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青木川絮语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10-6 14:24
标题:
青木川絮语
一,古镇
若论山水景致,青木川算不得十分的美;若论物产丰饶,青木川远远不如关中平原和蜀中盆地;如论人情习俗,此地则为川、陕相融之处,亦有陇东南一些地方风俗的渗入,不是单一独有;若论地望繁华,显然名有过之而实有不逮;若论气韵之古,其地远不如汉中、西安无处不有浓重的汉唐遗风。青木川仅仅是一个小镇。
川东北,陕西南,陇东南,三省连襟,是青木川地理位置上的独到之处,素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地形较为开阔,也许沾了关中平原的地脉,放眼处皆可看见良田美壤青山碧树。镇中有条河沟,从旅游地图上得知此河名曰“金溪河”,流向自东北至西南,但确乎应该称之为河沟,徒有“河”之大名,并无多么丰沛的水量。阳历十月时节,河沟里的水量极小,小到可以忽略。即便是这样的聊胜于无,也还可以勉为其难地见到水的踪迹。在大大小小的卵石之间,被水流和沙石长期冲刷、打磨得平滑、圆润的层积岩河床上,依稀可见清水在悄无声息地流淌,那种矜持、腼腆的样子令人想及不谙世外的小家碧玉,露出一副让人刚一见面就不由自主地开始浮想联翩的羞涩样子。至于水质,用“水至清”来形容当不为过。当然,最让人暗自惊叹的还是宁静河道中纤尘不染的境况。除了灰白的卵石和灰白的层积岩河床以及含蓄而过的清澈流水之外,偶见有儿童戏耍于河谷之中。水边巨石之上,也有洗衣的妇女,她们将洗好的衣物晾晒在巨大而平整的石头上,花花绿绿的,俨然不插木棍的蒙族敖包。
这样清洁的河道不由得让人对本地居民珍爱河水的情怀大为赞赏并肃然起敬了!
当地人口不多。正值长假期间,即便有大量外地游客驾车涌入,也没有打破小镇的宁静而使其变得喧嚣和拥挤。街上人迹寥寥,店铺或开或闭,并无粗喉大嗓的叫卖和招来之声,没有堆积如山的街边货摊,总之,没有躁动不安的、极其浓厚的城市商业气息。和小镇上清一色的仿古建筑相比,这样的悠闲与宁静倒也显得与之极其相配。
四围山岭亦不挺拔嵯峨,所见皆是柔和、平缓的人字形的山的轮廓,彼此无争,亦不远离,相互参合,疏密有度,仿佛都在虔诚地静默。远看诸山,无一寸裸露的肌肤,近观田地,无一寸闲置的土地;山上林木茂密苍翠,田间作物高低错落,颇有些“平畦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那样清新、古老的韵致。
山都很低,天也就显得不是那样的高不可及。天宇空旷舒展,覆着一层薄薄的云雾,云雾的颜色灰白中夹杂着淡淡的土黄,仿佛本想豁然开朗而为晴天的,冷不防又被突如其来的土雾遮拦,因此,虽然不见日光,人已经感觉到相当的闷热。那些淡淡的土黄色,又不由得让人想到此地确乎在关中平原的边缘地带了,这里的地形、土壤、物产、天气,无不带着关中大地的特征,关中又有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八百里秦川长风浩荡,于是,地有厚土,天多黄尘,也便是情理中的事了。
然而,除了以上这些,却让人很难看出此地的“古韵”来,仿古建筑携带的古韵带有过重的人力斧迹,不像汉中有“点将台”、有“定军山”,西安和临潼的千古遗风更是让人一步踏入而不能自拔。至于距离青木川不远的乾县、咸阳以及兴平市的茂陵村那样的皇家陵寝之地,并不曾让青木川借得几分历史的厚重。看来,青木川古镇的“古”绝非轻而易举就可以眼见耳闻的了。
名曰“古镇”,看不到“古”的气韵,也没有“镇”所具备的市井气象,眼之所见,田园气息倒是极其浓郁厚重的。走出简洁的街区,即见稻田、菜畦、苗圃、水渠。田畦不甚宽广,因而,地的尽头就是连绵的山峦,苍翠欲滴,初以为,无处不有的绿色应该是“青木川”一名的由来,后来听人指教方知该地名源于一颗古老的青木树,又据悉,此地确乎是广植青木的。
2,仿古屋
