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徒步1942逃荒路》 日志-酝酿篇 (第一天——第四天)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5 10:45
标题: 《徒步1942逃荒路》 日志-酝酿篇 (第一天——第四天)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15-5-5 10:57 编辑

《徒步1942逃荒路》
日志-酝酿篇
(第一天——第四天)
2015年02月25日——2015年03月16日

【题记】
《向着生命的终极目标挺进!》
2015-05-03
——我是这样想的,从我自己开始,适当的时候,从1942的重灾区河南省许昌市出发(那里是我生活了50年的故土),沿着1942先人们逃荒走过的路,徒步走到陕西的西安;全程650公里,每天走它20——30公里左右,历时30天走完全程。

—— 我是这样想的,从我的朋友们开始,大家一起来走,人到老年了,下棋、打麻将、吹闲嗑、跳“僵尸舞”是一种玩法,无可非议;“徒步1942先人逃荒路”也是一种有意义健康正能量的选择,未尝不可;我的朋友们有了响应,还想领着儿子、孙子一起走。

—— 我是这样想的,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年年走一趟1942先人的逃荒路,把这个行为当成我人生的终极目标。直到有那么一天叫做《年景节》的日子成为1942的后人们共同悼念先人的节日;直到有一块儿地方成为1942三百万亡灵能以安歇驻足的墓园;直到有一块地方能成为1942的后人们可以祭奠、缅怀先人之处;直到有一天会有更多的1942的后人成为“徒步1942先人逃荒路”的同路人,让《年景节》的这一天成为更多人的共同的节日,在《年景节》的这一天能有更多的1942的后人都出来在逃荒路上走一走——爱河南,走起来!

—— 我是这样想的,有可能的话,再拍一部《1942大托生》的大型神话电影,通过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让1942的先人们都得到美好的托生,让游荡了73年的亡灵得到安歇,得到安慰,得到好报,得到尊严,得到尊重。

—— 二话不说,向着生命的终极目标挺进!

第一天
【2015年02月25日、乙未羊年正月初七】
今年春节可以提前60天买火车票。我回许昌的时间定在了大年初七,这样有几种考虑:
1、国人习惯三、六、九往外走,我不能随大溜,太挤。
2、初七走,年还没有过完,能和家人团聚。
3、重点是我弟弟的事,因为他已经不在了,还要有处理丧事后续工作,逢单的日子比较合适。
4、初八各单位就上班了,我争取上班第一天就去把驾驶证审了。
高铁G858次列车,15点30开。儿子开车送我,妻子也同车
来送,我内心还有点感动。进站时我还看见妻子有点恋恋不舍呢。不过就20来天的时间,处理弟弟的事和酝酿《徒步1942逃荒路》更重要。我的思绪很快就随着飞驰的列车奔跑起来。
关于徒步的事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路(方案另附),最担心的还是许昌方面搞不出来动静。路上列车飞驰,看到每个10来里路就有一个教堂,我们徒步时晚上借宿睡在教堂还是不错的地方。
到许昌的地盘上心情激动,看着外面的田野一片葱绿,让人产生了由衷的情感。
以为有人来接我,辞了拉客的出租车司机,田松山来电话说在通用厂门口等着我呢。于是我连忙打的往家里去。许昌的出租车又换了一茬,全是吉利帝豪,车内很宽敞,崭新。计价等设施也很新潮很齐全。未下车就看见了松山、卫忠、毛毛、贾学义、垂静都站在那里等我,小保和风山没来。
我的住处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我姐早早就来给我收拾屋子了,我们到后,我姐急忙骑着电动车上街买了下酒菜。我拿出了带回去的西凤酒、闷倒驴酒,还有乾县大锅盔5块钱4个,15块钱买了12个,放到哪里有1尺多高,这才叫实惠!想想初五时小保我俩在西安钟楼吃的biangbiang面只给了几小片,很是让我纠结!专门买了锅盔让他们看看,离开旅游中心地带的东西多么实惠!
由于年还没有过完,我姐转了一大圈买回来一个凉菜,一个牛肚汤。我姐先走了。剩下我们几个边喝酒边聊天,很是热闹。我说了很多话,因为两年以来在西安熟人少很少说话,着实过了一把说河南话的瘾。
“走逃荒路”的事,垂静,松山愿意全程走,毛毛、小贾由于还有工作愿意阶段走,卫忠是公务员我们不让他参加。
晚上10点半,人都走了。因为在家一直喝绞股蓝的茶,今天换了浓茶,睡不着觉,电视机让我姐拿走了,也看不成电视。
想怎样酝酿《徒步1942逃荒路的事》,想我弟弟的事。

