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我们的父亲 》乙未羊年清明节【 祭】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4-4 08:49
标题: 《我们的父亲 》乙未羊年清明节【 祭】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15-4-4 15:25 编辑
我们的父亲
2015年4月5日
乙未羊年清明节
祭
我们的父亲贫苦人出身,少年时代为了生存给地主打长工,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深受屈辱和折磨。艰难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父亲倔强、刚强、机制、勇敢、不畏强暴,不向权贵屈服,从不奴颜卑躬的性格。
我们的父亲参加革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熏陶、教导和培养下,逐渐成为了一个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忠于祖国,忠于党的事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信念至死不渝的一个革命战士。
我们的父亲是从日本人的劳工集中营冒死逃生参加革命的,父亲的戎马生涯,以他的勇敢、机智、敢死、硬拼的战斗风格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
父亲曾经单人单骑奔波200公里传送军区文件,途中遭遇数十名土匪袭击,父亲手持双枪击退土匪多次围攻冲出了包围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父亲曾经只身一人押解30多名被俘顽匪,行程100多里,机制与土匪周旋,九死一生地完成了任务;在辽沈战役中,在一个团牺牲得只剩下几个人的时候,战场上,团长手持带党徽的笔记本介绍父亲火线入党后壮烈牺牲;父亲曾经率领警卫班的战友们在被炸毁水库的激流中的铁道上,在齐腰身的冰冷洪流中奋力推着平板车,载着第四野战军纵队的高级指挥部行程上百公里,途中经历过多次遭遇战、袭击战,保证了高级指挥部门的安全,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多年的警卫工作,父亲与老首长们家下了深厚的生死之交。
后来父亲随大军南下,从东北到海南岛,经历的千辛万苦的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历程。
父亲在建国初期为保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敌人机智周旋,成功地打入敌人内部,并破获多起帝国主义敌特人员企图实施的各种罪恶企图。
我们的父亲解放以后用了大半生的精力投入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大半生的经历中无怨无悔地兢兢业业干着创业的艰苦工作。
父亲曾经参加过山海关桥梁工厂的创业;参加过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的创业;参加过上海钢铁公司的创业;参加过洛阳玻璃厂的创业;参加过河南省汽车修理厂的创业;参加过许昌——禹县地方铁路的创业。
我们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曾遭受了批斗、游街,但父亲从不屈服,始终坚信自己的信仰。
在许昌地方铁路的筹建工作中,我们眼里的父亲是头戴草帽,身背水壶,骑着自行车奔走在许昌至禹县的建设线上,他和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在父亲40年的工作经历中,其中就有15年的光阴奉献给了许昌地方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上面。
我们的父亲用他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母亲和我们姊妹四人,我们一家人和父亲一道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经历了文化革命最艰难的时期。文革期间,父亲有时几个月没有工资,有相当一段时间只能领到二十几元钱的工资,父亲在外面顶着被审查、被批斗的屈辱,回到家中常常以乐观的态度和我们姊妹们老少不分地打闹、玩笑、嬉戏,他把屈辱、压抑、伤痛深深埋在心底,把乐观豁达向上的一面留给我们全家。父亲和母亲一道艰难地养活我们姊妹四个,我们姊妹们也同样去捡煤渣、捡菜帮、挖野菜、买下面(各种面的下脚料),把日子过得朝气蓬勃。
我们的父亲幽默、浪漫、诙谐,从不世俗化,从不管别人说什么,笑话什么。文革中,家里家外贴满了大字报,他仍坦然地在大雨过后把床抬到积满雨水的院子里,摆上酒菜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还把这叫作:水上餐厅;不管外界一片对他的打倒、斗臭、油炸的叫嚣声,却造就了一家人的欢乐氛围;我们的父亲可以在战争年代的敌人夜袭的包围中,来不及穿衣服,光着屁股从容保护着首长、保护着众多军校的女学生突出重围;父亲可以在和平年代的长安街上骑飞车,以致只穿了一条腿的白裤衩掉到了大街上,惹的路人狂笑……
我们的父亲就是我们的父亲,我们深深爱着我们的父亲。