再次踏进简洁的街区,即为一条悠长的古街所倾倒,而古街的“古”,在我看来全在于沿街房屋的古老样式,粗略一观,所有房屋古老的形貌倒是跳跃着几分古意。仿佛为了清除心中的疑虑,也像为了验证自己主观狂妄的臆断,就近前去抚摸房屋的柱子和门板。的确是实木的,童叟无欺。进而又为这些房屋不菲的造价暗自惊叹。又一想,“青木川”嘛,最不缺乏的应该是木材,修房造屋就地取材应该是较为经济适用的策略,再说,仿古必然如古,尽量表现古韵、古致,尽最大限度再现历史风貌,人的怀旧心理、人的复古审美意趣和人的历史反顾意识才能得到很好的慰藉。
想到这里不禁想起三年前一次有趣的经历。莫名其妙误入“昭化古城”,极其意外地一脚踏进“三国”故地,弄明情况之后只好听之任之、既来之则安之。走在古色古香的街上,传统样式的店铺里,各类从业人员皆然一袭汉装,空气中飘荡着古琴曲的袅袅声韵,也飘荡着传统香料的清香,氤氲,沉郁,悠远,宁静,就让人自然而然想象遥远的三国时代,以汉中为前方大本营的西蜀,无论市井小民还是达官贵胄,都应该熟悉那种香气的,也许整个汉朝的气味就是那样的气味。后来也顺手摸了一把街边极其古拙的门柱,心头就掠过一丝失望的凉意,因为由此可知房屋所有的基础构件都是钢筋水泥做成的,外表涂上了暗暗的朱红油漆,形似而已,表里并不如一。觉得有被欺骗的感觉,也就有一些愤懑之意。既然被人戏弄了,那种香气也显得很虚假,并且,刚才还让人心旌摇荡的香气和琴声一下子逃遁得远不可及,仿佛有人在用力把自己往外推。只好怏怏而别。乘车至半途,忽又想起“昭化古城”的历史时间上限应该是东汉末年,但我隐约记得史书上说早在东汉之前那里并不叫“昭化”,而叫“葭萌国”,那个地方是古葭萌国的都城,年代已经和“蚕丛及鱼凫”的时代不差上下,确乎应该称之为“古”了。只是,今天的仿古建筑,似乎不应该有钢筋水泥从中弄虚作假,但最终又安慰自己,昭化周边并无森林,便无足量的木材可采,那么多的仿古建筑只好用钢筋水泥来修造了。我是这么想的,虽然这种想法不一定合理。
在这一点上,青木川没有作假,我的心里居然生出一阵阵热辣辣的感动来,觉得很有必要进一步亲近它了。
唯一的一条长街“回龙街”临河而居,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步行街,没有横冲直撞的车辆,没有尖厉的喇叭声,没有扑鼻而来的汽车尾气。地无片纸,树不蒙尘,仿佛是按照我自己的生活习惯细心整理出来的。
古镇的心跳很平静,很安详,没有旅店老板的沿街拉客,没有出租车司机的尾随议价,这是对的。人的行走靠的是双脚、双腿,但享受行走乐趣的却是人的心灵和精神,喜欢行走和善于行走的人其实都是在用心行走的。让生命在行走中通过亲密接触土地来完成最有价值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梳理,同时得到最充盈、最长久的内心快乐,这些,在青木川的街上是可以实现的。
钢筋水泥的挺拔结构对现代工程设计人员和现代专业施工人员来说都不是难事。设若把仿古建筑全用实木和传统工艺来完成,相比之下难度就会大增;如果将仿古木质楼宇修建到两层甚至三四层,那就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青木川就有这样的房屋。三四层高的木楼的柱子需要特殊的榫卯连接,梁、桁、檩各种主要构件层层叠加、多方勾连,整个修建过程展示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修造工艺,更重要的是在展示一种传统文化精神,其中还包含着策划者、设计者、修造者们一定的专业知识、文化修为和精神境界,而完全竣工的建筑物本身所激发的文化效应和商业效应又含蓄、又醒目,表面和形式上的完全复古,其实是人的理念本质上的超前和奋进,这些观念产生过程和工程运作过程有一个主要的也是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对所有亲近仿古建筑的人给予心理探视、致以精神慰问,这种内质无疑是很温暖的,是让人心生敬意的。
三,魏氏宅院
