这个地方,爱上了这里的人。其实哪里都有好人,也有坏人,只是极少数的坏人产生的破坏效果更大。
石雪的藏刀非常漂亮,特别是刀鞘上镶着一颗蓝宝石,更显得这把刀的价值不菲。我婉拒了她的好意,但是她一下子生气了……
   在老朱的解释下我才知道,如果你拒绝了藏族同胞赠送的礼物,她会以为你看不起他,因此,石雪才表现得那么生气。我非常惭愧地接过了这把藏刀。
高原晚上的天气还是很凉的。
也唱了、也喝了、也跳了,我和石雪回到了屋里。这时的石雪与我已经熟悉了,不再老是勾着头了,她人确实很漂亮,说话是娓娓道来,表述能力极强,谈话中间我知道了石雪姊妹5个,分别叫石雪、石蓮、石朵、石花,弟弟叫石豹。石是她母亲的姓,她母亲是满族人,石雪的家族世代是头人,家族一直是很有地位的。石雪是因为喜欢唱歌跳舞,就在歌厅做了陪唱小姐,想通过唱歌走向更大的舞台。另一个原因是想挣点钱支持弟弟上大学,还有一个最特别的原因就在城市能洗澡。现在她最怕的是坐长途公交回家,因为已经觉得受不了那种特殊的味道了。她回一趟家,下了公路还得骑马走两天的山路,往往都是提前给家里写信约好时间,到时候她叔叔骑着一匹马牵着两匹马来到公路边接她,这样可以让马轮换休息。
                                    
                   (6)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我常和这里的人开善意的玩笑:
“你们这里的男人还不如牲畜!”
真是这样子,这里的男人大多数都是干干瘦瘦的,但是这里的马、牛、羊、驴、狗都是长得油光铮亮的。而且极为耐寒冷,越冷越把它们往山上赶。在内地如果下雨让牲畜淋了,很可能会生病死去。但是在这里,深秋时节的雨下到牲畜身上直冒水蒸气也不会生病的,常年都是这样。
冬天我们到峡谷里玩,零下几十度的天气天寒地冻的,你在谷底走,两边悬崖上站满了黑色和白色的牦牛静静地,含情脉脉地看着我们,向我们行注目礼一样,真是太有诗情画意了!
一旦夸了人们的牲畜,人们的高兴劲儿比夸他们自己还高兴!这些牲畜就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最爱!
夜已经很深了,石雪仍在娓娓动人地讲着……
说起了牲畜,石雪更加来精神了,她家有马、牛、羊、狗,已经构成了一个小社会,在石雪的眼中这些动物和人一样有情、有感、有灵魂,他们一家人终身、世代围绕着这些牲畜活动着,这些生灵也围绕着主人茁壮成长、生生不息地繁衍着,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儿。
石雪绘声绘色地讲述,把我也带进了犹如童话世界一样,对她们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这些牲畜平时各自为群互不冒犯,一旦有外来的威胁,它们会第一时间自动围成一个圈子,核心是老弱病残、幼小年少的马牛羊,外围是青壮有力能战斗的马牛羊一致对外形成一个坚固的堡垒,这时能战斗的马牛羊和藏獒有秩序地正时针或倒时针不停地转圈随时准备战斗,直到来犯的野兽放弃进攻。
石雪小时候每逢转场,父母总会把她姊妹几个放进马鞍形的箩筐内,让有责任心的头牦牛驮着,头牦牛走得非常平稳,她的姊妹的命运全部交给了头牦牛,头牦牛也不辱使命,经常顺利完成任务。
但是有一次在过一个狭窄的擦耳悬崖时,一块岩石突然坠落,让头牦牛一只脚踏空了,老道的头牦牛及时把另一只腿別在了石缝里全身半悬着,坚持着,直到家人把孩子救了下来,头牦牛这时才泄了劲,松开了别在石头缝里的另一只腿,“咕咕噜噜”摔到了万丈悬崖底下死了。这只头牦牛用生命挽救了石雪的姊妹们,石雪的家人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到崖底找到了头牦牛,他们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地把头牦牛的皮留下来做留念,把尸体掩埋了。
头牦牛的皮毛也有灵性,石雪家人一直用它当褥子,在上面可以放心的睡觉,一旦有危险它的毛会竖起来把人扎醒。
                       (7)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石雪流泪了,我也陪着流泪。石雪这时从腰间解下来一条毛皮无限深情地抚摸着,又让我摸一摸,我感到了头牦牛的温暖和慈爱……
石雪把它当作护身符时刻戴在身上。              
石雪家养的藏獒藏语名字叫“强巴”,汉语是弥勒佛的意思。藏獒、马、牛、羊和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物链。藏獒强吧担任保护人、马、牛、羊的任务,平时一直是铁链子拴着,一旦有羊丢了,会把强巴放开让它去找羊。
強巴也不辱使命,往往能出色完成任务。有时強巴会在当天就把羊找回来,有时候会有几天的时间才能找回来。
即是马或者牛走失了強巴也能找回来。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強巴往往是能忍受着饥饿直到完成任务。即使在路途中強巴捕到了猎物,強巴也会忠实地把猎物叼回来,等待主人先把好的留下来,強巴才会吃一些猎物内脏之类的食物。
有一次,強巴把一只丢失的羊找回来后自己也倒在地上昏了过去,主人看到強巴整个后背都被撕裂开了,也不知強巴遇到了什么样的强大对手,也不知流了多少血,看样子是不能活了。但是石雪的母亲硬是一针一针地把口子给它缝上,每天给強巴喂奶,喂草药,洗伤口,熬冬虫夏草和雪莲汤喂強巴,同时不停的为強巴念经祈祷,期待着在強巴身上能发生奇迹,期望強巴能活过来……
   经过石雪的母亲将近一个月的精心护理,強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主人再也没有让強巴执行任务,把它当作老功臣敬养了起来。強巴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年轻藏獒接班。
  这一夜,石雪委婉悠长地为我讲了许多我前所未闻的高原故事,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优美的高原画卷。
头牦牛、藏獒強巴,还有骏马,还有羊妈妈的故事……
不觉之间天已经大亮了。
这一夜,我们之间唯有说话了,其他方面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这一夜,让我感触最深的、记忆最牢的、回味最悠长的是那些高
原生灵。  
                               
