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初走蕉门村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二一二一二    时间: 2016-11-5 11:08
标题: 初走蕉门村
本帖最后由 一二一二一二 于 2015-5-1 11:31 编辑

       下午从南沙区政务中心办事回来,看那路边有一村子。每次都是匆匆而过,并没有在意,这村子的名号自是不知。问了清洁工阿姨,才知道这就是闻名已久的蕉门村。于是决定进去走走。
    蕉门村属南沙古镇黄阁。开元名相张九龄南游黄阁,见其地林壑幽美,山水明媚,乃将村后鸡谷岗命名为凤凰阁。今黄阁由此演绎而名。
    蕉门村三面环山,对望一水,曰蕉门河。村中女儿,晨起梳妆,那河水是天然的明镜。有道者从村外看那山峰,形状颇似一棵蕉树,于是把那山叫作蕉山(或蕉树山);村子建于山麓,处于蕉山进出之门,就叫蕉门吧。从宋末到现在,蕉门村延续了八百多年的人家烟火。
    顺着公路进去,村子不大,都是新建的小楼别墅。村中的路较为狭仄,有一条小路曲向山麓。顺小路走上去是一个平台,一座古庙端坐于此。
    庙门前立着一块大理石匾额,刻着“敕赐感应通天大王”几个大字。一庙二分,左边供奉华光大帝,右边供奉雷涧大王。守庙的老者说,此庙始建于明朝,现在看到的是2002年重修的古庙建筑。
    雷涧大王未知出处。大门楹联有书:蕉山发鼓通三界,雷涧云旗护四方。没有实证,不敢妄加揣测。
    华光大帝倒是有名,就是民间传说的“马王爷”,是道教护法四圣(马华光、赵公明、温琼、关羽)之一。
    相传华光大帝投胎于马氏金母,姓马名灵耀,生有三只眼,故民间有“马王爷三只眼”之说。马王爷曾经三次“显圣”:降五百火鸦,杀东海龙王,为救母亲大闹地狱。后来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将才,封他为真武大帝部将,护法天界。这位马王爷善于耍火,身上藏有金砖火丹,随时可以用火降伏魔怪。《三宝大监西洋记》中这样描绘王爷:白如雪,一称元帅二华光、眉生三眼照天堂。农历九月廿八日是华光大帝的神诞,粤剧艺人们会举行隆重拜祭华光帝的仪式,俗称“华光诞”。
    拜瞻二圣出来,我问守护神庙老人:“附近还有什么古迹?”
    老人摆摆手,摇摇头:“没了——”
    这山上还有一个古迹,老人却未必知晓。蕉门村背依的大山叫大山乸(nǎ),是南沙境内第二高山,山上有建于明朝的大山乸烟墩遗址。烟墩也叫烽燧,就是烽火台,那是南沙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标志之一。
    “蕉门村有什么特产吗?”我问老人。
    “蕉门红啊——蕉门番红薯——南沙十大名优农产品!”老人眉飞色舞地介绍。
    蕉门番红薯为什么有名?老人也说不出一二。其实所谓特产,就是除了此地,别无分店。蕉门红番薯只适宜在本村种植,移植到近村邻乡,大多没有收成。此番薯非凡品俗物,清朝年间业已成为皇室贡品。
    神庙两侧有两棵硕大的木棉树,老人说“北边的开红花,南边的开白花”。而这个季节,什么花都没了。
    抬头看,树枝带着树叶一个劲儿地想要参天。没有花,枝叶间多了些许空隙,晴天筛着阳光,雨天漏着水滴。那空隙在风的蛊惑下时大时小,透露着枝叶间的若即若离。
    走出蕉门村,颇有些感慨:是乡炊烟袅袅,而今不息,绝对有文化因子的持续发酵;经济富足,生存容易,往往让人忽略了文化的作用;而没有了文化的根,我们的一切终将消弭于无形。

来源: 初走蕉门村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