寻 找  【徒步1942年景逃荒路】  同 路 人
发布日期2015-03-17
● 起点: 河南省许昌市春秋广场
● 终点:陕西省西安市灞河桥头
● 全程:6 5 0千米(公里)
● 历时: 一个月(约30天),以后年年都走。一直走到成为在河南人人都过的“年景节”,一直走出一条横亘河南、陕西两省的经典徒步旅游线路。(我是56年的,盼望50后的同龄人同路,都退休了,不影响工作,能走下来:身体健康了,精神矍铄了,啥病没有了,心灵升华了。)
● 启程日期:待定
信仰祖国、崇敬河南、
 故土难离、先人难忘、
 人格自信、尊严自信。
先烈们明白为谁而牺牲,
今人却不知谁给他幸福。
——公历2015农历乙未年清明节前扫墓时的的感叹!
 爱河南,走起来!
——返程时,在高铁列车上看着美好的河南山河的感叹。
  【每一次】

   电视剧《渴望》插曲

  演唱:张宏声



  茫茫人海

  终生寻找

  一息尚存

  就别说找不到

  希望还在

  明天会好

  历尽悲欢

  也别说经过了

  每一个发现

  都出乎意料

  每一个足迹

  都令人骄傲

  每一次微笑

  都是新感觉

  每一次流泪

  也都是头一遭

  啊~~~~~


第二天
【2015年02月26日、乙未羊年正月初八】
两年没有喝到许昌的胡辣汤了;
两年洗澡没有搓背了。
早上起来先到湖滨桥头喝了一碗胡辣汤,过了把胡辣汤的瘾,肉胡辣汤涨价涨到4元一碗了,2元钱的葱花油饼加上一碗胡辣汤还有点不饱的感觉。接着和垂静在湖滨桥上的一个新澡堂洗了个澡,又过了一把被搓背的瘾。搓背可是许昌的特产,身上好像退了一层皮,舒服极了。
然后垂静我们俩又去买煤气罐的密封圈,没卖的,买了个总成,回来专用密封圈。
接下来又去修自行车,前轮换了里外胎,30多元,自行车骑着还是很沉,但是毕竟比没自行车强。许昌现在已经满城都有自助自行车了,我没有牌子,还是骑自己的老自行车方便。
忙活到下午4点才吃午餐,把昨晚上牛杂汤热了,就着拿回去的大饼。
我姐来了,哭哭啼啼诉说着家务事,哥让去他家吃晚饭,意思是吃个团圆饭,我姐赌气不去。只有我哥俩,减去几个准备好的菜,我俩吃的是油炸小鲫鱼,炖排骨,喝的台湾高粱酒。我姊妹四个,我弟一死,算是我们姊妹已经不全活了,人丁不旺,气氛沉闷,坐的时间长了两腿很凉,血压不稳,于是告辞回家。
可能是那牛肚汤的问题,拉肚子了。
回到屋里,开始写日志。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时间很难消磨。万籁寂静,瞪着两个大眼睛发愣,这里静得出奇。
明天联系周杰锋、印材料、能否在同学、乡友里开个头从跳广场舞开始,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第三天
【2015年02月27日、乙未羊年正月初九】

