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文艺探讨】……《我的文学幻想》(修订本•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2 10:51
标题: 【文艺探讨】……《我的文学幻想》(修订本•连载)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5 09:16 编辑
一点说明:中学时偶尔遇到《别林斯基选集》一书,而这本书上究竟讲了一些什么东西以至于影响并注定了我的人生轨迹呢?如此疑惑及此话语中的判断,若在三十年前我是不敢说出口的,但在千禧年之后,尤其游荡网络文艺论坛,并在与爱好文学的网友们一起探讨文艺话题中,我之所以对文艺有一种言之凿凿且当仁不让的姿态,私下里自我反思才认定了,其应该与《别林斯基选集》一书有着显著性关联!
时至于今,关于《别林斯基选集》一书,除了这一书名外,我自己只能记住大概是其“选集”第二卷中有一章标题就是“文学幻想”,至于其“文学幻想”内容是一些什么,我能记住的只有当时于读习之间脑洞大开而热血沸腾,以至于大冬天并在黑夜中,一个人在自家房后学校操场上跑了至少两圈(700米)。所以,自2002年初上网以来,凡我自己以为涉及“文学幻想”之类的文字,就喜欢额外标注上【文艺探讨】或【文学幻想】。因此,借再次整理过去文章的机会,把此类标题下的杂文,都归整在一起,又因为文责自负上考虑,大标题就直接为《我的文学幻想》吧。
第一章中国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单言文学艺术作品,如果只是娱乐公众,不免狭隘;而文艺作品,若没有娱乐,只是生硬地塞入思想,则又会成了乏味的说教课本。
读习传统文化古籍,帝制之下的文人学士或达官显贵,在他们所谓“文以载道”的著述中,究其所宣扬的那个“道”,大致情形如下:
或为“规谏咨治”,出发点或言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帝王之“家”天下,而其中所表白的“为国为民”,旨在让“帝王血脉”代代相传及其“家”业永固;凡其中所坦露出来“奇才大略”之目的,亦不过你我他或她臆欲“出将入相”和辅君佑臣。
或为“赞山歌水”,尤其惯常假借神游仙居,依此聊籁自我心志和逸致情怀,彰显心高气傲和淡薄飘逸,或明或暗希冀和期盼高高在上的明皇圣主,能够识才纳言和思宽体舒。
或为“集册成书”,意在弘扬业绩或撩拨时俗,跻身笔墨丹青之间,渴望流传后世和尽孝尽忠。
仅是上面举例格调之中,凡相关“民生、民权”甚至“民主”等问题,尽管偶或提及,但一概总是浮皮潦草。因为,华夏中国的人生理念中,如若能够“衣食足”,也就是遇到了有“道”明君,更该庆幸逢上了千载盛世。所以,百姓黔首们就应该都去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大家都忙活不迭的耍龙舞凤、树碑立传、建庙祭宗和修墓养生了。正因为如此,像是逗着百姓大众“喜怒哀乐”玩儿的类似艺术模样的形式和内容,只需要“末流”文人们去用“一说就能听得懂的话”“一唱就能明白的曲”“一表演就能够痛哭流涕、前仰后合的戏”,招摇过市,粉墨登场,其业已足矣。
事实上,中国也只有到了近代,伴随世界逐渐一体化和全球社会文化整体进步之后,特别是置身在西方科技推广及其民主思想普及的主流文明之中,加之清王朝的履灭,才使得中国从事文学事业的创作者趋于一种并列与“工农商学兵”的独支门类,而专职于此的人们,被美名曰“作家”。从此之后,“作家”这一类或这一阶层的人物群体,于绘声绘色的阐发言论、规化思想、针砭时事、歌功颂德之间,便可以谋就“衣食住行”之用,还可以赢得名望和地位,也可因此倍遭摧残和身败名裂。但是,文学艺术在中国社会上的真实地位,却由于这一行当自身性质所致,仿佛总是趋于被“达官显贵”“正人君子”所轻蔑和防备,也最为“正人君子”“达官显贵”所利用和包办着。事实上,文学艺术之在中国,甚至直到今天,也终究未能成为衷心艺术本旨的创将、勇士和写作者们,去洒脱挥毫、淋漓尽致地展示自我的自然园地。
在过去,文学艺术佳作往往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同。这或许可以完全归咎于艺术必须有“独立而超脱”个性的必然结果。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否定和更新自我,在于不断地创立和建设“新”的思想境地和社会品味。艺术本质上这种不专一性、执着于动荡和不断行动/行为的个性,也正是人性中永不满足的欲望与心理的要求和显现。然而,已经社会化了的人类,其观念、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伴随社会机制由游牧散居到趋稳避乱的生活需要而逐渐巩固和完善起来。它这种要求和趋向稳定的特性,是符合人性中一份被生活中类似动荡、残暴、贫饥等折磨怕了的自然性和社会化品质。也就是说,人们渴求平静和安宁,并固守着传统的道德标准和既定的现实规则而去抵触动荡和变故的意向与作为,却正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化了的德行。所以,在艺术的最高宗旨是反叛和创新,而其最低标准是娱悦和倾诉之下,艺术的追求和追求艺术者所选择的必然是一条不寻常、不平坦的路途和前程。正是这一事实也就导致了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他/她或就是愤世疾俗的“杞人”;或同流合污于时尚、庸俗的帮闲;或成为“文寡思深”的旁观者;或脱落为“路难行孤”“桀骜不驯”的叛逆。更尤其是当社会文明的水平及其思想知识进步的高度,尚在一个低层次徘徊或在一种质变的关节“点”或“面”上彷徨之际,其艺术实践者也最为苦闷、艰辛和矛盾重重!然而,恰是在这样一种时刻,也最能见到鲜廉寡耻、低级趣味的“流氓才子”“媚世佳人”,而这一刻也最不乏披发跣足、奇谈怪论的“浮游艺人”,而这一刻也最能出现并有着培育伟大艺术家和“民族天才”的素材和际遇。
总之,一旦“政治”演变成为只是服务于广泛民生的管理机制,一旦“政治家”变成了众多服务性职业中的工作者之一;一旦“科学”成为丰富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工具,一旦“科学家”如同而今大学中攻读计算机专业者一样趋于普通而平凡。那么,艺术、人文艺术、文学艺术的追求者和实践者,而今苦恼、烦厌、郁闷以及付出的创作艰辛,必将凸现出来其应有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2003年秋草。2014年整,2016年7月重整于济南。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2 11:10
才回复克谐先生的医学日记,还说期盼先生新作,不期新作已是发了出来,先生真是有心人。可看先生这题目,如此大,一方有些惶然:估计难以跟上先生的思绪。然,一方既在舞文弄墨,怎么也会诚心拜读,不周之处,先生海涵。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7-22 13:51
赞同文中,几乎是全部的观点。老弟广博深厚。找时间,还得再读一遍。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5 08:09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 09:40 编辑
第三章探讨文化艺术的目的和方向
每当独处时,想象博骛旁及、思绪纷繁,不时地远眺且思问:社会是否已经进步的没有了苦闷和压抑?或说尚且存在的苦闷和压抑是否都是自寻烦恼、杞人忧天或庸人自扰呢?
读阅报刊和聆听广播之际,我个人的这样一种怀疑和困惑会感觉更甚,而泛泛读书之中,有时候,如此异样的情绪,却能得到几分缓施和慰籍。
每当有亲朋或好友从国外回来,一般都在极力赞许外面生活的自由、爽朗、无拘无束,仿佛那儿社会生活的富裕和华丽,已不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的确,我们的生活决非像媒体宣扬的那样轻松自然、皆大欢喜且民生大众以及各色人等都自由自在地安居乐业着。其实,人们头上还会时不常地生出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紧箍咒”,它们总是在这里或那儿提醒着人们不得不去回顾、牵挂、沉思曾经有过的打击、轻蔑和迫害。
最近闲暇所读书本十分繁杂,在类别上主要是过去已经读过的一些东西,像老舍先生的《文学概论讲义》、茅盾先生的《夜读偶记》以及《郭沫若研究资料》中相关一些作者自述或名人评说的文章等等。当今之时,虽也经常有名家、名作问世,但其作者和作品对于国人的影响及其在社会上的重视程度及名望地位,尚无法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及建国初期诸多名作名家相比肩。因为,那一时期的人们,从个性、气质到思想上,均有较明显的相对独立个性,尤其在起点和境界上较高。而且,他们所论说的话题,敢于切中所处时代、社会生活和民族特性的痛处;他们话题在外延上,仿佛不受任何局限,而其内涵上,则是性情、才智和想象力的自由奔放。当下,各种现代化手段以及社会现实的真实进步,应当是使生活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一样都丰富多 、繁荣昌盛起来。然而,在客观事实上,现今能够影响、佐佑或统治着我们头脑的思维逻辑、看事物方法以及指导我们前行的政策和策略等,却依旧是上世纪初的一些伟人、创将们的语录和话语。
单言在“政治、经济、艺术”方面,其三者能否成为彼此相对独立且地位均等的社会生活舞台?能否让人们在这三个方面,都各尽所能地寻找到可以展示并满足自我欲望及其大众所需要的的角色和地位?能否让人性创造力可以适时地去发挥作用,并让如此发挥出来的创造性产品,能够源源不断地充实到生活现实中来?诸如此类的质疑性问题,不应该再视为幼稚的幻想,而应成为广大民众,尤其是知识阶层,达成共知、共识的一种社会文化氛围,或讲应该成为一种对社会环境和生活现实的客观设计及其自然要求。因为历史地去看,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艺术本应走在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前头,它应凭借其创新的个性,来构画和想象着未来,挑剔和抨击着现在,总结和反省着过去,而不能是让艺术演义成了其他组织或权势的附庸,或是钱权势力的装饰物,或者干脆就是一味“媚俗”,始终干着远离艺术本质而不名誉的活儿。
话题到此,禁不住要问:文化艺术的社会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近来于电视上看到一位作家,在相关民俗话题的栏目中,讲解和描述着各地风俗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上的一些知识。这令我沉思起“作家”的岗位职责及其本应肩负的社会责任问题了。
中国社会是否尚存在这样的陋习和弊端,例如:纯粹属于一些“人为”性质的内耗,像“盲信盲从”和“一窝蜂”习惯,再如“首鼠两端、谦卑固缩”的个性,以及“媚上压下、精于心计和热衷盘算”等“才能”。粗略分析,类似这样一些行为特征的形成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缘于人口众多,竞争上压力大,适者生存使然。
二是封建专制的时间特别长久,粗略算来可以公认的起码自秦汉一直到满清。期间,华夏大地上每一个人,祖祖辈辈都是在皇权至上的压抑下,凡个体及其个性之中,除了尚在位且大权独揽的皇帝老子之外,其他生命个体,均于骨子里面,铸就了“即是主子又是奴才”的两面性。
三是在文化教育和宣传方向上,亘古以来一贯趋于“一家之言”的偏执和狭隘,从而造成了民族思维,惯常走向极端的态势,并且整个社会一直趋于滞后和保守,始终难以单凭改革和创新,来赢得积极响应和显著功效。例如:仅以当下客观形势而言,像古代的仁义道德和现今的马列主义,在现实问题面前,显然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威慑力,但文化主流,仍在信誓旦旦、迷恋不舍地坚持将其作为招牌来鼓噪、喧嚣着!在这样一种事实情况之下,如果仅有广大民众谙于“德才学识”的不足,唯有沉默寡言也就罢了,问题之在于所谓的学者名流、研究员、专家们,也一直在这儿那里完全都装聋作哑,甚至于一味充当着陪衬和帮闲!
第四,也就是“圣贤治国论”毒害民生太久,所谓“黔首”或“百姓”们当家作主的要求,起码眼下还停留在不是渴望、期盼和梦幻着“杀富济贫”“吃大户”或“同吃、同住、同享福”,就是一味“盲信盲从”“随波逐澜”着寄希望自我生活能够永远存在于已被他人装潢和吹嘘的云山雾罩、似鬼似神的学说或某些辉煌人物的所作所为上面。其中,起码少有人真正去自觉宣扬、主动承担和勇于拥有,像“天下之幸福、匹夫亦有责”或“民主、自由、博爱”一样,凡古今中外视为高尚而且已经是世界主流文化的社会理想和文明行动。
曾看过电视中采访冯小刚,而冯导演直言对“名和利”的追求,的确是对过去媒体单一宣传格调的反叛。然而,对于名利的大胆追求,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自古依然。社会主义教育则要求人人舍其名利而自觉地为人民丰献,并且还要高呼着“无私的丰献”,像这样一种对人格“至高至上”的觉悟性要求,在六、七十年代生长起来并一直接受社会主义传统教育的一拨人头脑中,确实应是根深蒂固且刻骨铭心。因此,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宏伟蓝图,必定伴随、影响或佐佑着生于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途之中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理想。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放言:“十九世纪欧州小说把‘独立思考,个人主义和神圣的隐私权’传播开来了……”那么,新中国步履艰难发展到今天,究其文化艺术,如果要传播什么思想的话,应该是宣传和认识“独立、个性和自由的社会价值”,唯如此才符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实践理念。因为,共产主义理想,在其规定的物质材料尚未达到所要求的富裕程度,便过早地降落了世间,并且又用其终极社会的最高哲学标准和人格觉悟,来要求尚处于社会初级阶段的人们。因此,在那些至今司空见惯的欢呼口号及其交相附合的声音之中,究竟会有多少真情实感?在这样一些人们的生活间,又能有多少真实的自由和自在呢?当然,至今也有许多人回忆和怀恋六、七十年代含辛茹苦且质朴单纯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现象。其实,那样一种辛苦和简单的生活场景,今天也尚有存处,不仅有而且也不妨直说“比比皆是”。而像这样一种言之凿凿的说法,如果仅仅是指一些穷乡僻壤、偏远山区、封闭地理环境及其特殊条件而使然者,也不足为怪。问题是,类似的一些生活场景和客观状况,就在大、中、小城市的近邻远郊中间,也并不乏司空见惯。那么,其原因又何在?因此,人们更应多去反思一下在中国现实生活中貌似“安贫乐道”的生活模式下,是否还存在着更深层的一些问题。那么,能会是什么问题呢?依自我之私见,其问题正出在对于一些所谓“传统、理想、道德”、“国家、政党、个人”、“平等、自由、博爱”、“人生和社会存在价值及其意义”等等类似概念之性质和定义方面,是否急需要国家推出一系列最为权威性的澄清和确立。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伟人或大家/显家,除了帝王将相之外,再就是“说经论道、诗词杂说”之类一些贤达志士了,而真正因系统地阐述个性尊严、民主思想和“识保守、倡创新”的精神产品,并依此能够赢得时代和历史盛名的人物,亘古于今,近乎鲜矣。而这其中,像是借助音乐和绘画的精神力量,来启迪和唤醒民众觉醒者,更是凤毛麟角了。像这样一种文化历史中的缺陷、缺失和不足,其究竟是智商问题还是民族文化上的个别呢?
现今的世界,全球科技和商贸通讯的一体化,必将使我们生活内容日益趋同于“中西合璧”及“优势互补”性社会模式。无论这种模式最终将以何种方法和途径来完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必将都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
2003年7月草。2016年7月22日重整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5 09:37
看先生的文章,便想到姜戎所说的游牧民族的狼性与农耕民族的羊性。再回到思维深处的储存,看眼前的现状,竟然是那么的无奈和沮丧。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5 10:34
嘿嘿……吃肉的都偏爱素食了,有的已进化到“恐肉”的地步,而素食者无论荤素一概大快朵颐{:1_235:}所以,善于和乐于好高骛远吧,文字可以忧郁和疑惑不已,但在自我心情上,务必畅怀、乐观和淡薄{:1_231:}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5 19:19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7-25 21:01 编辑
嗨,曾经半年素食,当然锅边菜照吃,家乡的说法是没有净锅。一场大病开了戒,现在除开初一十五,日日大快朵颐,家人说给我养成苏联老大妈的计划不日能够实现。先生说到文字,一方写文字历来是想到哪写到哪,看见什么写什么,不懂技巧也无方法,就一个率性。现在读许多高人的文章,总觉得自己还得花点时间去找些这方面的书读读,不知道这般年纪还能恶补不?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7-25 20:30
开明的制度、政策,是教育文化繁荣的根本条件。懦弱的防这防那,禁这禁那,捂这捂那,封这堵那,谈什么繁荣。历史是这样证明的,现实是这样证明的。克谐有时间可以找找人家给莫言的诺贝尔奖的颁奖词。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6 10:11
若直言读书是否需要“恶补”?此问题一旦展开了,说来话长!因为,论说“读书”一事,在其方法方式上,即便模仿韩非子《说难》,例举种种因由途径出来,依然不一定适合某一个人,并可以让他或她养成坚持读书思学的习惯。
我姑娘上大学之后,曾主动质问过我两件事:
一个是:你为什么没让我多读些课外书?
