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专家学者建言散文理论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章关培(劳燕)
时间:
2015-4-23 00:01
标题:
专家学者建言散文理论研究
[i=s] 本帖最后由 章关培(劳燕) 于 2015-4-23 06:41 编辑 [/i]
[b][size=6][color=#8b0000] 专家学者建言散文理论研究[/color][/size][/b][b][color=black][size=6]
[/size][/color][/b][b][size=6][color=#0000ff] 散文如水 何以悟“道”[/color][/size][/b][color=black][size=14.0pt] [/size][/color][color=black][size=14.0pt] [b]光明日报[/b][/size][/color]
[b] [size=4]2015-01-12[/size][/b]
[align=left][b] [size=4][color=#0000ff]散文写作风起云涌,理论研究却没有头绪。日前,“百年散文探索丛书”暨散文价值再发现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围绕散文理论的研究抒发自己的见解。[/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坚持“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其中,散文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甚至它的边界与疆域屡次遭到“侵扰”。而且,散文写作风起云涌,理论研究却没有头绪。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看来,就散文理论而言,不要说系统学科范畴,就是起码的逻辑起点,都没有确立起来。[/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广东人民出版社希望在散文理论领域有所建树,决定启动“百年散文探索丛书”项目,试图建构起新的散文理论话语。丛书第一辑四本已出版,第二辑正在酝酿。日前,“百年散文探索丛书”暨散文价值再发现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研讨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当代文学学会与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文学部主任王兆胜在发言时指出,与诗歌和小说比较,散文这一文体颇似平淡之水,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却几近于道,“老子告诫人们,真正的‘道’包含在无色之色、无声之声和无味之味中。同理,我们在散文理论的建构中,也应避开各种干扰,去体悟其中的‘道’”。[/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散文里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散文是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如果说,小说是民族历史的再现,诗歌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散文则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剑晖说。[/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他认为,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晚明小品、“五四”白话散文,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散文创作成绩辉煌,不容忽视。[/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古人有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陈剑晖说,这意味着散文这种文体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在他看来,散文还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当今的港台散文、东南亚和欧美华语散文蓬勃发展,都得益于中国传统散文的滋养。[/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认为,如果回溯文学和文化历史,就可以发现散文是“文体之母”,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是由散文书写的,“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与小说、诗歌相比,散文具有哪些独特优势?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肖楠认为,诗歌、小说分别是意象和故事的审美,而散文主要是感觉的审美。诗歌的沉思给予人们更为梦想的生活感觉,小说的虚构给予人们更为想象的生活感觉,而散文的亲和给予人们更为实际的生活感觉。[/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倾向于简单易懂,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徐肖楠分析道。[/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为悠悠天地而写,还是为个人情致而写[/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热闹异常,“大散文”“纯散文”“复调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小女子散文”“艺术散文”“生命散文”“新散文”“在场散文”“原散文”“轻散文”等众多散文观念、主张或口号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与这种热闹相伴随的是,大量平庸粗泛、琐碎无序、狭隘单一的散文作品涌现。