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6-11-18 16:16
喜欢先生的诗,生活气息浓厚,娓娓道来,写出了市井生活的无奈。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18 17:12
剪烛西窗老师好!谢谢您的鼓励!在下最近较少写“古风”,确实想知道各位的真实感受,所以还是想请您多提 ...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6-11-18 19:42
先生好!
中华论坛大有同人先生有一个帖子《试论“近体难于古体”》。他认为,从格律、词句、章法三个方 ...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6-11-18 19:42
先生好!
中华论坛大有同人先生有一个帖子《试论“近体难于古体”》。他认为,从格律、词句、章法三个方 ...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18 21:38
又看了两遍,觉得在文字上还需要改进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1-18 23:16
子见红发女,呼母笑在颜。
女报一冷笑,更无一语还。
子但能会意,转身投父怀。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6-11-19 00:17
下面晓风老师的意见有道理。我很尊重您,因为您的作品贴近生活,而且您很谦虚又实事求是。
杨门小玉 发表于 2016-11-19 05:54
生活故事在诗中,品赏。问好!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1-18 23:16
子见红发女,呼母笑在颜。
女报一冷笑,更无一语还。
子但能会意,转身投父怀。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1-18 23:16
子见红发女,呼母笑在颜。
女报一冷笑,更无一语还。
子但能会意,转身投父怀。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19 07:49
事实上,“这女人”对待他们就是那样的态度!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19 07:58
拙作既然是“古风”,用于反应城市生活现实,违和感是很大的问题,那么,您们总体上的感觉究竟如何?违和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1-19 08:42
相信你所说的。但这也只是个表面现象。你写这诗的目的更是要提示人性的吧。 既如此,为什么不能提炼下,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1-19 08:54
个见。既然是古风,那么就得古朴些,不必用什么饰语。你这首诗,四句一转韵的,很好。个别句可以再改改。 ...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19 09:45
虽然一般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却基本是事实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1-19 11:06
相信这基本的事实。但笑有不同的呢。对孩儿的笑,如果是惨笑而不是冷笑的呢?那其中的苦衷,如因怕被孩儿 ...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19 11:31
实际上的情况比拙作所表现的还要不堪,只是考虑到创作上的把握,没有写得更多,当然应该是比较少见的,所 ...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6-11-19 13:42
我的几点意见:
第一、楼主用古风描写现代城市生活,故事叙述很清楚,大家都看懂了,有感受了,没有什么违 ...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19 14:33
谢谢!如果违和感并不成为问题的话,在下会更多考虑文字以及细节上的调整,您们提到的情节上的问题,在下 ...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