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创业路上桃花运(5、6)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10-9 15:05
标题: 创业路上桃花运(5、6)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14-10-12 16:27 编辑
创业路上桃花运(5)
2013年8月29日
【这是20年前的事了,早已经物是人非、过眼烟云了:一个在歌厅谋生的小姐:她说她叫王静,这不一定是她真实的名字;她说她19岁,这也不一定是她真实的年龄。可是她从几百里以外的城市辗转来到我这座城市,找到我,非要把她的处女身无条件无代价地献给我,这倒是真的……】
我的合伙人把酒喝高了以后,所发的酒疯表现出真真假假,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常常会借酒意点播人,不经意间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了;不经意间把人点化了一下。这是他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运用的得心应手,我们普通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被他点化以后你会本能地回避他点化的范围,他也达到了目的。
财务、技术、原料、市场,一个工厂具备的要素他都完全控制了。他认为离开我完全可以独立了,这一摊子产业也是该姓他的姓了。创业初期我的朋友们出了很大的力,结果谁也没得到任何报酬,在他的醉酒点化中朋友们知趣的退出局外了。
我也不停地接受他的醉酒点化。在他点化别人的过程中,一般正常的人都碍于面子不和他正面冲突,选择了回避,退让。反而给他造成了得寸进尺,利于他的局面,助长了他这种毛病的泛滥。
本来大家都是为了帮我而参与的,谁也没把这里当成摇钱树。
有一次他酒后又开始点化我了,我也忍耐不住地回他了一句:
“这个厂子如果干赔了你撵我也撵不走,我会努力直到把欠账还上,我不会让你背黑锅的!如果干赚了,你留我也留不住!我也不会张嘴向你要一分钱的!”
我的座右铭就是:
“我绝不爱财、恋财,但我要证明我有本事能赚到钱,一旦我赚到钱了,我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的钱全部拿出来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1995年我遇到了我的第二个合伙人,始料不及的是,第二个合伙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个不爱江山爱女人的主。
创业路上桃花运(6)
我的第二个合伙人(以下简称2号,第一个合伙人以下简称1号)长着一张白白净净的脸,西装革履,梳得溜光的大背头,让一号形容他的头就是:“梳得像宽面条!”。的确,他的头发被梳得一溜一溜的就像宽面条一样整齐划一,一双眼睛很有精神、很亮,身材也很匀称,穿一身名牌,喜欢白色。一身素洁,开着一辆高档豪华进口自动挡的轿车。少话,显得城府很深。即像高干子弟又像有教养的有钱人、猛的一看还有点像白马王子。这一年2号35岁,正是魅力四射的好年华。
1995年前后的河南,满大街都是“潇洒走一回”的疯狂歌声。在许昌,只要一打开电视,充斥耳膜的音乐歌曲就是白蛇传的“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之后,就是无休止地点歌,继续让你不停滴“潇洒走一回”;再之后,就是点的戏曲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在家纺线线……;再之后,就是没完没了的点戏为老人祝寿,“佘太君我今年活了一百单八岁,我还要再活八百年啊……”
这个时期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往往是带着大金戒子、大金手镯子、大金项链、镶着大金牙、手里24小时拿着大哥大,到酒店吃饭必鬼哭狼嚎般地大声唱两句“何不潇洒走一回”,结账时必须从鼓鼓囊囊的屁股兜里非常使劲地掏出一大把钱,然后去结仅几十元的餐费。
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把公司的名字都起成带三个金字的“鑫”字。满大街的大小店铺不乏看见这个“鑫”字。
这时已经有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了,如河南的商战,亚细亚就独树一帜。所以说这个时期的大小老板都“做文化”,具体表现就是坐在豪华的老板桌后面一本正经地在打电话,背景都是摆满书籍的大书柜。然后大小老板都会在这个城市的标志地段或悠闲地散步,或轻快地小跑。在许昌的标志地段就是电影院的转盘花坛,背景是中国银行的大楼。动态的广告,静态的广告都是这一个模式,都是这一场景。
最能显示这批先富起来的老板的优越感、超凡感、当家做主人感、翻身得解放感的时刻,就是走向饭店的那一路,这些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迈着传统戏剧中“九千岁八贤王”式步调走进饭店……
2号没有这样做,他往往会在点完菜之后,再用许昌普通话强调一句:“老板!多张一点青菜叶!”(张——要读成第2声,即:多放点青菜的意思),在那个时期,这句话在当地逢餐必吃大鱼大肉,逢餐必有油水,99%说本地话的人群中会掷地有声,整个餐厅会立刻肃静下来,众人的目光瞬间会集中投向了这个梳着宽面条一样的大背头,衣冠楚楚貌似很有钱的年轻人身上。这句话寓意深刻,你可以理解成儒雅、文明、富有、超前、时尚……
【未完待续】
现在我常感叹:
——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觉之间就老了!
——无限感慨、无限留恋、无限回想、无限憧憬!
——现在人老了,坚定一个信念:要为1942逝去的先人们立块儿碑,碑不在大小,但是这块儿碑我们河南人我们许昌人的心中要有。
现在我常喃喃自语:
——王老汉哪王老汉!58年得开悟,36年磨一剑!
现在我常扪心自问:
——1942的儿孙们都去哪儿了?
敬请看本论坛我的原创:
——【我的梦-让更多的河南人看《1942》】
——【我的梦-为1942三百万亡灵建园、立碑、过节】
作者: 踏雪闻香 时间: 2014-10-9 17:07
够艰难的。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10-9 22:02
“老板!多张一点青菜叶!”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4-10-11 10:17
改革之初,浑水摸鱼。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