徐肖楠认为,这是因为散文作者缺乏高雅精致、大气开阔的诗性情趣追求,“中国古代散文辉煌,是因为其中常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有为国家、历史、思想、天地而写的情趣,所以有像先秦散文那样汪洋恣肆的气魄,而现在的散文常偏于个人生活一隅,为个人玩味和自我情致而写”。[/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但这并不意味着写“高大上”题材就是好散文。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宋剑华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人们对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已不再是单一性的“载道”或“言志”,更趋于精神生活的趣味提升。[/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现在的读者为何喜欢散文?说穿了就是它没有什么历史负载,更没有什么‘救亡图存’的宏大志向,它将人们带入到一种恬静而安详的审美世界,去感悟历史、咀嚼人生,以及品味生活,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娱乐与享受。”宋剑华说。[/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而散文创作不可止步于简单的“娱乐与享受”。丁晓原认为,要写好散文,作者需要具备卓异的审美素养、从容有致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有襟怀、有情怀、有高品质和高品位的情思理趣。[/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color=#0000ff]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一个成熟、健旺的人,他在思想、在行动,并通过一种朴素的话语来见证这个思想着、行动着的人,这便是散文写作之所以感人的真实原因。”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说。[/color][/size][/b][/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b] 如何找到这个“人”,并与之顺畅地交流?谢有顺的建议是重新成为一个散文读者,放弃分析和阐释,更多地去阅读、感受、体悟,“毕竟,有很多好散文都是简约而意味深长的,面对它们,唯一需要的就是用心的读者。只有会读散文了,才能了悟、阐释散文的精微和妙处”。[b](光明日报记者[/b][/b][b]王国平[/b][b]吴春燕)[/b][/color][/size][/align][align=left][b][color=black][size=14.0pt] [/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black][size=14.0pt] [/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size=6][color=#0000ff]
[/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6][color=#0000ff]
[/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size=6][color=#0000ff] 向传统致敬的新散文[/color][/size][/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李林荣[/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中国作家网[/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2015年01月07日[/b][/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b] [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写散文和读散文,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同样都具有向传统致敬的意味。[/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这首先是因为散文这种体裁不仅出身古老、源远流长,而且长期备受社会推崇。其次,也因为散文早已不止是一种文学体裁,更代表着一种历史悠久、覆盖宽广的社会心理习惯。[/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从上古先秦到明清以至近代,与今天我们所称的“散文”大致相当的“文”,一直被当作一类能够记述历史、政治、学术、思想和艺术等各方面重要知识信息的尊贵文体。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实行的近1300年里,“诗”、“文”的写作,更因直接关联着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而成为历代读书人热衷修炼的安身立命之道和出人头地之术。[/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伴随常年的“诗”、“文”诵读和书写,一辈辈读书人成长起来,臻于人情和学问的练达,然后走向终老。岁月推移,千年历练,“诗魂”和“文心”在无数中国读书人的精神世界里,积淀为不朽。“诗”、“文”的表达方式,也逐渐内化成了“诗”、“文”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共有的一种心理习惯,影响到他们把握自我、理解世界和应对社会的思想意识和言行做派。每当“达则兼济天下”的时刻或氛围来临,则“诗”、“文”昂扬奋发于“载道”。每当“穷则独善其身”的情境切近,则“诗”、“文”低回盘桓于“言志”。