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苦海:简评谢冕教授称赞的伊冬在的诗歌《一件往事》 [打印本页]

作者: 苦海    时间: 2024-12-26 16:15
标题: 苦海:简评谢冕教授称赞的伊冬在的诗歌《一件往事》
简评谢冕教授称赞的伊冬在的诗歌《一件往事》

         文/苦海(黑龙江)

       近来,可能有一件诗坛小事挺火的:谢冕教授在一个视频里称赞伊东在的诗《一件往事》。本来我最近忙于呕心沥血地写诗,很少评论诗了,为了不辜负香港的好诗人招小波对我的诗评家的称呼,我决定撸起袖子加油干再简评一下诗歌
《一件往事》。


《一件往事》

作者|尹东在

七岁的一个夏天  【此处最好写成:十岁。个见!】

我一个人找回了走失的牛

我牵着它走在小路上

玉米比我高

牛也比我高

夕阳从玉米的梢头一点点坠下

家还很远

夜幕拉开时

我哭出了声音  【此处最好写成:“我大哭大喊”或者“我拼命哭喊”或者“我声嘶力竭哭喊着娘”,这更真实于一个被吓坏了的小孩子的童年时代。而作者就是为了使用“声音”这个词,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诗坛上的做作风气。个见!】



风刮过

将我的发梢竖起  【此处“发梢”一词是大毛病,写女人可以用“发梢”一词,男人(男孩)嘛还是用“头发”或“发根”更好一些、更合理一点。这也是伊东在诗人作者的对当下诗坛写诗用词风气的不自觉的影响和“模仿”。“发梢”这个词好听好看嘛,但你是男人啊,“发梢”还是留给女诗人使用更合理一点。是不是?个见!】

在无边的玉米地里制造出沙沙的声响  【此处的“制造”一词就是当下的中国现代诗歌的典型用词方法,所以这里就似乎挺不错啊。个见!】

也把我的哭声推远  【“推远”不如“擂远”,个见!】



最终找见我的是狗子

它又叫来了娘

娘因为牛的走失

已经大哭过一场  【最后两行“娘因为牛的走失,已经大哭过一场”,苦海表示:这两句很关键,常识上说:伊冬在这两句应该是很不错的结句,贫穷时代的人家,丢牛就是巨大的财产损失,娘已经为牛大哭过,现在又为找牛差点走丢的七岁孩子肯定又惊喜交加再大哭起来,这是诗歌尾句的深层的爱的含义。但苦海认为:“大哭一场”,这个用词仍然有模仿很深的嫌疑,很多诗人写诗似乎都喜欢用“大哭一场”.....譬如:木心的诗歌《哭》中“这里的花都是深紫色的,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杨庆祥的《于是哭起来》中的“有泪的人真美啊,我有时真想大哭一场,然后心如磐石”;鲁橹的诗歌《九度醋》中“但人间终究诗酸在心头,免不了突如其来,大哭一场”;《扬子江诗刊》2020年第3期上早就发表过白玛的一首诗叫做《有时候只想大哭一场》;魏志远诗歌精选《要是能大哭一场该有多好》,甚至还有著名作家阎连科的《为什么我们活着每天都想大哭一场》,至于更多的普通诗人使用“大哭一场”的就更多了,搜索去吧,能出一堆。现在的诗人和作家为何都爱哭,都钟情于”大哭一场”这个词组,哈哈,谢冕教授!这是不是也是“人云亦云”的一种懒惰诗学?苦海没别的意思,就是感觉:现在,在我们的诗坛上,诗人们都爱“大哭一场”,哈哈哈哈.......苦海只是认为: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的诗坛和诗歌,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的!个见!】


作者: 司马鸣冀    时间: 2024-12-26 23:34
欣赏学习,以文会友,评诗有自己的主见,值得一读!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