另一个是:你和妈妈为什么都没说过让我去学医?
尽管针对这两个问题,我的回答近乎就是一个理由,即:你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方面的兴趣和喜好。但是,唯有我内心清楚,我曾经多么想诱导她去尝试做这样两件事情啊!然而,从幼儿园、小学到初、高中,一直看着她每时每刻都在写作业、写作业还是写作业!我实在不忍心再额外给她增加压力和负担了。
有人说,学生时代就要博闻强记,压力就是动力,等到了成年,即便术业有专攻,也已经懂得了读书的益处,自然会时常读书自励。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思想认识和观念腔调,我一直是不以为然的。之所以不以为然?因为,单言自恢复高考之后,历年以来已经有多人参加过高考啊?单就这些参加高考者,即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博闻强记”,而其中但凡能考上“中专”以上者,只要喜欢读书,只需一本简易的《新华字典》在手,终其一生,就会有读不完的汉文经典。依此推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按说无论官商、穷富、老少,其“读书好学”“彬彬有礼”之面貌,早就该蔚然成风了吧。但是,国内现实情况如何呢?就在当下,从“北、上、广”到孔孟之乡的大城小镇,除了哪些各阶层各年龄段“硬性要求”下的读书学习之外,究竟有多少人纯粹为了自我爱好和人格修养还在读书?尤其是华夏一族,在从来不缺乏关心形势、善于猎奇和喜好“一窝蜂”干某一类事情的民俗民风之下,特别是每年每月每日在任何单位时间内,若统计读书思学人数应该占居地球上最多份额的当下之中国,又究竟构建了一个何等模样的和谐社会呢?
别的社会事象,若妄加评说,不免有蛊惑、造谣之嫌。单言我个人经历吧,就是在上周,当完结了我的大学日记之后,那一颗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下之时刻,我竟然暗自神伤并潸然泪下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日记,竟然十多年来屡遭封杀、删除和屏蔽,一直到此年此月,才得以基本完整公开面世。如此这般的人文环境,我是否应该有所感概?但我又能感慨一些什么呢?
总之,关于读书、读何样的书、如何去读书等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想看啥书就看啥书,或随缘读书,亦可。读书,贵在读的进去,而禁忌不能自拨!再就是提醒一点,应独立思辨清楚,何谓“读书知短、识人知长”吧。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6 10:19
谢谢老党兄直言!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其中应该“鉴”什么?才是问题关键所在。莫言先生的作品,我个人看法,不应视为国内环境的必然产物,而应结合世界文学近代趋势去探究。然而,文学作品,究其价值和意义上,还应立足区域文化及其社会文明发展为根本。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7-26 12:16
看历史,觉得战国、魏晋、汉唐文艺繁荣,且出成果,宋、元、明次之。而当今,确实不敢恭维。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6 13:21
先生洋洋洒洒,一方颇为受教。
先生谈到读书,一方很是有感慨。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外国工程师写的,提到中国人读书,他说他看到中国人读书的极少,手里拿手机的,大部分是在玩手机除开文章一位的东西,而且中国人的年人均读书量不足一本,在他所列举的亚洲欧洲的国家内,是最少的,犹太人是四十本以上。一方想着是痛心的,很痛心。常常和学生们说起这事,应该能用苦口婆心这个词了,可是,效果不佳……一方实在想不通这是怎么啦。想想我们那个年代,一方为找书看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憋……看看现在的孩子书本上都能学到如此多的知识,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可现在看看周围:有条件或能力看书的不看,愿意打牌做美容……年老的说是文化不够,年轻的沉迷于手机电脑,当然,能在手机电脑上看一些有用的东西夜不错……哎,不说了,难受得很。
特别能理解您的日记完结之际您的感受。仔细读过您的日记,没有什么呀,既没有反党也没有反社会,有的是一个时代真实的记载,一段生活真实的再现,一个青年真实的感受……——而且是积极的,阳光的。唉,无法再说,无奈之极。
但愿,能还文字一个畅谈……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7 09:56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 09:40 编辑
第二章 “诗”“小说”与社会舞台
(一)
诗在今天,尤以现代“新体诗”论,在韵律和行文上已没有了多少限制,只要读来上口,又能于内容上有情感、思想和某种人文精神上的表现,也就“成”了。但要“成”为好诗,并堪称“优秀”的诗品,则需有诗之语言在韵律雅致和表情达意上的自然含蓄,或在“音韵形意”上,即恰如其分而又意味深长,并能够于吟诵之间,给读者存留深刻印记,特别在情感或灵魂上,能够有所冲创。
经常于报刊上读到的诗句中,多数更像是“诗文”,读来给人感觉上,像是“作的诗”,或是“临摹而成的诗”。尽管其中,亦可见文词华丽、词藻繁峻、寓意深刻,也不乏抑扬顿挫、慷慨悲歌、表情达意。但是,总也让一下子人“热”不起来!
诗,对其初始的探究可知。其之所以不同与其它体裁文章,贵在是一种殷切情感于重压之下的“喷发”,其必经久蕴,触景生情,浑然天成,犹如出口立就。多数精品“诗”作,常有语义朦胧、起伏跌宕,荡气回肠,仿佛鬼斧神工一般。“诗”在用字遣词成句上,尤其是许多优秀作品,一般并不生僻,既而显得干练、朴实、易辨,读来婉转流畅,而意味无穷!其中,多一字或少一字,都将失其风貌,甚至个别字词的更改,即可面目全非了。“诗”之所以能够达此境地,就在其中必有“真情实感”,否则甚难成就。正因为如此缘故,很多优秀诗人及其作品,并不是出自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家”或专心精研文学艺术的工作者之手,反而产生于一些特殊环境或异常事端中间,甚至就是某些人青少年时期的习作。也就是说,社会之中,那些在语文功底和思想认知能力尚处在雏形阶段,或是某些人于情感、思想和学识水平正处在集聚上升时期的随笔坦言之中,往往会有一些优秀“诗”品存在着。
成年后的诗人,如果循着少年阶段对诗之韵律的直觉而去搞创作,可能更容易转为散文或如小说之类的写作。而转入此时段再作的诗,则多像骈体文或松散的带有韵律的散文了。或许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若有用诗一样的字词、语句和情感,来表达自我喜怒哀愁的习性和才能。那么,其在成年后,于行文之间,可能会比较容易达到自然成趣、文华意致、手到功成的效果。
“年轻”热衷做诗的人能否成为“优秀”小说家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小说”主要表现的还是人物或者事件。小说中的人物或事件,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可以是生活中的实事,也可以是臆造和幻想,甚至就是极其抽象的杜撰和想象。但大致而言,小说必须能成为一个“故事”,应有情节事因、有行为表现、有矛盾冲突与利害后果等等。总之,小说应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复合体/有机物,起码应给读者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物(可以是不完美的)。
优秀的小说家须有用文笔来描绘生活环境和事端变化的能力,尤其对“某一个人物”音容笑貌和举止言谈,能够给予文学化的情景再现,犹如绘画和影像艺术一样,能给人一种比较直观的形象效果;进而,还要探究其人物的心灵隐秘和外在精神与行为的内因,以及与其行为和后果交相呼应的关联性点拨等等。而在这一方面,亦犹如画家一样,不管其人其作将如何创新性地改造绘画的表现方式,但作为绘画者,必须有良好的素描和临摹的基础训练。同样,对于一个小说家而言,也需要有解析字辞、遣词组句的基本技巧,并在书写过程中,无论想到或看到的人物、情节和场景,都能类似“临摹”般书写出来。除此之外,小说还有更重要的文化旨趣,这便是通过人物、场景或整个作品内容,来营造出一种氛围,并努力达到某种目的和效果,即:文学作品尚需表现出来的某些堪称“思想、观念、理想、境界”性质的东西。而像这样一些东西,即可以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表白,甚至由天籁般的“旁白”,去直接表达出来;也可用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演进过程,给予间接性说明;还可以“留白”于读者自己,通过个性体会,来选择可能出路。那么,“小说”若能达到如此复杂而多样化的目的和要求,则首先需要这个“小说家”本身,应该拥有丰富而殷实的思辨性头脑和个性化思想,并具有运用“大”到时空宿命而“小”到情节虚实,来转达和表现自我思考及想象的能力水平。不过,至于这样的“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中,能否揭示时代的诸多矛盾;能否使人们觉醒社会进步的方向;能否说清楚了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中间,某些真实或幻觉的多重面貌;能否通过其作品所引起的某种社会效应,而达到其人其书本该获取的“功利”之目的或“名利色权”之效果呢?对于此类问题的解答,确乎就是文学艺术价值及其社会意义上的评判,或应归属于文艺评价性质的问题。因此,在一般性社会认识上,好像仅需要通过作家地位高低及其作品获得奖项层次,抑或凭借作家及其作品的生命力长久等,即可不言而喻了。但是,在我个人对文学或文艺作品的理解与认识由来上,无论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是否已经名声遐尔,抑或有过何等模样评价传说,单就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小说“本身”而言,判定其文学性价值及其文化进步上社会意义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在当下或未来,其作者人生轨迹及其作品色 ,能否使勇者更加高亢和兴奋,并可以让郁者感到理解和同情;能否使恶者想到悔恨和反省,还可以让怯者得到力量和鼓舞;能否使过去的悲欢离合成为今天的经验教训,还可以让未来的欢歌笑语中少些失误的悔恨。
(二)
阅读《唐诗欣赏》一书,从中不难看出,诗在中国古代,尤以五言和七言多见,并逐渐演变成了,字数多少不限,但必须有一定平仄押韵、字体工整、语义对应的律诗和绝句。但是,从诗歌最初成形以至于成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诗词,究其原创者的佳作成因,并非都局限于诗的体制或风格,经常只是“有情所感”或“有事所阐”,或二者兼而有之。事实上,多数作者不过就是借助字辞声韵,把自我情感和意欲表达的东西,近似“水到渠成”一样抒发出来而已。就是说,好的“诗”品,尽管应有着不同层次水平上的要求和体现,但绝非都一率归入思想简单和情感单纯为必须,而其中确切而必定存在着“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这才是“诗”的成因根系。所以说,单言诗歌的创作,也可以说就是作者假借“诗”的形式,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其内心压抑、殷切渴望或行为意向罢了。因此,当某一时代所崇尚的诗品风格,不能够“拿来”充分表现作者内在渴望的倾诉和情愫时,她/他也就会毫不犹豫地改换文学体格的束缚,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出来新的艺术形式,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自己意愿服务。其实,文学艺术形式上的这样一种“创作自由”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所在,如果不是被粗俗或浅薄的思想认识所利用或滥用的话,它完全合乎“文字之所以为文字”“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出发点和存在意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从人文历史事实中得出来的某种规则性东西,不应该泛泛地加以破坏、谴责和推崇。因为这种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规定/规律,只是让大多数人们能够借助其要求,进而更容易一些去达到某些急需表现的效果和目的。
在历史上,曾有为数不多的文学家,特别是艺术天份很高的人,之所以终其一生能够不断地有作品问世,并且让众多的在性格、品行和气质上各色各样的人物,充斥于其作品中。这其中的“所以然”,就在于此类作者能从自然创作灵感和世俗人文精神的冲创下,提炼出更高级的写作经验。
单言在“小说”写作中,任何一种故事情节的产生、发展和结局,可以通过针对某一类人性品格的认识和剖析,并结合时代情况,尤其从普通人身上提取事实真象和局限性之后,再将其返回到作品的具体人物当中,并尽可能充分而鲜明地表现出来。那么,这个再现的个性,又必须是一个有自己特征的人,如若不然,则变成了大众化特征的汇总,或说由“抽象的人性”拼接而成的“典型”或“样板”了。在社会生活中,凡属于高度概括性事物模型,都极易让人有着“不自然”的感觉和体察。当这种“不自然”,一旦有了虚假和不真实的印象时,尤其再加上诸多“人为”的掩饰和装潢后,依旧“真”不起来,甚至就连“好奇心”都调动不起来之际,其“偶像”模型不仅会极大损伤艺术的观感性,甚至即刻让人厌恶和唾弃之。艺术创作中类似缺点问题,尤其在表现现实主义的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则是致命的“硬伤”。同样,如果大众欣赏水评和社会文化旨趣,只是一味沉溺于一种“单调、淳朴、高尚”的艺术偶像中,只能说明其时代文化生活的退步、腐朽和没落,而绝非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达的积极征象。学生时期,当我个人于阅读雨果的《海上劳工》和歌德的《浮士德》时,便有一种“为某种目的来塑造人物和场景”的感觉。或许这正是这两部书,虽然极富人生与社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但却不容易被大众传诵和“猝读”的缘由吧。
读习历史上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尤其在像一些成名作或自传式佳作中,多不会是简单的写实,必然有叙述层次、结构和思想性构思,必须有在人物、场景和事件上,给予设计、塑造或布局样的创作行为。像这样一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必然源于其中情感、思想和生活合乎“自然”的书写品行。而且,无论这里面的“自然”,仅是单纯的表情达意,还是或真或假的描述。总之,不应出现过多“人工力凿”的痕迹。
读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其作者之所以对“诗”进行索古探源,旨在研讨诗歌的创作目的和动机问题。在该书中,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目的、不同人物的作品,并结合如《诗经》《楚辞》等堪称汉文“诗”品佳作的例句说明,朱自清先生在一番述评之后,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诗的形成,在于“言志”“比兴”和“说教”。
(三)
就我本人而言,对于古今诗词,尤其相关如何创作“诗词”的理论书籍,其实读的不是很多!而眼下,之所以言之凿凿地探讨此类问题,仅是因为从自身以往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冲动之中,切实感受到:一个人之所以要写诗、书文,之所以热衷咏唱、聆听或乐于阅读、观赏一些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究其根本原因,就在置身日常生活中间,于本身个性之中切实存在着一种对“艺术创作及其生活”的渴望和需求。那么,人们对“艺术创作及其生活”为什么会有一种殷切的渴求呢?在我个人看来,是因为近代社会生活,特别是伴随物质生活的丰富及其精神文化的多样,都愈加使得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的上下、前后、左右,愈发渐变成了既是一个观众而又像一名演员了。像这样一种“双重性”的身份,其实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真实存在着,而这一事实存在的“关键”问题,之在于我们自己是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认识的是否十分明确?是否树立起了此样生活观念?
在社会舞台上,若把你/我/他/她比作一个台下的观众、一个路过舞台的旁观者、一个舞台剧本的读者。那么,像这样的一类“角色”比喻,尽管名称不同,但却都不难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和欣然接受。然而,若把我们每一个人都直接比喻成是一个“演员”,无论在这一假设之中,是否挑明了你/我/他/她具体是一个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者,都一样会有不少的人,即便不会主动站出来公开表示反对,也会即刻有一种感到不舒服或羞怯难当的情绪反射和心理抵触。但是,再换一种说法,若把每一个人都说成是“一名社会舞台生活的梦想者、实践者和行为者”,那么,凡是有生活、有思考、有个性的人,又都会欣然接受了。
时至于今,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一般不会主动认同自己还有一层“演员”的身份。这其中一个明显原因,就是在职业“演员”身上,毕竟有太多演戏的成分。特别是近些年来,那些活跃在国内舞台或影视作品中的角色艺人,总让人觉得很虚伪故作,尤其是太爱装模作样,甚至像是一群始终带着面具而完全脱离了真实生活的“艺术典范”一般。
现今生活中间,人们顾虑甚或排斥“把每一个人视为演员”的心理姿态,若不留情面的直言评说,其实都不是一个思想保守问题,实质就是沉溺于类似“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流俗,而昏睡不醒罢了。鸟瞰当下国内国外,仅从一切影视形象、舞台艺术到书本报刊之中,无不坦露着人们渴望去观赏、去聆听、去阅读,甚至渴望着被理解和受到重视的欲望触角和眼神体态。那么,这一切究竟因为什么呢?亘古至于今,人们依然情不自禁地为优秀艺术作品,每每能够触及心灵的话语、行为和场景,而抑制不住地流泪、欢呼和狂躁,甚至有的一再激动不已而寝食难安,其又为何故?难道这中间,单纯只有对艺术表现力的钦佩和赞许吗?而在那些艺术形象之中,难道真正吸引我们的不正是你、我、他/她以及全部人类情感矛盾及思想牵挂的实事展示和模拟表演吗?