[/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穿越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文言形态的“诗”、“文”,从文学正宗的宝座上仓皇退位,现代白话形态的小说、诗歌、散文和话剧竞相兴起,以决裂于旧文学和开放于域外文学的声势,拓展出一片新文坛。但实际上,即使在新文坛闯将的笔墨辞章里,旧文学依然形迹未灭、魂魄不散。“诗魂”和“文心”,“言志”和“载道”,在游荡和沉浮之际,在文言和白话之间, 显露着古今如一的印痕。而这一点在散文中的体现,又远比在小说、诗歌和戏剧中更为鲜明。[/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有意或无意,偶然或必然,从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调——“个人的发现”开始起步的现代散文,一路走来,行踪所向,却依然归于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泥古、恋旧。这当然不是单纯的语篇修辞或作品面貌的问题,而是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体并行的文学现代化进程中,越往前走,就越发主动推卸庄重的精神承担、放弃严肃的文化使命的一个典型症候。[/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鲁迅、郁达夫、朱自清等新文学的开拓者,都曾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不约而同地肯定过现代文学初兴之际的散文,称赞它曾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先进社会思潮密切结合、表里相应,为“个人”的“发现”,尽到了其他文学体裁所不能替代的历史责任。但在这之后,从社会文化地平线上崛起的“个人”,挺进到更复杂的际遇中,又是如何持续坚守、不断应变和发生变异的,这一意义更丰富、细节更生动的过程,却大有干净、彻底地退出散文的取材领域,向小说、诗歌和戏剧甚至非文学性质的历史、新闻等其他写作体裁全面转移之。[/color][/size][/font][/b][/align]
[align=left][b] [size=6][color=#0000ff]散文价值再发现:[/color][/size][/b][b][size=6][color=#0000ff]在当代拓荒散文文论[/color][/size][/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高远[/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南方都市报[/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2014年12月31日[/b][/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b] [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12月29日上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人民出版社、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散文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百年散文探索丛书”暨“散文价值再发现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剑晖、文学评论家王兆胜等多位知名学者参与研讨。[/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做一点也许是拓荒的工作”[/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当代散文的发展还算好,但是有一点比较悲观,中国散文几乎没有理论。”研讨会上,孙绍振说,有学者认为把理论的墙拆掉就是散文,而他则表示,把理论的墙拆掉,这本身就是一个理论。[/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孙绍振说,古典散文的理论很多,但不注意解释后来的发展,而西方又与我们挂不上构。[/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些新的理论来概括现有的经验,来把它上升为观念,把观念尽可能地系统化,或者形成一种科学的范畴。“这是最高的要求,不一定做得到,但我们努力,我们的生命就不会白费。”孙绍振说。[/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研究过程中,西方的理论可以适当参照。孙绍振说,中国的散文传统比较强大,中国的文论也比较丰富,是丰厚的土壤和亟待传承、创新的领域。[/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在这个全世界缺乏[/b][b]([/b][b]散文[/b][b])[/b][b]理论的情况下,中国却有这么一个源远流长、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及有写作需要的文体,我们就有必要来做一点也许是拓荒的工作。”[/b][b]“在散文理论这片荒原上,我们不从理念出发,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概括,从历史的发展去研究它,努力提出中国当代散文的一些理论,同时努力和中国古典文论接轨。”孙绍振说。[/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文体之母”需要注入新的学术活力[/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作为‘文体之母’,散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凝聚。”陈剑晖在研讨会上表示,长期以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制当中,散文一直处于小说、诗歌乃至戏剧的阴影之下,成了一种文体边界模糊、理论资源匮乏与研究队伍涣散的“次要文类”。