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写于世界末日来临之前(折腰体)
[打印本页]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06:21
标题:
写于世界末日来临之前(折腰体)
[color=#000][font=Arial, Helvetica, simsun, u5b8bu4f53][align=center][size=4] [/size][/align]
[align=center][size=4]2012-12-12 [/size][/align]
[align=center][size=4]弱苇漂沉不记年,客乡夜永思漫漫。[/size][/align]
[align=center][size=4]陌头粉色应无寄,屏里关情再谢难。[/size][/align]
[align=center][size=4]久独空庭兴白草。经春酒债满江干。[/size][/align]
[align=center][size=4]解释劳生拼一哭,任余豪气绝风湍。[/size][/align]
[align=center][size=4]近来盛传什么世界末日说,今天家父电话中还说买蜡烛火柴。想想真要是到了世界末日自己应如何呢?[/size][/align]
[align=center][size=4]想自己就象弱苇一样在人生旅途中漂泊了这么多年,远在异乡永夜无眠。野外的梅花还没有到开放的时节,世界末日却先它而来,算来应是无法把这粉红的梅花寄给远方的人了。那么多隔屏关切的心也马上就没有机会回谢他们了。一直独居少朋,院中生满枯草,穷困潦倒每日以酒浇愁,酒债也堆满了江边。唉,反正也快到末日了,就减去这一生的重负,拼命大哭一场吧,独留豪气在疾风中搏击。[/size][/align]
[/font][/color]
[b][url] http://www.138075.com [size=6][color=Red] | | γ | γ注| [/color][color=Blue] : γ ]
作者:
朝雨
时间:
2013-3-30 06:50
[align=center][size=1] [/size][size=5][b]岁月匆匆不计年,诗添博客近八千。[/b][/size][/align][align=center][b][size=5] 论坛分赏由来易,众友同吟看却难。[/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5] 为谢木棉巡外岭,因酌好句过江干。
敢问红尘谁共我?烟波江上水湍湍。 :lol[/size][/b][/align]
[b][url] http://www.138063.com [size=6][color=Red] | | ⊿ | ⊿注| [/color][color=Blue] : ⊿ ]
作者:
四季风
时间:
2013-3-30 08:04
绝风湍。
请教玉儿,这“绝风湍”是啥意思?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08:31
[quote][size=2][color=#999999]四季风 发表于 2013-3-30 08:0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600&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绝风湍。
请教玉儿,这“绝风湍”是啥意思?[/quote]
在疾风中搏击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08:35
万里桥
宋 吕大防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兴堤平. 拏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彻骨清.
作者:
四季风
时间:
2013-3-30 08:43
[quote][size=2][color=#999999]梓煜 发表于 2013-3-30 08:35[/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616&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万里桥
宋 吕大防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兴堤平. 拏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彻骨清.[/quote]
谢谢!承教。
作者:
青衫来客
时间:
2013-3-30 21:54
玉儿,讲讲折腰体吧,这里很多诗友怕还是不太知道!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22:12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30 21:5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10&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玉儿,讲讲折腰体吧,这里很多诗友怕还是不太知道![/quote]
好,我去拿来!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22:14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30 21:5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10&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玉儿,讲讲折腰体吧,这里很多诗友怕还是不太知道![/quote]
折腰体新解
饶少平
折腰体作为诗体名称,最早出现在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中。该书选了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题下注明“折腰体”。诗如下:“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何谓折腰体,唐人没有解释,也许有过解释,可惜失传了。宋人的解释很简单。惠洪《天厨禁脔》卷上云:“折腰步句法:《宿中山》:‘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前诗韦应物作,虽中失粘而意不断也。”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二《诗体》下:“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这样一来,便对后世学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并由此招致一些批评。清朝冯班认为这是严羽的疏漏和简略。他在《严氏纠缪》中说:“今云折腰而不言何谓折腰,亦漏略也。”吴乔认为严羽并不懂得折腰体,有“严言折腰而不详其故”之说(见《围炉诗话》)。