外观上,并无什么奇特之处。和当地许多传统民宅一样,土墙,瓦顶,不过别一般人的高一些、大一些,但这些尚不能成为这座宅院名噪天下的唯一理由。不张扬,不凸显,位置非但不在小镇的中心地带,反而地处小镇的一隅,远离人群,视觉上显然是寡居独处的,让人不能不感到它的低调和含蓄——也许这是当代人的视觉感受和主观企求,它在颇具现代气息的青木川镇未免显得过于古拙、并且古拙得有些土气。不过我想,即便是在这座宅院最辉煌的时代,它也不会狂妄自大到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的地步,它应该和当地其他民居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远离镇子中心地带,应该算一种人为有意的含蓄,甚至可算谦恭,给人的感觉,极有祸不及人、福不独己的温暖意境,确乎是一种难得的胸襟。
这还是有些主观的臆想了,更多客观真实的细节,还得由魏氏宅院自己来陈述。
宅院分新旧两处,两两相连,中间只有一墙之隔,凭一门相通。新宅为两层的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赫然在目,若不是榫卯相连的天井铺石,以及铺石之下隐藏起来的巧妙的排水系统,还有集排水、蓄水消防于一身的“四水归堂”的总体设计,真的看不出这座宅院还带有一方豪强的凌然霸气。
魏氏宅院的妙趣在老宅里。
从新宅天井东北角的一道门里穿过就进入老宅。这里给人的感觉是从民国时代回溯到明清时期。雕花门板,格子木窗,带有木制窗枢的活动窗板,明清风格混搭起来的实木家具,也有瓷器等古玩。家具有床、凳、几、架、椅、案、桌、箱、柜等。男人的书案,女人的妆台,看得出大多是原物,瓷器以及其他古玩陈设的奇怪面孔说明它们全都是现代工艺品,权作象征性的替代物。老宅上院的一对儿兽雕柱础,无论用材、造型还是雕工都不可小觑。上院是主人及其家眷的生活场所。走过宽敞的过厅,再拾阶而下即到下院。“下院”者,并非言其所处位置的底下,而是当年魏氏宅院中一干“下人”之住所也。
上下院都是两层的四合院,大部分房间都是当年魏氏家人的居室,只在过厅旁边设有一间专供保安人员供职的“警卫室”。如今为了便于对宅院和游人加强管理,下院的大门已经封闭。
这样一所宅院耗资巨大自不必说,仅老宅的奢华程度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让人想到当年的魏府所具有的强大的经济支持——说到这里,去过魏氏宅院的人都知道,公开的说法是宅院的主人魏辅唐的发达主要依靠的是“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和“独霸专行、政由己出”等;也有人说,魏辅唐的经济支柱是他拥有当时陕南最大的综合性商业系统,他的人生理想是建立一个“辅唐盛世”,他曾颁行了“与众不同的土地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豪强政治环境。第二种说法是颇让人的心里感到快慰和温暖的,第一种说法好像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是,我们只要把魏辅唐在世的时候所做的一件事情拿来作为评说此人一生功过的根据,哪种说法更加接近事实真相,则是不难看出来的——如今还在使用中的“辅仁中学”,其前身就是当年魏辅唐个人单独斥资兴办的一所私立学堂,魏以此为平台,号召甚至严令西邻八乡的适龄儿童进入学堂接受全免费教育,当时在此就学的儿童不仅有青木川当地的,还有慕名来自四川、甘肃等地的。据史料记载,学生无论来自何处,该学堂一律对其实行免费教育。这样一个确凿的事实,好像于无形中戳穿了以上第一种说法的虚假外壳,也道破了第一种说法的观念先行和歪曲事实的谬误之所在。可以看出,在六七十年以前的青木川,魏辅唐家族那么多人口的正常生活开支,凭“巧取豪夺”和“横征暴敛”尚且不能自保,他又有什么能力来修造如此豪华的宅院、并且还兴办了陕南第一所实行全免费教育的私立学堂呢?何况,当地资源的有限,生产力的低下,经济来源的贫乏,即便掘地三尺,也不能产生如此巨大而丰厚的资本来源,他的“横征暴敛”和“巧取豪夺”又从何说起呢?