进入新世纪,不少学者虽意识到散文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脱钩所带来的危险,进行了理论的研究,但都流于零敲碎打,未能形成整体性的学术合力。[/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陈剑晖表示,由他与孙绍振主编的“百年散文探索丛书”第一辑于2014年7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丛书第一辑收录了孙绍振《审美、审丑与审智:百年散文理论探微与经典重读》、陈剑晖《诗性想象:百年散文理论体系与文化话语建构》、王兆胜《新时期散文的发展向度》和谢有顺《散文的常道》四本作品。丛书第二辑正在酝酿之中,预计将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林非、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范培松、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吴周文等人的散文研究著作。[/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font][/b][/align]
[align=left][b] [size=6][color=#0000ff] 散文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color][/size][/b][/align][align=left][b] [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信息时报[/color][/size][/font][/b][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 2015-01-22[/color][/size][/font][/b][/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近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当代文学学会与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百年散文探索丛书”暨散文价值再发现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孙绍振、陈剑晖、谢有顺、杨克、郭小东、郭杰、王兆胜、王国平、丁晓原、朱寿桐、戴伟华、宋剑华、马茂军、徐肖楠等多位国内的著名学者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就散文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如何传承散文这笔最大的文学遗产、散文如何承担当代文化建设的重任等问题进行了兼具学术性、现实性和社会性的探讨。[/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贴切。中国有强大的诗歌写作传统,在文学长河中,诗歌被视为最高级的文学样式。但事实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散文,散文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及至到了“桐城派”,散文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所以,从整个历史的演进来看,“文”对中国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在座谈会上,专家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谢有顺(中山大学教授、博导):二十世纪以后,散文有一个“日常化”的过程,真正完成了从书面语向日常语的转化。散文要保存生活的日常性,它是对“时感”经验的一种记录,是对这个时代说话方式的保存,通过散文可以直接准确地看到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说话的。同时,通过散文的话语方式,可以看到日常情感、经验在散文文体中呈现得最直接、彻底和真实—所以说,散文是“在人间”的写作。现在很多散文革命就是想要散文“非人间”,但是都不成功,不管是修辞上、文体上,还是情感、生活经验,散文都应该“常道”,应该“在人间”。[/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散文最大的意义就是保留日常生活的经验与感情,因而“在人间”应该被视为散文创作“常道”。我们应该重新成为一个散文读者,用心去体悟散文,感受散文,读出散文的精妙之处,散文的意义就都在此![/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徐肖楠(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散文有着表现生活的无限可能,语言是形式也是情趣。时尚粗鄙无法破坏散文语言美感与生活美感的一体化,但时下的中国散文常偏于个人生活一隅,以生活感觉的原生态破坏了诗性情趣,缺乏超越以往散文精品的内质。因而散文必须表达生活性情和审美性情,审美性情来自生活性情又滋润生活性情,审美性情自然产生散文的审美表达和情感体验,这样性情中必然包含人类性的关怀。散文没有了思想性或人类性就没有诗性情趣,深入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怀的作品须有宏大意趣,故而作家要有“精致”意识。[/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宋剑华 (暨南大学教授、博导):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人们对于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已不再是单一性的“载道”或“言志”,更趋于精神生活的趣味提升。尤其是诗歌有“诗”无“歌”远离了传统,戏剧早已脱离[url=http://data.auto.hexun.com/logo/8/]大众[/url]“高处不胜寒”,而小说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在难出新意的时代前提下,读者对于“散文”则寄予了更多的厚望。