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不可小瞧这1%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个放羊娃
时间:
2024-8-6 09:37
标题:
不可小瞧这1%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8-6 09:43 编辑
不可小瞧这1%
在谈到目前党员的现状时,权威人士曾经有一个形象的统计,说99%是好的,不好的仅占1%。咱们中国人不论评价什么事物,都爱用百分比,既醒目,又直观。我“百度”了一下,99%和1%竟然有几千条之多,板着手指头一天也未必能数完。例如,人民群众对党员满意的占99%,不满意的占1%;入党动机纯洁的占99%,动机不纯的占1%;开展某项学习活动,思想认识提高的占99%,无提高的占1%......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开国领袖在谈到成绩和失误时,曾经有“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比喻,现在的“百分比”和过去的“指头比”相比较,厉害多了,几乎发展到极端的顶峰。
对这样的百分比,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例如,入党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你这个百分比是怎样统计出来的?莫非你是孙悟空,能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不成?可见,所谓言之凿凿的这个百分比,不过是虚妄的猜测而已。如果说“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比喻还算靠谱的话,那么这个几乎绝对化的百分比就是张飞撵兔子,大离三国了。
换一个角度讲,千万别认为这些权威人士都是白痴。他们颇懂得辩证法,清楚地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一旦搞成绝对化,往往会遭到诟病。为了避嫌和授人口实,他们煞费苦心搞了一个几乎绝对化的百分比,既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意思,又符合辩证法。戏法人人会变,手法各不相同,你能说他们没水平?
但戏法终究是戏法。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个百分比能够成立,你凭什么说这个1%无足轻重,可以忽略不计?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这个1%往往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代表当时社会的主流状态。不信?那我们就试举几例:
两千多年前的赵高,大名鼎鼎,在百官中可谓名副其实的1%。但他大权在握,指鹿为马,把群臣玩于掌股之间,乖乖地被他牵着鼻子走,可谓多数服从少数。
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他在阜阳主政的时候,一个人拍板就建了一个国际机场。一个小小的阜阳市,既没有与国际通航,整年都难得见几个外国人。几个亿投下去,劳民伤财,最终门前冷落车马稀,成了老鼠们的乐园。阜阳市少说也有十几万党员吧?都被代表了,更代表了几百万民众。
在党的“九大”上,当表决开除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党籍时,几千位代表齐刷刷举起了手,惟有一个女代表陈少敏誓死不从。这位铁骨铮铮的陈代表只占几千分之一,你能说她不代表历史的主流?
还有那位以生命为代价的张志新。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她真理在胸,誓死抗争,毒打,坐牢,割断气管,处以极刑,始终矢志不渝。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党员,若是,就是几千万党员的代表;若不是,就是十几亿民众的代表。
可见,所谓百分比,不但是数量的对比,更是质量的展示。我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千万不要被忽悠了。
不可小瞧这1%!
2010. 8. 27
作者:
白水
时间:
2024-8-7 13:28
思考力决定判断力。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