我们更愿意接受第二种说法。
魏氏宅院的设计、施工,又显示了宅院主人的宽广见识和所聘工匠技艺的高超。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人的欣赏水平及欣赏情趣又是紧密关联的,审美情趣又有高低之别、雅俗之分。该宅院主人魏辅唐的审美情趣同样不可等闲视之,由此又可以进一步证明,他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仅从该宅院总设计师聘自上海这一事件来看,魏辅唐恐怕不至于也没有能力“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到上海去!
我们不能不说魏辅唐在总体设计宅院布局和基本造型上充分考虑到了中西合璧以及雅俗共赏、雅中有俗的,老宅上院正中的“各路团总会见厅”,既是主人身份、地位、财力、武力的明显标志,又是主人人格精神、人的文化品位层次的准确定位:民团首领,这个名号是无论如何都关联不到“雅”上面去的,它属于俗的范畴,并且是令人难以启齿难以言表的俗,这样一来,就使得它雅致绝伦的书房和并不华美但很别致的卧室的文化审美情趣大为逊色且大不般配。
四,一代豪强
这才是核心话题。
魏辅唐,1902年生,1952年被“镇压”。生前有一个正妻,五房姨太太。上世界三十年代,魏就在其家乡青木川斥巨资兴办私立学堂,并全面实施免费教育,今天的“辅仁中学”就是他当年赫赫伟绩的历史性延续。当然,他的人生也永远地终止在这里——他被新政权“镇压”在他亲手创建的学堂里。
胡宗南拉拢过他,中共川陕革命组织争取过他,但不论是“拉拢”还是“争取”,他均未明确应允,不过这个插曲本身却从一个侧面说明魏辅唐本人所组建民团武装的强大及其在陕南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时来说,魏辅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选择颇令时人费解,被“胡长官”看中并且看重,在别的小军阀、地方民团组织,以及土匪看来求之不得的“好事”,在他的眼里居然是那样的无足轻重。后来的史实表明,他只想做他的各路民团总首领,他根本不想受制于人,与人为奴怎比自在为王,从人身眼前利益和民团长远命运的角度考虑,保持足够的独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中共方面对他的“争取”他也置若罔闻,也许魏对此又有更多方面的顾虑。当 世正是极其混乱的时候,谁也不可能把天下和个人的前途命运了然于心。不随遇而安、不随波逐流,保持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就等于拥有一定的灵活性,进退自如,利害兼顾,从来是江湖中人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常态,载多方强势的夹持之中不偏向于任何一方才是明智的自保策略,这个道理魏辅唐深深懂得。当然,魏辅唐并非神圣,他和常人一样也会千虑一失、百密一疏,他同样不能更远地洞悉未来,他不倾向于任何一方军政组织,本来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保全自身,但是最后的结局远远出乎他的预料,无论多么周全的计划和完美的策略都不能让他成功自保,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武装力量上说,魏辅唐的民团军事武装力量都是处在几大军政力量的夹缝之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魏辅唐根本无法做出明确的抉择,不论那一种选择,都会产生激怒另一方力量的可能而成为对方的征伐对象,那他就干脆不做抉择。可以想得出来,他勉强作出抉择的结果要么被胡宗南“剿灭”,要么被中共“消灭”,不做抉择,起码暂时可以避免这些凶险结果的早日发生。也许魏辅唐真的有一些超群的思维和眼光。然而,事实熟又能料,魏辅唐想象中无止境的政治纷争的最后结果竟然很快产生,差不多是突然来临,他不想选择历史,但避免不了的是历史必然要选择他,这确乎是他始料未及的。他被“镇压”了,罪名是他在旧时代里欠下了七条人命。