                   (8)
               《藏女·石雪》
                      2013年7月31日
小时候我经常看露天电影,让我记住一辈子、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被绑在大树上的老大娘、老大爷满嘴是血,遍体鳞伤,两眼炯炯有神地瞪着汉奸走狗的一声怒吼:“呸!你不是人!你是畜生!”
  有了这一夜石雪的精美讲述,有了这些年的社会经历,再品味老大爷、老大娘的怒吼似乎有些不能与时俱进了,如果是现在的一声怒吼应该是这样的更确切:“呸!你是人!你不如畜牲!”
  老朱和我的搭档笑嘻嘻的过来了,神秘兮兮地看着我俩,似乎想看出点什么,但是好像很失望。石雪也不在这里吃早饭,她还要急着赶往州府教人跳舞,因为国庆节在州府的广场上有大型歌舞,石雪就是领舞的人。
说话间我的朋友开玩笑地问石雪:“听说你们放牧时大人住在大的蓝色帐蓬里面,女孩子住在旁边的小白色帐篷里面,谁都可以去小白帐篷过夜?”
原来,大蓝帐篷和小白帐篷的确是高原牧区的一道美景,在蓝天白云下,在广袤草原上,在雪山映照里,在斑驳成片如云朵的马、牛、羊群中,隐约可见一个大的蓝色帐篷和旁边那个小的白色帐篷格外耀眼醒目,不由得让过路人无限遐想,并编出来这样美妙的传说(想想一到晚上就放开的能要人命的藏獒,有人敢去吗?)。
石雪腼腆地笑了没有回答问话。
但是她却来到我身边突然在我脸颊上深情吻了一下,然后娇嗔地说:“你一定等着,今晚上我就把我的小白帐篷扎在你的门口!”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时常想起石雪,也时常拿起那把镶有蓝宝石的藏刀抚摸。有朋友从高原带回来的牦牛肉干拿来送给我,我坚决不要,因为我会想起舍命救石雪姊妹们的头牦牛。
这么多年过去了。最近我看了中央4套的《北纬30度》、《边疆行》,让我知道了,在布达拉宫顶礼膜拜的人群中,有一位16岁的藏族姑娘,用五体投地的方式磕长头,磕了1000多里路才来到布达拉宫,当记者问她祈祷的是什么时,小姑娘淡定地回答她在为人类祈祷幸福、和平;还让我知道了在西藏阿里地区海拔6000多米的“穷宗山”上,有一位83岁的老人,用56年的时间虔诚地祈祷着人类幸福、世界和平,她是在用生命诠释仁爱!在中国与尼泊尔接壤的樟木镇上,有一位102岁叫次仁曲珍的老奶奶,坚持每天升国旗47年,这孜孜不倦的动力,来源于由衷地感恩为他们修路而牺牲的87名烈士,由衷地感恩让她得以翻身解放的伟大祖国!这一切都让我对藏族同胞肃然起敬!让我对高原上的生灵肃然起敬!
再看看自己的周围,那些会问你:“冯小刚是谁?《1942》是个啥?”的“先富起来的人”,却能口口声声说:“恼了,我拿钱砸死你!”
再看看那些当你自己深情地一提到1942年河南饿死的300万先人时,他们会先用诧异、冷漠、无动于衷的眼光看着你,然后再像躲避洪水猛兽一样迅速找个借口回避离开的时候,我自然想起了石雪她家的那个头牦牛,那条藏獒強巴……              
                                                                            【完】