一大早吃了热干面,着实很过瘾!记得零一年的时候从甘肃的矿山回来,在许昌下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吃了一碗热干面。因为在甘肃吃了半年的春小麦面,发粘,生长周期短不好吃。许昌是我们国家的小麦主产区,冬小麦从头年的10月份种下,直到来年的6月才收获,生长周期长,光滑、筋道!每年麦收前国家总理先来许昌看看麦情,若好,总理就放心啦!
春风大作。在许昌这么多年都没感觉,这几年每回回许昌都是阳历3月份,这才感觉到年年这个时候许昌的春风特别大。
顶风去找地方印资料,转了一大圈也没合适的,回到屋里,和垂静聊了一上午,“徒步”的设想谈透了。
下午我姐来,又谈到晚上九点多。
明天有小雨雪,资料一定要印。
通过两天来与人们的交谈感觉到:要排除一切思维先入为主的观点,要尽一切可能宣传到每一个所认识的人。

第四天
【2015年02月28日、乙未羊年正月初十】

早上和垂静到九中门口的一个复印社联系资料的事,两个小伙子看来很精干,但是价格没谈好,先复印了100张简易的,暂时用着,继续联系吧。原来我的老合作伙伴那个复印社,我们之间配合的很默契,准备找一下他的名片,看他的复印社搬到哪儿了?
于是,垂静我们俩回到屋里继续谈徒步1942的事。中午去交了电话费,下午和松山、垂静继续谈了一下午。这俩人是我们知青时代的同宿舍哥们,还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老哥们一个招呼,不问为什么,走到哪儿都行。
晚上又去我侄女家与侄女谈,因侄女是打字员,给我介绍了一家打印社,决定明天去联系。
几天来不停地说,不停地谈,效果不明显,我在思考,在网上发一个《求攻略》的帖子,求各路大仙们出谋划策:
关于1942的事,我所认识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不上网、不会打字、不读书、不看报、不感兴趣、无动于衷,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应该怎样让他们与我互动呢?!!!
我目前只有不厌其烦地讲,一遍又一遍,我真像一个传道士一样,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得讲。
【未完待续】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5-5-5 10:55
为有这样的精神喝 !{:soso_e182:}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5 10:59
浪淘沙 发表于 2015-5-5 10:55
为有这样的精神喝 !

感动!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5-5-5 17:08
拜读欣赏。很有创意。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5 17:12
老党 发表于 2015-5-5 17:08
拜读欣赏。很有创意。

问好!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6 23:56
“徒步1942先人逃荒路”也是一种有意义健康正能量的选择,未尝不可;:victory: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6 23:57
直到有一块地方能成为1942的后人们可以祭奠、缅怀先人之处;:victory: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6 23:58
通过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让1942的先人们都得到美好的托生,让游荡了73年的亡灵得到安歇,得到安慰,得到好报,得到尊严,得到尊重。:victory: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7 00:01
跟着先生的笔,一点一点看先生为自己的目标酝酿,奔走,看着它越来越清晰!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7 08:43
单衣 发表于 2015-5-6 23:56
“徒步1942先人逃荒路”也是一种有意义健康正能量的选择,未尝不可;

感动了!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7 08:44
单衣 发表于 2015-5-6 23:57
直到有一块地方能成为1942的后人们可以祭奠、缅怀先人之处;

很感动!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7 08:45
单衣 发表于 2015-5-6 23:58
通过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让1942的先人们都得到美好的托生,让游荡了73年的亡灵得到安歇,得到安慰,得到好 ...

孤独无助的先人们应该有个归宿。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7 08:53
单衣 发表于 2015-5-7 00:01
跟着先生的笔,一点一点看先生为自己的目标酝酿,奔走,看着它越来越清晰!