读者当下为什么会更喜欢“散文”?说穿了就是它没有什么历史负载,更没有什么“救亡图存”的宏大志向,它将人们带入到一种恬静而安详的审美世界,去感悟历史、咀嚼人生以及品味生活,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娱乐与享受。所以,“散文”不是中国“独有”或“古有”的一种文体,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正是因为它的“新”,才具有历史的超越性,才会代表着文学发展的未来希望。[/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马茂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第一大文体是散文而不是诗歌。历代散文对现代散文有个重要的启示是:载道与言志结合。言志即强调生活化。关于形式,当如苏轼所说,风行水上,自然成文。[/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陈剑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我们可以具体的事实来印证散文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散文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文体,余秋雨“文化散文”自上上世纪90年代至今都是畅销书,[url=http://renwu.hexun.com/figure_4722.shtml]龙应台[/url]的《目送》2009年在三联书店出版,至2011年2年间重印11次,累计印数达55万册。2006年以来,我在华南师大文学院开“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专题”选修课至今,每年都有300多名学生选这门课。再如我主编的中学选修教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2005年至今,每年印数都有25万册左右,而现代诗歌只有一万多册,说明散文还是很受欢迎,还是有很多读者的,这必然也会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b][/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0000ff][b][size=4] [/size][size=6] 站在散文的悬崖边上跳舞[/size][/b][/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b][color=#0000ff] [/color][color=#000000] 王林[/color][/b][/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b][color=#000000] 中国作家网[/color][/b][/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2014年12月26日[/b][/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上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是在动态中不断变动、分裂、衍化的,其中伴随着散文创作主旨、创作手法、创作文体、创作理论以及创作观念的更新,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一个散文作家在当下散文写作的位置和作用,准确判断当今散文写作的具体操作技术的优劣,并且能够从中深度观察人性的觉醒与演进,进而可以 推知、探讨散文创作的本体意义和文化性质,以及以上因素对散文写作产生的潜在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考察张宏杰的散文,可以看出,他同样在散文写作实践中努力前行,并 站在散文的悬崖边上,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眺望、观察和解剖,试图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记得清初钱谦益曾严词抨击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的拟古主张,从而打乱了明清以来独尊盛唐的统治,鼓励了一种能发挥个体性情的创作兴起。作为一种呼应,比当时诗坛宗师王渔洋年长8岁的苏州人叶燮(横山),认为“诗文之道无定法”,而“法”有“死法”和“活法”之分。所谓“死法”是指拘泥于成法, 此法当然要摈弃;所谓“活法”,是指作诗要自成一家。为此,一个作家在写作中要有“胆”、“识”、“才”、“力”。而“胆”、识”、“才”、“力”这四个字,在这里,还是能较为恰当地概括张宏杰历史散文的写作特色的。可以这样讲,张宏 杰的散文使人能够在一段时间血脉贲张,激动不已,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很多人像他一样有着同样的“文学青年”的种种经历,而且是人们确实能够从他的散文中,体验到他在《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中所诉说的种种感受。 [/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随心所欲与“不逾矩的写作”[/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应该说,张宏杰的创作是站在散文这一文体的悬崖边上的,这需要一个人的“胆”。但这个“胆”却是与“识”紧密相连的,这体现在张宏杰对散文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把握上。[/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当今的散文写作与散文研究并没有理清“散文”这一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散文”的文体界定、本质界定问题依然模糊,如此就致使本来就模糊不清的散文概念更加模糊。