从逻辑上说,一种势力被镇压的理由或者依据应该是被镇压者曾有“动乱”和“造反”的动机和行为,但事实上,魏辅唐既无造成动乱的事实,也无造反的实际行动,此其一。其二,即使魏辅唐“杀人七个”的罪名成立,那也是魏辅唐在旧时代里犯下的罪行,应由旧时代当时的旧政权来依法惩治其人,旧政权并未过问。新政权上台了,新政权就替旧政权将此“杀人重犯”绳之以法并处以极刑!其三,魏辅唐曾“杀七人”这个陈述本身至今含糊其辞,所杀何人?为何而杀?再说,军阀时代豪强和军阀的杀人如麻欠下的人命债能不能同样得到彻底清算,既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也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终究也是一件让人难知端底的事情。当然,即便能知也没有多少意义了,人已经命丧黄泉,空乏的议论对死去的人并不能产生多少关键性的作用。没有多少可靠的资料以资查阅,诸多细节我也无法详解——解,或者不解,查,或者不查,真的都不重要了,魏辅唐死了,死在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五十岁,不年轻,但也不老。他的兴教办学、对全部适龄儿童实行免费教育这一丰功伟绩不能折合乃至挤消他的杀人罪名和法律责任,难辞其咎,难脱其罪,必须伏法,只是,他的一腔热血实在不应该洒在他亲手兴建起来的学堂中!
好像听见导游说过“魏氏宅院”的“风水”多好多好的话,这又让人啼笑皆非,因为“魏氏宅院”在选址的时候选了那么好的“风水宝地”,也没有避免魏辅唐人生之躯走向暴亡的结局,所谓“风水”,又一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露出了虚假的马脚。话又说回来了,设若“风水”的说法成立,那么,在彼时彼地可称为“好风水”的东西,到了此时此地未必还是“好风水”,或者说,“风水”原来是不能够超越时世、不能够大于时世的!
青木川的“魏氏宅院”近年变得热火起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据我所知,各处来的游人心中所怀的目的大致有二,一是来观赏日渐稀缺的古老宅院的风姿,二是来领略一个成功男人如何娶得五房姨太太从而尽享人生欢愉。
回到自然人性的起点,魏辅唐也算是一个血肉丰满、重情讲义的男人。
正妻及五房姨太太中有生女者,直至魏娶了第四房姨太太,才一连生了五个男孩,魏对四姨太母子自然就是宠幸有加无比宝爱。在修建新宅时,魏特意在四姨太的卧室窗户上做了特殊的永久性的标记,并以此来抬升四姨太的身价地位,也表达魏对四姨太的看重和敬爱。其实这个标记极其隐晦、含蓄,他只是在四姨太卧室的木格窗上多开了一道小窗,大小窗上下相连,总体外围尺寸与其他姨太太卧室窗户的尺寸相同。多出来的一小道窗户的中心位置,魏令工匠做了一个“田”字图形,下面的大窗中心做了一个“口”字图形,这一“田”、一“口”暗示“五张口”,喻指四姨太所生“五个男丁”,用此来嘉奖四姨太为魏家添丁加口的人生业绩,魏氏“香火”因此得传,魏辅唐本人高兴,四姨太自豪,整个魏氏庄园因此喜气融融,今天的人,仿佛依然能从那一道刻意为之的窗户上看到魏辅唐称心如意的人生心境和踌躇满志的人生状态。
某年,魏辅唐偶见他二姨太的妹妹竟然出落得天生丽质、貌美绝伦,遂纳之为五姨太,魏此举颇受众妻妾的指责和世俗的议论。魏却说:皇上能纳姐妹为妃,我何不能娶姐妹为妾!这就是魏辅唐的叛逆思想意识的极好表达,他人生态度的放达,他蔑视世俗敢作敢为的精神,让后人在如何对待自己情感生活方面有了一个思考和借鉴的精神契机。
