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近体诗的用韵(二) [打印本页]

作者: 直言人生    时间: 2016-4-20 07:18
标题: 近体诗的用韵(二)
王力《汉语诗律学》
[近体诗、古体诗部分]
第四节近体诗的用韵
4.11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仄韵非常罕见。仄韵律诗很像古风;我们要辨认它们是不是律诗,仍应该以其是否用律句的平仄为标准。下面是一些仄韵律诗的例子:
  1.五律
  湘中纪行十首(录一)刘长卿
  浮石濑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
  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
  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
  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十首之中,有五首是平韵五律,其余五首自应认为仄韵五律。平仄亦合于律诗。)
  海阳十咏(录一)刘禹锡
  蒙池
  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
  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
  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十首之中,也有五首平韵,五首仄韵,与刘长卿的《湘中纪行》情形相同。)
  2.七律
  意绪韩偓
  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
  东风吹雨入西园,银线千条度灵阁。
  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
  娇娆意绪不胜羞,愿倚郎君永相着。
  仄韵近体五绝较为常见。例如:
  送方外上人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忆鄱阳旧游顾况
  悠悠南园思,夜向江南泊。
  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仄韵近体七绝非常罕见,兹不举例。
  4.12仄韵律诗和绝句可以说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交界处。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相当分明,只有仄韵律绝往往也可认为“入律的古风”(参看下文第三十一节),因为近体律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
  


作者: 直言人生    时间: 2016-4-20 07:20
4.13未了,我们顺带谈一谈“限韵”和“和诗”。
  限韵,有两种情形:第一,是试场的限韵,第二是诗人雅集的限韵。从性质上又可分为两类:第一,是限韵不限字,例如唐贞元进士的试题是《赋得春风扇微和》,大约是限用东韵或真韵(见《全唐诗》卷十三)。第二,是限韵兼限字,此类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定一个字,其余的韵脚随便凑用。例如上文所举柳宗元《答刘连州邦字》和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就是诗中必须用“邦、帆”字做韵脚,凡题目有“得某字”者,都是这一类;另一种是把全首诗的韵脚都预先指定了[注七],例如梁曹景宗凯旋,侍武帝宴,群臣用韵已罄,只余“竞、病“二字。景宗作诗云: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4.14和诗,最初的时候是一唱一和,并不一定要用对方的原韵或原韵脚。例如韩察、崔恭、陆缠、张贾、胡证都和张弘靖的《山亭怀古》,张诗原用的是支韵;韩察用的是先韵;崔恭用的是东韵;陆胡二人虽也用支韵,而韵脚无一字与原诗相同(《全唐诗》卷十三)。但是,唐人偶然也喜欢用原韵,例如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就注明同用“家、花、车、斜”四韵。宋代以后,和诗就差不多总要依照原韵,叫做“次韵”或“步韵”,例如苏轼的《次韵曹辅寄壑泉试焙新芽》。这样,和诗的人就成了被限韵脚了。
  4.15此外,尚有所谓“用韵”,是用古人某诗的原韵,其实等于和古人的诗。又有所谓“叠韵”,是用自己做的诗的原韵(如连叠多次,就称为“再叠”、“三叠”等)。其实等于和自己的诗。这些都不必细述。
  附注
  [注五]不能说得太绝对。杜甫的律诗就有一首出韵的。
  雨晴
  天外秋云薄,从西万里风。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寒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风、红、空属东,农属冬。)
  有些诗似乎出韵,其实不是的。例如:
  北风杜甫
  北风破南极,朱风日威垂。
  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
  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
  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
  (垂、芝属支,归、稀属微。)
  仇兆鳌《杜诗详注》于《北风》引胡应麟曰:此诗首尾惧四支韵,中间两用五微。尽古体通用,非出韵也。律诗出韵者,《玉山》诗出“芹”字,《雨晴》诗出“农”字。排律出韵者,《赠王侍御契》出“勤”字。尽检点少疏,即作家亦未能免耳。力按,胡氏认为《北风》是古诗(不是律诗),这是对的。“北风”句,“鸿雁”句,“十年”句,“六合”句,“吾慕”句,“时清”句,都是拗句,所以不是律诗。此外,《玉山》诗的“芹”字,《赠王侍御契》出“勤”字,都是“欣”韵字。不算出韵(说见本书4.3)。只有《雨晴》诗“农”字可以认为出韵。
  [注六]《切韵》时代,支脂之分为三韵,平水韵合为一韵(支)。杜甫诗中,支韵常独用,脂之则同用。例如《紫宸殿退朝口号》叶“垂、仪、移、知、池”全用支韵字,不杂脂之韵字;又如《夔府书怀》叶“师、迟、时、慈、诗、其、欺、缁、私、衰(仇注:所追切)、期、颐、悲、遗、旗、黎、词、疑、夷、茨、帷、持、司、思、追、眉、锥、之、棋、尼、葵,《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叶“之、诗、时、丝、芝、悲、迟(实只七韵),两诗全用脂之韵字,不杂支韵字。
  [注七]《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等人咏海棠诗,每人七律一首,限用门、盆、魂、痕、昏五个字作韵脚。



(待续)


作者: 冯老1944    时间: 2016-4-20 09:35
支持,赏读。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