究竟谁更像是演员?
究竟谁演得更好?
究竟谁的生活更加真实或虚伪?
究竟谁更有资格被当成真正意义上的观众或演员?
针对上述诸如此类的质疑和困惑,无论在想象能力还是认知水平上,都绝不能再简单地归入只是一些个别人的一桩一桩的小事情了,而应提升一种客观真实的高度,应视其为关乎民族、国家或人类世界整体心理素质和思辨程度的社会大事,甚至可说已经是相关全球人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性话题。
假如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自愿并心胸坦荡地去演好自我意欲成为的一个角色。那么,像这样一种社会或人为的精神风貌,必然会少了许多“自欺欺人”的矫情和虚伪,反而会增加许多“自由自在”的真情、自然和实在。事实上,即便是社会普普通通一员,当其拥戴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并执着一生用知识与良知武装自己身心头脑的整个过程步骤,就多么类似职业演员们的技能训练和德性培养啊,尤其是那种“舞台”的类比,特别是那份“舞台效果”的期盼,都十分相像而格外逼真。
所以,在社会舞台上,“社会艺术”或应讲“个性艺术”“艺术个性”自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总是拥有着自己特有的体察群落,并有着其自己的天然尺度和衡量标准。而在其无时不存在的所谓“天然”的本质,就在于它与“人性”从来不曾割舍,而且始终一起“共生存、共呼吸、共患难”,并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或她善于探讨艺术生成的根源、目的和价值及其意义之际,都可以运用那一时代特有的语言、感受和思维,来发现“艺术应该是什么而没有成为什么”的缘由和规律。无论现有的文化理论,究竟是如何来定义“艺术”“人文艺术”“文学艺术”一类概念,只要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一旦成形并问世,它必将会依从那一时节、那一时代、那一时段历史中人们的情感要求和内在渴望,终将会给予客观、公正、坦然而毫不迟疑的接受、传唱和颂扬。等这一时刻到来之际,那些辉煌一时的所谓“钦定”的艺术品及其曾被要求而必须符合的“标准”“逻辑”“理论”“学说”等等,即便不被搁置一旁,也就会落得少有问津了。当然,任何“新”理论的出现,终将还会再遭批判、淘汰或扬弃,但社会生活和艺术文化,恰是在如此往复中间,得以进步和发展着。
2003年5月31日草于“思想之约”网络论坛。2016年7月重整于济南。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8 08:54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09:12 编辑
第四章 艺术启示与社会进步
“艺术则从来不曾是那种智力和经济上疯狂的投机的对象。绘画从来不曾像今天那样使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得到那么多的愉快享受,像今天那样活泼,那样丰富。未来自己会作出选择的。”(德斯佩泽尔与福斯卡著《欧洲绘画史---从拜占庭到毕加索》,路曦、万明、吴依才、邵小宁译,平野校。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4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44。)
上述一段话和整本书似乎都在提醒人们,从绘画史上的创新成就和个性才能及其努力方向上,凡知识社会应获得的文明启示。
每一件艺术佳品的产出和每一项艺术才能的创作成功,都有其根植艺术传统变化发展中,必然迎合了某一时代的期望和吝求。某个艺术家的成熟技巧及其对艺术特征的灵活驾驭,虽因人而已且各有千秋,甚至有时高低难辨,但成其大者,除其“天才”似缘分、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机会之外,他/她必须有一种对艺术进步的深层感悟和灵动默认,并能把这种又似乎像是似是而非的昭示,用其所能够掌握的艺术形式转达出来。类似这样一种艺术表现的影响和后果,一方面可使时代受到感召,另一方面在时代的进步中逐渐得到证明,或讲能够证实其预兆式的艺术感悟和启蒙式的表现方式,揭示了社会文明渐次发展和逐层进步从来不是错乱无序,而是有其必然的“根源”和“步骤”。事实上,也正是这一份艺术探讨式的努力,不但曾经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社会巨变和文明进步的“催化剂”和“助燃物”,也使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和进步意义,愈来愈凸现出来。这种通过艺术作品透视出来的方向性感觉和理想性认知,不单单会使人们避免了“巨变”前的卑怯和惊恐,而且能够使人们成为自觉的新篇章的建设者、管理者和新的创造者。由此,这一切也就预示着在以往艺术史里面存留着社会自然发展中的一种内在的和有案可查的规律性。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佳品中,都蕴藏着那一时代社会各个方面深层的矛盾冲突与反冲突的尝试。正是这里面的成功者,或其作品大胆地揭示出来的这些矛盾存在,也给政治和科学领域开拓出来新的努力方向和更广阔的疆界。当世界在时间、空间和人间的运动发展中,艺术创造者及其作品,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调和并解决着矛盾问题的同时,也通过其引发的社会思维和人性作为,使社会文明在不断地达到新平衡并又不断地打破旧平衡的动态变化中进步和前行着。
近来,翻阅《但丁传》,试图从中发现这位文艺复兴的先驱,其生平及其创作的伟大之所在。虽说是重新阅读该书,但针对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却基本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眼下,若讲对于“但丁”其人其书的理解和认知,实际还是从中学时曾经学到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大学中读《神曲》时形成的一点直觉感受而已。
今阅《但丁传》一书,通过前面一段关于但丁家庭和他青少年时的生活片断记录,又由于书中描述极其简约,更加之我自己对于当时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历史并不熟悉。所以,很难从中挖掘出但丁创作的最初源头及其艺术灵感和创作动机之所在。
在西方著述之中,经常毫不吝啬地奢谈艺术家的“天才”。但在我看来,所谓“艺术家的天才”,究其一个人的天生能力和智力水平,本该不是“天才”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或说其只应是“天才”的十分重要方面之一吧。探寻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的生命轨迹,亦不难发现凡能够成就艺术家“天才”的关键,应存在于其出生的家庭环境和那一时代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应存在于其青少年时期,那一切曾经冲创过其幼小纯洁心灵的点点滴滴生活遭遇,所铸成的貌似“天生”的个性气质。在“天才”一般个性气质之中,其最有特征性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其对外在的事物有一种异乎寻常的透视感,而且随时间增长及其眼界拓宽,尤其是伴随学识积累,其“透视感”可以转化为一种对历史和未来如同“使命感”一样的自负。也正是依从了这种“自负”的驱动,继而使其人物能够耐得了异乎寻常的世间寂寞和人生孤独,并能在其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变化中,更多是在其使用或利用的文字、语言、绘画、音乐等文化资料之中,获得了仿佛是“唯我”的同情、理解、激励和创造。
阅读老舍先生的小说,仅是《二马》和《月牙儿》,于读习之间,每每内心泛起一份不合时宜的异常烦恼和格外沉重!而且,我个人仅从这样两个短篇小说中所引发出来的情绪、感伤和思辨性东西,却恰是在大学中间,每当奔波于外省市之际,特别是置身于列车、旅店、浴室、饭堂或商场时的一些所见、所感和所想。
今天的人们,如若有谁要去认识并揭示社会角角落落中一些应属于腐败、没落、丑恶、悲凉或说是一类无可奈何的生活实事,那么,单凭触手可及的时尚报刊书籍或随处可看的流行荧屏形象,则是不足为鉴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单言从学校教育而得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共产主义理想的“完美性”,起码我自己一直都不相信我们的政府及其人民公仆,尤其所有一直信誓旦旦地要为人民谋福利的社会理想拥护者,还能够听之和任之在我们生活周围竟然还存在着诸多“社会丑恶现象”,仅如:贩卖人口。
以往每当追溯近代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农业贫瘠和国民精神涣散,于是,便认定了正是此类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也就昭示着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一定是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所以,任何一个读书人也就不难理解:在万恶的旧社会,即便是普罗大众,环视周边遍布疮痍、千疮百孔的生活事实,也会被激起“创建新的国度”的激情和热望,进而只需一个号角或一个嚆矢的启迪,便有勇敢者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运动,并换发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和志在必得。然而,也就在近代中国那一段“人杰地灵、君临上界、同仇敌忾”的最辉煌时刻,人们却依然还是满足并蒙蔽于“历史惊人相似”的世俗社会“惯性轨迹”当中,并残杀格斗于自我否定和人格分裂的泥沼泽潭。
省醒近代中国一段又一段格外悲催的历史轨迹之后,当前所谓“知识分子先锋者”的未来使命,应在于把国人那种被封建专横、人性伪善以及行为盲目和迷信命运的苦酒浸透的已经麻木不仁的神经,不应再仅仅地努力使其恢复到有一点疼痛感觉的地步,而应是将其撕裂、抽掉并置换上哪怕是人造的新的神经髓鞘吧……那么,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若讲具体而明确的东西尚需历经不同层次研讨的话,其实单就传统文化而言,无论像“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说,还是“千、百、三”之蒙学;亦无论像佚名的文韬武略和不著真名的稗史杂说,还是一些凡各朝各代都曾有过的“造神”和“封神”的演义产品,甚至就在眼下,貌似传承民族文化而随处可见的一些残杀恶斗、飞天遁地,简直“能耐”的已经完全超脱了人间和宇宙中一切束缚而达到了“绝对自由”境界的文艺模型等等,若用“博大精深”概括之,早已经不能涵盖其中的“能、行、 淫、乱、俗、晕”等等无可奈何了!所以,仅从国内当下“姹紫嫣红”而又“光怪陆离”的文化景观来看,像有些人一再揭示并抨击的国民人性中“神秘、自欺和懦弱”之心态,若客观地去思考,或许其应属于人类智力过度“开发”和社会文明过早“成熟”的一种代价吧。因此,在今天那些真正意义上已经“认识清楚了自己”者,决不应是再去掩埋已经认清的事实,更不应再窃喜于自欺欺人的阴谋巧智而去谋求或苟且于“一己”之私利了。
伴随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今日世界的“地球村”已经不再等同以往的“地球部落”了,那些沾沾自喜和肆意妄想通过蒙蔽和欺骗,尤其喜好故弄玄虚之伎俩、乐于玩弄“遮天覆云”手腕之人物,其最终必将会落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悲哀下场。
2003年5月28日于《天使乐园》[西祠胡同]。2016年7月重整于济南。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8 11:14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16:01 编辑
第五章“网络”写作和文学的目的与方向
昼夜间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今晚朋友、同学小聚,偶尔提到而今网络。在七嘴八舌之间,贬低多于颂扬。其中的认识和反感,源于多数人认为“上网就是聊天、交友或者痴迷网络游戏”,而对于“网络论坛”,更多的人则视为“胡言乱语者的天堂”。
深夜浏览网页,沉思着而今的文字写作的方向与目的。
象征的文学手法,在黑格尔《美学》中针对文艺经典的诸多评论里面,时有提及。所谓“象征”手法,与其说作者在构思之前已经深思熟虑,毋宁说作者仅仅是在写作当中,通过对典型化、个性化、特殊化“人物、情节、背景”事物描述之间,创作性地将生活中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意义,给予具体化表达出来了。反之,若不如此,而作者只是一味地只考虑着“象征”意义的话,那么,其文字所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偏离自然的描写和违背顺理成章的倾诉,进而显示出来的更多会是一种“故作迁就”样式的人功力凿。
在勾画个人或社会理想及其美好未来时,如何能与现实问题的出路和解决矛盾的方向和谐统一起来,这其间也最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理想观念高度。由此,在我个人看法上,像所谓“文字能否引人入胜?”“作品能否有华美精致的文笔和描述?”……类似这样一类问题,仅是写作技巧和运用文字的能力问题,应属于判别作品价值和意义的附庸。
文艺理论上有所谓的苏联式批判现实主义以及翻译而来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等等分野。其实对于批判现实主义,由于人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批判”的辩证内涵,而最多地理解成为否定、挑剔、贬低现实的意思,所以单纯说成“现实主义”可能更利于文艺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古典主义的说法,应理解为是对传统和历史文化中典籍精华的某些特征性的指代。即便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也早已经不单纯是古希腊戏剧的代名词,而是包括十九世纪文学狂飙运动以及其前的一切富有社会影响文艺作品的综合。事实上,在那一些作品之中,既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有些甚至是两者的杂和或就是难于归类的。而所谓的古典主义,只是对其成功的人文价值及其社会进步意义的诠释罢了。
而今,划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主要近乎抽象、极端地表明作品的某种写作态度和艺术特征而已。这样做的目的,旨在于更好明确地讲解、分析、研究和说明以至易于把握住促进文艺进步的某些优秀作品的特性。试问:这种划分之后,是否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文艺佳品呢?再者,历史上无数辉煌的杰作是否都是屈从了这种理论研究之后而创作出来的呢?其实,一旦有了如此疑问之后,也就不难发现客观事实究竟如何了。那么,像这样一种时常可以见到的分门别派的抽象概念究竟又有何意义呢?其实,存在这里面的诸多类似疑惑和质疑性问题,必须要在理解了文化进步必定是以普及而为提高的观念之下,才能够被正确认识、自觉接受和辩证发展。
文艺作品除了极少数者能够引起极大社会效应外,大多数的贡献就在于对大众文化情趣的培养和对人文知识的传播。民众鉴赏力和公众修养的提高,从宣传和普及的角度来看,唯有在一种一般性和规律性根本问题的探求、发现和精确之后,才能达到积极而有效的繁荣场景,即所谓“遍地开花”的社会结果。
所以说,真正的纯文学作品,或说有一定境界高度、众望所归的文艺佳作,其特征性不应为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所局限,只要其能够表达出作者崇高的而不是狭隘的内心压力和头脑中困扰,而且其作品是用人们或说时代大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文字构成,并能够取得社会进步意义上的影响和作为。那么,此样的作品足堪称优秀的艺术品了。
2003年秋草,2016年盛夏重整于济南。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8 13:25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7-28 13:39 编辑
在一方看来,不论舞台大小,人人都是演员,演技的好坏在于文化层面表演能力的高低,还在于对角色的好恶……写诗书文编故事,的确是渴望表达对生活对情感的需求。
“三百千”是极好的启蒙书本,可是14亿国人,又有多少是用心读过?有时候,网络论坛,确有点胡言乱语者天堂的味道,对牛弹琴,好像也是这样。文艺作品,要让人打心眼里愿意看才是优秀的作品。可是很迷茫,能做到吗?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8 15:51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16:01 编辑
一方先生一声叹息,让我想到徐志摩先生的一句话:“悲观是时代的时髦,怀疑是知识分子的护照。”{:1_235:}
这个“文学幻想”系列,都是一些旧作品,2014年春天我刚变换工作岗位时,除了想赶快完结“大学日记”之外,再者,就是急于要把这一部分内容清理出来。但是,除了在一个文学网站曾经边整理边张贴后,其大部分文章,我自己都不愿意再回头审视和斟酌了!为什么呢?原因也不复杂,就是这里面的文章,一部分是我从日记中抽出来的冥思苦想,还有一部分是上网以来的有感而发或与网友的探讨性言论,至于其他的算是闲暇读书随笔吧。因为都是一些属于探讨或就是“幻想”一样的言辞,所以貌似“有理有据有节”,实际上漏洞百出。对此,虽不说是一概经不住推敲,但若没有针对性地举出更多例证或依据的话,近似自以为是的信口雌黄{:1_235:}
即便对这一系列我自己有如上顾虑和自警,但还是觉得有大胆推出的必要,若模仿“即便浅吧,清澈见底……”的警戒,而眼下我只能说:但愿其中能有点滴的灵光,照亮前行的征途!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8 15:54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16:00 编辑
第六章文学创作是否需要理论性指导
“没有哪个人是靠着文学理论去创造其作品的……”某网络论坛一网友跟帖中言论。
上面某网友的一句话,乍看起来似乎像是社会事实。例如:巴金先生就曾说过,他自己在创作上是率性的,没有文学理论的窠臼。但真实情况如何呢?上世纪仅国内凡有成就的文学大家,可以讲在他们每一个人头脑中,都曾有过文艺方向和文艺理论上的思考。这些文艺理论性东西,可能没有被他们都用文字进行理论化提炼并表达出来,但在他们的作品里,尤其在作家与作家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中,甚至在作家日记或随笔里面,都不难找到这样一种性质的文艺探索,而老舍先生更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去看,理论化总结必然是在实践之后,但从整体文化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度上分析,谁又能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深刻影响和积极作为呢?