当然,尽管魏辅唐本人对这件事情所持的态度很简单很随意,但实质上他也有深深的顾虑,妻妾从来如龙虎,家庭内部因为四姨太连生五子表面上喜气浓重,但实际上已经危机重重。他的又一次纳妾、并且纳的是二姨太的妹妹这件事很可能成为引起所有家庭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四姨太“功绩卓著”已经开始对其他姨太太颐指气使,魏新纳小妾显然会导致魏的移情别恋,而五姨太“小赵”因为魏的过度恩宠本已经目中无人。为了缓和家庭矛盾,魏巧言安抚五姨太,表面上的枉尊不要紧,他内心对“小赵”的真爱才是最有意义的。识文断字的“小赵”当然善明事理,她很同意魏将她安排在魏母卧室旁边的偏房中居住,那本是魏母丫鬟的居所,这样做法无意在告诉世人五姨太的地位几同于府中丫鬟,此招居然很灵,很快平息了一触即发的内部矛盾。
当然是掩人耳目的权宜之计。记得导游曾说过这样的戏谑之语:“女士们要注意啊,男人都是花心的,都是爱年轻的哈!”于是人群里发出一阵相当附会且掩饰不住的浅薄笑声,但未知,年轻的女导游是否已经有了诸如此类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经历,虽然她的话不无根据,亦不无道理。
起初,魏辅唐和他心爱的“小赵”同样郁闷且焦灼。但很快魏就想出了两全之策。其母佛堂东首有一小门,门通魏母卧室,隔壁就是“小赵”居所。魏就令人在此隔墙里侧悄然凿一小门,经由此门直通“小赵”居所却为外人所不知。魏本就是一个大孝子,每次从外面回来,比如往常一样先到其母卧室问安,然后通过此门与“小赵”恩爱欢愉。柔情蜜意事毕,复从小门进入其母卧室,再由其母卧室从佛堂出。
也许是游客甚众,导游小姐的讲解我未听清楚;也许,日复一日讲着大致雷同的话,人未免觉得枯燥乏味,导游小姐的话语简之又简,其间也露出不耐烦情绪,因而,关于魏辅唐和“小赵”的浪漫爱情传奇后事究竟如何,我终究不得而知,手头又无详尽资料可供阅读,觉得深为缺憾。但我还记得“小赵”当年卧室中华丽而典雅的陈设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更具特色。花床很别致,妆台更有情趣。还有一张琴,一个扎花刺绣用的绷子,一张圆桌,一套鼓凳,青花瓷茶具,总之,可以看出一个男人对其所爱的人是何等的用心用意甚至到了如此偏心的地步!对别的姨太太来说,这对她们是一种无声的歧视和挑衅。但在“小赵”来说,这是她生命快乐的源泉和充分表达生命力的强大动力。一旦把一个人放在人性的平台之上,别人才能够看清他灵魂的样子和颜色,才能感受到他生命的活力和心灵的热度,才能联想到他将会迸发的无穷创造力。
五,古意何所去
本已经走出了老宅,忽又想起一件事,又退回去,再次来到当年“小赵”居住过的卧室门外观望。
我忽然想起来的是那道门槛。
应该是用楠木做成的。因为是偏房,门槛不是很粗大,也不高,略抬寻常信步即可跨越。门槛上有横向的密密的刻纹,深浅不一,粗细不等。从我的生活经验可以推而想之,那分明是砍柴刀留下的痕迹。在烧柴灶做饭的年代里。那样的门槛经常用来充当剁柴的木墩的:把长长的柴火棒子斜放在门槛上,持刀用力将其剁成小段,太粗的还要劈开,这样才能方便放入狭窄的柴灶灶腔之中,使其充分燃烧。
当然,这样的情形对魏氏宅院的整体完好性和整体审美并无大碍,算不上严重的破坏。可是,即便这样,好端端的门槛上留下这样不甚相称的柴刀砍斫之迹,还是让人感到很遗憾的。
据介绍,魏辅唐被“镇压”之后,魏氏宅院又经过了“土改”,绝大多数家人被遣散,新旧宅院里的所有房屋全部无偿分给极其贫困的住房特困户去居住,最多的时候,这座显赫的宅院里曾经住过十七家人,粗略一算也是人口逾百。这又使我不禁想起了几十年前在农村住过的大杂院,鸡鸣狗叫猪当道,到处堆放着柴草和农具,东家吵架,西家言笑。到做饭的时候,家家开始剁柴生活,各家的晚饭依次做熟了,人人端着饭碗一边随意游走一边吃饭。农忙的时候,院子里常常堆满庄稼的秸秆儿,四处散播着糠皮……
忽然感到很后悔,进而居然生出恶心的感觉——第一次来到“小赵”卧室门前的时候,我特意深吸了几口屋里的空气,虽然屋里确乎弥漫着浓重的阴湿的霉气,但我依然认为很有必要那样深吸几口,仿佛在体悟当年魏辅唐悄然而至以后这里曾经蔓延过的温馨与缠绵,也想侥幸闻到“小赵”身上的脂粉气甚至女性身上独有的神秘气味。可是,现在看来,过去不久的“刚才”那个时段中我是十分愚蠢的,因为我深深吸进体内的并非当年屋中的气味,更没有从潮湿且发霉的空气中分辨出“小赵”的体香,肯定也没有魏辅唐身上的汗气,我吸进体内的仅仅是、或者最远也只能是三十多年前在这里居住过的那些农户们留下的芜杂气息!古意、古趣,以及一个美妾身上的娇艳之气已经被农户们的烟火味儿和贫弱困顿的生活远远地隔在一个悠长的历史时代的那边了。