围绕着什么是折腰体,清朝人有不同看法。冯班《严氏纠缪》:“折腰者,如绝句平仄平仄或仄平仄平,不用粘者是也。”何焯《严氏纠谬评》:“《中兴间气集》中特标崔峒一绝,注云折腰体,似指第四句第三字,非不用粘之谓。”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正确呢?就章法而言,近体诗讲究用粘。一首诗中,要求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律体绝句属近体诗范畴,所以也必须用粘。具体地说,就是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就句法而言,五言律一般是上二下三格。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诵读时应当这样分音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七言律一般是上四下三格。以杜荀鹤《山中寡妇》为例,诵读时应当这样分音段:“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第三句与第二句失粘,即冯班所说的“不用粘”。前三句都是上四下三格,第四句只能读成“南山南‖是岳阳城”,成了上三下四格。问题出在第二个“南”字上,所以何焯说:“折腰体,似指第四句第三字。”从以上分析来看,冯班是就章法而说的,何焯是就句法而言的,二者的意义不同。换言之,冯氏所说的是折腰体,何氏所说的是折腰句。
关于折腰句,宋末元初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云:“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白乐天守吴门日,《答客问杭州》诗云:‘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欧阳公诗云:‘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桥’,卢赞元《雨》诗:‘想行客过溪桥滑,免老农忧麦垄干’,刘后村《卫生》诗云:‘采下菊宜为枕睡,碾来芎可入茶尝’,《胡琴》诗云:‘出山云各行其志,近水梅先得我心’,皆此格也。”明朝梁桥撰《冰川诗式》,将五言句“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会”(上三字下二字)、“似梅花落地,如柳絮因风”(上一字下四字),七言句“鹦鹉杯且酌清浊,麒麟阁懒画丹青”(上三字下四字)、“永夜角声悲自壮,中天月色好谁看”(上五字下二字)列在折腰句之内。在梁桥看来,五言句凡不是二三句法的,七言句凡不是四三句法的,都是折腰句。至于折腰体,梁氏没有明确阐述,只举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例子。所以,折腰体和折腰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崔峒的诗,就章法而言是折腰体,就句法而言有折腰句,所以把一些人搞糊涂了。纵观古人作品,折腰体中一般没有折腰句,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折腰句的诗一般不是折腰体。以孟郊《怀南岳隐士》为例,颔联“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是两个折腰句,但全诗平仄和谐,粘对稳当,所以不是折腰体。何焯以为崔峒的诗注明折腰体,“似指第四句第三字”,说明他根本不懂折腰体,也不甚了解折腰句。
冯班的观点是否全对?也不尽然。他的“不用粘”实际上就是惠洪的“中失粘而意不断”。折腰体的失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质与拗体的失粘不同。用“失粘”来解释折腰体有两点不足。第一,既没有讲清楚什么是“腰”,也没有讲清楚什么是“折”。第二,容易把折腰体和拗体混为一谈。王勃的《送卢主簿》(穷途非所恨),杜甫的《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被明朝徐师曾编在《文体明辨》卷一拗体诗内,前诗注明“尾联拗”,后诗注明“颈联拗”,就是例子。单纯从“失粘”的角度看,这种编法并没有错。但这两首诗并非拗体,而是折腰体。今人对折腰体的认识大体相近。施蛰存《唐诗百话》40《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及第五句,都是腰。这两处腰的平仄不合声律,就称为‘折腰体’。”1999年12月版《中国诗学大辞典》第1159页:“按照定律,两诗(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和韦应物《宿中山》的第三句,平仄应与第二句同,第四句的平仄,应与第一句同;而此则第一、二句的平仄,与第三、四句的平仄相应。两句失粘,似在中腰折断,故名‘折腰绝句。’”该辞典第1172页:“凡中间失粘而意脉不断的叫‘折腰体’或‘折腰格’。”施氏的解释比较到位。他第一次指出折腰体的不合声律(这里指失粘)在腰部,而不在别的地方。不过,他的观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一,关于“腰”的定义并不精确。第二,依然没有跳出“失粘”的圈子。《中国诗学大辞典》的解释,前者没有超过施氏的高度,将“折腰”解释成中腰折断也欠妥当,后者不过是把惠洪的话翻译成了现代汉语。
律体绝句中,第三句是腰。律诗中,第五句是腰,第三句、第七句也可以看作是腰。自古以来,“折腰”只有两个意思:弯曲的腰;弯腰行礼。两个意思的共同点就是腰是弯的。为了准确把握折腰体的特征,我们必须抛弃古人的旧说,用一种新的方法加以说明。
先从绝句说起。正体律绝有四种平仄格律(仅以七绝为例):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④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按照这四种格律中的任何一种格律写出来的绝句,都是正体律绝,就平仄格律而言,它们的腰都是直的。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前两句是根据④的前两句写成的,后两句没有继续按④的后两句写下去,而是在第三句(腰部)拐了弯儿,改按①或②的后两句来写。这样写出来的诗,等于人的腰不是直的,而是弯的,所以叫“折腰体”。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根据②写出,后两句根据③或④写出,也是折腰体。
再说律诗。常体律诗有四种平仄格律(仅以七律为例):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④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按照这四种格律中的任何一种格律写出来的诗都是常体律诗,它们的腰都是直的。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前两句是根据④写成的,后六句是根据①或②写成的,也就是说,写到第三句时拐了弯儿,所以是折腰体。高适的《夜别韦司士》(高馆张灯酒复清)前四句根据④写出,后四句根据①或②写出,写到第五句时拐了弯儿,也是折腰体。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就平仄格律而言,折腰体的腰都是弯的。折腰体,说白了就是弯腰体。
