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打金枝》的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个放羊娃    时间: 2016-11-18 08:30
标题: 《打金枝》的启示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16-10-29 07:45 编辑

《打金枝》的启示

    最近,我和老伴儿在文化宫大剧院再次欣赏了平调剧《打金枝》,受益匪浅。
    传统戏《打金枝》的剧情并不复杂: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嫁给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爱为妻,郭子仪寿辰之日,公主以“君不拜臣”为由拒绝拜寿,郭爱感到丢脸,故而怒打金枝,由此演绎出一幕方方面面的情感纠葛。
    怒打金枝,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当然也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也。在封建社会,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欺君之罪非同小可,轻则杀头,重则灭族,如果站在这个角度,郭爱的脑袋非搬家不可,甚至殃及全家。如果站在平民的角度,把年轻夫妻的打闹看成是常有的事情,那就是一桩家务小事。唐王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把小夫妻的矛盾政治化,而是站在伦理的角度处理问题,平息事端。他首先假装大怒,要上殿将驸马斩首,这在无非只想“惩罚”一下驸马的公主看来是万万不可的,急忙加以阻止,主动将事端的性质降低到“我们小夫妻是玩耍的”;接着,唐王因势利导,指出她不给公爹拜寿是错误的,在婆家是没有什么君臣之分的,只有长幼之别,再次动用伦理打掉公主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定格在“媳妇”的本分上;最后,当着女婿的面,索性把夫妻二人的地位拉平,让二人回归到正常的夫妻关系中,先免去宫门红灯,后免去夫妻之间的君臣之礼,并将爱婿官升三级,彻底填平了横在夫妻之间的君臣鸿沟,难怪郭子仪由衷地赞叹:“好一个明事理的仁君!”
    如果说唐王是站在严父的角度处理争端,那么国母就是站在慈母的角度平息争端,将心比心,多方疏导。对女婿,她首先怪罪自己的女儿不懂事,请求女婿多原谅,多担待,劝解多于责备,温情多于抱怨;对女儿,她勃然变色,大骂“不孝的丫头你听端的”,历数不拜寿的错误行为,“我儿虽是帝王女,嫁民间是民妻”,你成了臣子的妻子,还摆什么公主的臭架子,应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才是,并且将心比心,责怪女儿:如果你父王过生日,驸马不来拜寿你依不依?在这里,国母自己首先放下架子,把自己看成平民老太太,用普世伦理教育女儿、女婿,可谓用心良苦。
    戏剧是艺术,但也是生活的反映。《打金枝》的原始素材虽然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但它基本的伦理并没有消亡,传统的处事哲学仍然闪耀着熠熠的光 ,令我受益匪浅。
    我的女儿、女婿,也和千千万万的年轻夫妻一样,偶尔也会闹些小矛盾,每到此时,我们总是首先责怪女儿,袒护女婿,女儿时常抱怨:“在父母面前我总是没有理。”如果责任在女婿一方,也要讲究方法方式,一般先把女儿支开,单独和女婿交换意见,多采用探讨式的话语,例如“你看这样是不是好一些?”“是不是考虑用这种方法?”女婿大都心服口服,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意见。要知道,虽然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毕竟不是自己亲生亲养的,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隔阂,甚至不可收拾。你主观上疼女儿,偏向女儿,客观上也许就南辕北辙,害了女儿。
    在我的人生履历中,曾经有一段民事调解员的经历。有的小夫妻闹点儿矛盾,屁大一点事,双方父母也要插手,往往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最后闹得不可收拾,离婚的有之,出人命的也有之。本来小夫妻闹点别扭很正常,夫妻没有隔夜仇,双方大人一插手,性质就完全变了,即使小夫妻幡然醒悟,再想和好亦不可能,因为双方的家族已成仇敌,像两座大山横在面前,纵然插翅也难以逾越,只好分手,留下终身遗憾,糊涂父母不可不察。
    现代的父母们,在处理儿女的矛盾上,不妨学学《打金枝》中的唐王、国母,定会受益匪浅。


来源: 《打金枝》的启示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