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巷韵 文/任崇喜 住的日子久了,对一座城市的热爱,如同对一个亲人的眷念。小巷于我,如今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小巷,就是我的“敬亭山”。这里汽车开不进,摩托车开不快,只适合人力三轮车的吆喝与自行车缓缓的轮子,适合走走看看的人和我这样喜欢上下班步行的人。对于很多都市人来说,繁华的大街只适合匆匆的步履,在行进中容易让人感觉空洞无物,反不如这巷子受青睐。每天早早晚晚,都有人不断地行走在巷子的怀抱中。 整条巷子由东向西摆满了卖蔬菜的摊子。菜不多,只是些应季的蔬菜,但也或多或少地冲淡了不远处大街匆匆的都市气味。七八个蔬菜摊在这里一年四季地热闹着,仿佛也正因为这些远远来自乡下的植物的青翠,才将浮尘挡在了巷外。那种原始的青翠是那种让人心安的颜色,让人多瞟上几眼就能对大自然的渴望释放些许,泛起潜在的鸡犬相闻的乡野生活的意识。 一座城市有这样的巷子,终究是老百姓的福祉吧。记得曹聚仁先生在他的《万里行记》里说苏州是老年人的城市,风烛残年能在那里安静地住着,是一种幸福。这位先辈大概是很看中苏州幽寂的街巷,与跺在青石板上先贤们古远的足音为伴,心里何等惬意、忠实。对于这座比苏州还要老的城市来说,这样的巷子太普通,普通得就像邻家小妹。依前人的说法,一个“曲径通幽”足以形容巷子的特点。古城大大小小的巷子似天然的河流水道把城市隔得七零八落,每一处院落都要在极有限的空间里选出无限的风光来,一段原本不长的小径弯弯曲曲地得以延伸,一片原本不大的去处错错落落地得以拓展,其中的智慧远非如今铺天盖地的钢筋水泥可以相比的。巷子虽然貌不出众,置身小巷,你感受不到她的呼吸,但却心情愉悦,兴致盎然。那种踏实,是家的感觉,不会有丝毫的生分感。你行走在巷子中,巷子也“潜”在了你的行走里。一旦离开,就觉得那巷子的幽深莫名地在呼唤,墙边花,树上鸟,会叫的虫儿,无一不在脑海中盘旋,无时无刻不让人挂念。 这毕竟是小巷的旧时光阴。 如今,每日走在古城的这条小巷时,总让人感到穿枝拂叶般的欣喜与淡淡雨巷式的惆怅。巷子的不时尚、不精致,在日新月异的都市里,只迎奉了朴实市民的简单生存方式,限制了现代气息渗透的速度。眼看着大街对面的旧巷被草率地刷了一个个血淋淋的“拆”字之后,旧巷的标志瓦楞草和青苔一夜间成了废墟,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早早射过来,整个巷子便不适应地打了个激灵,是谁暗中偷换流年,又是谁让光阴无情地逝去?眼前,只有这一地象征光阴的废墟投影缄默无声,几片树叶被抖落下来搭在行人的肩上,那寒噤便传递开来,是要将戴望舒的惆怅进行到痛苦的边缘,是要将深藏的记忆暴晒蒸发。可这对和父母挤在一起住的年轻人来说,那可是期待多年的曙光,是心灵振奋的节奏。年轻人知道不可能留住它,只有永远向前,心中存有希望,生活才会更新。 现代化的街道忽如一夜来的梨花,让人忘却旧日的宁静。一条条小巷带着固有的叹息消失了,成为一个个还没洗出来却已泛黄的黑白相片。如今的人们大多学会了健忘,仿佛除了几座文化盆栽外,从来不曾在我们的心中有过小巷,从来不曾有过月影。然而人总要做梦的,这高楼阔路之外,暖暖的月色,发暗的楼檐,倒塌的墙体,游鸟归巢的身影,或多或少会像祖先那样出现在我们的梦中,让心灵回归到小巷旧时光阴的迷蒙中,安宁、温暖得如同躺在母亲怀里侧听秋雨…… 或许,正是有了这梦回小巷,才将我们的过去拉扯住,才有了每天早上醒来的理由 |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