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月光下的母亲 (交换)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4-19 05:08
标题: 月光下的母亲 (交换)
                                   月光下的母亲
                                      文/许永礼


    母亲已故多年,我却一直没能为她留下只言片语。其实,我眼中的母亲是完美的,尽管这一份完美与苦难相伴相随。
  母亲是一名护士,毕业于旧上海一所教会学校。上个世纪50年代,一场“反右”运动席卷而来,年轻的母亲与一批知识分子被遣送到安徽庐江一个偏远的农场。好在当地医院正缺人手,母亲才得以离开农田劳作,穿上了洁白的护士装。
  可是不久,医院里常有一个清瘦、精干的年轻人出没,他是农场一个生产队里的赤脚医生,他借着送病号到医院的工夫,远远地站在护士办公室窗前偷看母亲。护士长告诉母亲,这个人是复旦大学的高才生,他和母亲一样,是从上海被遣送来的。
  1965年春天,一个桃花盛开的日子,这名赤脚医生迎娶了母亲,他们于次年秋天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结婚后的母亲离开了医院,一心照顾我和父亲。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母亲为人洗衣,补贴家用。那时候,母亲每天清早起身,到工棚去收人家的脏衣服,洗净、熨平,再缝缝补补钉上脱落的纽扣。这样一件衣服,也就只能赚上5分钱。遇到天寒地冻,母亲去河里清衣服,要用石块敲开坚冰,在冰窟窿里清洗、捶打……
  母亲很少抱我,当她整日忙碌,无以偷闲,就把不满周岁的我放置在一只柳条筐里。我的胳膊被系上一根红色的丝线,丝线另一端是一个高高悬挂的铃铛。每当我踢腿,伸胳膊啼哭时,铃铛便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住声凝望,却没了动静。于是又哭,铃铛又响……
  1969年春,一场洪水冲垮了我家的茅草房。母亲撕开她的嫁衣,凝成一股缎绳,将我牢牢地系在她的背上。母亲一手托着我的屁股,一手拄着一根树棍,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泥水中。那一刻雨声密集,倾盆而来……5岁的我俯在母亲的背上,双脚在水面上划动。可以想象,洪水已漫过母亲的腹部。现在想来,要多么顽强,才能让一个弱女子只身背负她的孩子走出那汹涌的洪水。
  洪水把我们冲到了另一个农场,那时,母亲成了父亲的助手。也就在那时,母亲的针灸远近闻名了。母亲针灸很神奇,小到冻疮、风湿、牙疼,乃至胃病、痢疾、神经衰弱都能治愈。有一次,母亲用针刺麻醉帮助父亲完成了一个摔伤患者的伤口缝合。生产队里从干部到农人百姓,母亲几乎都为他们扎过针。
  1980年,我的父母双双平反,队里上百号人恸哭相送到渡口。
  返城后,我远在宁波的外婆患了子宫癌,母亲送她到上海治疗,治愈后在我家生活了10年。外婆辞世后,母亲又接来我卧病在床的爷爷,悉心照料,直到老人与世长辞。
  母亲是患肝硬化去世的,查出来时已到晚期。我至今仍在自责,没能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她左右。不过,母亲临终的那夜,月亮又大又圆,月光透过窗户,投射在母亲身上,是那样的安详、恬静。
  月光下的母亲,像天使一样美丽。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4-19 15:05
选材很好,典型材料映托主题突出。构思精密,千把字的文章勾勒母亲的一生,实属不易。情感切实,流淌高深隐蔽,这么凝练又这么少的文字里,少不得叙述、写实,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全都浸润进去。
什么叫散文高手,什么叫酝酿,什么叫凝炼,这篇文章体现得很好。对初学散文创作者,好好咀嚼这样的文章,很有必要,不必将眼光和精力都用来捕捉华美的词句,空洞的情感。真正使文章写得扎实,耐看,耐品,离不开下功夫多品味这类的文章。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6-4-19 15:32
老党 发表于 2016-4-19 15:05
选材很好,典型材料映托主题突出。构思精密,千把字的文章勾勒母亲的一生,实属不易。情感切实,流淌高深隐 ...

恩,这个很感人,让人沉浸其中,不仅选取的烘托主题的场景好,文笔也好。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4-19 19:43
单衣 发表于 2016-4-19 15:32
恩,这个很感人,让人沉浸其中,不仅选取的烘托主题的场景好,文笔也好。

谢单衣版认可。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6-4-21 12:48
老党 发表于 2016-4-19 19:43
谢单衣版认可。

汗涔涔下!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4-21 14:02
单衣 发表于 2016-4-21 12:48
汗涔涔下!

这几天气温回升。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6-4-21 17:34
老党 发表于 2016-4-21 14:02
这几天气温回升。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