 我慢慢骑着自行行走着,愈来愈远,“咚咚锵”的追魂鼓声隐隐约约。这些人群里就有很多不知道“1942是个啥?”“那个冯啥刚啊,是哪儿的人哪?”的人。但是如今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幸福的生活已经有点过腻了,想体验一下僵尸的味道,想体验一下死亡的味道,你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蓦地我感觉到1942那三百万游荡了73年的亡灵,铺天盖地地在空中游荡着,漫无目的地漂浮着,一会儿他们手拉起手来能横贯中国的大陆,一忽儿他们首尾相接能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么大的一个群体,这么悲壮的一群人,没有归宿,没有人祭奠,被饿死并不可悲,更可悲的是被后人忘记!
 我联想着,总有这么一天会成为【1942年景节】,总有这么一天会有更多的人知道1942是个啥;会有更多的人知道白修德是河南人的大恩人;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他自己的存在就是因为白修德为他争取的那口馍;会有更多的人每到那个应该纪念的日子就会自觉地走上先人逃荒的路;这一天终会成为每一个河南人,人人都过的节日,缅怀先人、祭奠先人、感恩祖国、感恩恩人。这一天或许走在逃荒路上过“年景节”节的人会超过300万!… … …(第14天的感想)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7 09:47
王振江38307 发表于 2015-5-7 08:44
很感动!

同样被您感动:victory: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7 09:55
本帖最后由 单衣 于 2015-5-7 09:56 编辑
王振江38307 发表于 2015-5-7 08:53
 我慢慢骑着自行行走着,愈来愈远,“咚咚锵”的追魂鼓声隐隐约约。这些人群里就有很多不知道“1942是个 ...

      1942年,河南大旱,陇海铁路沿线,各地春季缺雨,北风横吹,麦收几等于无;中部各县也苦旱无雨,麦收不过二三成;豫南地区原本丰收可望,但不意行将麦收的时候,大风横扫一周之久,紧接着阴雨连绵,农民坐视麦子满地生芽,收成不过三四成而已,秋种之后,一连三月,滴雨未见,秋收更属绝望。转眼下一年,紧接着又是一场特大的蝗灾,连番的自然灾害导致了一场几乎遍及整个河南的大饥荒。饥饿如魔咒一般降临到3000万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万人的生命,迫使300万人流落他乡。
      
      一批批面黄肌瘦的人们,或数十口成群结队,或一家人扶老携幼,纷纷走出他们的村庄,走出他们或许从未离开过的县境,然后与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经历着同样的命运而又素不相识的人们走到同一处难所,又交汇到同一条公路,最终,在饥饿的河南,聚集成一个300万人的难民潮。
       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目的地,只有十万火急的大逃亡,不自觉的,他们将生的希望寄托在通向外省的铁路上:顺津浦路南北逃亡江苏、关外者有之;顺京汉路南北逃亡湖北、河北者有之;更多的是顺陇海铁路逃向陕西。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7 10:00
王振江38307 发表于 2015-5-7 08:45
孤独无助的先人们应该有个归宿。

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河南1942年发生过什么了,都不知道那漫漫的迁徙路上仍旧游荡着的那些饥饿,孤独无助的先人的亡魂了.
我也不知,是看了先生的文又去查了一下才知道的.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7 13:34
单衣 发表于 2015-5-7 10:00
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河南1942年发生过什么了,都不知道那漫漫的迁徙路上仍旧游荡着的那些饥饿,孤独无助的先 ...

我也是看了《1942》电影才知道的,查了资料才知道许昌地区就饿死了100万人,我在许昌生活了近50年,经常听老人们讲,就是不知道这个数字。知道了以后,心情一直不能平静。看我的日志:【我的梦·让更多的河南人看1942】【我的梦·为1942三百万亡灵建园立碑过节】了解得会更全面一些。感激您!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5-5-7 13:41
单衣 发表于 2015-5-7 09:47
同样被您感动

—— 他们是人类饥饿史上被活活饿死的最大的人群之一!
—— 他们是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祈望关注、祈望记住、祈望尊重!
—— 他们与我们一脉相承血肉相连,他们就是我们的爹和娘爷和奶!

越是没人关注的就是最需要关注的!
越是没人记住的就是最需要记住的!
越是没人尊重的就是最需要尊重的!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