文学创作上的个性多样化和独立思考性,恰是进步文学理论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尽管社会发展始终是不以某一个性自由意志为转移的,但某些或某一位个性能够发掘真理并预见未来,进而影响到社会进步的快慢和深浅之程度。那么,像这样的影响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去作为的呢?
一切有形文化,特别是艺术作品,在过去和现在都不乏事实来证明: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文化性成果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用和业绩。在这样一种事实之下,仅就文学艺术而言,在积极促进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某些时代的某些文学精品佳作,尽管存在着一部分文字语言上有晦涩、高深或过度典雅与粗俗的理由,但在一般社会常态中间,尤其在整体文化水平尚不高明的前提下,通俗易懂,平白朴实,尤其所谓“深入浅出”的文化表达,则是整体文明程度得以提升和进步中,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实践手段。
近代世界,尤其“一战”之后,以“声、光、电”引领的机械化和科技性事业的大步快进,不单是打破了旧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固有模式;同时,在人类要求“个性解放、民主要求、自由精神”方面,也一样急速膨胀。于是,涉及到哲学领域,一方面是极力鼓吹“存在价值”和“意志作用”的进步意义,而另一方面,却极端夸大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力量强度。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理论上极端化的迷恋和固执,从而导致了如此生活景观:一者,在个性创作力得到极大彰显而自由繁荣的景象下,也伴随着人格的任意张扬及其放纵腐化后的空虚与茫然;另外,在屈从和膜拜物质力量的氛围中,于充满了整齐划一的“壮阔美丽”之下,却又针对个性色 ,给予极度污蔑、摧残和扼杀。仅此两种社会一般性特征表象,落实在文学作品及其人物方面,仅以乔伊斯、卡夫卡甚或马尔克斯等所谓新时代文学大家们而论,纠结于针对作家生平及其艺术作品而来的无论已经是抑或未来必然也会是褒贬不一、错落跌宕的运命,都将说明文艺创作者及其作品,必是因有理论的引导而蓬荜生辉,亦因新学说观念的凸显,而使这一行当中尚且耀眼夺目的明星,又一下子变得黯淡无光了。
据2005年2月网络跟帖整理。于2014年5月修。2016年7月再整。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8 20:47
哈,您引用这一句“即便浅吧,清澈见底……”,使一方想起自己常常说:“但愿自己入山涧的小溪,水清见底,潺潺流淌……”不管怎么样,用心写的文字,里面定有闪烁的灵光流淌。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8 20:54
曾经,一方也说“不懂文字技巧,更别说什么谋篇布局……”,只是自得地说“用生命书写文字……”等等,现在,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发现自己说不好的浅陋。真诚固然是基本,但是懂得一些理论也是应该的。嗨,不说也罢。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9 08:56
只想说一句: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尤其是鼓捣文字者,除非真的就是私下里自娱自乐,如若其中有着自我意欲一生中“立言、立德、立行”之目的,或许不同阶段因自我认识和关注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率性言语,但最终“若出师无名,无论成败,不是祸,即为劫。”……与一方君共勉!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9 08:57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9 09:01 编辑
第七章“文学创新”之我见
仿佛又进入了一个小循环:创作→沉寂→煎熬→再创作。
艺术生命力在于创新。什么样子叫创新呢?从现实角度,由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的“跳槽”就是“创新”吗?既非也是。“非”者,其不过仅是工作场所的转换、生存方法的转变;而“是”者,则就个性自我而言,确实是一种固定模式的被打破。
所谓“艺术创新”,仅就文学中小说创作而言,紧扣时代现实生活,用小说所能运用的资料和体裁,所形成的作品,能够引人入胜、惹人喜爱,并让人们不但读得下去,还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另外,当其引起社会关注后,从民众到个人能够诱发出对“真、善、美”的渴求,引起对“知识、良知、理性”的尊重和认同,唤醒对“个性自由浪漫、集体精神力量、社会公正民主和文明事业进步”的热情、觉悟和思辨。
文学不同与学术式著述,其使用或通俗或晦涩的文字表达,引起生活个性以及社会化感觉和思想上的兴趣与关注。当下重新引起人们瞩目的卡夫卡作品及其文字表达特征,是在这样一种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即专制不允许人民说出心声,而单凭口语或通行的书面语言,亦不能且也达不到准确完整地传达美德和较高理性的目的;另外,民族地位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均造成了其个性作品与现代文明在思想交流上的铺满荆棘障碍。类似这样一些因素条件,从而导致了某一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出现了社会语言表达的困顿和扭曲,或从文化进步意义上讲,即可名其曰“失语”,或社会性失语。
那么,在失语后的世界里,文学创作者如何去创作?或说愈是在残酷压榨下,甚或就是在蒸蒸日上的文明繁华的世界里,一样可以出现为探求进步而来的诸多样式的个性思考及其创作行为,即:所谓用一种打破传统以往的写作习惯定式,用一种新的在传统认识上类似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之情绪与格调,来表达个性偏好和欲望,去坦露人世间的偏狭、邪恶和腐朽。如果这种逆反常态的语言和思想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悖论”“反讽”的话,以这样一种理论和臆想而从事创作,并走上了艺术舞台,且又被推上文学艺术最高殿堂的者,则必须有一定的或著作大家本人或权威文艺批评家,给予传统语言化的解释和讲评。
其实,国内改革后的文坛上,类似王朔“痞子”风貌和受武侠怪奇风尚影响而来的眼下网络文学之裸露气象,都隐喻且昭示着当代对某种文化禁锢的抗争,一种对新文明生活焦虑性呼唤,一种甚至就是心灵被扭曲和声音备受压抑下而有话不能“好好说”,亦不能“实话实说”,或直言就是不能“说真话”之“失语”状态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上述感受和慨叹,源于十年前当时文坛和社会上正流行阅读王小波文选、卡夫卡作品之际,而我自己在当时网络论坛上的小说类文字,正被个别网友批评为某种落伍哲学及其文学思想的守旧者,且经常通过引用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名姓和论说,来加以佐证我的落伍和错误。
眼下,因为在天涯微论《水晶城堡》中,于我个人即将张贴的《也说“文艺、文学批评”》一文里,会有更多的针对国内时尚文学的讥讽或蔑视。为了虽然不多的读者能够不曲解文章中的某些偏颇议论和个性感慨,故把上面一直不愿意公开的自我文学探讨性笔记,事前先张贴出来。如此这般,或许有助于表明我的一些说法和看法来由,也许更有助于稀缺的来自各方面的可能议论、批评和批判吧。
2014年10月整自2004年2月27日笔记。2016年7月修整于济南。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9 10:40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30 10:06 编辑
第七章文艺批评的真实环境
近两日,在天涯微论一起探讨“文艺批评”的话题。今晨,四五点钟醒来,陷入如何准确表达和陈述类似话题的思考。
无论谈论文学批评或文艺批判,真正无拘无束去述说,眼下若能讲得清楚,并要说得明白,还要不触及禁区,确乎不容易把握准确此种分寸。因为关于“文艺批评”话题,说来说去又会涉及延安文艺座谈,进而必然谈论政治性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意义上关于纯文艺的划分及其社会价值何在等问题。如果撇开这一层,不但不可能将其中根本性问题说清楚,反而更容易造成曲解和误导。所以,也就只能从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依据前人叹息“文艺批评”不兴,到近代所谓新文化已经指出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人格两面性(即“既是主子又是奴才”)的认知原委及其改造途径上的问题;进而,还会走上近代哲学中涉及唯物主义与存在主义两者交织的“物化”一词,并给予“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如何才叫“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意义上的反思和探讨;最后,落脚在当代文艺对于社会文明进步上的积极作用,即所谓“打破保守、没落的现状,力求带动和促进新思潮和创新行为……”等等。确乎唯有如此样子的文艺批评,才有可能打破当下最为时髦且备受各界关注的“腐败”僵局。事实上,思考到这一步,既然探讨艺术批评的落脚点竟然停留在“如何打破腐败僵局”的实际问题上。那么,围绕这个备受瞩目而格外棘手的热点话题,恰恰可以借助艺术探讨中文艺批评的思路,借鉴国内外社会媒体由来已久的正反议论,再回头审视“腐败”成因及其可能解决的办法,大致可以得出如下论断:
1、腐败的根本在于不明真相;
2、最大的腐败是不敢面对真相;
3、腐败由古至今来看,无论具体危害大小及其采取的方法方式上呈现何种模样,在根源上都是不敢放置于公开监督之下,或讲:就是不能够公开真相。
4、何为“公开”?“公开”因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在程度上从“不公开”到“完全公开”之间,会有一定的过渡阶段,但只有与“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相辅相成的“公开”,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眼下,若说“腐败根源于不明真相”,有人即刻会想到:凡说这话者,一定是别有用心,不过就是重拾和旨在宣扬“自由化、言论自由、民主公开化”等诸如此类西方社会老套的可概括为“人权”的话题。随即,这样的话语文章便会像对待某些时间段内的某个事件或某些人物姓名一样,即便在网络上冒头,也即刻会被转变成“*”或“?”号,给人感觉上此种文章的另类目的和不和谐意图。然而,此种类似自我保护隐私一样的主动回避、刻意屏蔽的做派,其本身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一篇文章揭露了某些尴尬处境,且不管究竟为何造成如此尴尬境况,好像一旦被“旧话重提”后,其中或有或无的血腥味和骚动情绪,仿佛一定再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播开来了吗?不过,仅就这样一种心态和行为,却又实实在在地表明了某些决策层的幼稚、愚昧和落伍。难道他们就不明白欲盖弥彰的道理吗?难道唯有如此得过且过、苟延残喘、自欺欺人就能保证长治久安了吗?
理性地去看“腐败或腐朽源于不明真相”的论断,其不过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探讨性说辞罢了。不妨举实例说明之。
在现实生活中,由古至今,凡深陷“腐败、腐朽”泥沼之中的人或人物,其实绝非都是不能自拔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样一些人或人物,由于周边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时常的警示,而让他们自觉或自觉地对于何为“腐败、腐朽”行径,仿佛始终处于一种“浑然不觉”状态中。其实,如同时下风闻不断的一个接一个典型案例一样,某一人物一旦进入没有了人身自由的隔离房间内,似乎才真正开始琢磨自身问题之所在。即便这样,他们一开始都会耿直了脖子,并特别理直气壮地质问:“社会不都是这样吗?我错在哪里了?请拿出证据出来!”然而,无需使用什么严刑逼供,只要说一句:“不要说社会和别人的事情,在这里只需要交代你自己存在的问题。”于是乎,如此简单的一问一答,只要经过了24小时或72小时之后,有如此经历过的人物,起码在目前情况下,也就别再想什么官复原职或继续颐指使气样子的生活了。对于绝大多数因“腐败”身陷囹圄的实权者,有时也会懊恼并在心里嘀咕:“怎么稀里糊涂就腐败了呢?”随后,他们除了谨小慎微地避开可能导致“死”的重大情节之外,一般都会毫不吝啬地挖掘自我腐败罪行的共性根源和大众情节,类似曾经发生过的某一顿饭最高浪费是多少钱、有过几个额外内眷、通奸过多少俊男靓女等业绩作为,都会悉数抖出;至于像具体渎职枉法和行贿受贿之往来细节、数目因由等关键地方,除非有无法抵赖的铁证之外,有些一般查不出来的,也就任由其查不出来吧。因为,这里面的道理,原本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糊涂账,反而是一些真的属于凑不够数的情况下,则必须要追究查实并凑够了量刑的标准才行,否则,将会后患无穷。
对于上面一段,貌似不负责任的恶意揣测之腔调和说辞,如若能够让其销声匿迹,并能用事实给予有力回击。那么,当下在大力宣扬“依法治国”的大好形势下,不仅仅只是公开一些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而且必须是切实完善国内司法领域的政策、法规和责任制度,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独立”的原则指导下,明确并尊重任何公民个人的权限和利益,真正公开和切实做到规范刑拘、事实定罪和依法裁定的程序……唯如此,才会逐步有效地抵御和防止各种腐败行为的一再产生和死灰复燃。
2014年10月19日整自2014年10月15日笔记。2016年7月重修。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7-29 14:28
思考很深,学识不少,很有见地。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9 16:08
说实话,其中感慨,不全是苦思冥想而来,除了网络体验外,个人生活之中,也确实有过切肤之痛,否则,不敢人云亦云、直言不讳!
谢谢老党兄评议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9 16:10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30 10:07 编辑
第八章“纯艺术”之我见
关于“什么是纯艺术?”这一问题,以国人凡事必须“溯本清源”或经常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优良品质,首先应明确“纯艺术”一词从何而来?由谁翻译?谁最先引用?最权威的解释如何?
借助当下网络查询功能便利,对于上面源自“纯文学”而来的诸多质疑或困惑,置身于全球数不胜数的冠名“文学研究会”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驰骋江湖百余年的事实下,按说早就不该再成为问题了。然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眼下任何人到可以登录且能够正常打开的“搜索”中,凡能看到相关“纯艺术”的链接,确实不计其数,但针对上述“纯艺术”问题的正面答复者,虽不能说绝对没有,却大致都可归类于“含糊其辞、玄虚难懂”之列吧。
以我本人读书思学心得,针对“何谓纯艺术?”的解答,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这样一种陈词滥调,真的“滥”得不能再烂了!对于某些文艺理论家而言,当下再宣扬这样一种定义和腔调,甚至都上不了“媚俗”“捧臭脚”“御用文艺”的台面。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在自觉且警觉地回避着如此直白的解答,极力通过搜罗并诠释国内外“名人大家”作品中相关“纯文学”的字句,抑或干脆拿来历朝历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产品,用一副完全像是得了“衣钵真传”的姿态和论调,四处宣贯和布道着。只可惜,此种社会效果实在不佳,要不也不会于当下“文、史、哲”网络论坛中,一旦出现了涉及“纯文学”的话题,不是万籁俱寂就是人声鼎沸,而更通常的景观事态,亦不过就是:“带着一个问题进来,却又带走了一堆问题。”
毋庸讳言,不管是谁,若仅用“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来表白自我对“纯艺术”的理解和支持。那么,这话就是说了也和没说一样,而且无论是探讨文艺理论,还是摸索艺术创作规律,若禁锢于这样一句话里面,或据此论调,一味围着“艺术”圈子乱转悠。如此作为,仅就某一个人而言,也有可能歪打正着,于厚积薄发或殊途同归后,侥幸登入了艺术最高殿堂,业已修成了“纯艺术”的正果。但是,如上之流的言谈举止,不仅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扬光大,更不足以促使这一公共事业转化成为“自由、民主、公正”性文明社会的一股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反而有可能扼杀了民众的文化热情和艺术创造力,或者将其引向阻碍文明发展的歧途。
一切有关于“纯艺术”问题的解答,“溯本清源”无疑是正道。回首曾经热议于整个二十世纪的“纯艺术”话题,若直言“纯艺术一词起源于欧洲,其对中国人而言,十足是舶来品……”。像这样一种似乎意犹未尽的说法,大致应该没有错误吧。然而,就在这样说法里面,却应该引起人们一种质疑:“为何在上世纪文艺领域中,才出现了那么多关于‘纯艺术’的呐喊和斗争呢?”
