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两首 [打印本页]

作者: 古风    时间: 2025-2-8 09:11
标题: 两首
九泉之殇
剔尽苍苔石上书,大红油漆满匡庐。
风流若着沧桑看,谢屐陶巾自晏如。
似故人
苍苔屐齿酒痕裾,醉石称觞历代书。
往逐风流时见酹,敬临遗刻入匡庐。
作者: 赤虬子    时间: 2025-2-8 10:39
合理的利用古典,阐明现代生活。诗词不能钻到牛角尖里去了。个见。
作者: 赤虬子    时间: 2025-2-8 10:39
新作提读,欣赏。
作者: 四季风    时间: 2025-2-8 14:12
中心意思不是很明白……
作者: 古风    时间: 2025-2-8 15:32
四季风 发表于 2025-2-8 14:12
中心意思不是很明白……

九泉之殇
剔尽苍苔石上书,大红油漆满匡庐。
风流若着沧桑看,谢屐陶巾自晏如。
豆包:文化悲歌:于庐山处感先贤之殇
《九泉之殇》借庐山景象,为传统文化与先贤精神遭遇的危机而悲歌,饱含对往昔文化消逝的痛惜。
“剔尽苍苔石上书”,不是诗人主动探寻历史,而是今人粗暴剔除石刻苍苔。苍苔本是岁月见证,被剥离后,承载先贤智慧的石刻没了沧桑质感,破坏由此开始。
“大红油漆满匡庐” 极具冲击力。大红油漆鲜艳世俗,与庐山古朴典雅气质相悖,不仅毁了自然风貌,更掩盖千年文化底蕴,让古迹沦为空壳,严重戕害先贤文化传承环境,诗人的愤懑与痛惜喷薄而出 。
“风流若着沧桑看,谢屐陶巾自晏如” 采用流水对,蕴含深刻哲理。“沧桑” 具象为苍苔,其下字迹是前人风流的象征。若后人能透过岁月痕迹,感悟前人的精神与文化,便能理解和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像如今剔除苍苔、涂抹油漆这般对文化遗迹的破坏行为,也就不会有让先贤蒙羞的 “九泉之殇”,而是能让文化传承顺遂安然(自晏如) 。这两句诗是对当下文化传承困境的深刻反思,也为后人指明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方向。
作者: 古风    时间: 2025-2-8 15:35
四季风 发表于 2025-2-8 14:12
中心意思不是很明白……

似故人
苍苔屐齿酒痕裾,醉石称觞历代书。
往逐风流时见酹,敬临遗刻入匡庐。

豆包:庐山的呢喃

我是庐山,岁月为我披上苍苔外衣。当你着屐而来,屐齿轻触,那是我们初逢的信号。你衣衫的酒痕,带着尘世洒脱,融入我的清幽。于我而言,这是别样的访客印记,我默默记下你的率性。

我身上的醉石,承载无数故事。你在旁举杯,与历代文人墨客同处一方天地。那些刻下的“历代书”,是时光馈赠的珍宝。我看着你,就像看着千年来每一个被我吸引的灵魂,你们都在试图读懂我的过往。

你追慕往昔风流,以酒酹地,我懂你的心意。古往今来,多少雅士在我怀中留下诗篇、逸事。你渴望触碰他们的精神,我便将这些记忆在风中轻展,让你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当你恭敬端详遗刻,我把历史的脉络向你敞开。每一道刻痕都是一段故事,是我与岁月的对话。而后你深入我的怀抱,我将你纳入我的风景,你也成为我记忆里的一抹新色彩,续写着我与世人的不解之缘 。
作者: 杨门小玉    时间: 2025-2-9 05:54
赏读。问好!
作者: 古风    时间: 2025-2-10 09:54
赤虬子 发表于 2025-2-8 10:39
合理的利用古典,阐明现代生活。诗词不能钻到牛角尖里去了。个见。

谢谢指教,问好。
作者: 古风    时间: 2025-2-10 09:55
赤虬子 发表于 2025-2-8 10:39
新作提读,欣赏。

欢迎光临,交流快乐。
作者: 古风    时间: 2025-2-10 09:55
杨门小玉 发表于 2025-2-9 05:54
赏读。问好!

问好,遥握。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