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行当
[打印本页]
作者:
碧云天下
时间:
2016-1-22 20:18
标题:
行当
行当
作者:碧云天下
行当是个老话,形容什么还是当名词用,其实真没有什么人去考究的了。
那一年,我十五了,黑五类的小崽子,初中的书反正读不了了,风声紧的一阵阵的,传说毕业后一刀切下放。老太爷说:要不先找个行当干起来,他爸在干校,若真赶上咚咚哐的下放到那圪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就迟了。于是托老爸的同事孙姐帮了个大忙,到先锋岛的一个镇办厂上班,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同时,心里也记下一个词:行当……
这一说也就四十大几年的事了,如今的我上班依旧,不是的了,是该说做行当依旧的了。
先锋岛也就是个地名没变,第一份工作的小厂赶上了八十年代末的倒闭潮倒了,略感幸运的是我早先八九年调离了那,多少年后遇到徐会计时还感叹:你换了个好行当,奇山学荣恒林他们,和你同天进厂的不全都下岗了,买断的千儿八百的买断,可怜地几个生活费在家的在家,党员如何车间主任又如何如何了。
这可是多少年后真实的生活对行当一词的进一步理解和诠释了,人呀,真是一辈子让行当所左右,行当让大势所左右,大势让挥挥手的决策者所左右。
变得太快了。许多老行当都进博物馆了,没挤得进的也快让一个个传人传成了稀罕。多少年前,先锋岛上有个城西邮政所,曾经的上下班天天从那门前过。邮票八分的时候,工资也就二十元上下,有阵子集邮热真的很热,每每新邮品出台,咬着牙也要排队买,总信了宣传集邮怎的怎的,结果邮资涨到了八角,涨到几块,结果信也没人写了,邮票也失宠了,集邮这个行当也没了热劲头了,搬了几回家,交关多的邮票什的都不知弄到了那,好在日头久了,已没了伤心感了。小城的邮电也曾有阵子好火好火,打八十年代后期家家户户开后门托人装上程控电话后,结果邮电局最技术最吃香的行当---电话接话员下岗了,我的一个姨妈就这样去卖报纸杂志卖到退休。可也就头二十年的日子吧,邮电移动联通又几分天下,又行起了手机且一发不可离了,现在可都成了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部分了,曾大几千装的座机终成了摆设,一家家自行淘汰,手机都换了若干3G4G的几代了。想起来呀,那个当年小邮政所的所有行当里,只有一个现在不仅仅没变,还成了个气候有了个雅称:叫物流公司,呵呵,说到底,不就是个当年里骑着绿标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的送信送报纸送包裹单的么,可就是这个行当它就活着且一天天队伍壮大,当然早已不是邮政一家所垄断的了,淘宝天猫的双十一秒抢,一天一夜的几百亿,没它,真不是一回事了。
行当这个词呀,还真真正正与每个人的一生所关联,打粗里说,苦钱的全叫行当,打细里表,花钱的全在行当。老太爷当年的想法放在今天,也是个颠覆不破的真理:有个行当,多个苦钱的,自食其力略余还能为当年那个人多钱少困难压力山大的家庭助一点点力,怎说都是我一生中骄傲的。当然写到这,说不心酸酸的肯定是假的,谁不知晓读书好,兄弟妹妹们都读到高中大学,下一代更别说了,清一色的大学生更有出国留学了,我这一纸昔日补发的初中毕业证,怎都拿不出手,摆不上台面。不过还真的感谢社会这个大学堂,笨鸟先飞,弱项强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人这一辈子,行当外有一个爱好的坚守,也算是梦圆着呢。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6-1-22 21:36
穿行在文字里,想起来了许多越走越远的老行当,比如货郎,比如弹棉花,比如曾经红火的打铁铺子,这些曾经点缀在乡村街巷老行当,现在也只有在忍不住怀旧的时候才偶尔被想起。读您的文如听您娓娓说来,这味道怀旧,温情!推荐共赏!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