事实上,完全恪守“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够名副其实地担当起“纯艺术”盛名的典范作品,应该存在于“音乐”之中。而人类,尤其每一个人,若不是社会性产物,若能够摒弃动物性类似饮食繁衍等诸多欲求上的制约。那么,其中原本创作“纯艺术”佳品的那个人,也应该荣享“纯艺术家”的桂冠。只可惜,亘古至今,包括在社会实践和产品数量上,都足以堪称“纯艺术”先驱的泱泱大国之“中国”,也和西洋艺术世界的实际情况一样,不单是“纯艺术”创作性技巧和理论,时常处于失传、断档的状态,而且能够真正恪守“纯艺术”品味的实践者,除了因贫困、落魄、虚荣、狂妄、自戕等可归于“自然”性早衰陨落外,再就是遭受斩首、割喉、剜眼、断臂、阉割等摧残,而更经常的则不过归属于一些宫廷、时政、权势阶级的帮闲、犬儒和附庸而已。就在这样一些时代的娇子中间,真正能够于作品及其个性人格上,均合乎“纯艺术”定义者,此刻甚至都不敢用“凤毛麟角”来比喻和形容了。所以,即便在探讨“纯艺术”性质的奢谈中,仅从西方关于莎士比亚、歌德、雨果、乔伊斯、海明威等人物的评述来看,也是作品与人品纠缠不清,此长彼短,众口难调;而在国内,对于文艺领域的文学作品,更尤其是其作品后的那个人物,凡评论不是三缄其口,也不过就是浮皮搔痒罢了。
总之,客观探讨“纯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虽说完全可以通过追溯中国“乐经”兴亡以及所谓“闻乐识其政”的国粹史实,来大谈特谈一番。然而,站在全球文化角度上,为了探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到了今天,何以在“地球村”里依然此起彼伏地高唱“纯艺术”的战歌,也就不得不跳出国内外“文学”“艺术”圈子的示范禁忌,而到二十世纪前后的西方哲学世界里,通过“存在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步履,理清思路,明确答案,求得信念。由此,哪怕你一生都不会成为“知行合一”的“纯艺术”性的社会实践者,起码也不会一下子直接落入盲信盲从的尴尬境地,更尤其不会堕入拾人牙慧和皈依了活学活用像“煞有其事地在一段描绘性文字后面,刻意再注明‘此处删节xx个字’”等流派,让俗如我者,于放胆意淫之后,禁不住至今铭记,且依然钦佩并暗叹:“如此行为艺术家们,确实拥有着纯艺术天赋版的悟性和聪慧哩!”
2014年8月12日草于济南。2016年7月重整。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29 16:18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9 16:24 编辑
第九章顺理成章和虚实之“美”
谈民族文化,必以文字记载为基础。
闲暇,信手翻阅汉文古籍,从文学、政论到轶事,不难从中发现古今惊人相似的人情和事理。面对历史故事,令我感慨颇多者,莫过悲叹妇孺生灵屡遭涂炭,最为胆寒圣贤达人频遭摧残。探究其中之所以然者,史家骚客,各执一端:或怨,君王不明;或恨,小人当道;或忧,时运不佳;或愤,孱弱不达。吾静观之,凡此种种的情理论说所发泄的怨与恨、忧与愤以及悔与悲,均可归根于一点:“其成在萧和、败在萧和者,唯人性也。”
蹉跎故事,小到个人一念之差,大到国家成毁一举。历史至于今,但凡前途命运之不同者,正在于“人性”之觉悟和觉悟之“人心”。曾经何时?一人之性情,数人之愿望,亿万人之妄动,终成千姿百态,辨别不容易,驾御更难。故所谓“明王、圣贤、达人、君子、才俊”,虽有一时之治,数年之昌盛,但终归失之偏颇私见,而难立久远!以至于盛衰轮回,反复之貌常在,童心妇愿、谦卑君子之想象,多不达久矣。
近阅,韩昌黎奇文种种,为其于华夏文化之发展、之颖新、之实务之能力,故而惊叹不已。自华文初创,列国成序,汉晋风韵,至于盛唐文化业举,足可谓:凡贵贱老弱之识文者,均可从中明辨“学文明智”之大义,且业已成为民族俗性之志趣。所以,华夏文化之传承,凡谈古论今、明性情、辨是非,均不可不读文,不可不读成文之大者。由此,时常窃思,古人出口成章,下笔如神,何以如此?纵观贤达种种,唯学是也。
然而,华人习性,教子务学,以达仕途为志向,兼修道德求虚荣。而西方之人,多慕一时之快,以善自然之性为伍,极尽技艺丰满和能力提高,必以身心肌肤滋润为得意,不求“梦笔生花”以自诩。中国人之累,累在图虚荣;西方人之累,累在达极致。虚荣之德,必在于乖巧善变,而炫耀心智;极致之道,必有近功及利,而相得益彰。
中国历史上,科技不发达,商业兴隆而不显尊贵,根源在于士大夫耻为之。而舞文弄墨者,即便懦弱迂腐之人,常以满口“仁义道德”求尊显,又以满口“道德仁义”显尊严,至于其心里所想和手脚作为是否符合“仁、义、道、德”之实质,反正“口是心非”从来没有真正归入罪大恶极而被禁锢。所以,亘古至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凡大小舞台之上,无时无刻不在周而复始地表演着真假虚实难辨、老少男女皆宜、结局皆大欢喜的历史义演。
看今天周围生活万象,领略其中千姿百态,尤其不需要再辨别什么“善、恶、美、丑”与“真、假、虚、实”了。因为,用当下“虚幻美学”理论学说,来分析远近一切时俗面貌,完全可以视为华夏民族赶超世界、奔赴未来的“新型觉悟”,甚至可视为跨过了“自由”束缚,业已到达“自在”之新境界了吧。
2003年7月6日草。2014年12月31日整。2016年7月修于济南。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9 19:02
要说文字,一方和家人有一个共识:纯粹自娱自乐——为自己找点喜欢做的事。按一方的时间来说,是没有什么时间真正捣鼓文字的,几年来一直拒绝自己写点文字以外的其它任何事。可一方是一个倔强的人,既然答应的事,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做,做得好与不好,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要不,一方还真不会去看那些专业类的书。见笑。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9 19:14
对于文字或者文学,一方觉得每个人的感受和看法当然不同,就如纯艺术于一方来说,太深了,没法去接触,不说探究了;真实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找些时间享受一些文字带来的愉悦,该是平常老百姓活着的终极目标吧,起码一方是。这是此时一方真实的想法。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7-29 21:18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6-7-30 04:35 编辑
纯艺术的见解,观点,赞同。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7-30 10:42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30 10:47 编辑
能够理解一方先生和您家人的生活乐趣。
济南旧城区原本不大,单在护城河周边小街深巷的犄角旮旯,过去我见识过一些被称作“玩家”“练家”的人,一种小玩意儿或某一特技,他们可以做到极致,令人见之叫绝。
学生时,教育而来的一种传统信念,就是“志当存高远”,随之老师还会进一步讲:古人云“取法乎上适得其中……”。其实,像常言所谓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之中“远”“志”样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参的透,真正在身心上达到一生一世“宁静当下、淡漠一生”……那么如此,确乎是一种看似如同一切平头百姓的生活模样,其实确拥有超凡脱俗的一份素养和情愫。
曹丕《典论论文》应为喜欢中国文化之国内外人士的必修课文,其言论、其思想、其分析、其胸襟、其文学见识及其可供文艺评论借鉴的东西,都堪称“文萃”,或言“典籍中的经典”。但若论曹丕其人,尤其结合在家庭生活中与兄弟手足感情上,特别一旦联想到流传甚广的“烧豆荚煮豆子”的诗词字义,大概若依从了流行样式的情绪好恶,甚至《典论论文》都不值得一睹为快了!
一人一生“立言、立行、立德”之说法,我最早见于冯友兰先生的文集中,后来于明、清、民国之文人书籍中,多有涉及。所以,虽没有严格考证,其观念最早见于何人何书,但像这样一种“人生观”,应属于华夏文明传统观念的一种。如何看其观念中的三个“立”?我自己认为:分而求其一,已属不易,而求三者和谐统一,近似“完美理想”;另外,在“立”的具体模样和层次程度上,可以姹紫嫣红,红花绿叶,各有短长吧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30 16:02
感谢克谐先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我和家人都属于那种喜欢读一些书的看着什么读什么的人(当然我更加随性),也是那种不太懂事在外人看来傻不拉几的主,还喜欢码一些文字,可能是性情问题吧,又不太喜欢去整那些格律之类的文字,用一句常说的话来说:“生活中有那么点儿小寂寞”。
似乎,许多真正看透的人已经不屑于去游山玩水,而我们,虽然不再年轻,还特别喜欢出去走走,还愿意不停地感叹,也许,这是一种层面的问题,好在,都不介意这种高低,就像金钱名利在我们眼里永远都没有别人那样重那样如饥似渴似的,我们觉得,能过日子便可。
能读到曹丕《典论论文》是一篇伟大的文章,我喜欢一种说法“君子审己以度人”,更喜欢“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还喜欢“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其实说白了,整篇文章都喜欢!当然,没有背下来。
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阶边小草,亦可倾心赞赏,生活,的确可以如此这般,乐不绝。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1 09:48
首先谢谢“四季歌文学社”管理人员的理解、认同和指导!
该系列文章,不但不系统,而且十分散漫。只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从只言片语中,有所批评性的收获吧!
最后,希望诸位网友、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1 09:49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 09:53 编辑
第十章也谈“艺术理想和未来社会”
昨晚中雨,雨中思维,尤显得格外飘逸。
近来网络跟贴中,于不经意之间,理弄清楚了过去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思路。目前网络论坛的形式和状态,如能因势利导、呵护发展,可能会达到理想的地步,即:使国内思想文化事业,出现高潮迭起、繁华似锦的局面。如果这种场面一旦形成,需要防范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呢?是否还会再现“反右”“文革”或“八九事件”一样的结果,即:以极端开始并以极端结束呢?
歌德曾经强调过,让艺术远离政治。的确,政治管理不仅仅是生活策略,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而“政治”富有思想和行动的特性,于轻重缓急上,虽不如军事战争中那样急迫、时不我待、经常不得不做出尽快的抉择,但也同样需要有日新月异变化、精心周密规划及其因势利导的设计与实现。然而,艺术事业则有所不同,其艺术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在创作目的及其理想境地勾画上,完全可以不依创作者所处时代的残酷严峻与否而特立独行。即便优秀的文艺作品,除了在表现形式和选用材料上面必然受到民族语言及其生存环境限制之外,在其所倾诉内容方面,还有着一种区别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个性特色,这就是“思维奔逸、博物旁及、云山雾罩、不着边际”,即所谓“可以浪漫的完全不顾及地球引力”。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热衷于“褒贬现实、针刺时弊、歌功颂德、撩拨情欲”样式的艺术作品,其实仅是文艺内容之一种或一个大的方面,或可划拨为“现实主义艺术”,而且这一类艺术作品,事实上不仅是个性生活也是群体社会的一种情绪发散和心理慰籍,由此也使此类作者及作品更经常的落入“饭碗”文化的俗套,使其局限于一类比较简单情绪化文艺表现的形式和内容。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这一理性特质可以表现出来,并能够达到到充分而极致的地步,那唯有在人文艺术的诸多表现形式之中。现实生存中的人/人们,尽管全部变回到纯动物的状态也不是那么容易,但相对来说却要简单得多。然而,全部人类又是否能够都改造成为“纯理性的人”呢?像这样的疑虑、困惑和想象能够成为一个问题吗?难道让全人类都成为“纯理性的人”不正是某些理论、学说及其观念的终极理想吗?而像这样一种社会理想难道就是人类未来吗?如果回答“是”,那么,最终导致这一后果的必将会是科技力量唆使,而绝非是政治强权机制;如果回答“不是”,或说是“不要”,那么,政治、科学和艺术必须要携起手来,相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使人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伴随理性智慧的指挥棒,在理想篇章和艺术乐谱的引领下,让每一个仅有有限时空的乐手们,去演奏出真正美好而幸福的旋律吧。
2003年9月4日草。2014年10月3日整。2016年8月修于济南。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8-1 09:57
政治、科学和艺术必须要携起手来,相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使人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伴随理性智慧的指挥棒,在理想篇章和艺术乐谱的引领下,让每一个仅有有限时空的乐手们,去演奏出真正美好而幸福的旋律吧。——这种旋律的美感是最真实也是最让人享受的。但愿。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8-1 14:41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6-8-1 14:48 编辑
赞同文章观点。这文章有深度,有分析,有独到见解,有说服力。难得的好的理论探讨文章。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2 10:11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2 16:13 编辑
第十一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一
自十多年前(2002年)参与网络论坛活动以来,有两种思维趋向和言谈行举,是我自己一般都不会去避讳,甚至表现出来像特较真而特故作一样姿态。论其姿态,尽管不是那种恬不知耻的叫嚣,但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模样。论其模样,就是适逢一定场合,便会别有用心似地站出来喊上几声。究竟哪两种趋向?又喊些什么呢?一是主动找寻声明探讨“哲学”的网站;二是一旦在某些文学性论坛站住脚,即刻宣扬“文学/文艺评论”或“文学/文艺批评或批判”价值和意义。
对于上面第一种趋向性,在我一开始热衷搀和的《思问》《启蒙论坛》或《另一种存在》《天涯博客》等网络天地里,凡公开的文章内容,基本说明了其“趋向”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因此,关于这一话题,恰好也不是本文侧重点,话到此为止。
关于第二种“趋向”问题。按常理说,一个人在文学性论坛上,真的自以为有能耐,就一直发表个人作品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蓄意鼓动“文学/文艺评论”“ 文学/文艺批评或批判”之类事情呢?对于如此质疑,在以往文章中,我虽有说明,但叙述的都不十分直接,尤其在思路上“不连贯”,也更谈不上“系统”了。所以,针对我个人涉及文学评论性质的文章,从过去反馈信息中,若不都是被嗤之以鼻,起码一般人经常会感觉莫名其妙!因此,在这里尝试把第二个“趋向”的因由来源,尽可能讲清楚一些。
首先想说明一下:究竟什么是文学评论与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呢?
就在提笔书写本文之前,于楼外散步中,一直沉思默想如何去解释这一问题。回来后,又在网络搜索中,用心读了几篇类似议题下的文章后,依然觉得眼下所读文章内容,都不是我自己理解和认为的“文学评论或文学批评/批判”样子。所以,原本想再找一些钦定的或国标样式或权威性的定义,若能把他们罗列起来,起码可以获得一些基本概念上的统一,随之再书写言谈……类似作为,或许可以赢得更多些的理解,亦可能有利于进一步的讨论或争执。顺着这一思路,我又返回到网络“搜索”,并到相应网页或论坛上一瞥。但是,仅读过几篇论述性文章,用时不足六十分钟,便感到这种书写打算,也不过就是兜圈子,单从“再综述”之目的和效果上,显得都有些多余了。于是,联想到以往曾经接触过的《别林斯基选集》、老舍《文学概论》、茅盾《夜读偶拾》以及忘了书名还模糊记得的一些英、法、德、俄文艺批评家等等,若从这些名人名家名作谈起……然而,仅想到这里,禁不住汗颜,也不得不感慨:“这也太难了一些吧!起码眼下,为我能力所不及。”
经过上面一段摸索和盘算后,眼瞧着网站上各样直言明说,自我总觉得多年来对于“文学评论”话题应该有一些个人体会和个性认识。于是,便决定放开手脚,干脆直抒胸臆,写到哪儿算哪儿。像这样子,起码在自我感觉上更加真实和自然一些。
思路虽如上所述,但相关“文学评论”的一些名词或词汇,还是应该落实明确才好,否则“游击”习气过浓,现今即便跻身网络“江湖”中,都不再是起初那么轻而易举,更别说荣登“大雅之堂”了。
本文之所以用“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而没有定格在“文学评论与文学批评/批判”,其本意并非借此显示个体能耐或暗示自我学识上全面,好像自我已经“能”的完全不屑于文学天地的狭隘,而意欲囊括一切文化艺术种类,且都能游刃有余、畅行无阻,并一概敢于指手画脚,进而还会鼓捣出来一种类似“点睛成龙或成凤”的效果。其实,这里的“文学/文艺评论”或“文艺批评/批判”,都还是基于“文学批评/批判、文学评论、文学鉴赏”的路数,至于为何刻意要用“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以及有时还用“文学/文艺评论”,其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也是根本原因,即这里之所以区别“批评/批判”与“评论”之词汇,其主旨都不是为了批倒批臭XX作品或其作品后面的某人以及某某人,更没有蓄意借助舞文弄墨而暗藏着“抱大腿、捧臭脚”或“表决心、站队伍”之目的和用心。如此咬文嚼字一样的“区别”,只是想表明,凡属文者,也就是写评论或批评/批判性质文章的作者,其可以“是/有”也可以“不是/没有”挂有任何“家”或“大家”的名头,但其所表达的必须是“自我”对一部作品的褒贬及其之所以褒贬的依据来由。恰在此处,还想明确一下,如果单是对某一部作品,只是断言其“好”或“不好”,无论这样一种判断是来自天性聪慧、直觉敏感抑或是家传师承,甚或还可以是赎买面授,但却都没必要去挑明、解释或托底这样一份自我之所以敢于“鉴赏、评论、批评、批判”的基质。不过在此,有一点则有十分“必”要去描绘一下自我感觉上“好”或“不好”之所在吧。那么,像这样一篇旨在“褒贬”一篇文章存在“是非、好坏”的东西,在我看来,即可属于“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了。但是,像这样一篇,若仅仅有几个字词语句而且是十分简洁明了的评判性文字,在我看来,绝对不能算作“文学/文艺的批评/批判”。于是,进一步要问“文学/文艺的批评/批判”又是什么呢?