但是,散文作为一种文体,肯定有它的外延。一般来说,散文被定义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两 种,而我是倾向于狭义的那种的,即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上发表《美文》时提出的那个概念,并稍稍扩大一些,因为一个定义如果将所有的东西都包括进去,那就意味着它将什么都要排除在外了。在观念还没有厘清的状态下,散文作者创作的散文作品的面目是可想而知的。当散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已经被写作 者忽略或者淡忘的时候,能够发现那些接近本质的东西,并用自己多年练就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来完成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已经成为每个散文作者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当然,张宏杰的写作无论难易,都会归入散文这一门类中去,因为其散文具备应有的构成要素。但是,他的散文又是游离于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创作,张 宏杰的散文创作实践,就是其在散文边界的悬崖上的狂舞,他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忽视以上所说的散文应该具备的诸多要素,至少是在文字之间闪闪烁烁,这对于一个散文创作者来说,是需要一点冒险精神和胆略的。当然张宏杰的散文依然在一条正常的创作轨道上运行,里面有其对于散文文体的“洞见”,或者说对于散文写 作实践中的“见识”,这使得他的散文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随心所欲”,但又“不逾矩”。[/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就拿《无处收留:吴三桂》来说吧。[/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无处收留:吴三桂》是张宏杰年轻之时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的激情,能感受到他对正史中所描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警惕。他尽自己所能,小心考证,大胆想象,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吴三桂的辉煌经历,当然也是其悲剧的经历。张宏杰舍弃了吴三桂在人们心中定性的脸谱,试图从历史的大背 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揭开吴三桂的面目,揭示那张脸之后的内心景象,又是什么将他的内心铸造修剪成这一个样子的。在文章中,作者发现了埋在历史深处的诸多秘密,比如,他发现“大明朝的问题不在于遍地的水灾、旱灾、蝗灾,不在于四处蜂起的盗贼,也不在于几位奸臣或昏君。这些只是表象。在这一切的背后,支撑 社会正常运转的精神支柱已经腐烂了”;比如他还发现“儒教的伦理规范有着天生的缺陷。它基于人性本善的虚妄假设,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压抑心中活泼的自然欲望,通过极大的自我克制,服从于僵硬的道德教条。它没有为人的自然本性中软弱的丑恶的一面留下弹性空间,不承认人的平庸和趋利避害的本能,缺乏对人的基本 物质需要的尊重与关怀。它只有最高标准而没有最低标准。它也许能激起社会动荡时期的某种道德狂热,却不适宜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调节器”;当然还有其他,比如单就他笔下的吴三桂而言,他发现“满洲人给他的地位再显赫,也无法抵偿投降使他付出的人格代价和名誉损失。如果那样,他将日夜承受舆论造成的心灵重 压”;张宏杰还发现了吴三桂的目光短浅,发现了这个精明的投机者和真正的历史伟人之间的差别。可以说张宏杰的眼光和目力确非一般,他用他的胆识让历史人物站立在了我们面前,也让那个时代环绕在了我们四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作为散文作家张宏杰的“识”,这是与作者的“胆”拴在一起的两个蚂蚱,互为作用,缺一不可。[/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发现散文才能发现的真相[/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识”通俗意义上就是发现,既然是发现,那么至少与别人有些不同,这个词几乎所有作家都知道,但做到的不多,或者说能发现呈现在作品中的鲜见,能摆脱写作习俗,燃起文学创作不俗烽火的更是不易,要做到这些是需要作家的一种“识”的,否则就很难将一篇散文写好。张宏杰的散文之所以写得优秀,就是因 为他胸中有识,由此就避免了与其他写作者的重复,即使是冲撞,也不是在一条轨道上的冲撞。这在他的《曾国藩:意志力的化身》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张宏杰发现曾国藩一生成败的关键词,就是“意志力”,并认为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曾国藩不仅 有‘大境界’,还有‘大本领’,这是他从顽强刚毅中锻炼出来的”。虽然曾国藩“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最钝拙”,但“他把儒家精神中刚健有为、光明磊落、忠恕待人、志诚慎独等优良品质铸到自己身上,涤去人身上常有的自私、虚伪、阴暗、猜忌,走入了道德的化境,达到高尚澄明的境界”。而这只是传统的 人格之美集中在曾国藩身上,在风雨飘摇的末世做一次绚烂而又凄婉告别演出式的呈现,即使他是“事君至忠,事亲至孝”的古今完人,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也是苦涩,也是“寸心焦灼,了无生趣”,他“猛然发现自己一生的奋斗,最后竟然如拔刀斫水,并不能丝毫影响水之东流”。于是张宏杰得出一个出人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的结论,这就是曾国藩“以圣贤自期,一丝不苟苦学修行,并没有到达儒家理想,同治中兴不过是一片虚假繁荣,对世事沧桑人心难复深感失望,对自己一生灯蛾扑火式的努力极为沮丧。