尽管折腰体作为诗体名称直到大历年间才出现,折腰体的创作却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虞世南的《春夜》(春苑月裴回)、上官仪的《春日》(花轻蝶乱仙人杏)、宋之问的《嵩山石淙侍宴应制》(离宫秘苑胜瀛洲)等,都是折腰体。先有创作实践,后有正式名称,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就像唐人写过很多排律,而“排律”这一名称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一样。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体》:“案:八句折腰当亦指失粘之格。……初唐时五言律失粘者更多,盖律体未定以前之体。”郭氏此说多有舛误。首先,“五言律失粘者”并非都是折腰体(郭氏所谓“八句折腰”者)。其次,律体定型以后,折腰体作品依然不少。岑参《奉和杜相公发益州》(相国临戎别帝京),第五句折腰;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夹水苍山路向东),第三句折腰;李约《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苏轼《七言绝句变体》(总角黎家三小童),都是折腰体。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七言律诗能折几次腰?施蛰存认为:“一般只许折腰一次”(《唐诗百话》40)。幸亏施氏用了“一般”二字,没有把话说得那么绝对,因为事实上存在着折腰两次的七律。王维、杜甫都有这样的作品。以王诗为例:《出塞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第三第五句折腰;《送方尊师归嵩山》(仙官欲住九龙潭),第五第七句折腰。以杜诗为例:《城西陂泛舟》(青娥皓齿在楼船),第三第五句折腰;《所思》(苦忆荆州醉司马),第五第七句折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折腰体是近体诗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体诗格律严谨。当这些格律影响到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时,诗人们会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来完成自己的写作。用折腰体代替常体(即正体),便是变通的办法之一。折腰体的出现与律诗是否定型没有直接的关系。一首诗中究竟能折几次腰,没有硬性规定,一切以创作需要为准。折腰体与拗体不同。拗体诗的创作,是作者选择了某种平仄格律以后,一直按这种格律写下去,只是在某个或某些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在这种情况下,失粘是可能的。折腰体的创作,是作者选择了某种平仄格律以后,并不按这种格律一直写下去,而是在诗的腰部改按另一种格律来写。在这种情况下,失粘是必然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折腰体与拗体区别开来。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22:14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30 21:5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10&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玉儿,讲讲折腰体吧,这里很多诗友怕还是不太知道![/quote]
折腰体简说(作者:渔火)
折腰体,是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折腰体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唐代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该书选录了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题下注明“折腰体”。
关于折腰体,唐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宋人的多种诗话中,亦提及过折腰体一说,大致定义为“中失粘而意不断”。
这样定义,渔火认为是言简而意赅的。也就是说,所谓折腰体,第一,要“从中”失粘;第二,虽格律上“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简而言之,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义无关。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这里的“八句”,即是指律诗(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长律)。
绝句只有四句,所谓“中失粘”,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原本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同理,八句的律诗,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原本也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
要强调的是,折腰后的平仄,须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需粘。(从形式上看,后半部分的平仄基本与前半部分的平仄相同。)
古人在创作格律诗时,极大部分是严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进行创作的。但为了防止千篇一律,也进行了一些平仄变化的尝试,折腰体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所谓的拗救(与主题无关,不作详细介绍),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审美更高意义上的追求。这种少量存在的不和谐,由于不对正格构成威胁,故反而形成了一种辩证意义上的缺陷美。
前几天,渔火向诗社提交了几首用于《三梅诗选》的诗稿,其中有一首《江南》的七绝:“谁家小院古槐边,曲水仍弹旧日弦。少年梦总来无信,人在溪桥隔柳烟。”结果引来了一些人的诟病,说是不合平仄。原因在于,他们对折腰体认识不够,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折腰体一事。说要渔火将平仄调整好后再录用。渔火说,免了吧,觉得不合适,不录用也无妨。
当然,折腰体只是一种变体,在创作中偶尔为之即可,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渔火印象里,自己所创作的四百多首绝句和一百来首律诗中,仅各用了一到两例,应该还是能够被接受的。
