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风吹陌路》二首 [打印本页]

作者: 慢走的云    时间: 2013-8-21 01:46
标题: 《风吹陌路》二首
本帖最后由 慢走的云 于 2013-8-21 20:18 编辑

1、8月20日记
                                             
顶瓦片的人蹲在树荫里
月亮打翻银器的盆子,亡灵们左躲右闪
怎么也躲不开这泼下来的凉水
                                                               
而树荫里的人比凉水更凉
有些怅然和残缺要借助今晚的月
今晚的微风,显露
                                                                             
而今晚的月光如泼
无一点能溅到他身上,这些冰这些稀释
盲目如轻烟,遇风就散,遇阻挡便停
                                                                             
2、8月20日再记
                                                                  
奔走的血肉和喘息
尽量压低
尽量弯曲
陡峭的山道迎向夕阳
我在汗水里写一首诗
黄昏短暂
更适合等,而偶遇
则是诗中的词语被突然扔出
刻骨的眼神
不敌陌生的发鬓
                                                                  
三十年光阴
被今晚覆盖。今晚
无论东西也不说别离
今晚,月光腾起一片轻雾
从涪阳镇到通江城
二十六千米光影
又一次穿过村庄的群舞
今晚,三十年前就已成行
                                                        
也是今晚,风吹陌路
夜行车穿过
田野合唱
斑驳树影里
一一展示后退的事物
轻烟散净
雪堆入云
月亮走向既定的残缺
                                                                    
想摇下车窗让月光进来
前方已是一片灯火
                                         
张小舟2013年8月21日凌晨草就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3-8-21 08:39
质感内敛,颇有张力。欣赏!
作者: 无水河    时间: 2013-8-21 11:58
    现代女作家肖红在《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对中元节这一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亮光是看不见路的。所以诗人写到:“月亮打翻银器的盆子,亡灵们左躲右闪……有些怅然和残缺要借助今晚的月”。这两首诗描写了中元节前夕诗人去给亡人上坟时的情景和心情上的悲凉。“顶瓦片的人蹲在树荫里”,这是巴蜀冥文化里的一部分,据说烧纸钱时站树荫下把瓦片顶在头上可以看到亡灵们的活动情况。诗人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个人的感情世界“我在汗水里写一首诗/黄昏短暂/更适合等,而偶遇/则是诗中的词语被突然扔出/刻骨的眼神/不敌陌生的发鬓”融景伤怀至极,而“想摇下车窗让月光进来/前方已是一片灯火”又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若说前面那“盲目如轻烟”的韵致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那么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好诗亮起!

作者: 慢走的云    时间: 2013-8-21 20:09
多梦的江南 发表于 2013-8-21 08:39
质感内敛,颇有张力。欣赏!

谢谢版主雅评,:handshake
作者: 慢走的云    时间: 2013-8-21 20:14
本帖最后由 慢走的云 于 2013-8-21 20:19 编辑
无水河 发表于 2013-8-21 11:58
现代女作家肖红在《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对中元节这一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 ...


谢谢无水河版主细评,这个的确是去上坟烧纸后的当晚写的。第一个是给所有亡灵和未亡人的。第二个是给自己的。:handshake 又做了些小修改。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