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从赫胥黎怎样演说 就“此‘马’非马”问题向《辞海》编辑进一言 [打印本页]

作者: 章关培(劳燕)    时间: 2013-7-5 10:53
标题: 从赫胥黎怎样演说 就“此‘马’非马”问题向《辞海》编辑进一言
                                从赫胥黎怎样演说
      就“此‘马’非马”问题向《辞海》编辑进一言   
                          劳燕
                       文汇·交流
                      2009年3月12日        

        成语“蛛丝马迹”,义为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新六版《辞海》(稿)没有对这个成语就此“马”非马作说明。《辞海》此间释“蛛丝马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接下来引清朝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也就是引证了此成语的出处,仅此而已,而对此成语中的“马”没有解释。《辞海》没有或少写了一句:此处的“马”并非真正的“马”,是指昆虫“灶马”。
    此成语意思是,从“蛛丝可以查到线索,从“马迹”能够找寻迹象。“蛛丝没有问题,“马迹怎么讲?就是那匹高头大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蹄印?偌大的马迹何以说成是隐约和细微的迹象呢?这当然是初学汉语的小学生才会有的疑问,然而,这个疑问显然是《辞海》省略了对此“马”的说明而生出来的
    从蛛丝马迹这个成语的结构看,“蛛丝与“马迹是并列关系,“蛛丝就是蜘蛛的丝,是偏正关系,那么,马迹就从并列关系应和偏正结构,应是马的痕迹。蜘蛛的丝与马的痕迹,并列在一起,如果马就是那匹高头大马,就含义相悖,成语不能成立了,显然,此“马非马。这里的“马”是指昆虫“灶马。在老式着地的住宅尤其是农村住宅的厨房中,经常可以看到三种“常客”:蜘蛛网及撒网的蜘蛛,蟑螂,一种叫“灶马”的虫子。这灶马颜色如同蟑螂,体形如同蝈蝈,比蝈蝈小,比蟋蟀大,喜欢呆在阴暗潮湿的厨房角落里,它会跳,呆过的地方会留下不很明显点状斑痕,这就是“灶马之迹。江浙和上海人称“灶马”为“灶壁鸡,说“蟑螂灶壁鸡,亲煞一家人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蟋蟀),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可见,成语是将灶马简称为“马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
    《辞海》所引王家贲《别雅序》中,只指出了这个成语的出处,《辞海》和《别雅序》都没有说明这“马迹”,可能认为“此‘马’非马问题已经解决了,成语产生之前,人们就知道此“马是虫,所以《辞海》可能从工作范畴出发,认为没有必要罗嗦。倒是《成语词典》为诸多不甚了了的初学者作了解释:“蛛丝马迹的‘马 指灶马,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
     《天演论》的作者托马斯·赫胥黎(1825~1895),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他在作关于进化论的演说前,有人问他:“你如何向所有的听众演说进化论这个主题?”赫胥黎回答说:“我将所有的听众都视为对这个常识问题一无所知,从最基本、最基础的细节说起。”赫胥黎对于应当怎样演说的这个回答,被称作“科普写作第一要义”。
   《辞海》编辑似乎应该知道赫胥黎“应当怎样演说”的名言,出于释字、词应当完备的规则,是否遵照编辑工作的硬规定,从“科普写作第一要义”考虑,不要省略“此‘马’非马”的说明。    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由此看来,成语“蛛丝马迹”如写成“蛛丝虫迹也是可以的,但是,多数人习惯了成语“蛛丝马迹”。
          新版《辞海》对于一些成语和俗语、字、词的涵义、引申义等,从经验认为人们都比较熟悉,所以在编辑中,容易想当然,省略了一些引证、释注和说明,这里,我要指出的是,这样类似的省略,远非一个“蛛丝马迹”的引证和注释。
   《辞海》是否可以像赫胥黎作演说时那样俯下身来,下“大堂”,下放一点“高雅”姿态,以“科普写作第一要义”为训,为很大一个多数的国民“小学生”补上类似“此‘马’非马”的说明。

[url] | | ∧ |  ∧注| : ∧  ]
作者: 清风    时间: 2013-7-5 18:54
原来是这样啊!开眼界了!平时很少这样深究句子!此马非马!:victory:

[url] | | Ⅺ |  Ⅺ注| : Ⅺ  ]
作者: 寄情    时间: 2013-7-6 09:15
很好的知识,学习,问候!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