其实,也仅是在我个人认识中,一个堪称“文艺批评家”者,无论此样冠名是官方、业界还是团体、民间所授予的头衔,究其本人而言,都应该心知肚明所谓“评论与批评/批判”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进而才会自然而然的十分虔诚并格外敬畏“文艺批评家”的神圣和高贵。因为,近几百年来,凡熟悉和困惑华夏文化里面究竟“中/东方”和“洋/西方”孰为“体”孰为“用”的人,只要认真读过几本西洋人书写的论著,哪怕这些西方著述全是翻译过来的作品,其就应该不难理解那些西方的圣贤达人,也就是他们各行各业的理论大家们,但凡著作标题中有“批评、批判”字样的书本及其言论者,在其“批评、批判”性质的作品里面,一定都不可能少了对其有所要“批评、批判”的行当、业界、或学术门类的溯本清源,也一定少不了对其艺术品之“社会存在”价值及其意义上的直言明说,甚至更经常地还会针对该艺术作品及其作者有可能引起社会效应及其人文后果上的预判。也就是说“文学批评/批判”或“文艺批评/批判”必定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研究和综合判断之后,而获得的有理、有据、有责任承担的一种个性化论述、言词或学说。如果一个顶着“某某批评家”桂冠已有五年十年甚至更多年的人物,但在其整个或部分社会生涯中,退一步讲,哪怕就是在其个人生活周围,如果一直就没有见到或听说过有谁或谁谁因为其“批评”的事物,不但改善了周边环境,并且提升了文明程度,进而才使其赢得了社会荣誉。那么,这样的“家”不配冠上“批评”二字。也就是说,即便只是“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吧,只要其符合了“学院派”或“江湖界定”(如我者)的条条框框,只要肯于下一点功夫,不能说人人皆可吧,起码可以说“世人皆可为之”。但是,堪称“文艺批评家”者,在其“文艺批评/批判”作为中,如果没有过一点半点“成就”上的环境效应,如果没有过“火眼金睛”般的功绩,如果没有过算命先生似的准确性预判……那么,如此样子的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家”或者“批评/批判大家”,却依然还在四处招摇并不断宣贯着其“批评/批判”性质的话语、讲座或评审,而其若不能改弦更张的话,倒不如“强素质、缓称王”一段时间,也算是具有一种格外的聪慧和明智吧。
其二,如果上面一段拉拉杂杂的关于本文标题之所以刻意选用“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而没有局限在“文学评论与文学批评/批判”的理由,只不过是在说明“评论”与“批评/批判”之间的差异而已。那么,这一段落则主要想强调一下,为何在标题中凸出“文艺”而非局限在“文学”的理由。或许在此只须解说一下我们时下讨论的语境状况,而此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说到我们眼下探讨“文学批评”的网络环境,一方面,凡我们这里的帖文,单言所针对的读者对象和探讨氛围,虽然也难免会勾连上社会主流媒体上的人、事物和环境,但我的文章一直只是落脚在网络论坛上面。因此,对于已经大众化了十余年的网络媒体,尽管在人群数量和某些声势上,仿佛已经演变成了“主流媒体”一样,但从“媒体”的功能、责任和利益上评判,网络媒体目前的实质被称为“形式媒体”“影子媒体”或“虚拟媒体”,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因为,只要在网络论坛上游荡过一二年的人,很快就能体会到,在所谓“大众化”尤其“个性化”的网络作为中,于当下实际上存在着太多的有限和无限;另一方面,再回到“文学评论”话题中,单言目前网络上,即便在一些标明“文学艺术”的论坛里面,也不全是“纯文学”的物象。因为其里面,不仅有诗歌、散文、小说或戏剧等文本字样,而且还会随处见到相关文学艺术的其他姊妹性艺术类型,像绘画、书法、雕塑、玉器、古玩等等。其实,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这个样子不对或是不好,但总感觉这一切有点类似杂货市场一样,鱼龙混杂,不是特别合适。但是,若要涉及“文学艺术”方面的“鉴赏、评论、批评、批判”一类话题,则无论从我个人极其狭隘认识上,还是立足客观事实方面,都需要不局限于“文学”艺术的体会和经验,并应该使用或利用文学周边的姊妹艺术(尤其绘画、音乐等)作为辅料和比照。唯如此,才可以更好地给予文学作品,加以形象化的诠释、衬托和说明。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若用“文艺评论、批评/批判”而非“文学评论、批评/批判”,必将会更加形象而生动一些,亦会更有一些说服力吧。
概括上述,针对文学作品的评头论足,即在所谓“文学评论”中,不单是应该提倡和宣扬任何人均可以给予泛泛而说的“文学评论”,更应该积极推行和大力倡导符合艺术性规矩方圆的“文艺批评/批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尤其面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无数冠名“文学批评家”头衔的人们,特别当面对一些不过只是无关痛痒的针对某一件或一切艺术作品而给予或好或不好的评说,却始终从中难以发现、挖掘或引导出来能够使社会文明切实提高的时代风潮、文学佳作和艺术经典之时刻,那么,对待像这样一些艺术批评家抑或大家者,你、我、他加她不妨主动站出来,积极建议他们改弦更张去干点其他利人利己的事业吧。如此意见和建议,起码防范他们不至于一而再三地误导一拨又一拨天真无邪的年轻生命损耗陨落在披着艺术色 的浮光掠影之中。
总之,本文此一节仅就文学/文艺评论及其批评/批判的一般定义和存在意义上,漫谈个人的一点学习体会和偏狭认识。其中颇多随意,故而敬请海涵!
2014年10月13日夜针对“天涯微论”《水晶城堡》中关于“文艺批评”话题而草拟。2015年元旦整。2016年8月1日修。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2 16:14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2 16:30 编辑
第十二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二
在以往我个人文章中,凡涉及国外理论性的著述、学说或言论,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大家名姓,只是有数的几个人物罢了,例如:哲学家康德、美学的黑格尔、心理学弗洛伊德等,而涉及文学类者,除了耳熟能详的十多部世界性名著作者外,令人感到比较陌生的大概应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了。
别林斯基何许人也?关于其人物的“德、能、勤、绩”,尤其在世界或俄国与中国文明史中,这一英年早逝的人物究竟处于何等地位及其影响又如何呢?像类似问题的解答,其远不是我个人真正关注的内容。好在现在有网络媒体的便利,尽管网络上的现有资料还远远不如一些专业性论著讲解的清楚明白,而且读纸质文书可能会给读者存留更多一些自我个性思考和消化吸收的空间,但作为一般性知识了解,目前网络平台确实是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最佳捷径和方便之门。那下面我还能说点什么呢?我只想说一说别林斯基与我个人的缘分及其对我在文艺批评和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吧。
具体时间就在今年春天,也是通过网络搜索,我才知道了一条关于别林斯基的这样信息,说是在中国,只有在五十年代曾经翻译并出版了别林斯基的两卷文集,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完成了他全部作品的五集或是七集文本翻译工作。之所以提起这件事,因为大学毕业后,好像周期性一样,我自己总会出现类似别林斯基“文学幻想”式的癔症。而其毛病发作时,一个人便会憋在家里,仿佛有一种必须要写出大部头世界级名著的劲头。但是,也就在这种时分,我那爱钻牛角尖的脑袋瓜子,即刻就会冒出来一连串如下问题:目前文学事业发展到何种地步了?什么样子作品才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性质的创新性佳作呢?国内外当下堪称文学典籍的书名和作者会是谁?何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永垂不朽呢?……于是,我会热心关注或赶紧购买并认真翻阅国内市面上的流行文学和主流文艺,仿佛当今世界上在最进步、最文明、最科学化的新中国里面,也一定充实着最具有精神文明建设性的艺术佳作。然而,每每看到获奖的时尚的热读的一过性的热销书籍,除了一些作者的名声远远大于作品本身反响者之外,竟然是一些散发着口臭且特爱摆出一副痞子样架势,或拿淫秽、猎奇、癖好当时髦,或干脆自由裸奔甚至都不是人样子的妖魔鬼怪演义之类的玩意儿。于是乎,我禁不住开始自疑:这就是文学艺术吗?文学艺术已经发达到如此程度了吗?是自然进步到这一程度呢?还是有什么文艺理论促成了如此模样之现实呢?……于是,我在如此疑惑和心态之下,又开始怀恋自己走向阅读与欣赏国内外文学名著的生活道路,又开始怀念《别林斯基选集》了。但是,自教育改革之后,我父母居所内的中学图书馆里,却再也没能借到此类书籍,而我曾经转悠过“新华书店”或大学附近的书社,却也没能再见到其人其书。由此,却愈发增加了我之身心由其书到其人的牵挂和怀念。
那么,《别林斯基选集》而且仅是我中学时读过的前两卷,其中究竟写一些什么东西竟然让我数十年耿耿于怀并念念不忘了呢?若说实话,即便在今天,关于这两本合起来也不过十厘米厚的《别林斯基选集》,我能够存留的印象和可以说出来的具体内容,除了书本的大致厚度和书本轻重,再剩下来的也只有一个章节的名字和一个关于文学是什么的概念定义。
其章节名字就是:《文学幻想》。
其概念定义则是: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
毋庸讳言,亦毋庸置疑的是,在文学爱好方面,我一直把《别林斯基选集》(一二卷),视为我个人堪称“天赐良缘”一样的启蒙老师。
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只是学校普通工人的父亲,在我的央求下,经常到图书室拿回来一些不外借的内部书刊。现在想起来,那些书籍应该是图书室老师推荐的,但现在问父亲这事,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当年阅读别林斯基“文学幻想”的季节,正值快要过年的隆冬。当我自己读到兴奋时,曾经深夜跑到我家房后三百五十米一圈的操场上狂奔!也曾将这本书推荐给我一位最要好的朋友一起阅读。而且就在那个春节的大年初一,我们两个人,分别推着自行车,就从大明湖东门一直步行到西门,再由西门步行回东门,而一路上畅谈的都是关于读此书的身心感受。其实,正是翻阅过这两本选集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去找寻和攻读那些欧洲文学名著,又从其作品再到凡能找寻到的作者生平传记,进而才沉溺于探求与这些作品及其中人物相关的一些美学、哲学、宗教或心理学等理论性著述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恰是别林斯基对文学艺术佳品极具激情的赞誉和颂扬,让我认识到文学评论、文艺批评的社会地位及其价值和意义,并由此开始关注国内文学评论的历史业绩,进而又从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文心雕龙》中品味到华夏文学的美在,也由此看到了中国文艺批评方面的残缺、苍白和卑下不兴之根由。
关于“中国文艺批评的残缺、苍白和卑下不兴”是否符合事实。对此,如若出现争议,尤其在对比东西方文学发展历史以后,有谁还能够拿出亘古至于今的客观事实出来,并证明给世人看。那么,无论如此业举所得出的结论究竟为“是”或“不是”,仅就这样一个话题或课题性的学习或研究,亦无论这样一种探究者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其都将会为意欲掌握文化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判断社会文明程度者,提供一条卓有成效的知识途径。事实上,单就我个人极不规范的类似思路的学习过程而言,针对国内文化历史进程的认识,从尚且存留秦汉遗风的魏晋南北朝之儒、道、释精典成形开始,一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个人命运及其文学杰作,再到晚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明碰撞火花之间,都可以见到圣贤大家们,通过研究以往及其当代文学作品后,所阐发的对于中国急需要更多一些像《典论论文》《文心雕龙》《文章志论》*之类文学佳品的喟叹哀号之声音。而在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间,每每聆听或观看一些冠名“文艺/文学批评家”的形象、演说和书籍之际,我个人总感觉在华夏民族个性品格及其文化特色里面,反而却是把刻意去回避“评论、批评、批判”等言辞、行为和文字,业已当成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以及我们民族一种倍感自豪并且无比骄傲的道德品行了。
近两天,因为书写本文话题的需要,一直用心在过去读书摘抄之中,查找曾经记录下来的一些相关“文艺批评”的经典语句。刚好在一个已泛黄的小本本上,又见到了当年读《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时,抄录下来的五段话,而其中还有波利亚科夫著述《别林斯基传》上面的一句。于是,现转录下面,从一个侧面可以欣赏到别林斯基先生对于才能、作家、文学和批评的“点滴”观念性认识。
“爱祖国……就是热切地希望看到人类理想在祖国实现,并尽自己的力量促其实现。”(摘自波利亚科夫《别林斯基传》)
“我们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才能,可是太少负有天职的艺术家。就是说,把写作和生活、生活和写作视为同一件事,离开艺术就无法生存;不需要恩宠,不需要栽培,或者宁可说有了栽培,反而会灭亡;不管是金钱、优遇或者不公平都打不到他,直到最后一息都忠于神圣天职的人……”摘自《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p121。
“凡是批评别人的人,自己会受到更严格的批评。加之,作家的自尊心比一切其他各种自尊心更加敏感,更为仇念深重……”摘自书本同上p124。
“批评的目的是崇高的,那就是用思辨检定事实;反之,论辩的目的是低级的,那就是为常识辩护。批评依赖思辨,论辩依赖常识……”摘自书本同上p325。
“在好书和坏书被同样贪婪地阅读……我们看到的只是对读书的爱好,却不是对文学的要求。只有等到我们的读书界变得人数众多起来、求全责备和严厉苛刻起来,文学才会出现……”摘自书本同上p326。
“我们的批评,应该对于社会起到家庭教师的作用,用简单的语言讲述高深的道理……”摘自书本同上p326。
仅有上述摘抄的支言片语之中,人们不难看出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一个被百度百科定义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者,其眼光的锐利和思想的光明;亦可以借此看出,进而亦不难判断我们当代的先锋、时代、流行文学家们,有的一再标榜“只看死去人的作品”,有的一直沾沾自喜于“充当文化人中的最有钱的人”或“有钱人中最有文化的人”,有的一味谩骂别人都禁锢在某某主义中而其自己更乐于证明XX是王八蛋者……诸如此类的作家群落,又能够给予华夏民众带来何样的“文学”呢。
*附注:《文章志论》据说挚氏著述,其内容主要是“抑扬文字”,但我自己一直未能读阅查实此书。
2014年10月14-15日草。2016年8月2日修整于济南。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8-2 20:06
“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这个题目,不对,这个问题,并非“世人皆可为之”,像一方拼了全力也是不能,这个可不是简单地码一些文字就可以的,所以,只能读读先生的文章,期望能感受感受,哪怕是丁点儿。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3 17:13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4 09:11 编辑
第十三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三
什么是文艺批评?
本章节只说“文艺批评”,并且是在哲学层面并于纯艺术角度上,针对“文艺批评”,或更准确地说应是对于“文艺批判”这一概念,给予定义性展开或诠释。由于此类话题展开,必将涉及到一些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类似哲学话题所关注的诸多对象。所以,在下面尽管仅是漫言、扯淡似的字词话语中间,也必将触及到一些于当下比较敏感并经常被屏蔽掉的字词话语。之所以如此,又因为像此类已经屡见不鲜的不允许出现的个别牵扯上“社会理论、体制模式和管理政策”上的事件故事,却实在又是书写文章和阐发观点之际,最能够说明某类问题的鲜活例证。因此,又不得不再次提前说明一下,当网管们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出现了禁忌词汇或敏感话语时,不妨耐下性子认真读一下前言或后语……当然,取舍判断的权利在诸位网管手里,在此我可以郑重声明,凡本人文章中绝没有故意用什么“曲笔”一样伎俩,如同指桑骂槐、泄私愤似的蓄意攻击或咒骂谁或谁谁。
前面两个章节中一直在讲“文学评论”和“文艺批评/批判”。那么,在本文之中,我为何恋恋不舍似的非要牵扯进来一个“批判”字眼呢?为能说明如此故作的原委,先转贴一段百度百科上相关“批判”思维的解释,或许对于热衷“文艺批评”话题的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之所以把“批评”与“批判”刻意区别对待,如此绝非仅是一种像“咬文嚼字”“哗众取宠”一般的矫揉造作,而是因为只有厘清了“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的脉络,才能够使文艺事业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生存价值和社会意义。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搜索于百度百科“批判性思维”,下面一段措辞参照该词条。】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结合人们日常思维和心理倾向,而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在起源上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另外,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术能力和思想态度,其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以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了现代人文精神。
综合来看,“批判”为什么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一部艺术作品为什么动态化评价才能叫做“批判”?