下面,渔火从《唐诗别裁集》的七言绝句中,将属于折腰体形式的,辑录出来,以飨同好。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边词》 张敬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这首七言绝句曾被谱入乐曲,传唱一时,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演变为专门的一种词谱。)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 岑参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岑参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西亭望春》 贾至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巴陵与李十二、裴九泛洞庭》 贾至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贺知章
莫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上皇西巡南京歌》李白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上皇西巡南京歌》李白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韦应物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答张继》 皇甫冉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逢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春夜闻笛》 李益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二月》 柳宗元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 李贺
总的来说,律诗的折腰体比绝句更为少见,渔火亦辑录几首以佐趣。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泉寓目》 王维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城隅绿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别中都兄明府》 李白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夜别韦司士》 高适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旄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奉和杜相公发益州》 岑参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春暮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岑参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宾至》 杜甫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群。真仙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窗临绝涧闻流水,客至孤峰扫白云。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秋夕寄怀契上人》 皇甫曾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风吹落叶填空井,火入荒陵化宝衣。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荆州道怀古》 刘禹锡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22:15
还想知道什么,我现在正在我的书访里搬书。可以多搬点
作者:
青衫来客
时间:
2013-3-30 22:25
建议感兴趣的诗友都来读读,玉儿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这些资料收集不是很容易的。
作者:
梓煜
时间:
2013-3-30 22:26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30 22:25[/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33&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建议感兴趣的诗友都来读读,玉儿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这些资料收集不是很容易的。[/quote]
我有一个专门的书房,收了好多东西
作者:
虫儿
时间:
2013-3-30 22:52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30 22:25[/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33&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建议感兴趣的诗友都来读读,玉儿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这些资料收集不是很容易的。[/quote]
老师,我建议建立一个资料专栏,或置顶。
作者:
青衫来客
时间:
2013-3-30 23:27
[quote][size=2][color=#999999] 虫儿 发表于 2013-3-30 22:5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45&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老师,我建议建立一个资料专栏,或置顶。[/quote]
我不会管理这些事儿,你做我的助理好了。有了版主的权限,你自然就可以操作了。
作者:
虫儿
时间:
2013-3-30 23:30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30 23:2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54&ptid=28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我不会管理这些事儿,你做我的助理好了。有了版主的权限,你自然就可以操作了。[/quote]
老师再说吧 ,咱这叫皇帝不急,太监急。这里也不乏版主。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