又想到许多房间里陈设的家具。我相信那些包浆厚重的家具中的大部分还是原物原件,但其中一定也不乏赝品甚至代用品。“土改”以后,农户入住以后,毁坏了多少,流失了多少,肯定不可赀记。直到差不多三十年后那些农户们迁出,损坏的还可以修复,流失物品中的一部分还可以追回,但是被故意损毁的再也无法追回也无法复原。据悉,“魏氏宅院”的房屋产权现在重归魏氏族人,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合理的,当然也是合法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法”是当前实行的新法而非过去某个时代的旧法。令人觉得不如意的是,诸如魏氏宅院在内的用具之类能够追回的可以追回。但是,历史给予“魏氏宅院”及魏氏家人的种种不公待遇,能否得到同样的更正或者彻底的纠正,魏辅唐其人的一生功过能否得到较为公正的评说、论定乃至正确对待,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历史在客观大尺度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全面、正确的定性才是最有意义的,因为正确的历史观可以校准以后的历史走向和人们的历史态度,尤其是,只有正确的历史观才能施教于人、许诺于众、兑现于时。人的历史铸就人的文化,人的文化磨砺人的精神、滋养人的心灵,而一个时代的历史现象所包含的历史真相和文化意义的最后界定具有延时性效应:真相和意义总是出现在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成为真正的历史之后。因而,一些事情的处理过程就未免偏颇、过激甚至违背事实真相。如同魏辅唐被“镇压”了,而“辅仁中学”至今还在使用并被今人赋予新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一样,一个人生命中不同的闪光点当然不能相互替代、不能相互冲减、抵消,但能否以不同价值的代表来并存,确乎又是一件考验今人精神高度和理性宽容度的事情。
从“魏氏宅院”出来,天色依旧。关中西陲,蜀地北鄙,众山矮小,天也不高,还覆着一层厚厚的云雾,灰白中夹着淡淡的土黄,仿佛本想豁然开朗而为晴天的,冷不防一阵狂风携来漫天黄尘,蔚蓝天光依然不显,昭昭落日依旧难寻,比起早上刚来的时候,天气的闷热有增无已。好在青木川古镇秀气而宁静,如它四围的山岭一样,含蓄而谦恭,那个样子,仿佛还在纠结的历史中思考、沉默。青木川“回龙街”两边的仿古建筑仅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古老,毕竟淡漠了许多,真正本质上的古老应该是人的精神上文化责任的古老和道德修为上心怀天下、普济苍生那样的古老,这样的古老,肉眼难得全貌,惟其在静思默想中走进离去不远的历史,立足于人性本质去考量那些鲜活的人和重大的事,古味,也许能够从中慢慢渗出来,作为对现代人精神意志与人权价值的丰沛滋养。
2013-10-5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3-11-2 01:02
这是一篇很出色的游记,说历史,讲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的变化,又都融入到地方的文化中来。视野扩大了许多,使人得到许多的教益,好文章。飘红欣赏。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11-29 21:35
小说素材。笔力细腻,增识添趣。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