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八一八古今那些抄來的句子(添加中) 作者穿越梅岭
[打印本页]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5-9 01:02
标题:
八一八古今那些抄來的句子(添加中) 作者穿越梅岭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现代人所谓的诗词创作中的“抄袭”,在古人的眼光里并不认为是“抄袭”的,江西派谓为“点铁成金”,近人有谓为“仿效和点化”的,总之、“点铁成金”也好,“仿”也好、“效”也好,万变不离其宗,怎一个“抄”字了得,下面我们来八一八古今那些被抄的诗人词人和抄来的名诗佳句,既然是八、文责俺是不负的。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看就知道,这是老杜的名句,殊不知,老杜是从孟子那里捡来的,《孟子·梁惠王章》“狗彘是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老杜将孟子的名言拿来、点化成名句,手法是及其高明的,比如妙手空空而不着一点痕迹,难怪清代的赵翼要惊叹“此皆古人久已说过,而一入少陵手,便觉惊心动魄,似从古未经人道者。”[/color][/size][/font][/align]
[b][url] http://www.138062.com [size=6][color=Red] | | B | B注| [/color][color=Blue] : B ]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5-9 01:03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2)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辛弃疾《宋湖南部曲》的首联,出句“青衫匹马万人呼”,化自杜甫的《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中的“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 [/color][/size][/font][/align]
[b][url] http://www.138553.com [size=6][color=Red] | | _ | _注| [/color][color=Blue] : _ ]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5-9 01:04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3)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看这句,相信四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这是主席于1959年夏为江青(即李进)在庐山仙人洞所拍的一张照片的所提,全诗是“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句诗其实出自于清代的临川山人所写的一本色情小说《花阴露》“天生一个神仙洞,无限风光在玉峰。”原是一首淫诗,经过主席化用,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借此表达了自己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所持有的那种从容和镇定,以及大无畏的精神。而“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句。[/color][/size][/font][/align]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5-9 01:05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人人都知道这是宋代林和靖的名句。不知此句原出于出于五代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原句中的“竹”“桂”较散,林稍微改动,化“竹、桂”二物于梅之一体,点铁成金,风韵其中。冯定远曰“次联极妙”,即指此联也。“疏影”“暗香”把握了梅疏淡、清幽的特点,“横斜”“浮动”则写出了梅的神韵。宋代的陈与义读了这首《山园小梅》后,不禁写诗一首,“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陈在诗中不但对林和靖的诗由衷赞美,并夸赞他已经超过了唐代齐己咏梅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名句。王十朋对这句的评价则更高“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到了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则更危言耸听在其所作《念奴娇》劝人不要动不动就写梅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从这些人对这两句的推崇,可以看出,林和靖点化诗句的功力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以致人们只知有林而不知有江了。[/color][/size][/font][/align]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5-9 01:06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5)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
[/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元代诗人萨天锡的诗句,后面一句完全抄自宋人刘翰《种梅》诗:“凄凉池馆欲栖鸦, 笔无心赋落霞。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刘翰名气不高,知道的人不多,诗风学的是“永嘉四灵”,诗人是借种梅来来表达自己不与元朝合作的高风亮节,以梅的清高来表示自己的嫉俗心情。[/color][/size][/font][/align]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5-9 01:07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6)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陆游的诗都以豪迈见长,这句也不例外,宋人似乎很喜欢这样的句子,以致一经人用,便陈陈相因,各极其能,其句始见于《林钟六月启》中的一句骈文句:“三千年之独鹤,暂逐鸡群;九万里之孤鹏,权暂燕侣。”丁谓将其化作诗句“九万里鹏容出海,一千年鹤许归辽。”丁谓当时被朝廷贬往道州,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鲲鹏般的志向和对重回朝廷的期望。到邵雍的《首尾吟》中“南溟万里鹏初举,辽海千年鹤仍归。”的诗句,则成了学道人的对成仙的羡慕。在佛教典籍《五灯会元》中,佛印则用“九万里鹏从海出,一千年鹤辽天归。”作比语。到南宋,由于国事的步步维艰,陆游更藉此来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怀抱。[/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 [/color][/size][/font][/align]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9 10:37
[i=s] 本帖最后由 单衣 于 2015-5-9 10:39 编辑 [/i]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88356&ptid=46655][color=#999999]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5-5-9 01:07[/color][/url][/size]
6)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陆游的诗都以豪迈见长,这句也不例外,宋人似乎很喜欢这样的句子 ...[/quote]
哈哈哈,千古文章一大抄,
感叹抄者手艺高.
宛如天衣全无缝,
泣雨惊风又浪涛.
作者:
张垣王爷
时间:
2015-5-9 11:33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88504&ptid=46655][color=#999999]单衣 发表于 2015-5-9 10:37[/color][/url][/size]
哈哈哈,千古文章一大抄,
感叹抄者手艺高.
宛如天衣全无缝,
[/quote]
剃头师傅手艺高,
剃头不用剃头刀。
一把一把往下薅,
薅得满天尽是毛。
作者:
春江水
时间:
2015-5-9 11:43
化用的好!我感觉也是有功底的表现!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5-9 17:26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88525&ptid=46655][color=#999999]张垣王爷 发表于 2015-5-9 11:33[/color][/url][/size]
剃头师傅手艺高,
剃头不用剃头刀。
一把一把往下薅,
[/quote]
:lol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5-9 17:27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88504&ptid=46655][color=#999999]单衣 发表于 2015-5-9 10:37[/color][/url][/size]
哈哈哈,千古文章一大抄,
感叹抄者手艺高.
宛如天衣全无缝,
[/quote]
:victory: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