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度 袁真飞 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那本书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史铁生和庄子,鲶鱼同时长大。若干年后他们重新相聚时,史铁生已经成为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而庄子,也因为他剽悍的作战能力,成为一个传奇,至少,在鲶鱼嘴里是这样。 然而,在庄子最得意的事迹中,鲶鱼与庄子的叙述产生了分歧。据鲶鱼说,庄子那套威风的军大衣和大中华香烟,都是靠他的威严,让小偷孝敬的。但那时一个狠人,叫大砖的,大肆散播,说,军大衣根本就不是庄子的,而是他费尽心机到处求人买的。庄子忍不住,向大砖对质,说,“你不是喜欢用砖头砸人吗,有种,就向我脑袋上砸。”大砖也就真下手了,可砸了几下,庄子虽然血流满面,依旧神色镇定自若,而大砖却怂了,大叫一声,狼狈而逃。从此,庄子威名更甚。 庄子却说,军大衣确实是自己的,大中华是人送的,尽管,自己的家庭环境并不怎么样,所以,鲶鱼所说是无稽之谈,要史铁生不要相信他。自己唯一的爱好,就是打架。在关于军大衣和大中华的问题上,庄子和鲶鱼说法不一致。史铁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只说,“打架也不好啊,要戒了。”“那也得下个月了。”可是庄子并没有等到下个月,就在一次打大群架中丧命,年仅十九岁。 从史铁生的故事中,我突然联想到一部电影,一本书。 电影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 在这部电影里,武士遭遇盗贼遇害,武士的妻子遭到凌辱。但是后来,关于这件事,武士的亡魂,盗贼,武士的妻子说出了各不相同的三个版本。在他们各自的版本中,盗贼自称英勇无比杀死武士从而赢得武士妻子的芳心(而不是骗取武士的信任强暴妻子),武士说自己是壮烈切腹,妻子自诩为贞洁烈妇,而唯一目睹事件真相的樵夫因为偷了武士的匕首而缄口不言。在这里,每个人都在标榜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盖自己的过错。你看,事情是一个,而在不同人的表述中,却有了完全不同的说法。 书是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 这部历史书和我们通常看到的不一样。对同一件事,他会反复的说关于这件事,罗马人怎么说,希腊人怎么说,亚美尼亚人怎么说,阿塞拜疆人怎么说,埃及人怎么说,绝不会主观臆断的做出判断,从而保证了书的客观性。 由此想到。其实人们的异见纷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我就看过一幅画,由于利用了光学的原理,画面呈现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我也知道,有教育者说,和孩子说话,要蹲下来平视着孩子的眼睛,以孩子同一角度的平等姿态跟孩子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 是啊,角度的不同,使每一个人的判断其实很难说真实与客观。这就要我们反复倾听到不同的声音,哪怕是逆耳之言。因为,也许,就在那句逆耳之言的后面,就是我们应该直面的真相。 |
白水 发表于 2024-8-11 01:02
喜欢思考的人,赞同老师的观点。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