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端午的粽子 (六篇) [打印本页]

作者: 章关培(劳燕)    时间: 2016-11-5 18:29
标题: 端午的粽子 (六篇)
本帖最后由 章关培(劳燕) 于 2014-5-30 16:38 编辑

      独享大姐,端午节愉快。



              端午的粽子(一)

                            章关培


    一年一度端午,又是家家户户飘粽香的时候了。

    按照传统,端午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掸尘、扫除旧秽,门前挂菖蒲,插艾香,关上门窗,熏苍术、白芷。

    按照传统,家家要自裹粽子,热热闹闹包好粽子后,支起一个大锅,在炉子上慢慢煮。女孩发上贴朵花,喜气洋洋,男孩额头上用雄黄涂抹一个大大的“王”字,颈脖上还挂个香囊,载欣载奔。煮粽子时,粽香就会满屋弥漫,铺满每个角落。于是,大呼小叫,开始品尝、饕餮。

    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叙述了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不少民俗、民艺,对端午也有记载:

    “五月(重午附)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内司意思局以红纱 金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又雕刻生百虫铺于上,却以葵、榴、艾叶、花朵簇拥。内更以百索 线、细巧镂金花朵,及银样鼓儿、糖蜜韵果、巧粽、五色珠儿结成经筒符袋、御书葵榴画扇、艾虎、纱匹段,分赐诸阁分、宰执、亲王。兼之诸宫观亦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如市井看经道流,亦以分遗施主家。所谓经筒、符袋者,盖因《抱朴子》问辟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佩赤灵符挂心前,今以钗符佩带,即此意也。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杭城人不论大小之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时下是“放开传统折腾”,说这些“老话”,似乎不合时宜,会被称作“复古拾传统”。现在,千家万户的粽子飘香已不复存在,现代人,自家包粽子的手艺正在消失。才不管你对传统文化念念不忘那一缕怀旧的情怀,才不睬你“紧紧拽住传统文化的衣角不放”那一声叹息。逢端午节,想起来了,只消去商店看看,商家摆弄的粽子多得是,你想吃,买几个粽子尝尝就行。

    端午节前,市上的粽子十分热销。商店粽子的新品种多多,除了传统的赤豆粽、豆沙粽、鲜肉粽、火腿粽、蛋黄粽之外,还有海参粽、鲍鱼粽、松茸粽、鱼翅粽、燕窝粽……粽子的新品种,大都以礼盒销售,一个普通礼盒粽子卖三百多元,礼盒中,除了粽子,还有几只咸鸭蛋与一瓶葡萄酒,再加一只精致的竹篮。这只是大众的、中档的,上档的粽子礼盒里不仅有红酒,还有茅台五粮液,添加噱头,名目繁多,鳞次栉比,价格逐步攀高:八百八十八元、一千两百八十元、二千元、三千元......粽子的文章越做越大,有的商家把粽子礼盒做成“文化包装”,贴上优雅又充满诗意的篇名:“礼记篇”、“个性篇”、“时尚篇”、“幸福篇”、“感想篇”、“健康篇”,号称“引领高端商务、礼品新活力”;有商家把粽子分为“喜庆端午”、“醇香端午”、“福悦端午”、“浓情端午”、“吉祥端午”、“诗韵端午”、“盛世端午”……这么一种种“粽子系列”,里面的口味、文化意蕴深奥得一塌糊涂,不是常人能全领会、弄得懂的了。这些美丽堂皇的词儿、大块文章边上标明的标码,则可以让人傻瞪眼,吓一跳。这些粽子礼盒都是卖给谁的呢?当然是卖给公款消费者,设着套子,专待公款持有人,公款送礼,变相浪费,滋生腐败,粽子也污随染成了。不过,以人情礼尚为贪腐铺路搭桥的,且慢操作——这种礼盒包装、及其中花样百出的糯米熟食,百分之百放了苯甲酸钠之类的防腐剂,其实并不环保安全,应当慎思斟酌,这个时尚的“人情性价比”至少会对食者弄出点慢性“刺激”来。

    俱往矣,论学问,论品位,还须看这些现代人、生意人。能将一只普普通通的粽子,弄出这么多的名堂,让人领教,大开眼界,让人目瞪口呆,唏嘘不已。

    粽子,能娱口腹自千年,粽子,佳节何人解溯源?传统文化惟凭角黍炒作,这种状况,是光大传统、祭屈原吗?时序孟夏,节正端阳,汨罗江里,龙舟竞渡,榴火三千五百年。今日之日,楚江空渺,寻寻觅觅,离骚谁知诵?留得几许国风声?今日之日,你如何诗咏端午的粽子?