悲观与失望成了他晚年生命的主色调,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而是传统文化整体的失败”。可见张宏杰的散文在“识”上确实能 高出别人一节的。在《女人慈禧》中,张宏杰也发现了慈禧的秘密,就是在其“扮演的双重角色之中,她本质上更是一个女人而不是政治家,虽然她刚强能干”,“可惜,历史没有产生这样的巨人,却把这个位置留给了她,一个过于专注自我的女人。这就是她的悲剧所在”,并认为“如果她遇到的是比较平稳的政治局面,我 们有理由相信,她会很成功地完成她的政治生涯,不但会胜过历史上大多数女执政者,也会胜过大部分政绩平平的皇帝。如果是那样,她在历史上留下的决不会是骂名”。[/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对传统历史散文的开拓[/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有胆”、“有识”就会生“才”,而这个“才”体现在张宏杰的创作中就是其散文中的“力”,即张宏杰散文的那种蕴藏于内而溢露于外的文字力度。记得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文贵疏,凡文力大则疏;气疏则纵,密则拘;神疏则远,密则劳。疏则生,密则死。”茅坤在评价苏轼时也说:“其疏宕袅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可见清朗疏朴的文风会带来一种汪洋澹泊、深醇温粹的风格,古人讲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对于当今的散文而言,也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的。张宏杰的散文是具有这样的特点的,他的散文有一种书写的自由,这是一种心态的“疏”,沉在这种状态中写作,写出 来的作品必然有一种无拘无束的力,这种力是宽泛的,四处涌动,有着热血的血性与高度。如果说散文的“散”的意思就是自由,那么“散文”的意思就是自由文,因此张宏杰的散文表现出了一种有较高自由度、较为壮阔宽远的景象。这点在《1913年前后的袁世凯》一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此文粗线条地勾勒出袁世凯在 1913年前后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有些字句犹如举起的大锤,重重砸在人们的身上和心头。比如他写道:“甚至直到1913年10月,在他谋杀了宋教仁和 粉碎了‘二次革命’之后,全国的主要政治力量还都对袁世凯表示支持,仍然寄希望于这个铁腕人物带领中国走出革命阵痛,走向独立富强。”辛亥革命后的形势在袁世凯眼里“不是‘好得很’,而是‘糟得很’。democracy 共和‘办早了’、‘办糟了’。”所以袁世凯“虽然他推崇西洋政治,事实证明,他对西方政治运作并不真正了解。他羡慕西方政治中的效率和秩序,但是对议会的制约却无法忍受”。于是袁世凯动手了,最终走向了帝制。比如他在《酷刑:残忍的游戏》中 指出:中国人缺乏同情心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残酷。在《神女生涯》中,张宏杰写道:“说起来完全是一种错倒的因果,正是社会的放逐使她们获得了一块自由呼吸的空间,正是命运的打击使她们的生命焕发出流光异 。人们剥夺了女子爱美的权利,偏她们能恣情纵意地张扬自己的天生丽质。”因此,对于张宏杰的散文创作而 言,它的“力”并不在于浮在表面上那种笔墨的轻重与多少,而在于他对于意境与心力的那种把握,对传统历史叙述的那种开拓,因此,他的文章有一种很大的开阔度,并以此来支撑着自己散文的构架。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作家关注的事物越多,他所写的领域越宽广,他的散文就越有“力”, 而是指其在散文中的那种神气、意境、品藻的有无与多少,这不能是刻意的,一旦有意为之,只能有所削弱,这点张宏杰是注意到了,并付诸自己的散文写作实践中。[/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最后存疑的一个问题就是,历史题材的散文写作,是散文家一个人当家吗?回答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张宏杰的散文也有很多疏漏的地方,或者是有些不能让人苟同的地方。比如他在写那些妓女的时候,就说:“成百上千条的规矩是为那些良家女子制定的,她们不配去遵守。这反而使她们的生命得以保留本来面目。她 们站在正常社会之外,反而能有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去看清礼教纲常仁义道德的真面目,看清人性和人生的真面目……她们是这个社会里为数不多的真正清醒的人。”这样的判断肯定是片面的。另外,张宏杰的散文中所写的历史是否准确,引用的史料是否有确切的来源,也是值得商榷的。而且,张宏杰后期的散文写作与前 期的散文写作力度截然不同,所用功夫的深浅一目了然,似乎是缺少耐心了,于是整体看来,其后面所写的散文显得粗疏了,轻率了,没有文字的精心推敲,没有思想的用心冶炼,没有史料的充分研读,几乎与一般的普及型的历史读物没有什么两样了,加之叙述方面的问题等,使得张宏杰的散文还有待写得更为精细一点,当然 这些需另辟专章论述,在此就不多言了。但是,瑕不掩瑜,张宏杰的散文创作是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和贡献的,它对于丰富我们的创作、开启散文写作的道路,是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的,但散文创作并非一件易事,散文创作也不能只专注于单纯的线性叙述,如果要反叛传统的表达方式,就要真正去实践另一种新的散文写作模式, 进行对散文文体新功能的寻找与写作内容的挖掘,这应该是对当下散文写作突围的一种途径吧。[/b][/color][/size][/font][/align]
作者:
萤火虫
时间:
2015-4-23 15:02
好文章!学习了!问好!对散文写作的提高有莫大的启迪!写好散文,要多读经典名著,多学习,多积累;对生活多感悟,要有大胸怀。写的文章才会有文采,有内涵,有情感。才能感动读者。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