我们的父亲爱憎分明,无论对子女,还是对子女的朋友,都是一视同仁,充满慈爱。尤其我们姊妹们的朋友,似乎都是父亲的知心朋友,都能和父亲打闹、开玩笑。无论是严冬,还是盛夏,无论是前半夜,还是后半夜,只要有人来找,父亲总是热情地让你品尝他的独具风味的大葱蘸酱和别具风味的腌制小菜,总会让你喝上几口劣质白酒。他看着顺眼的人,还能享受到他珍藏的美味佳酿。父亲交了一大批晚辈的朋友,而这些晚辈的朋友都直接称呼父亲“老头”,父亲去了,父亲的晚辈都来了,他们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之守灵,为父亲送行。
我们的父亲活得无拘无束,高兴时可以引吭高歌,气愤时可以痛骂八辈儿。尤其我本人小时候因调皮,脸被父亲打肿,父亲会愧疚地教我向老师说谎话:“你就说是在桌子角上磕的!”;父亲会在我办厂时每天独自一人站在马路边等我回来,每当在那寒冷的夜幕中看到父亲站在路边的树下,听到父亲用苍老的声音说:“回来了,我去做饭”时,我总会感到父亲那伟大的慈爱。
我父亲的遗物是两个破旧的箱子,这两个箱子也是我上山下乡时公家送的。父亲为官数十年,始终是清清白白,两袖清风。父亲有过权,有过势,但是父亲没有为自己的人谋过一点私利。因此,母亲为单位烧过锅炉;姐姐为单位砸过洋镐,买过面包;我也经过考试才正式参加了工作。父亲在病重期间仍然强调我们不要找单位不让我们找工作单位的麻烦,不准任何人在医疗费上沾他一分钱的光,多次让我们把他抬回家,为了不给国家和家人添麻烦,父亲放弃了继续治疗。
父亲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但是他的这一生有幸像一滴水一样汇入了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父亲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但是在中华民族用血肉筑城的新的长城中融入了父亲的血和肉;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是千百万最优秀最值得崇敬的老一辈革命者撑起的中国钢铁脊梁上的一颗坚韧不拔的铆钉!
我们的父亲从一个穷苦的孩子投身革命,一生之中亲自参与建造了广厦万间,却常满足于自己那一席之地的快乐;我们的父亲曾经为国家理财百万千万,却终身满足于粗茶淡饭、小酒小菜、清茶劣烟之趣。父亲没有留下任何一样值钱的东西,但留下了巨大的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儿子辈们从父亲身上懂得了什么是信念,什么是忠诚,什么事创业,什么是人生。
父亲的这一生活得潇洒,活得痛快,活得有骨气,活的够本!我们为父亲叫好!
什么是人生?这就是人生,什么事活法?这就是活法!
嬉笑怒骂无拘束
阔论高歌漫天游
忠孝节义全占尽
潇洒飘逸活神仙
仰天大笑拂袖去
洪恩浩荡泽子孙
写于2000年9月22日
此文是父亲的【追悼会】上我代表家属的发言。
时值2015年4月5日、乙未羊年清明节之际在此悼念我们的父亲。同时悼念我的母亲、我的嫂子、我的弟弟以及已经逝去的我的朋友们。
【链接】
他是一个文人必看、必须知道的人——
一、父亲的首长:李尔重
李尔重(1913.01—2009.12.26),男,汉族,河北丰润人;原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1930年参加薄一波等组织的“唐山兵暴”,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次受枪伤,三次入国民党监狱;解放后,历任中共武汉市委第二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中南局宣传部长,中共广东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海南区党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等领导职务,“文革”中受到冲击。李尔重既是一位老红军、老干部,也是一位和睦博学的长者,在文学创作方面卓有成就;2009年12月26日6时3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 1简介
李尔重(1913.01-2009.12.26)河北丰润人。1937年前先后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日本仙台帝国大学社会科学专科学习。抗战期间曾任冀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期间任黑龙江鸡西县县委书记、铁道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武汉市第二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宣传部长、农委主任,广东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后任陕西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30年代接触和学习世界语,80年代加入中国世界语之友会,并支持当地世界语组织开展工作。作品有《长白山上的自卫队》、《杜厂长》、《领导》、《翠英》、《战洪水》、《新战争与和平》等。 2文学作品
《李尔重文集》
中、短篇小说有《战洪水》、《领导》、《落后的脑袋》、《多消灭一个敌人》、《战斗英雄李学文》、《第七班》、《三个战士》、《石德路上》、《长白山下的自卫队》、《一升米》、《还差得远呢》、《翠英》等。 散文集有《潮头漫步》、《有念感》、《落红集》、《求索集》、《未名集》、《说话集》、《艺术的辩证法》等。 论文有《立场问题》、《为什么要学唯物主义》、《易经拓荒杂录》、《甲骨文的文学》、《书经的文学》、《诗经的文学价值》、《龙的文学》、《哲理诗·老子》、《石城·莫愁在何处》、《需要认真研究民间文学》、《孔子与易》、《先民文学初探》、《辞与现行卦辞的比较》、《论刘禹锡十首竹枝词与民歌之关系》、《老子研究新篇》等。 集辑《李尔重文集》20卷共1000万字。