                         端午的粽子(二)



    端午节的首要或主要问题,我想是两个,一个是放假,一个是粽子。过端午节,就具体成了放假怎么过,粽子怎么吃的问题了。端午节一过,有关端午的问题好像没有过,我这样说,有点拽吧?

    在我来说,退休了,放假不放假无所谓。偏偏端午节上海连着三天下雨,于是哪里也不去,只是读闲书,节假后要上班,在我家里,只有小孙子有关,他要回幼儿园去。照此说来,第一个问题不成问题了。

    粽子问题,节眼上,粽子的价格就跌下来了,我就乘机多买了一些,不为省钱,也不是粽子好吃,只为懒得煮饭,吃一只粽子过一餐,三只过一天。

    小孙子在端午节连着吃了两天粽子,最后一天,出于安全健康考虑,我对他说:“别吃粽子了。”小孙子不答应,问为什么?我就随口说:“粽子是糯米裹的,糯米黏糊着呢!知道不,万里长城城墙就是用糯米粘合石灰砌起来的,你看这城墙,粘得牢不?呵呵,这么粘的东西到了肚子里,就会把你小肚肠粘了。”小孙子不买账,说:“那你不也在吃吗?”我只好说:“你们小朋友,肚肠嫩,还没长硬,粘上很容易,我们大人肚肠长好啦,像,像什么呢,像破麻袋,像砌长城那种砖,所以大人吃粽子不要紧。”小孙子勉强停止摄食粽子。我颇为得意。

    节后,我照样休息,小孙子却要去他的幼稚园“上班”。中午刚过,幼稚园的老师打给我一个电话。原来,端午节后,幼稚园开学第一天,安排的是对小朋友进行节日传统教育,中午的餐食安排是吃粽子。我家这位“上班族”就拒绝吃粽子,说了我说的那套话——“如果我们嫩肚肠被糯米粘上,就会变成硬砖”。这下好,这个“上班族”全体22个小朋友拒绝吃粽子,午餐绝食。老师电话那头说完,我一看,时钟指在正午12:00。于是,我只好回复老师,老实交代了糊弄小孙子的话,答应去一次幼稚园,马上去。

    后端午问题,粽子后遗症,看来还是没有解决。





                           端午的日子



                            端午节,啥日子。

                            传统民俗好日子。

                            纪念屈原包粽子。

                            烧白芷,熏蚊子。

                            家家插挂艾叶子。

                            菖蒲如剑斩鬼子。

                            饮雄黄,吃粽子。

                            孩童佩戴香袋子。

                            辟邪祛毒杀虫子。

                            端午节,啥日子。

                            江河湖面摆场子。

                            龙舟竞渡喊号子。

                            送端午,好日子。
                            敬师学道真学子。
                            感恩长辈是孝子。

                            端午节,啥日子。

                            优良民俗传承之。

                            文化复兴好日子。







                            端午的镜子



    五月“仲夏”,古人认为是“恶月”。

    “是月(五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燥,止声色”(《礼记·月令》)。五月日照时间始变长,徘徊于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交相冲撞,生死相分,不可谓不“恶”,为了驱灾避邪,君子当斋戒、禁欲,遮掩自己的身体,不使身心受到邪佞之气的侵袭。

