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话说楚国的三个“王"(读史札记)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个放羊娃
时间:
2016-11-19 06:59
标题:
话说楚国的三个“王"(读史札记)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16-11-19 07:02 编辑
话说楚国的三个“王"(读史札记)
周朝自迈入春秋时期,情况越来越不妙,按照孔子的定位,叫“礼崩乐坏”,最显著的特点是各诸侯国越来越不甘心做“二级机构”,也要称寡道孤。周天子先是管不住“儿子们”,后来逐渐成了“聋子的耳朵”。此时各诸侯国虽然从名份上说仍然是“儿子”,其实早已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子”。
华夏的南方,有一个楚国,地域广大,实力雄厚,民风强悍,物产丰富,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原一霸,是除秦国之外的第二“超级大国”,中学课本上的“晏子使楚”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这个国家的君王都很有意思,人人个性鲜明,内涵深厚,好能好到青史留名,坏能坏到浑身流脓。今天挑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给诸位掰扯掰扯。
第一位是楚平王。此人野心勃勃,凶残暴戾,杀伍子胥全家的便是此公,害得伍子胥逃跑不得,一夜之间白了头发。齐国的晏子使楚时,他见人家个子矮,就以貌取人,妄图羞辱人家,让人家钻狗洞,被义正词严地顶了回去;接风晏上演双簧,故意绑着一个人从酒宴上经过,说是齐国的小偷,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晏子的一番高论驳得好生没趣,故而留下了“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千古绝唱。
楚平王还是一个十足的“扒灰头”。“扒灰头”者,即“公公和儿媳妇乱伦”也。咱们大家读过《红楼梦》,宁国府的当家人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上演的龌龊事,被喝醉酒的焦大臭骂一通,就是“扒灰头”最通俗的诠释。楚平王给时为太子的儿子娶了一个秦国的媳妇,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这个老流氓在费无忌的挑唆下,欲火攻心,不顾起码的伦理道德,占为己有,以至于引发了楚国的连年兵患,民不聊生,最后落了个被掘墓鞭尸的下场。关于这一段掌故,大牌文豪余秋雨先生在其《历史的暗角》一文中,用文学语言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老小儿我再逞能也不敢与他比肩,读者诸君不妨找来读一读。
第二位是楚成王。这是一个十足的战争狂加流氓,比起楚平王来更无耻。他“御驾亲征”,与被毛爷爷称作“蠢猪”的宋襄公在紭阳大战,大获全胜。他妹夫郑文公带领夫人和女儿在半道犒劳他,表示祝贺。他妹妹文芈生了两个女儿,尚未出嫁,生得花容月貌,十分漂亮。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老色鬼舅舅竟扣下两个外甥女陪床,成就了枕席之欢,搞得他妹妹敢怒不敢言,一夜彷徨无主。第二天他把一半战利品赠给妹妹作为聘礼,把两个外甥女收入后宫。不满足一夜的“露水夫妻”,还要两个外甥女“常驻沙家浜”,其无耻之极可见一斑。
第三位是楚庄王。比起前两位来,此公要开明得多,其人格颇受人敬仰,以至于两千多年后他的“先进事迹”还被搬上舞台,作为“道德楷模”予以褒扬。有一次,他设“太平宴”宴请文武百官,饮到日落西山,点起蜡烛继续饮,并让爱姬姜氏给每个大夫敬酒。这时一阵风吹来,把蜡烛吹灭了,一个人趁着黑暗想吃姜氏的“豆腐”,用手拉住她的衣袖。姜氏也在黑暗中把此人的帽缨子折断,拿着“犯罪证据”来到庄公面前,附在他耳旁说:“有一个人趁黑暗占我的便宜,被我折断了帽缨子。现在大王可立即点灯,捉拿那个头上没有帽缨的流氓。”按说,调戏爱姬,以下犯上,这还了得!庄王一定会点灯将那个没有帽缨的家伙擒拿,严惩不贷。不料庄王急忙命令先不要点灯,要大家在黑暗中都去掉帽缨一醉方休。大家立即照办,全都去了帽缨再点上蜡烛,这时大家彼此彼此,当然也就找不出那个耍流氓的家伙了。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有一个叫唐狡的人作战特别勇敢,立了大功,庄王要重赏他,他说:绝缨会上,那个对美人儿不轨的人就是我,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舍命相报。并坚决不收赏赐,连夜出走了。
春秋时代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各种历史人物自然跳不出当时历史环境的制约。即使是这样,一个统治者人格的高低,对治国安邦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11-19 08:25
翻翻二十四史,确是啥人都有。楼主的语言风格招人喜欢。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6-11-19 20:11
三个历史典故,故事性强,仔细阅读后增长了知识见闻。
作者:
运涛
时间:
2016-11-22 09:16
接风
晏
(宴)上演双簧,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