3诗歌作品
春情
(一)
杨柳舒烟燕子舞,桃花展瓣闹蜂群。
(二)
春回大地满春光,探胜游人逐景忙。
拾翠踏青栏花雨,三千丛里牡丹芳。
(三)
果是东风御柳斜,湖中水暖噪群鸭。
绿茵铺地接林苑,柳絮无声落万家。
独坐
独坐小楼掠晚风,花枝摇曳花朵红。
颠狂思绪如奔马,想到西来又转东。
4生平事迹
捐赠仪式
李尔重是一位和睦博学的长者,乐观坚韧,纯真多情。那是2005年8月,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的李尔重,将他那部皇皇500万言的《新战争与和平》手稿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被他的人生传奇深深吸引。 5晚年创作
进入古稀之年后,李尔重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湖北,开始写作500万字的《新战争与和平》。他花了3年时间奔波于图书馆、档案馆、战争遗迹,即使出访日本,也不忘到东京图书馆查找当年的《朝日新闻》。 毕竟是垂暮之年,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李老平时很注重体育锻炼:游泳、打网球、爬山。“65岁时爬华山,5个山峰全走到;70岁时登峨眉,两天半时间走了二百一十华里。”李老的长子李为民对记者说。 为了不受打扰,李老在客厅贴出告示:“余已年逾古稀,身埋半土,任重道远,秒争寸阴,犹恐心愿未了,抱恨归眠。来访晤谈,应在晚间,额外之求,恕不从命。”从1983年到1993年,这张告示贴了整整10年。
8勤俭介于
李老曾是中国书协湖北分会名誉主席。他告诉记者,写字于他有“养命”之功。当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给北大图书馆抄书,小楷,每千字两毛;给教授抄稿,小楷,每千字一毛。” 1933年,北京地下党组织遭严重破坏,李尔重凭着抄书积攒的钱和朋友馈赠,得以东渡日本求学。 数十年担任高级领导职务,李老没给在农村的家添一砖一瓦;子女也都未得到特别关照,既没谋得官职,也未借权谋私发财。 李老先后给自己取过6个别名,其中一个叫“荷戈老兵”。内心深处,他把自己当成一个不释戈戟的老兵,奔突出跌宕的传奇。
9追忆
至于年过古稀之后,沈浸醲郁,含英咀华,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奉献了鸿篇巨制的《新战争与和平》,那更是大家所敬佩的。
2005年,李尔重同志把多种著作手稿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些,不仅是有价值的文学文献,众所周知,李尔重同志是知名的书法家,包括八卷本五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在内,都是尔重同志本人一字一句工楷写成,因此,手稿也是书法艺术珍品。八月,捐赠仪式在湖北作家协会三楼那间很普通的不大的会议室内举行,在场的仅有十多个人,会场十分朴素简洁。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专程前来,代表中国作协和现代文学馆,热忱而恭敬地接受这可贵的捐赠。 泰山其颓,哲人其萎,前辈们为之奋斗的文学事业永远兴旺发达,郁郁青青!.
二、李尔重是我们全家人的大恩人、大救星
1、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为自身的平反,多次进京,多次去石家庄见老首长李尔重。在李尔重的帮助下父亲才得以平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每次父亲从北京或老首长身边回来,我们一家人就紧紧地围在父亲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父亲讲诉“事情经过”,那种喜、怒、哀、乐的情绪真是难以言表!
2、父亲机灵,战争时期,每逢紧急出发,父亲就急忙跑到炊事班,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不管是半生不熟的还是正在锅里蒸着的,不管是油的还是烫的,一律划拉到他的特殊的布袋子、铁缸子里去。路途中,首长饿了就开玩笑地讨好我父亲:“小王崽子!把你那好吃的分点给我吧?”我父亲故意拿派,于是首长就拿出两颗子弹来“换”那被冻得叮叮当当的好吃的。
【完】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5-4-4 13:49
令人尊敬的父亲!{:soso_e181:}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4-4 14:06
致敬!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5-4-4 20:34
{:soso_e179:}{:soso_e181:}{:soso_e183:}学习了。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4-4 20:49
致敬!
作者: 木子李 时间: 2015-4-4 20:59
感觉好官方的语言。。。致敬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4-4 22:36
问好!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5-4-9 09:17
传统,传承。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4-9 10:00
致敬!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