    端午节,又称为重五、重午、天中节。夏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五月就是午月,“午”是干支记日法中所指的一个日期,“重午”意为午月午日。以八卦理论,“午”代表的是“离”是“火”,午月午日午时,太阳的方位正在“中天”,阳气达到极点。五月天气始渐燥热,正是蛇、蝎、蜈蚣、蜘蛛、蟾蜍“五毒”大行其道的时候,这些毒物四处流窜,很容易伤害人和牲畜,重则致命,各种瘟疫容易流行。因此,到了“端午”这天,五毒并出,邪佞当道,十分不祥。古人所以认为,“端午”五月初五是“恶月”中的“恶日”。史上有个孟尝君,预计他将在端午出生,按当时风俗,凡五月五日出生的人,日后可能会男孩害其父,女孩害其母,其父曾经想方设法让其母不要在“毒日”生下孟尝君。东汉王充曾建议在举荐人才时,不要推荐五月出生的人。宋徽宗赵佶,因为五月初五出生,虽是王族,但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由此可见古人对端午“恶日”的避讳之深,敬畏之甚。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究竟怎么过,人们思量了诸多驱魔避邪的办法,如备置驱邪的吉祥物来驱邪纳吉,其中就有端午磨新镜的传统习俗。

    青铜称为“吉金”,用青铜来铸镜,自然就有了驱魔避邪的功能。古代习俗,将临端午,就要将家里的铜镜磨新,有的还铸造新铜镜。《容斋随笔》载:“唐世五月五日扬州于江心铸新镜以进,故国朝翰苑撰端午贴子词,多用其事。”这里是说唐代的端午节,在扬州扬子江的江心铸造新铜镜,所铸新铜镜是进贡给皇帝的。端午铸新镜的民俗,备受重视,唐宋端午铸镜之风盛行,当时把这些“贡镜”称为“天子镜”,不少文人专为此赋诗。

   《镜龙记》中有一段传奇:唐天宝三年(744年),扬州上贡了一枚在江心所铸之镜。该镜镜面直径九寸,这枚精心铸制的青铜镜,散发着莹亮耀眼的光泽,镜背上有华丽逼真的盘龙纹饰。上贡此镜的“进镜官”称:铸造此镜时炼炉并不在扬子江江心,工匠原不知如何才能铸造出配得上皇帝真龙天子威仪的“真龙镜”。此间来了一位自称“龙炉”的老者,说自己能铸造真龙镜。说完,他就进入炼镜龙炉屋内闭门自处三日。三日后开炉时,遍寻不着龙炉老者的踪影,只见到炼镜炉前有一素绢,素绢上写着:“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时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工匠看后,受到启迪,立即将炼炉移到扬子江江心,在五月五日,终于成功铸得一面“真龙镜”。七年之后,遇大旱,皇帝命人召来道士求雨。道士设坛祈祀“真龙镜”,镜上所盘之龙,竟然口吐雾气,顷刻之间弥漫天地,不一会儿,甘霖普降。自此而后,选铸镜之地愈讲究、铸镜工艺愈传奇,铸出的新铜镜就愈神愈厉害。北宋苏东坡有诗:“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扬子江心空百炼,只将无逸鉴兴亡。”

    铸镜故事,映照了唐代端午铸新镜的民俗。这种风俗到了宋代仍很盛行。民间端午赠镜、挂镜之风长盛不衰。以至于发展到“腰镜”、“怀镜”,在镜背铸“千秋万岁”、“降妖除魔”等祈福语,揣在怀里、挂在腰间成为“挂配”。道家则借铜镜看风水照阴阳。明末,随着玻璃镜的出现,铜镜逐步引退。


    端午铸铜镜原是为辟邪除秽,现在,乡村人家造房,仍有人家会在新屋门上挂面镜子,这也许是端午铸铜镜风俗的孑遗吧。





                              端午读书



     端午节,连着下雨,哪也不去,就读书,不由生出个问题,古人端午节是怎么过的?身边就有“四大名著”,于是就想看看这些文学大家是怎么描写端午的。翻阅《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果然都说到了端午。要数《红楼梦》提到端午节最多。