上述两个质疑,虽是我个人“想当然”提出来的,但这份认识得出,却是围绕“文学批评”话题,历经多年读书思学而逐步形成的。然而,即便是自问自答,若解答这两个问题,则必然牵扯到看事物及其存在问题时,一般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话题。
在我成长和受教育阶段,宣传并要求树立起来的只有“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其哲学观念中,着重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尽管也一再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但在人们的自觉意识中,一般只会在意第一句话着重强调的是什么,对于“同时”或“其次”的东西,起码在“重要性”方面,一般不会再去“等量齐观”;更何况在唯物主义者那里,对待与之相对应的“唯心主义”者,不管针对的是其理论内容还是引述者本身,反而都会是一视同仁并旗帜鲜明地高呼:“凡唯心主义的玩意儿,一贯都即反动又错误而且荒谬透顶。所以,必须将其批倒批臭,即便完全打倒之后,还要再踏上一万只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唯如此,才足以彰显“唯物”理论的真理性、正确性和革命性之气势。然而,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对待理论学说的姿态,使得一切无论在通俗抑或学术意义上的“批判”精神和行为,却演变成了独树一帜和一边倒样式的展示“权势”力量的无理性表现罢了,甚至在学术领域内,关于“马、恩、列、斯、毛”从人物形象到理论学说都必须毕恭毕敬的祭祀在神坛之上,任何质疑或探讨性言论文书,即便不被革职、定罪或杀头,也必定被视为亵渎神灵样的罪过。然而,且不言使用千余年历史眼光来看待和分析近百余年来的文化现状,仅假使人们一旦跳出了上述一种“禁锢”模式的国家社会性文化氛围之后,那么,即便使用一般常识性眼光再回头审视上述逐个神圣化人物及其理论或学说,则亦不难判断其中的“毕恭毕敬”不过就是一种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性鄙陋或社会恶习而已。话到这里,亦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地讲,当下中国世俗社会“打老虎”的热风,往客观而长远里看,亦应该在理论界和哲学层面上开始。
步入新中国以来,尤其在“文革”期间和之后,无论处于何等“阶级、阶层、地位、权力、名望”者,在言谈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际,好像一下子都格外严肃认真起来,如果说其中有百分之百属于武断和错判的话,起码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国民,尤其是“文化人”,都要一再声明自我坚信“唯物主义者立场”。否则的话,其“能否活得下去?”即刻会成为一个现实问题。那么,在“文革”之前,尤其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中期,在国内相关“唯物”与“唯心”划分上的看法,除了主流媒体或说绝大多人们的哲学观点和态度原本无须多谈且不言而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不同观点和声音呢?对此,据我个人了解情况,不妨简单说一下当时一位身在国内且是当代全球“哲学界”隶属“学院派”哲学专业的一位研究性学者,即冯友兰先生,恰在其人其书中存在一种近乎“另类”的说法、观点和思想。大概在解放前后,冯友兰先生在其哲学著述中,虽不是一贯坚持,但曾经用过“硬心”和“软心”的字词语句,来对待“唯物”和“唯心”看待世界的理论、心理和态度。冯友兰先生为何要用这样一种别具一格且颇具“哲”性味道的判断话语,来回应当时或是正在“打老虎”或许已经“打老虎”之后理论界一种凌霄伟岸般的唯物史观呢?对此,我一介草民即便于今天依然稀里糊涂且不得要领,故若再深究,更感无能为力了。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社会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其诸多变化之中,是否有过“思想”“理论”或说“哲学”性质上的改革开放呢?对此,位卑言轻者多言招嫌,甚至言多言少均无多大价值。所以,仅想说一句或许有点人云亦云的俏皮话:“其实,打开窗子飞进来的不只有苍蝇,亦还有许多主义。”毋庸置疑的是,在像这样之类闲言话语里面,相关那个“主义”的情况,若实话实说,其中涉及古今中外至于今,凡经翻译过来的且又必须再解释才能通俗化的“XX主义”,近三十余年来,足以堪称“空前绝后、五花八门、蔚为大观”矣。接下来,还想单言一点我个人极其肤浅的和尽可能“一言以蔽之”的对于这一时期几个较时髦“主义”的点滴看法吧。
毋庸讳言,自“一战”前后逐步成形到“二战”基本站稳脚跟,而之后逐渐分支旁流的“存在主义”思想学说,甚至至今依然是地球上“伴随个性觉醒、科技兴盛、物质丰裕发达而精神涣散和意志自由”的人类哲学灵魂。但是,恰是在辩证物主义那里,一旦提到“存在主义”,而且无论对其待解构或已解构的部分,都会因其源头之故,即刻被完全划入了“唯心主义”的阵营。不过当下,偏重“物化”“科学”主导的现代主义,以及把“伦理、美学、宗教”视为辅助或并列为科学的后现代主义,究其内容和进步形态而言,说他们在观点和态度上“忽左忽右”亦可,说其是“左右调和”“墙头草随风倒”,同样没有多大错误……不过,如果能够理性地分析当下各种哲学“主义”之所以飘忽不定、左右摆动,在貌似即没有原则也有定力之表象下,却是在提醒人们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世界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上,原本不都是一直齐头并进,反而是抱残守缺一样在“一张一弛”协调互补之中,交相呼应而逐渐进步和提高着。究竟什么才是“物质”?而“意识”是否有物质的特性?关于这样一些问题,其实并不都是1加1等于2一样的简洁明快和容易理解。不过,时至于今,有一点确实值得人们提高认识,即在西方哲学理论里面,当他们大讲特讲的“直觉、感觉、认识、思辨、心理”等可笼统归入“意识”之类的东西,在汉文国学的“儒、释、道”文化中,其能够对应起来的本质性东西,应该是“悟性”。
在谈论“文学批评/批判”之间,在上面为何又加入了如此篇幅而又格外罗嗦的话语呢?因为一切艺术创作在其本质上都离不开大脑思维(思想)活动,若不能够明确“思维/思想”中的意识、直觉、悟性等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不可能找准“文艺批评/批判”的尊贵和高尚。又因为“文艺批评/批判”,正是从研究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之上,再去客观判断某一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而论证一件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去衡量。那么,要衡量什么呢?不但要衡量其作品本身,还要衡量创作者本人及其所给予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效,或言“有效性”。
单就文艺作品本身而言,不同的艺术门类均有其自身不一样的“成长”历程,在不同创作人群中也会有个性或共性上不一样的认知能力和程度水平。在这一点上,往往一些文学作品本身不容易说得十分清楚,反而在绘画艺术、书法或武术上,像俚语所言“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行家出出手便知有没有”一样,仿佛客观存在着某种经验性的直觉体察,可以用来判断某一个人“是否入行、入道”或“功底如何”等状况。然而,在“文艺批评/批判”之中,类似“究竟专业与否?”上判断,尽管应是作者基础素质的最一般要求,但像这样的基本条件,有时在现代艺术作品当中,尤其在一些已经定位为“艺术大师”作品里面,甚至无处寻觅了。对此,就像眼下不乏唏嘘哀叹的一副报价千万美元而仅仅就是一张草纸的“名画”,再如以往某些文艺大师惜墨如金的亦不过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大作”等等一样,都不能简单地视为“糟蹋艺术”“无理取闹”或“无厘头”行为等。因为,像这样一类作品,若用“文艺批评/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那其人其作恰恰正是针对现实社会中某些腐化、堕落、迟滞、保守之类丑陋低俗化的社会行为或人文观念,而给予的辛辣讽刺、极端蔑视和另类抗争。同样,如果有些人也拿同样一张白纸高价兜售,即便其临摹或抄袭的与艺术大师原创作品一模一样,即使其人其作完全具备了先前“艺术杰作”的全部色 、形态或文句,若往好听里讲,亦不过是一件“赝品”罢了。
在八十年代中期,具体点讲可能是1985年秋冬,就在济南市内山东大学新校现在的南大门附近。当时该高校的南大门远没有今天这样宽大敞亮,还只是一片不大的小树林。也就在这个地方,不知道山东大学什么学院或哪个院系鼓捣了一个“现代艺术”展览。虽说是一个“展览”,但在现场,除了几幅类似毕加索一样分辨不出脸蛋、屁股的“绘画”之外,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看到一个二三十厘米高的木桩子,其正上面剁着一把斧头,并在木桩和斧刃上淋上了一些鸡血。为什么知道是鸡血呢?因为印象中,在那木桩不远处还有一只没了头的死公鸡。另外,正好在那个时间段里,好像就在《参考消息》上面,我见过一则报道,介绍的是日本一位画家,说是该画家在马路上或是在展馆里,直接把画布铺在地上,也不清楚其染料具体怎样处理,反正画家就是牵着一匹马,利用马蹄子踩踏出的图案,于现场或事后当成一幅幅现代艺术创作品而兜售了。
就在适逢上述两个真实故事前后,我个人因为读过《欧洲绘画史》,也看过黑格尔、李泽厚论美学的少许著述,所以正在内心质疑:像毕加索这样画家及其作品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究竟在哪里?其实,学生时期,对于艺术领域的诸多怪现象和另类情态,我自己曾经有过许多类似“自问自答”样子的读书探讨,甚至直到今天连我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宗教类书籍,还是自身学医的缘故,让我确信并最终认定了:艺术的生命力或说其价值就在于创新,而艺术家及其作品之所以存在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这种创新的劳作之中。那么,即便有了这样一种艺术价值观,其与“文艺批评/批判”又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也只有明确了这样一种艺术价值观以后,才有可能在判断一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时刻,无论从其内容还是在其形式上,亦无论其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还是写真、武侠、玄虚、惊悚或穿越等等格调模样,当分析并判断其中“优劣、得失、对错”以及生命力是否长久之际,究其根本必应在于其作品借助艺术手段所给人们带来的究竟是何样的影响、效率和结果,究其关键必应在于其为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作出了多大贡献,并且于现在和将来究竟带来的是一些什么模样和哪一些方面的实际贡献。
2014年10月17日草。2015年1月4日星期日整。2016年8月3日修于济南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8-4 09:05
言多者的确有些招嫌,尤其是不得要领时。一方读先生文章有许多收获,但无法言得明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还是明白这样的道理: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4 09:11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4 09:25 编辑
第十四章 我为何想到“写小说”
大约十三、四岁时候,在邻居老师家里见到一本《悲惨世界》。因为该书前面的插图特别好看,邻居阿姨见我爱不释手,便对我说:“拿回家看吧!”
除了在小学“批林、批孔、批宋江”时候,曾经偷偷地从我爸妈枕头底下拿出《水浒传》大致翻看过之外,上面所说的雨果《悲惨世界》应该是我亲手借来的第一个大部头的小说。
青少年时期读书,尤其真正能够读进去的第一遍,在记忆上会特别深刻。小学时我曾见过的《水浒传》,应该有上下两册,因其是繁体字,当时大部分都没能不懂。那会儿,与其说是读书,不如直说是看图识古汉字。虽然,再也没有见到过那种明清时期绣像版本的《水浒传》,但当时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却给我以后能够深入读习此类作品,实实在在的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深刻启发。
之所以在此说上面一段读《水浒传》的经历,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深埋我心底的自己闹得笑话。上小学读的那种绣像本《水浒传》,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有一个满脸长胡子的黑大汉背着母亲走山路,他放下母亲去找吃的,等回来时母亲却被老虎吃了,他一气之下追到山洞里,把一窝老虎都杀了。上小学那会儿,连环画书(我们这里叫“小儿书”)已有很多,但当时我们家里根本没有闲钱用于这种消费。所以,我都是直接到一个跟着我玩的低两级小朋友家里去看。这个小朋友的父亲是上海人,并在大学里工作,而他母亲和我父亲是同事。作为邻居,但不在一排平房的他家里有着特别多的小儿书,多到像那会儿随处可见的“柳条包”大小一木箱子,而且还要多些。也就是在他家里,那个年代凡“小儿书”上的古今中外文史知识,我基本一览无遗。正因为如此,可能在他家里看过连环画《三国演义》后,我总以为原先《水浒传》上见过的那个母亲被老虎吃了的黑大汉,应该就是张飞。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脑子里总也转不过这个弯子,甚至高中读小说《三国演义》时还专门用心在里面找寻过是否有张飞和他母亲的故事。
回头再说我从邻居借来的《悲惨世界》吧。虽然只是由于插图借来的一本书,但在这一次阅读中,我却进入了文字描绘的外部世界里,并把其中人物名字都记得特别牢靠,如:冉阿让、柯赛特、芳汀、沙威。再者,就是其中那长篇幅极其细致的战争场景描写,后来才更加清楚了,那就是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大概就在读罢第一次亲自借来一部厚厚的小说时,才弄明白原来自己直接读的是该书第二部。于是,就又去邻居家里借来了前一部,从中才晓得了冉阿让如何进出监狱等其他情节故事。当时自认为这部书就算完了,大约在二十岁前后,在电影院看进口影片《悲惨世界》时,才知道后面还有好长一段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电视机才逐步进入平常百姓家,类似《卡斯特桥市长》《雾都孤儿》《安娜卡列琳娜》等等在我刚上高中读的《别林斯基选集》中似乎提及的一些西方文学名著,经过影视屏幕直观形象化演绎后,也更加深了我对它们的理解、认识、痴迷与热爱。于是,又开始搜罗西方小说名著,随后是读西方名人传记,进而开始接触他们的诗、文学评论以及美学、哲学、历史等各种各样随时代演进凡能够借到或买得起的东西方典籍。
也就是在上述过程中,却说不清楚具体的年月日,总之在我头脑中经常勾画出来或说是浮现一些自认为类似小说样的故事情节。时光落在1994年前后,由于老家农村一位远房亲戚,因大学毕业找我父亲安排工作,借着这一话题,我才完成了很短的一篇小小说,并且寄给了报社,至于结果,甚至连回执都没有见到。而在那段时间内,正赶上单位病房改造和家里住房调整,以至于那篇处女作底稿都不知扔在那儿了。
其实,就文学写作而言,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我真心觉得只有“小说”能够借助字词、文句、篇幅、故事情节和思想论说等诸多方面优势条件,也最能够较完整地表现作者时常担心没有表达清楚而被旁人误解了的艺术精神和文学思想。但是,就我自己而言,虽有一些冠名“小说”或“小小说”名目的文章,而我自己也最清楚,却始终没有信心、耐住秉性、细致精到的遵循“小说”诸多要素来完成它们,经常都是开了头或没有结果或草草收场了。
自2002年初投身网络,到了2003年前后,我一下子张贴了至少四五篇“小说”。然而,仅就那几个冠名“小说”的虚拟情节和故事内容,有时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其究竟源于生活见闻啊?还是单纯凭空想象抑或就是透视周围环境后的主观臆造呢?总之,它们确实就是那么一种样子,无论有意义还是无意义,我都很愿意聆听不同见解和批评。
2014年6月据2003-09-10《霍普论坛》“克谐/kexie”小说《杀人机器》跟帖整理。2016年8月修。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4 15:09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1 16:21 编辑
第十五章 读“自传”兴趣及其他
闲暇书写间,偶而涉及“文如其人”话题。在这一话题之下,不知别人如何感受,在我自己则是诚惶诚恐,私下里虽与朋友偶或触及和侃谈,但在书面上尽可能回避之,一般都不会畅所欲言、率性感慨,即便有过就事论事,也仅是掀开事实一角,任由观众或读者去感受和评说而已。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姿态和心理,不得不说根源于学生时期如饥似渴而又囫囵吞枣地泛泛读书中间的一份直觉、明察和惊醒。那么,这样一份其实属于担心和后怕的觉悟究竟因何而来呢?