注:在我写的各种经历中使用的人的名子视情况而定,有真人的名字,也有化名,当事人会读得懂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链接】
敬请继续关注我的情感经历系列之:
《藏女-石雪》《歌女-王静》
《蜀女-舒晴》《豫女-干妹子》
《小妾-玲儿》《陇女-海莉》  
【《初恋》《失恋》《结婚》三部曲】
现在我常感叹:
——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觉之间就老了!
——无限感慨、无限留恋、无限回想、无限憧憬!
——现在人老了,坚定一个信念:要为1942逝去的先人们立块儿碑,碑不在大小,但是这块儿碑我们河南人我们许昌人的心中要有。

现在我常喃喃自语:
       ——王老汉哪王老汉!58年得开悟,36年磨一剑!
现在我常扪心自问:
       ——1942的儿孙们都去哪儿了?
敬请看《四季歌文学社区》我的【日志】:
      ——【我的梦-让更多的河南人看《1942》】
      ——【我的梦-为1942三百万亡灵建园、立碑、过节】


[url] | | k |  k注| : k  ]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4-8-8 10:23
拜读一位非常有骨气、有志气的河南人写得长文!
欢迎多来发稿!问好!

[url] | | “ |  “注| : “  ]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8-8 10:30
三叶草 发表于 2014-8-8 10:23
拜读一位非常有骨气、有志气的河南人写得长文!
欢迎多来发稿!问好!

谢谢!刚来,不到之处敬请包涵!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4-8-9 11:11
写的很好,一位形象鲜明的藏族小姑娘,活灵活现,藏民们的情感世界也令人可亲可叹。可惜还没来得及到藏区一游。优秀鼓励。
作者: 憬悟    时间: 2014-8-10 08:35
走进王老汉的文章·,犹如走进了西藏,也走进了河南人的身旁。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8-10 10:29
憬悟 发表于 2014-8-10 08:35
走进王老汉的文章·,犹如走进了西藏,也走进了河南人的身旁。

谢谢!2001年——2003年我在甘肃的祁连山呆了三年。有了那段奇特的经历。我只是真人真事的记录者。有甘肃、山丹、大马营乡、曹家口为我立的引水碑为证(水泥的)。在此,向哪里的乡亲们问好!向那里的各界朋友问好!向石雪卓玛问好!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