    贾府在《红楼梦》中,一共过了两次端午节。贾府的第一次端午节,从第24回一直过到31回,整个贾府中各色人物都为过节忙得不亦乐乎。先是24回,说王熙凤寻思在端午节采买香料。恰正贾芸在思量要送什么礼给王熙凤,于是去买了香料麝香、冰片等回来孝敬主子。贾芸来“烧香”,王熙凤不费事就遂心得了香料,不由“分外高兴”,于是“奖励”奴才,把“种植花木”的肥差给了贾芸。这礼送得,原来“酱紫”啊。再是28回,元春给贾府众人赐端午节礼,她赐宝玉和宝钗的礼一样,而赐黛玉的礼物和三春的一样,显然,黛玉和三春所得礼物比宝玉与宝钗低档了一个层次,给人感觉像是元春暗示在为宝玉宝钗赐礼撮婚。端午赐礼,引起了贾府内这些人的敏感和不同的内心震动。折腾到了29回,贾府按照元春所嘱,赶在端午节期去清虚观打醮三天祈福。直到30回,已是五月初四,到了端午节前一天,书中提到,“文官等十二官放学后,就一同进大观园各处玩耍”。可见那个时候,学校端午节是不放假的。曹雪芹到31回,才让贾府正式过节,“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黛玉在节日当天说:“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说明贾府在端午节吃粽子吃得太热闹,以致“底下小厮佣人”争粽子吃哭笑都有。第62回描写了贾府第二次过端午节。前半回有言:“宝玉就在这天过生日。”后半回写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等“趁节前”聚在贾府旮旯里“斗草”,“斗草”又称“斗百草”,是端午习俗之一。《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红学家据贾府女孩斗草,推断出宝玉的生日是端午前一天五月初四。

    接着看《三国演义》。似乎没有写到端午节,但可以“侦破索隐”一下。在第71回,曹操率军再次出征汉中,路过蔡文姬家。入室见壁悬曹娥碑文图轴,上有蔡文姬父蔡邕评语:“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是“绝妙好辞”的隐语。史上是杨修先猜出这个隐语的,这回曹操也猜出是“绝妙好辞”。这段描写似乎与端午无关,但其所指曹娥却与端午有莫大关系。曹娥是东汉孝女,传说她于端午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现在端午节,一般认为是纪念屈原,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说法。所以,《三国演义》是以曹娥间接指到了端午。当然,曹娥之所以扬名是由于曹娥碑,以及与蔡邕、曹操、杨修有关的这个“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隐语。

    再看《水浒》。第13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这个回目中写道: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与蔡夫人一起家宴过端午节。这厢里有一词:“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这首词里,收集了丰富的端午信息,对端午民俗作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最后看《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有写到毗邻西天的朱紫国过端午节。朱紫国国王向唐僧讲他患病缘由时说:“三年前,正值端阳之节,朕与嫔后都在御花园海榴亭下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被妖精所吓,把粽子凝滞在内,又思念被妖精掠走的王后,落下病根。”这个国王显然是吃粽子吃得太生猛了,以至粽子凝滞在内,撑坏了。后来,多亏了悟空调排由唐僧师徒医治,得以将粽子糯米饭块排出,才救了国王一命。粽子虽好,却不必如贾府小孩争吃又哭又笑,煞是热闹,但不可趁兴过食,否则,就会如朱紫国国王那样,“把粽子凝滞在内”,因饮食不当,落下了病根。

    端午节,读四大名著,浏览、检索、索隐了古代端午风俗,可能会被说成是“紧紧拽住传统文化的衣角不放”,管它的,我自分享古人过端午节的情趣罢了。




                            端午的诗



    端午节有个习俗,吃蛋吟诗。

    今日端午,蛋已吃了,于是作诗。这诗要写一个人,此人其实是一粒“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米。这诗要写一条江,这条江名为汨罗江,其实又是一片苇叶。这个人怀着一颗悲沧的心,在江边无奈地徘徊、徘徊,忽而纵身一跃,江水悲壮地溅起……

    这条江,于是张臂将这个人拥抱在怀里,这片苇叶,于是舒卷叶片将这一粒米紧紧包裹……

    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个人与这一条江,这一粒米与这一片苇叶,历史的相遇,心的相遇,生命的相遇……

    这就是端午的粽子,这就是端午的诗。




来源: 端午的粽子 (六篇)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