自初、高中喜好读闲书以来,一直比较专注古今中外的名家传记,而这其中更偏爱的应该是“真正的《自传》”。为什么还特意表明是“真正的《自传》”呢?因为在今天,凡国内出版的“自传”性作品,虽没有确凿统计,但自觉无论从作者还是涉及具体人物方面,凡外国人远多于中国人,并且这里面论说“外国”名人大家的传记,一般都会是翻译或转译而来,其中真正是作者母语原作者,且不言我个人能否看懂,但在国内一般也不容易找到。所以,想当年在我找寻“真正的《自传》”的欲望驱使下,于走出大学校园之前,凡能够叫出名字来的人物作品,尤其属于华夏人种者,亦不管其是否标题“自传”名目,但只要隶属于作者个性化的读书心得、闲暇随笔或日记、采风、笔录、偶拾、随访等等。总之,只要不是一些人物得以“成名成家”之作品,反而都令我更加愿意用心研读。究其这般其目,就是臆想从中探寻某一人物之所以成才做人及其之所以被社会议论评说的根由和原委。正是在如此读书自学当中,才切实感受到,凡涉及中国“文人”的悲哀,或面对文人骚客常有的悲催命运,最让我始终不能释然忘怀者,大概经常会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困惑和难题。
一、作为生于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只要喜欢读书,尤其沾染上“文学爱好”“文艺青年”“文化愤青”习气者,都难免会有被“鲁迅文学”熏陶过的情节和行踪。然而,恰恰在鲁迅文学的读习中,如果读得进去,而又能走得出来,且还能够从华夏文明和世界文学角度上去审视鲁迅先生其人其书时,像这样的读书思学者都不难发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社会脊梁”认知、“韧”的战斗精神及其“直面惨淡人生”的社会态度,如果不敢说完全等同与叔本华、尼采式的源自希腊、古罗马文化体系超人理念和悲剧美学的话,一般也会由衷赞叹鲁迅先生揭示了人类有史以来社会进步及其文化发展上的真相本质,尤其针于华夏人文社会中类似“欺瞒”“蒙骗”“欺人”“自欺”一样的痼疾、流毒和顽症,都切实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剖析和无情鞭挞。所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或还将会有多少闲言碎语,或直言或暗示鲁迅先生偏执的个性、讥嘲的口吻和尖刻的笔触,但是,伴随中国民众和汉文明全球化普及与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去认同和评价鲁迅先生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时代巨人的地位和风范。然而,也就是在这样一位中国伟人的杂文中间,却依然不时地散发出来“人怕出名猪怕壮”“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之类司空见惯的感慨和喟叹。像鲁迅先生如此这般的叹息声音,在其貌似街头巷尾、饭后茶余之凡夫俗子、姑婆婶嫂特爱“杂咀稗说”一样的表象下面,却拥有着值得每一位意欲“行文立言”者,不得不去正视、思辨和敬畏的因果渊源。
二、“贪生怕死、趋利避害、益寿延年”则为人性常态,也是人类走向社会化和文明化的自然愿望及其美好追求。时下,网络上常看到“不作死不会死”或“不作死不早死”的现象和事实,以及亘古至今,时常纠结在“思难行易”或“思易行难”上的思辨故事。这其中所透漏出来的应是“人生苦短”的芸芸众生,在急切探究并努力实现自我愿望及其社会理想征途上的形影和痕迹。也正是在这样一些相似而绝不雷同的形影和痕迹之中,有一个号称“思想家”“文学家”“作家”的群落,在他们给予人类极大的超越了动物本能上快乐与幸福的满足之后,也被人类社会动态地去颂扬、传承和敬奉。然而,在这期间人们还会惊奇地发现,就在流传下来的每一首优美旋律的人文作品上面,历历在目的不都是荣耀和光环,更多的却是人文创作者,或隐姓埋名不知行踪,或穷困潦倒被遭残害,或张狂疯癫令人悲哀等等诸如此类导致了短命、早亡或言“夭折”事象,所换来的血泪符号。于是,或许有人许禁不住要追问,起码让我自己也一直困惑不解的是:像这样一类一群一个又一个堪称人类的佼佼者,为什么他们如此敏感的灵性、温情的目光和锐利的思想,却让他们无法摆脱“流星”般的宿命呢?鸟瞰人世间如此之多“命运多舛”的文化楷模和艺术榜样者,究竟让世人应该因此去欢喜还是悲哀啊?!
三、在华夏文明的道德文化里面,有一个“文人”话题,虽然一直“时隐时现”着,却从没有真正“消停”过。至于这一话题/口实,暂且不论在其它行当业界里的“功过、是非、得失”情状,单是针对人文艺术领域而言,所谓“文人无德”“醇酒妇人”,确乎向来为国人所诟病。
什么是“文人无德”?
何为“醇酒妇人”呢?
即便在当下,如果单凭《现代汉语词典》或网络搜索上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都不可能探究到这一话题的主要矛盾所在。尚若追溯民国之前的封建时代,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之内,只要揭开“男尊女卑”或“男权主义”思想的实质,也就决定了即便在今天也没有多大必要再去照抄或摆弄在那些年代里面,从市井小人到圣贤大德,关于这一“文人”话题的堂皇言论及其滑稽行为了。倒是在民国前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十年前的大约半个世纪中间,尤其是深受“五四文化”思潮影响的那一拨人,在他们的著述或札记里面,关于这一“文人”话题,却能够发现诸多的比较客观而实在且十分超脱和格外坦荡的言论或阐述。对此,我自己确实没有任何另类的高见和思为。之所以在此提出这一问题,旨在期待国内能够延续民国时代的新文化精神,进而去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人格健全、性情完整的俊男靓女之人类品质,而非满眼招摇着类似“伪娘”“女汉子”样子的倩影风姿。
本文标题赫然写着《读“自传”兴趣及其他》,却是依“文如其人”开头,即刻谈到一份读“自传”类书籍的臆求,再扯出了上面三个“文人”方面的话题。如此“思维奔逸”样子的书写和漫谈,其目的究竟何在呢?
子曰:名不正,言不顺,立不久,行不远。
自“二战”以来,且不言东方、西方或孰国孰民,基本上一概貌似高喊着这样那样“自以为是”的社会主义和人类理想。但事实上,究其社会世态和文化事象之本质,却并没有谁真正超越“存在主义”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率性、本真、务实”之本质。所以,在人文世界里,“媚俗”就是时尚,而“文学不再高姿态”成了潮流。由此学说和理念之下的地球上,单言近一个多世纪,无论物质生活上贫瘠抑或富裕,亦不管科技如何迅猛发展与日新月异,全人类之精神风貌中“颓废、浮夸、脆弱、腐化”之景象,却在愈演愈烈!真格应了这样一句诗词或歌意:“我不知道风向哪儿吹?”
话到此,我耳畔回荡起曾经的一位网友在网站留言薄上,当彼此坦露出来诸多杞人忧天般的愤懑、忧郁和疑惑之后,其实在年龄上相差不了多少的他,经常会在最后附上一句:“克谐兄您有何高见?”
面对本文引伸出来的上述话题,若要说出我个人的想法,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即:返璞归真。
眼下APEC年会一时冲淡了国内关于“文艺方向”上的思辨。无论中国当下势头乍起的“文艺季风”吹向何方,也不妨直言预判:离开了巴金先生临终之际还在念念不忘、絮絮叨叨的“说真话、反封建”之遗言,再看中国人文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管其实质上是否属于“纯文艺”或“御用文艺”,亦无论其德行格调是否归入“媚俗”“抱洋人臭脚”等世纪文风,都注定不可能迎来“华夏文明复兴”的新时代浪潮。
最后,返回到本文主题,不妨粘贴一段我自已近十多年来特别心仪的一位中国人的“自传”片段。其旨在说明在我个人理解程度上,究竟何为“行文书话”中的“真情实感”吧。
“……洪者,君之弟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於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
年十六,始读《教经》《论语》《诗》《易》。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能通。但贪广览,於众书乃无不暗诵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既性暗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亦不免惑。而著述时,犹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纯儒,不中为传授之师。其河洛图纬,一视便止,不得留意也。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棋、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
晚学风角、望气、三元、遁甲、六壬、太一之法,粗知其旨,又不研精。亦计此辈,率是为人用之,事同出身,情无急以此自劳役,不如省子书之有益,遂又废焉。案《别录》《艺文志》,众有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卷。而魏代以来,群文滋长,倍於往者,乃自知所未见之多也。江表书籍,通同不具,昔欲诣京师索奇异,而正值大乱,半道而还,每自叹恨。今齿近不惑,素志衰颓,但念损之又损为乎无为,偶耕薮泽,苟存性命耳。博涉之业,於是日沮矣……”(摘自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自叙卷第五十]》见于汉典网/汉典古籍/道家。依自意重拟标点。)
2014年11月13日草于济南。2016年8月整修。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4 15:49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4 16:55 编辑
第十六章 工作经历之一瞥
五年医学院教育及其大学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无论从阳历还是阴历上算起,此刻此岁,年过半百已是名副其实。尽管说不清楚“大学同学相识三十年聚会”是由谁倡议,但自年初筹备到一周前在济南结束,确实凝结了我许多想法和情怀。于这次聚会前后,仅我自己曾经反复沉思:“究竟为何热衷这次聚会?”“真的像自己表白的那样是怀旧和伤感衰老了吗?”
聚会后一周多时间里,国内外同学们通过微信感慨三十年后彼此的变化,特别是有人开始计划且积极报名五年后可能到国外相聚的热情姿态,让我欣慰之余,愈发浮想联翩起来。
1989年7月在青岛黄台路礼堂的毕业典礼上,原本以为在会后同学之间可能通报一声彼此分配去向。然而,随着曲终会散,拿到毕业报到证的左邻右舍,即刻人去楼空,不见了踪影。
我自己因为父亲社会关系,从名额计划到具体单位都事先敲定,仅为了当时女友(现妻子)分配上的意外差错,而耽搁了一周,随后便报到上班去了。
国内凡服从分配的八九届大学毕业生,都是带着“帽子”进入工作单位。以往新职工三天的岗前教育培训,从我们开始便改成了十天或七天。在最后一日院领导要求畅谈各自认识时,一段沉默后,我主动表态并说明了自身经历和感受。事后,一块儿分配来的同事,悄悄问我:“你当过班干部是吧?你还真敢说!”
工作后不到半年时间里,有两件事情至今还是我经常和新来的毕业生或同事们笑谈的话题。一个是当时七八级的师姐(九十年代初离职去了加拿大),她说:“岗前培训是不是给你们讲服务宗旨、提高医疗技术、专业分科和未来规划啊?我们来时就这一套,现在还是老样子……”;再者,则是另外一位离休的老同志,他每周仅有一次来病区里查房。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些在战争年代“土法上马”样式的急救医疗措施,而其经验之谈,虽不符合医疗操作规范,却又是一些极其有效的“治病救命”应急措施。他曾经亲口对我说过:“年轻人参加工作,先要把棱角磨圆了,然后掉进油缸里,等变得又圆又滑后,就成老同志了。”
大约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周围的同学和同事陆续离职走向医疗药品及其器械或社会保险等行业。当时一位一同进单位的其他院校同事,辞职前和我面谈。他直言不讳地冲我说:“在这个单位里,你顶多干到科主任,即挣不到钱也没有社会地位。你觉得还有意思吗?”
刚迈进二十一世纪门槛,我稀里糊涂地被从内科普通主治医师调入医院行政科室任副职。院领导找我谈话中,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配合好科主任工作,个人的任何建议、意见和想法,等到一年以后再说……”新岗位工作一周后,我的一个二十岁出头即干行政领导且已享受副厅级待遇的朋友,路上见面张口问我在新岗位有何感受。我随口回答:“副科想干正科,正科想晋升副处,而副处想当正处……”的确,从事行政工作一年后一直到当上了科主任,我也没有再谈医院建设性的个人计划或内心建议,仅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地应急处理着从不间断的日常事物,也由此变得心浮气躁、得过且过,并转而忙里偷闲地鼓捣起了“网络书写”。
十年医院行政管理和近五年省内特殊业务负责的工作经历,并没有根本改变我由学生时期形成的一些生活观念和性格情调。大约一年前,虽不全是个人愿望,但确实又是在自我抉择下,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岗位,又回到了医疗临床一线中。面对明显不思进取的工作轨迹,除了我妻子和个别朋友外,连我父母都显然没能接受我的处境。母亲见我不再像过去一天两顿饭基本不在家里并且不再频繁出差,而变得一天天特别规律的进出家门时,经常看着我的脸色劝我:“这么好的菜,你喝点酒吧。”而我的一位工人老大哥,更是有事没事到我十分僻静的新岗位上,近似棒喝地骂道:“你傻X吗?钱多了咬手吗?有钱买啥吃不香啊……”
立冬后,面临即将纷至沓来的圣诞节、元旦和春节,甲午年就要画上句号了。回首这一年大部分时光和部分作为,我愈发坚信并坦然地畅言,去年此季选择是我生活中最为明智而成功的一次。其实,就写作而言,“文以载道”本该没有什么是非对错的,如果执意说“有”,其中的芥蒂和纷争只能出在那个“道”上。而“文如其人”貌似如同“文以载道”一样也有同样的说法和问题,但事实上,“文如其人”却要更加复杂一些。单就年龄而言,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岁头上,书文立论阐述,除了在逻辑性和严谨程度方面会有一些明显差距外,所谓一家之言,而且这里所“言”,并非一定都要是系统理论或严谨学说,却一定要是真情实感的个性品格话语。单就“真情实感”的言辞话语,“年龄”绝对不是判断其“对错”的标准和依据。但是,在不健康的社会里却有一种更加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谓的“老成持重”不过就是变得“油腔滑调”,或在措辞文句甚至整个文书内容和方式上,也就是更会用“曲笔”“映射”“隐喻”的笔调和策略了。而此种人情格调,尽管有其诸多方面的压力和理由使然,但让外行人来看,与其说是在唤醒人性的认知和觉悟,毋宁说是为了显示其个性思想文化“懂事”的水平达到了何等程度,进而可以赢得某些同好,尤其是权势人物的赏识。至于其中,有时会随之而来的“名利色权”之利益,其作者究竟是如何对待的呢?在此等层面上的个人表演,有史以来却才是吐沫星子特多的地方,也是“文如其人”经常是即难以自圆其说,亦不好盖棺定论的门槛。
近来,APEC会议的光辉虽然冲淡了暮色下的雾霾,但我自己依然没有出门散步的兴致,更乐意于夜间洗漱前举举哑铃,权当应付媳妇要求减肥的健身。随后,便翻看着《西游记》,静候瞌睡虫一步步占领阵地。不过,仅是如此读来读去,总也忍不住一次次回过头来寻找到书中如下词句,暗自品咂琢磨起来: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近两日,市内单双号限行,每日交替换车送媳妇上班的路上,面对她总是“最近又写什么了?”的询问,才意识到自我实际上还没有摆脱大学同学“聚会”的情节纠结,内心依然堵着一些东西迟疑不决、欲言又止。于是,不妨真格像医生一样,从今以后拿起“柳叶刀”从解剖自身开始吧。
2014年11月11日草。2016年8月整修于济南。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6-8-4 16:10
这个“幻想”系列,就此搁笔。
当初,虽曾经想把这一方面话题,规整在一起,大约六七万字,刚好可以凑足一本书的字数。但近来,也就是在重新整理期间,打消了原先念头,筹划把在“四季歌文学社”中出现过的“杂咀稗说”“自言自语”和这个“幻想”一起,辑本在一个名目《杂咀稗说》之下,且不管能否符合出版要求,暂且尽快再修饰一番,省的一旦闲下来,节外生枝!
关于这个“文学幻想”,已经没有什么再需要刻意挑明的心意了。最后,特别感谢本版的一方、老党和伊人轻舞诸君的关注和评议!也真诚感谢本社区网站同好们的理解和支持!预祝本社区文学事业越办越好、欣欣向荣!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8-6 19:03
先生这一说明,一方也有些明白,那就不多说什么了。感谢先生对本社区尤其是本栏目的支持,祝福先生一切如意。代问好您的家人。一方和同仁们,在此恭候着。
作者: 伊人轻舞 时间: 2016-8-8 16:36
再读老师佳作,又已过去数日。伊人真的跟不上您的节奏了,篇篇内容丰富,笔力不俗,全都透着您潜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先生可堪称是位智者。有幸结识先生,是我的荣幸。有幸读您的文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辛苦了,问候您!
作者: 苍穹 时间: 2020-5-1 09:59
杰作。学习!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